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網—《現代物理知識》出版專刊紀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本報訊 為弘揚老一輩科技人員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精神,《現代物理知識》
-
聲震九天——紀念我國原子彈爆炸50周年(組圖)
或許,原子彈爆炸50周年,最該被紀念的不是驚天動地的事件本身,而是這個事件背後,無數個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而中國這個屌絲想要挺直腰板,幫助他華麗逆襲的工具,就是後來在羅布泊爆炸的那顆原子彈。 1964年10月16日周恩來宣布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五十五周年,請歷史記住他們!
1964年10 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明天就是其五十五周年紀念日。從1960年我國第一枚自主研製的飛彈成功發射;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到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
成功爆炸首顆原子彈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內情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三時,我國西部地區新疆羅布泊上空。中國第一次將原子核裂變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中國人終於邁進了原子核時代。 四十年前的那天,激動和喜悅的心情,傳遍了整個祖國大地,巨龍騰飛,震動了整個國際朝野。但是,原子彈的爆炸成功,談何容易。
-
中國首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親歷者揭秘「傳奇故事」
作者 | 鄭悅萍 吳明靜 編者按 10月16日是中國首顆原子彈爆炸紀念日。56年前,中國在西部地區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成為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裝的國家。
-
首顆原子彈建設者:因輻射 50歲時牙齒已掉光(圖)
首顆原子彈建設者:因輻射 50歲時牙齒已掉光(圖) 2014-10-17 15:13:10 董殿舉(中)和其他歷史功臣們佩戴勳章,慶祝原子彈爆炸
-
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56周年,但面對這名字,我眼中滿含淚水
我國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世界上第5個自行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從此不用再懼怕"核訛詐"這個紙老虎。因此這枚原子彈也被親切的稱為「爭氣彈」。而今年10月16日,是中國首顆原子彈成功爆炸
-
紀念原子彈爆炸50周年:重拾湮沒在歷史中的細節
今天(10月16日)是中國原子彈爆炸5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15日在中國科學院學術會堂舉行了院史知識競賽第二場報告會,科技史專家葛能全作了題為《原子彈與脊梁——中國科學院建院65周年的紀念與感想》的報告,在這特殊的日子重溫「兩彈一星」精神。
-
今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
【今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荒漠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東方巨響」震驚了世界。這一成就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為了這一天,大批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艱苦努力,一起向他們致敬!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
【今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V5]】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雲在新疆羅布泊荒漠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東方巨響」震驚了世界。這一成就有力地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為了這一天,大批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艱苦努力,一起向他們致敬!
-
工程師憶中國首顆原子彈爆炸現場:黃沙已變成綠色
怎樣測出我國首顆原子彈的當量?真實的爆炸場面是什麼樣?當天的慶功宴吃的是什麼?歲月蹉跎,往事難忘。原大連鋼廠高級工程師奚乃林就親身經歷了這一切。本周三,本報記者採訪了奚乃林。 文本報記者 劉愛軍 圖由受訪者提供 8334部隊在哪裡?
-
中國首顆原子彈爆炸,美國有何反應?把監聽設備安裝到喜馬拉雅山
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發號外,頭版標題是:加強國防建設的重大成就,對保衛世界和平的重大貢獻,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成功爆炸原子彈的消息很快傳遍全球,出現了很多聲音。當時幾乎所有國家都在關注美國政府的反應,那麼美國方面究竟如何看待中國首顆原子彈的成功爆炸呢?美國政府沒有想像中的驚訝,因為他們早在1960年底已經確認中國核計劃的存在。當然美國政府還是有所反應,比如總統詹森的講話就刊登在《紐約時報》上。詹森告訴美國人及盟友「不必要擔心,目前還不會出現戰爭,一切都在掌控當中。」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究竟在什麼地方爆炸成功的?
我國的原子彈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初,那時候的我們科技跟經濟都比較落後。基本上國內的局面就是百廢待興,但在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下,終於在1964年10月16日發射了第一個原子彈。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場偉大的勝利。原子彈的發射,意味著國力的增強,那個時候我國要自主研發原子彈是十分困難的,蘇聯又剛好撤走一批專家。
-
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55周年 致敬兩彈一星元勳
1964年10月16日,55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從此不用再懼怕核武這個紙老虎的威脅。△原子彈爆炸後升起的蘑菇狀煙雲。
-
《科學》發專刊紀念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年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論文發表於1915年12月2日,今年將迎來論文發表10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理論的誕生,3月6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刊發一期專刊——《廣義相對論》。
-
第一個顆原子彈和氫彈爆炸成功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形成的蘑菇雲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在西部地區爆炸了一顆原子彈,成功地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
-
通遼日報聯袂市社科聯等單位舉辦專題講座紀念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50周年
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一次發射成功距今已經50周年了。10月11日下午,通遼日報社與通遼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國民建通遼總支委員會、通遼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通遼環哲書城在「環哲文化講堂」聯袂舉辦專題講座,紀念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中的十件大事
在40周年紀念日前夕,一群當年的科研人員在上海回憶起曾經親歷的歲月——青春在「中國巨響」中燃燒新疆羅布泊上空,我國第一次將原子核裂變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獲得完全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 40年前的那天,激動和喜悅的心情,傳遍了整個中國大地,深秋的夜晚,首都長安街上蜂擁的人群,追逐著散發原子彈爆炸成功號外的大卡車,全市人民奔走相告,一遍又一遍地聽著廣播,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
-
「氫彈研製」中的5個神秘數字---紀念「科學的春天40年」獲獎作品展
另一件是《首顆氫彈爆炸成功50周年紀念章》,是去年(2017)6月17日召開首顆氫彈爆炸成功50周年紀念大會時贈送給當年每位參與者的。 我是1963年從上海復旦大學數學系畢業,無條件服從國家和黨的需要,分配到「北京核武器研究所」(對外簡稱「北京九所」)。當時黨需要我幹什麼就幹什麼,從不說個「不」字。
-
《大氣科學進展》組織專刊紀念創刊30年
為紀念《大氣科學進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簡稱AAS)創刊30周年,AAS主編組織紀念專刊,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撰寫綜述文章。經過編輯部緊張工作,13篇專刊文章已全部預上網發表,分為32卷第一、二兩期發表(目錄附後,預上網版本下載地址:http://159.226.119.58/aas/EN/article/showNewArticle.do) AAS創刊於1984年,由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主要報導國內外大氣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範圍涉及天氣系統、數值天氣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