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們組團參加電影《絕密工程》映前觀摩會 紀念中國原子彈爆炸...

2021-01-08 長沙新聞網

(2020年10月16日14時59分40秒,電影《絕密工程》映前觀摩會在湖南省音樂廳緩緩拉開帷幕,向觀摩嘉賓揭秘了10萬工程兵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為原子彈造窩的感人故事。)

(湖南省相關部門領導及長沙市黨政部門領導、黨員幹部及專家、星辰在線等400餘人出席觀摩。)

(本次影片觀摩會也是長沙市委黨政機關主題黨日活動。)

(電影中「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影《絕密工程》由湖南一知影視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出品,八一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石偉執導,實力派演員李幼斌、丁海峰、甘婷婷、于洋、淳于珊珊、安澤豪等聯合主演,近期將走向院線與全國廣大觀眾見面。圖片均由通訊員提供)

  星辰在線10月1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吳活濟)56年前的10月16日14時59分40秒,中國羅布泊一聲巨響,一團蘑菇雲騰空升起,震驚世界: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從此中國有了大國地位。56年後的今天,2020年10月16日14時59分40秒,在同一時間點,電影《絕密工程》映前觀摩會在湖南省音樂廳緩緩拉開帷幕,向觀摩嘉賓揭秘了10萬工程兵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為原子彈造窩的感人故事。湖南省相關部門領導及長沙市黨政部門領導、黨員幹部及專家、星辰在線等400餘人出席觀摩。

  電影《絕密工程》講述的是從朝鮮戰場歸來,徵塵未洗便投身「兩彈一星」基地建設的10萬工程兵們,在「上不告父母,下不傳妻兒」嚴格保密的封閉環境裡,無怨無悔地奮鬥、奉獻、犧牲,戰勝了數不清的困難,克服和忍受了難以想像的孤獨和寂寞,舍小家,為國家,以對黨和國家的忠誠,用自己的智慧、青春和熱血,點燃了震驚世界的中國神火,在天地間鑄起了一座不朽豐碑的感人故事!

  電影中「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剛剛誕生的新中國百廢待興。面對超級大國的核訛詐和核壟斷,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從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全局出發,果斷作出發展「兩彈一星」的重大戰略決策。短短十餘年時間,「兩彈一星」從構想變為現實,這是中國人民在攀登現代科技高峰徵途中創造的非凡人間奇蹟,極大地增強了中國的國防實力,增強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充分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一群勇敢的拓荒者,義無反顧地走進了被稱為『死亡之海』的生命禁區,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精神世界、他們的愛情追求、他們的利益取捨……深深打動了我。」一位觀影星星表示,這真的是一部充滿昂揚激情的電影。「如今在和平陽光下享受幸福生活的我們,更應該銘記那些為鑄造和平盾牌而無私付出的無名英雄。」

  「我們策劃、拍攝《絕密工程》這部電影,就是要把歷史回顧與現實啟髮結合起來,揭示和詮釋「兩彈一星」精神新的時代內涵,讓廣大的年輕一代深切地體會到 「兩彈一星」的先驅者們做出的傑出貢獻及其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並努力傳承這一偉大精神,讓她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繼續發揚光大。」該片出品人、編劇彭建表示,這不僅是《絕密工程》立項的時代背景、劇本的創作初衷,也是文化人的職責所在,更是新時期社會所需。

  據悉,電影《絕密工程》由湖南一知影視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出品,八一電影製片廠著名導演石偉執導,實力派演員李幼斌、丁海峰、甘婷婷、于洋、淳于珊珊、安澤豪等聯合主演,近期將走向院線與全國廣大觀眾見面。

相關焦點

  • 揭秘為原子彈造窩的感人故事!電影《絕密工程》映前觀摩會10月16日...
    (56年前的這一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年後的這一天,10月16日14時59分40秒,在同一時間點,電影《絕密工程》向觀摩嘉賓揭秘10萬工程兵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為原子彈造窩的故事。視頻由出品方提供)  星辰在線10月14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電影《絕密工程》映前觀摩會將於10月16日在湖南音樂廳舉行。  56年前的這一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年後的這一天,10月16日14時59分40秒,在同一時間點,電影《絕密工程》向觀摩嘉賓揭秘10萬工程兵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為原子彈造窩的故事。
  • .| 海歌:電影《絕密工程》 ,一場超級震撼的視覺衝擊和心靈碰撞
    (在主旋律紅色電影《絕密工程》全國上映之前,有幸受邀參加了10月16日在湖南省文化館舉行的映前觀摩會。資料圖)  在主旋律紅色電影《絕密工程》全國上映之前,有幸受邀參加了10月16日在湖南省文化館舉行的映前觀摩會。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對部隊有著特殊的情懷,出生在80年代的我,對紅色電影也有著獨特的情結。  電影中的「兩彈一星」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忠誠的品質,有奉獻的精神,有精益的理念,更有強有力制度執行力的環境。
  • 星辰文藝丨黃煜琨:無名英雄——淺評電影《絕密工程》
    是的,這部電影因此而誕生。它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後那些奉命秘密回國接受絕密任務的工程兵們在戈壁中奮鬥的點點滴滴。那時的中國剛剛步入正軌,尚且處於美國等敵對國家的包圍和封鎖之中,如不增強綜合國力,研製原子彈,美國的「外科手術」便有可能在某一個時刻降落於我國的某一片土地上。
  • 57年出訪蘇聯,毛澤東觀看3部秘密電影,回國後安排絕密任務
    毛澤東與赫魯雪夫交談當天下午,毛澤東叫來彭德懷:「彭老總,今晚赫魯雪夫要給我們放什麼秘密電影,是關於原子彈和氫彈爆炸的,你通知一下其他同志們一起觀看,這個影片還是很有看頭的。電影開始放映,這是一部關於核武器的紀錄片,影片一開頭,簡單介紹了原子彈、氫彈的爆炸原理,即核聚變、核裂變,接著介紹了原子彈和氫彈的威力,「原子彈、氫彈的殺傷破壞因素有衝擊波、光輻射、貫穿輻射、放射性汙染和電磁脈衝……」緊接著,原子彈、氫彈爆炸的鏡頭一個接一個播放,爆炸時產生了一股巨大的蘑菇雲,直衝雲霄,畫面十分驚悚,這些鏡頭都是蘇聯研製和試爆原子彈、氫彈時的實況,在場觀眾無形中感受到一種令人窒息的死亡氣息
  • 奮鬥七十載 史憶新湖南|1964•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羅布泊蘑菇...
    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中國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彈技術,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原子彈的研製和爆炸是一個系統工程,這一工程凝聚了當時核工業「三礦五廠」的集體智慧。湖南作為擁有「兩礦一廠」的核工業功勳之地,為原子彈的成功爆炸提供了合格的原料保障。
  • 紀念原子彈爆炸50周年:重拾湮沒在歷史中的細節
    今天(10月16日)是中國原子彈爆炸5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15日在中國科學院學術會堂舉行了院史知識競賽第二場報告會,科技史專家葛能全作了題為《原子彈與脊梁——中國科學院建院65周年的紀念與感想》的報告,在這特殊的日子重溫「兩彈一星」精神。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情
    中國第一次將原子核裂變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中國人終於邁進了原子核時代。 四十年前的那天,激動和喜悅的心情,傳遍了整個祖國大地,巨龍騰飛,震動了整個國際朝野。但是,原子彈的爆炸成功,談何容易。
  • 紀念兩彈元勳郭永懷:犧牲時仍緊抱絕密資料(圖)
    他以赤子之心報效祖國,為中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核事業尖端技術方面取得非凡成就付出了生命。他就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  研究空氣動力學馳名世界  郭永懷出生於山東榮成縣一個農民家庭。1933年他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後來在新建的西南聯大改學航空工程。
  • 《現代物理知識》出版專刊紀念我國首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0周年
    為了弘揚老一輩科學技術人員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精神,《現代物理知識》雜誌於8月30日出版《紀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五十周年專刊》。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是我國現代科學事業的巨大成就,更是國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標誌。
  • 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55周年 致敬兩彈一星元勳
    1964年10月16日,55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從此不用再懼怕核武這個紙老虎的威脅。據人民網,那一年,毛澤東發出號召,中國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中央指定陳雲、聶榮臻、薄一波等負責籌建核工業。1959年蘇聯撤走專家後,中國決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這艱巨任務。電影從「高遠」這樣一個小人物的角度刻畫了那些為研究原子彈犧牲默默犧牲付出的科研工作者們。
  • 《橫空出世》獲得眾多電影大獎,講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陳國星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導演,李幼斌獲得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主角,陳瑾獲得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配角,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橫空出世》獲得了第二十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第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華語故事片,電影講述了將軍馮石和科學家陸光達,帶著科研部隊在在西北荒漠,克服一個個困難,最終完成我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的故事。
  • 早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前,他就提前部署了又一秘密任務
    ,改名為徐進,去農村參加勞動。儘管此時,原子彈試爆已經成功,但還有一項秘密的任務牽動著錢三強的心。這個絕密任務,從四年前,錢三強就已經開始部署了。由於此時中國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研製原子彈尚且需要舉全國之力、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再分出精力研究氫彈,壓力十分大。因此,劉傑認為核武器研究所應集中精力研製原子彈,而氫彈先行一步的任務,放到了錢三強所領導的原子能所身上。研製氫彈,首先要克服的同樣是理論難關。
  • 星辰文藝丨於作梁:電影《絕密工程》的人物塑造
    電影《絕密工程》講述了五十年代末,為了應對大國的核威脅和核訛詐,十萬工程兵隱姓埋名,奔赴茫茫戈壁灘為「兩彈一星」工程建設基礎設施的故事。電影通過對單個人物的塑造、人物關係的連結、英雄群像的展現,讓觀眾跟隨人物所見所言所為走進歷史背後的故事,深刻感受「兩彈一星」精神。
  • 成功爆炸首顆原子彈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在西部地區爆炸了一顆原子彈,成功地實現了第一次核實驗。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情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三時,我國西部地區新疆羅布泊上空。中國第一次將原子核裂變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中國人終於邁進了原子核時代。   四十年前的那天,激動和喜悅的心情,傳遍了整個祖國大地,巨龍騰飛,震動了整個國際朝野。但是,原子彈的爆炸成功,談何容易。
  • 聲震九天——紀念我國原子彈爆炸50周年(組圖)
    或許,原子彈爆炸50周年,最該被紀念的不是驚天動地的事件本身,而是這個事件背後,無數個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如果把剛剛建立的中國比喻成一個一窮二白的屌絲,或許也並不算過分。   四處凋敝、百廢待興、內憂外患、腰板不硬,新中國的一切都剛剛起步。那邊美國的核大棒隨便一揮,這邊的我們也就只能忍氣吞聲。這樣的日子,著實不怎麼好過。而中國這個屌絲想要挺直腰板,幫助他華麗逆襲的工具,就是後來在羅布泊爆炸的那顆原子彈。
  • 【7.16】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後的四個人
    1941年12月6日,在羅斯福的推動下,美國正式制定了代號為「曼哈頓」的絕密計劃,羅斯福賦予這項計劃以「高於一切行動的特別優先權」——不惜一切代價,搶在德國之前,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而愛因斯坦被排除在「曼哈頓計劃」之外的用意也很明顯——怕他將絕密情報洩露給蘇聯人。那麼愛因斯坦自己想加入「曼哈頓工程」嗎?其實也未必。不僅如此,愛因斯坦,包括當初最積極的齊拉德,後來都成為美國研發原子彈的最堅決反對者。
  •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幕·杭州日報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內幕  1964年10月16日15時,在中國西部的戈壁灘羅布泊地區傳出一聲巨響,中國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中國成為了繼美國、蘇聯、英國 、法國之後,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那麼,中國大地上這前所未有的爆炸後面究竟隱藏著多少鮮為人知的秘密呢?
  • 講武堂|《核武風雲》(二)神秘的曼哈頓工程
    在人類戰爭史上,新式武器的出現往往會推動軍事的發展,改變戰爭的形態。然而,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之前,還沒有一種武器能夠像原子彈那樣,對人類政治、軍事格局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而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也成為20世紀全球最神秘、影響最大的一項科學工程。
  • 災難片《獨立日2》將映 李響獻聲20周年紀念特輯
    災難片《獨立日2》將映 李響獻聲20周年紀念特輯 》20周年特輯,這支特輯請到了著名主持人李響配音。
  • 愛因斯坦積極推動而事後又非常後悔的工程:改變世界的曼哈頓計劃
    電影《曼哈頓計劃》畫面大家都知道人類製造威力最大的武器是核彈,第一代核彈就是原子彈,是由美國首先研製成功的。而美國這個原子彈研究成功,就是來源於這個科學史上最偉大工程之一的曼哈頓計劃。該工程匯聚了當時西方絕大多數的優秀科學家,參加人員超過50萬,耗資超過20億美元(上世紀40年代的2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1100億美元以上),歷時3年才研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