「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曾是我國的絕密工程,如今遊客絡繹不絕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們在旅途中不僅會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事,也會認識各行各業不同的人,雖然大家有很多的不同,但卻都有一顆愛玩的心。旅行說到底也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在旅途的過程中我們或許可以找到更好的,獨一無二的自己。我們所經歷的挫折和風浪都會使我們成長,讓我們遇事處變不驚,可以直面對旅途中所遇到的沒一個困難。現如今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在節假日外出旅行成為了一種大眾化的解壓方式。
眾所皆知,我們國家有這幅員遼闊的土地,也有數不勝數的旅遊景點。既有名山大川,也不乏人工園林,還有許多曾經神秘莫測的地點如今也成為了特色景點,這些旅遊資源無一不吸引著廣大的旅客。下面我想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地方,曾經是我們國家的絕密工程,甚至就連很多當地人都不了解的地方,而現如今不僅開發成特色旅遊景點,遊客數量還絡繹不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
位於重慶涪陵白濤街道的「816地下核工程」被很多旅客稱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該工程於1967年開工,前期是由一隊神秘的特種工程兵進行開鑿核工廠洞體。到了1975年便由816工程建設隊伍進行周邊的廠房建設,後來由於種種原因不得不在1984年停工。據後來的數據統計顯示,當時為了建造這項工程一共投入了近6萬人!既然是核工廠,很自然的成為了一處神秘地帶,就連很多當地人也並不清楚這裡到底要建造什麼。時光飛逝,該工程從建造到解密面世,整整過去了30餘年。2002年4月,有關部門下發命令,816地下核軍工洞重見世人!
2010年,首次作為景點對外開放的「816」很快就收穫了無數人氣,為了能夠更好的服務旅客,2015年有關部門著手對景區進行為期一年的施工改造,力求能做到最好。現在大家所能看到的816地下核工程的總建築面積達到10.4萬平方米,裡面有18個大型洞室,其中還有130條導洞和無數的支洞、隧道、道路以及豎井等,其中最大的洞室高度可達到79.6米。景區內的布置本著「洞中有樓,樓中有洞」的設計原理,還在1978年的國家科技大會上獲得過集體獎!
為了建造這個軍工洞體,國家先後投入了7.4億人民幣的資金,這筆錢在1967年絕對能算得上是天文數字。而816軍工洞體當時對外稱是「國營建新化工機械廠」,這個地點是絕不允許洩露出去的,哪怕是廠內的職工家屬也不能隨意進入。或許因為它曾是國家的絕密工程,因此在開放以後便吸引了很多旅客,大家對這個神秘的洞穴都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在我眼裡,當初建造這個工程完全是為了提高我國的軍事力量,從而保證國家的國家人民的安全。
而如今我國的綜合國力日益強盛,在國際地位上也有了很強的影響力,這個時候把它開發成旅遊景點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既可以讓滿足旅客的好奇心,還能讓大家明白幸福的生活都是來源於不懈的努力。它的存在有著極大的歷史意義。當然也有不好的人表示,這種帶有軍事色彩的特色景點還是不要對外開放好,畢竟裡面有很多東西都是先輩的心血之作,如果被有心人仿造利用的話就不好了。
大家看後對此會有什麼想法呢?是否也覺得這項工程非常雄偉浩大,我很難想像當時的建造工人是如何在沒有先進的機器下進行開鑿的,單純利用人力想要開鑿出這麼大的洞體是非常困難的。不過這也可以體現出我國對於國防建設的重視,它的開放可以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到革命先輩為國家作出的貢獻。
世界這麼大,一個人太孤單嗎?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大夢先生看世界】,期待在評論區與大家暢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