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專刊紀念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年

2020-11-24 網易科技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論文發表於1915年12月2日,今年將迎來論文發表10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理論的誕生,3月6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刊發一期專刊——《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論文發表於1915年12月2日,今年將迎來論文發表10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理論的誕生,3月6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刊發一期專刊——《廣義相對論》。

紀念專刊包括導言、新聞報導及述評共8篇文章。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100年前的一次日全食證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該實驗在100年前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使愛因斯坦名揚天下。根據牛頓的物理概念,光沒有質量,因此不會受到重力的影響,所以它應該總是保持直線運動。雖然愛因斯坦1915年的廣義相對論理論並沒有直接與牛頓相悖,但愛因斯坦將引力視為時空扭曲。他假設太陽的重力會使光線彎曲,太陽附近的星星視位置會變化。愛丁頓開始通過在日食期間觀測恆星來驗證愛因斯坦的理論。
  • 《大氣科學進展》組織專刊紀念創刊30年
    為紀念《大氣科學進展》(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簡稱AAS)創刊30周年,AAS主編組織紀念專刊,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撰寫綜述文章。經過編輯部緊張工作,13篇專刊文章已全部預上網發表,分為32卷第一、二兩期發表(目錄附後,預上網版本下載地址:http://159.226.119.58/aas/EN/article/showNewArticle.do)  AAS創刊於1984年,由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協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主要報導國內外大氣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範圍涉及天氣系統、數值天氣預報
  • 100年前的這次日食,首次驗證了廣義相對論
    1919年5月29日,英國科學家愛丁頓領導的日全食實驗就支持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現在看來,當年愛丁頓力挺愛因斯坦,讓廣義相對論「一戰成名」,也使愛因斯坦獲得了世界性的影響力。但是,有輿論認為,這個實驗是為了緩和一戰後英國與德國的關係,但當時的實驗精度不足以證明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這種看法合理嗎?當時是實驗又是如何開展的?
  • 愛因斯坦與廣義相對論
    今年是廣義相對論創建100 周年,也是狹義相對論創建110 周年。廣義相對論是「關於時間、空間和引力的理論」。這一理論可以看作是狹義相對論的推廣,也可以看作是萬有引力定律的發展。它認為萬有引力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力,而是一種幾何效應,是時空彎曲的表。
  • 相對論改變世界100年
    如果真有一個上帝的話,上帝過去總是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相對論誕生之後,上帝改口了:「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慌。」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依據研究的對象不同,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相對論從邏輯思想上統一了經典物理學,使經典物理學成為一個完美的科學體系。
  • 給最美的廣義相對論找找「茬」
    他們一直在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進行檢驗。愛因斯坦在整整100年前第一次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它解釋了引力是什麼。科學家們一直沒有發現它存在任何不足之處,但卻仍在調查根據它做出的預測,精確到第n位小數。在該理論100周年之際,科學家會做一些特別嚴格的驗證。也許會有人發現這座非凡數學大廈的第一個微小缺陷。
  • 量子引力:量子理論+廣義相對論,100年來讓物理學家傷透了腦筋
    結合了前人24年的觀測數據,這些天文學家發現S0-2的在超大黑洞附近移動造成的光譜變化,與廣義相對論一致。黑洞的「引力透鏡」效應要知道早在廣義相對論發表後的一個月後,就由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通過方程的一個精確解而提出
  • 愛因斯坦最偉大的勝利:一個廣義相對論的世紀!
    我們今天觀察到的星系聚類量是重力作用於宇宙時間的標誌,並允許測試廣義相對論是否適用於這些尺度。1915年11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表了四篇論文- 每篇論文相隔一周,然後是1916年3月的一份總結論文 - 他在論文中提出了他的廣義相對論,並吹響了人類的集體思想。愛因斯坦早期的狹義相對論(1905年)已經足夠令人困惑,因為它與空間和時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段一士先生的講義:《廣義相對論與引力規範理論》
    段先生紮根西部六十年,為我國培養了許多理論物理方面的優秀人才,在理論物理的科研與教學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譽,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進步獎。1984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0年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
  • 【科學】世紀大發現!廣義相對論最後預言──重力波──終被證實
    愛因斯坦在100 年前發表的廣義相對論的所有預測,終於全部被天文觀測證實。研究人員說,他們檢測到兩個大約相等於太陽體積30倍的黑洞,在距離地球13億光年的位置碰撞後所產生的重力波。理論簡介愛因斯坦在1916 年正式發表廣義相對論,至今剛好100 周年。 廣義相對論徹底推翻牛頓重力理論,把重力和加速度統一。當時空被物質或能量所扭曲,就會產生所謂的重力。重力原來非「力」,而是時空結構和質能互動的結果。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成為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奇蹟年」,又獲諾獎! (轉載)
    比如前述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5篇高質量的論文。再說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四篇論文,標誌著「廣義相對論」的誕生。「發表」的4篇論文,精心修改完善,完成了題為「廣義相對論基礎」的論文,1916年3月投稿給他當年「發家」並最鍾愛的期刊《物理學紀事》上,並接受和正式發表。
  • 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起源
    導語:2015年11月是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的百年紀念。本文介紹了廣義相對論的起源,從牛頓物理學與電磁學的矛盾到洛倫茲變換,從只適用於慣性系的狹義相對論到可適用於非慣性系的廣義相對論。
  • 顛覆物理世界的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5篇物理學論文,這幾篇論文奠定了狹義相對論的基礎。在之後的10年時間裡,愛因斯坦不斷對自己的理論進行探索、研究和完善。1915年,愛因斯坦又提出了廣義相對論,終於完成了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工程。
  • 什麼是廣義相對論?通俗易懂,了解牛頓到底錯在哪裡了
    100年來,廣義相對論仍然是科學家對引力的最佳理解,也是我們理解宇宙最宏大尺度的關鍵。它用數學精確地解釋了質量和能量的分布是如何扭曲了時空,基本思想是十分簡潔,不需要特別專業的知識就能理解。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廣義相對論的誕生1907年,在他的狹義相對論發表兩年後
  • 【講座精採回放】時空扭曲100年--愛因斯坦與相對論
    今年是2015年,這一年很重要,原因是它是1915年的100周年!100年前,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震驚世界了,就在十年前的1905年,他就先發表了「狹義相對論」。現在就請群主把愛因斯坦的照片擺上來,讓我們認識一下這個改變宇宙思考的偉大科學家。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手稿原件來滬展出,楊振寧也來參觀了
    今年是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人們再次向這位與牛頓比肩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表達崇敬與紀念。著名的廣義相對論論文手稿原件、科學史上最知名的公式E=mc、愛因斯坦與羅素最後的書信……8月2日,在愛因斯坦唯一到訪過的中國內地城市上海,「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將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向公眾正式開放。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地球表面上再次被證明是正確的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中基於相對性原理利用幾何語言描述的引力理論。該理論由愛因斯坦自1907年開始發展,最終在1915年基本完成。廣義相對論將經典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狹義相對論加以推廣。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被描述為時空的一種幾何曲率屬性,而時空的曲率則通過愛因斯坦場方程和處於其中的物質及輻射的能量與動量聯繫在一起。
  • 恆星運動軌跡證實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
    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成就在百年來可以說無人可及。但是,因為超前的理論,其相對論自誕生以來一直被質疑。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觀測宇宙的技術越來越先進,不管是尺度還是精度都日漸提高,相對論裡的理論也隨之一點點被所觀測現象證實。
  • 歐洲金屬球衛星將檢驗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其上面搭載了一顆旨在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低成本探測衛星,儘管其耗資很少,但據稱其探測精度將比此前美國宇航局進行的該項研究高出幾乎100倍。在2000年年中,在經過超過40年的艱苦研發之後,由美國史丹福大學領銜研製的耗資8億美元的「引力探測器B」衛星探測到了「慣性系拖曳效應」(Frame dragging)。
  • 致敬偉大的廣義相對論!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致敬!最新研究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是對的!搖擺的脈衝星證實了廣義相對論!因為在一個多世紀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已經預言了這一現象。此次觀測的蟹狀星雲是超新星的殘骸,脈衝星現在位於其中心,每秒旋轉30次。而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曾提到了兩顆脈衝星在相互環繞時的擺動,這是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一種罕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