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55周年 致敬兩彈一星元勳

2020-11-23 深圳熱線

1964年10月16日,55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從此不用再懼怕核武這個紙老虎的威脅。

△原子彈爆炸後升起的蘑菇狀煙雲。(源/人民網)

正在熱映的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就講述了一個關於原子彈科研人員的故事——張譯飾演的原子彈研究人員高遠悄無聲息告別家人、朋友、戀人,隱瞞身份去了遙遠的地方從事科研工作。

△《我和我的祖國》中,張譯所飾演的高原,原型是一群無名英雄,為新中國貢獻了全部力量

事實上早在1955年,我國就開始籌建核工業。據人民網,那一年,毛澤東發出號召,中國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中央指定陳雲、聶榮臻、薄一波等負責籌建核工業。1959年蘇聯撤走專家後,中國決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這艱巨任務。

電影從「高遠」這樣一個小人物的角度刻畫了那些為研究原子彈犧牲默默犧牲付出的科研工作者們。但現實裡的科研人員面臨的環境往往更為艱難,研究原子彈的過程在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基地秘密進行,百萬大軍在那裡從事科研工作和基建工程,他們遠在戈壁,離家萬裡,在絕對保密的要求下斷絕和家人的一切聯繫。此外,核武器研究工作所帶來的危險也是不言而喻的。

核試驗終於取得成功後,中國政府發表聲明稱,中國發展核武器,完全是為了保衛中國人民免受核戰鬥的威脅。同時鄭重宣布,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並建議召開世界各國首腦會議,討論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問題。

△1964年的人民日報號外,真實記錄下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刻,這一幕也在電影中得以展現

影片最後,受到核輻射而病危的高遠,站在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而歡慶遊行的人流中,與戀人慢慢被人群衝散,這一幕打動了很多觀眾。為核事業獻出生命的高遠,也讓很多人想到了同樣為核事業而奉獻一生的兩彈元勳們。這其中既有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也有鮮為人知的故事,他們的真實經歷,比電影更為傳奇和偉大。

相關焦點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五十五周年,請歷史記住他們!
    1964年10 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明天就是其五十五周年紀念日。從1960年我國第一枚自主研製的飛彈成功發射;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到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 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
    【今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V5]】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荒漠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東方巨響」震驚了世界。這一成就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為了這一天,大批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艱苦努力,一起向他們致敬!
  • 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一共23個人,是南方人多還是北方人多?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近程飛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 「兩彈一星」元勳少年時的生活場景
    10月16日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紀念日。在山東省榮成市滕家鎮西灘郭家村,曾為原子彈爆炸做過卓越貢獻的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的故居正式對外開放,永懷教育學院同步舉行揭牌儀式。他是唯一一位在中國核彈、飛彈和人造地球衛星領域均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 「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事跡陳列館迎來大批參觀者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紀念日。在山東省榮成市,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參觀「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事跡陳列館,了解郭永懷的人生軌跡和為祖國做出的巨大貢獻、體悟他的愛國情懷,紀念。郭永懷,出生於榮成市滕家鎮西灘郭家村,是我國著名的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唯一一位在中國核彈、飛彈和人造地球衛星領域均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林海珍/IC photo
  •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周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文|米君,專欄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未經授權請勿複製粘貼和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整,一聲巨響響徹在祖國遙遠的沙漠裡,萬米高的蘑菇雲騰空升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一聲「東方巨響」震驚世界,震碎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
  • 「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用紙筆描繪出核彈的模樣
    今天我們邀請軍史專家董保存繼續為您講述「兩彈一星」元勳的故事。周光召,理論物理和粒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高能物理和核武器理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多項卓著成果。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和戰略核武器的研究設計作出突出貢獻,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董保存:我們今天講「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周光召。
  • 「兩彈一星」元勳于敏逝世,曾28年隱姓埋名
    來自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消息,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中科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勳、國家科技進步最高獎獲得者
  • 錢學森誕辰108周年,致敬科學,致敬科學家
    今天,是錢學森先生誕辰108周年,他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兩彈一星」元勳。,鎮國利劍1964年10月16日,這一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核俱樂部的第五個成員,也為後世的強軍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55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是怎麼引爆的?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羅布泊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代號596)爆炸成功!為什麼第一顆原子彈代號是596?↓↓↓「兩彈元勳」鄧稼先曾說過,核武器事業是成千上萬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背後,既有我們現在熟知但在當時隱姓埋名的科學家,也有千萬普通科技工作者。在研究原子彈並將其成功引爆這個長長的鏈條上,他們是各個環節的「操刀者」、親歷者。
  •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致敬「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致敬「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26歲,在拿到美國博士學位的第九天,他回到了一窮二白的中國;34歲,他用3個「不能說」告訴妻子工作的變動,從此,消失整整28年,回來的時候,已是一個直腸癌晚期的病人;去世前曾說「要是有來世,我還是選擇中國」。今天是著名科學家鄧稼先逝世34周年。轉發矢志不忘報效祖國!
  • 程開甲走了,兩彈一星元勳在世僅餘4位—新聞—科學網
    至此,中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僅有4位在世。   1964年10月1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29.4.8-)飛彈、衛星   周光召(1929.5.15-)原子彈、氫彈   已故「兩彈一星」元勳(19位)   王淦昌(1907.5.28-1998.12.10)原子彈、氫彈
  • 兩彈一星元勳在世僅餘4位
    2018年11月17日,中國核武器研究的開創者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程開甲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至此,中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僅有4位在世。1964年10月1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 今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
    【今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荒漠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東方巨響」震驚了世界。這一成就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為了這一天,大批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艱苦努力,一起向他們致敬!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于敏去世,23位「兩彈一星」元勳僅剩3人健在
    1999年9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包括于敏院士在內,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並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隨著于敏院士的逝世。目前「兩彈一星」獲得者、著名科學家僅剩3人健在,他們是:王希季、孫家棟和周光召。
  •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兩彈一星元勳僅剩3人
    中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中國科學院院士于敏,於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歲。  于敏去世後,曾於1999年獲頒「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23名著名科學家,目前僅剩3人健在,他們是:王希季、孫家棟和周光召。
  • 31年前的今天,設計原子彈氫彈的兩彈元勳鄧稼先因輻射致癌病逝
    死後13年,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他是中國核武器事業最重要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被稱為「兩彈元勳」。出自名門的好朋友1924年6月25日,鄧稼先出生於安徽懷寧縣的鄧家祖屋,也叫鐵硯山房的祖居內。家中為書香門第,是乾隆時期著名書法大師鄧石如的六世孫。父親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哲學系教授,與楊振寧的父親是多年之交。
  • 23名「兩彈一星元勳」照片,你認識幾個?
    周光召,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世界公認的贗矢量流部分守恆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參加領導了爆炸物理、輻射流力學、高溫高壓物理、計算力學等研究工作。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理論設計中作出貢獻。任新民,航天技術與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飛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是中國航天事業五十年最高榮譽獎獲得者,兩彈一星元勳之一、"中國航天四老"之一。
  • 「兩彈一星」元勳多數來自江浙,江浙地區有什麼魔力?
    在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飛彈成功發射,緊隨其後的1964年10月16日,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的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至此,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兩彈一星」,全部研究成功。
  • 早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前,他就提前部署了又一秘密任務
    然而,在原子彈成功爆炸後的第三天,錢三強的命運卻發生了改變,他坐上了開往河南信陽的列車儘管此時,原子彈試爆已經成功,但還有一項秘密的任務牽動著錢三強的心。這個絕密任務,從四年前,錢三強就已經開始部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