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北鬥成功之後,中國「鴻雁星座計劃」,耗資1000億人民幣。

2020-10-03 閩南國際

繼北鬥成功之後,中國又一大手筆。鴻雁星座計劃

建設世界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滿足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全球用戶提供連續、穩定、可靠的服務。

發展全球衛星產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深化國際合作,共享衛星導航發展成果,提高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綜合應用效益

鴻雁全球衛星星座通信系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計劃2020年建成的項目。

鴻雁星座將集成多項衛星應用功能。其衛星數據採集功能,可實現大地域信息收集,滿足海洋、氣象、交通、環保、地質、防災減災等領域的監測數據信息傳送需求。

該系統將由300顆低軌道小衛星及全球數據業務處理中心組成,具有全天候、全時段及在複雜地形條件下的實時雙向通信能力,可為用戶提供全球實時數據通信和綜合信息服務。

鴻雁星座計劃一旦建成,全中國人軍事受益

  1. 它將300個信號基站發射到太空,總耗資1000億人民幣,該計劃一旦完成,中國人將真正做到全球不失聯。讓你的手機永遠有信號。

2. 不僅如此,鴻雁星座計劃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配合北鬥衛星,可從外層空間對全球航空目標進行位置跟蹤、監視及物流調控,增強飛行安全性及突發事故搜救能力。

並且將定位精度從【亞米級】提高到【釐米級】,讓制導武器真正做到指哪打哪。

PS: 可能有些讀者不太懂亞米級釐米級。簡單介紹一下。亞米級 就是 小於1米 大於1分米 如果小於1分米了 就是釐米級

從亞米級提升到釐米級對我國制導武器的效益。

1、提高了作戰效能

一是提高攻擊的有效性,減少彈藥消耗量;

二是提高作戰效費比,降低作戰費用交換比。

2、使作戰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

3、成為改變軍事力量對比的槓桿

制導武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20世紀末的軍事衝突中,精確制導武器作用的顯著提升使我們有理由相信,武裝鬥爭的手段和樣式都將步入一個暫新的發展階段。精確制導武器無疑將在21世紀的戰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使超視距、多模式、多目標精確打擊成為可能。

2、曠日持久的局部戰爭將被速戰速決取代。

3、遠程火力襲擊的突然性空前增大。

4、傳統重型兵器受到嚴重威脅 坦克、飛機、軍艦等大型武器將成為精確制導武器打擊的目標。

這樣利國利民的科學項目,不該贊一下嗎?


本文由 原創作品,禁止轉載,搬抄。圖片均來自央視及網絡。點個關注再走唄!

相關焦點

  • 中國「鴻雁星座計劃」,耗資1000億人民幣。
    繼北鬥成功之後,中國又一大手筆。鴻雁星座計劃建設世界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滿足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全球用戶提供連續、穩定、可靠的服務。鴻雁全球衛星星座通信系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計劃2020年建成的項目。鴻雁星座將集成多項衛星應用功能。其衛星數據採集功能,可實現大地域信息收集,滿足海洋、氣象、交通、環保、地質、防災減災等領域的監測數據信息傳送需求。
  • 北鬥之後,中國耗資1000億建立又一衛星系統,真正做到全球無死角
    在完成北鬥發射以後,我國又全面展開了鴻雁星座計劃,這個計劃一旦完成,就可以做到你的手機不管在全球哪個角落都可以有信號,真正的做到全球不失聯。「虹雲」和「鴻雁」計劃中國的航天計劃在完成了北鬥衛星發射以後,現在要開始的一個新的計劃就是「虹雲」計劃和「鴻雁」計劃,在12月22號我們的長徵十一號發射了第一顆「
  • 北鬥導航增添新助手,再投200億搭建「鴻雁星座」,強強聯手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被國人所熟知,是我們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繼GP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也成為了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鴻雁星座」。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過「鴻雁星座」,「鴻雁星座」指的是鴻雁全球衛星星座通信系統,這個系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在2016年就表示,計劃2020年建成的項目,主要是由300顆低軌道小衛星以及全球數據業務處理中心組成。它具備了全天候、全時段,即使在複雜地形下,也具有雙向通行能力,可以為用戶提供全球實時數據通信以及綜合信息服務。
  • 星鏈計劃與中國航天的鴻雁星座項目分析
    銥星計劃的失敗給了科學家們很多思考,由於手機缺乏,銷售力量不足,價格昂貴,開業的前兩個季度,在全球只發展了1萬用戶,到申請破產為止,這個耗資50億美元建立的通信網只有5.5萬用戶,而一些分析家估計該公司要實現盈利平衡至少需要65萬用戶。如今,智能通訊領域飛速發展,網際網路手機已經不再稀缺,於是,馬斯克在銥星計劃的基礎上,提出了更為成熟星鏈計劃。
  • 助力北鬥系統,2035年我國將組建鴻雁星座,搶先獲得軌道頻率
    北鬥導航系統是我國基建中最主要的一部分,隨著我國第55顆衛星順利完成組網,20多年的不斷努力終於實現,自此我國成為繼美、俄、歐洲之後,第四個擁有自主產權全球導航系統的國家。日,北鬥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我國將要建設天際低軌增強系統—鴻雁星座,建成之後可以在2035年之前讓全球享受到「釐米級」的定位服務。
  • 剛剛,北鬥衛星拿下收官之戰,中國組建起覆蓋全球衛星導航星座
    上午9時43分04秒,隨著點火命令下達,搭載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騰空而起的橘紅色火焰中飛向太空。這顆衛星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 全球低軌衛星星座計劃與進展
    繼Space X在2015年推出StarLink計劃,目的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服務後,全球網際網路巨頭、初創公司等紛紛申請各自的衛星網際網路星座,搶佔軌位和頻段。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宣布部署衛星網際網路星座的公司近30家,部署衛星計劃達2萬顆以上。當前全球在軌衛星數量為2218顆,若全部發射成功,這批民營企業在短短十年之內,將使衛星在軌數量提高十倍。
  • 中國北鬥再添"兄弟連",珠聯璧合,無縫覆蓋全球導航和寬帶通信
    自古以來北鬥七星就被人們作為辨別方向和季節的一個重要星座,現如今通過自力更生自主研發的以北鬥命名的中國導航系統&34;&34;時空應用結合,拓展服務邊際北鬥導航系統由地面控制部分、空間衛星星座和地面用戶設備三部分組成,採用了三種不同的軌道混合的星座設計,其中空間衛星星座由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
  • 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是否會超過美國的GPS?
    據北鬥衛星發起人之一沈榮駿院士介紹,就在1996年中國的一次軍事大演習,由於美國關閉了所在地區的GPS,致使兩顆飛彈發射後失去控制而不知所蹤,中國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2004年「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向中國拋出橄欖枝,但需要先投資,於是中國向歐洲投資2.3億歐元,但仍然接觸不到核心技術。2005年歐洲拉攏美國,將中國正式排擠出局。
  • 中國首次實現衛星間雷射通信,繼量子通信之後再次突破,為何神奇
    近些年來,我國的通信事業蓬勃發展,在繼量子通信技術之後我國的衛星間雷射通信再創佳績。日前,伴隨著我國首個衛星網際網路「行雲工程」第一階段的順利實施,兩顆實驗衛星完成了多項核心技術的在軌驗證,尤其是首次實現了中國低軌衛星間雷射通信,打通了衛星之間空間信息傳輸的多項難題,實現了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星間雷射通信零的突破。
  • 馬斯克的星鏈和中國航天,哪個更牛?
    銥星計劃的失敗給了科學家們很多思考,由於手機缺乏,銷售力量不足,價格昂貴,開業的前兩個季度,在全球只發展了1萬用戶,到申請破產為止,這個耗資50億美元建立的通信網只有5.5萬用戶,而一些分析家估計該公司要實現盈利平衡至少需要65萬用戶。如今,智能通訊領域飛速發展,網際網路手機已經不再稀缺,於是,馬斯克在銥星計劃的基礎上,提出了更為成熟星鏈計劃。
  • 衛星網際網路軌道資源稀缺,中國航天如何與國際衛星界大亨競爭?
    銥星計劃的失敗給了科學家們很多思考,由於手機缺乏,銷售力量不足,價格昂貴,開業的前兩個季度,在全球只發展了 1 萬用戶,到申請破產為止,這個耗資 50 億美元建立的通信網只有 5.5 萬用戶,而一些分析家估計該公司要實現盈利平衡至少需要 65 萬用戶。如今,智能通訊領域飛速發展,網際網路手機已經不再稀缺,於是,馬斯克在銥星計劃的基礎上,提出了更為成熟星鏈計劃。
  • 衛星行業深度報告:低軌網際網路星座熱潮興起
    「鴻雁星座」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自主建設的低軌衛星通信系統,包含一個移動通信星座和一個 寬帶通信星座,可以服務 200 萬移動用戶、20 萬寬帶用戶及近 1000 萬的物聯網用戶,並在導航、航空、航海 等領域提供綜合服務。
  • 官宣:「收官之星」發射成功!中國北鬥,為你驕傲!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 中國首次實現衛星間雷射通信,繼量子通信之後再次突破,有何神奇
    近些年來,我國的通信事業蓬勃發展,在繼量子通信技術之後我國的衛星間雷射通信再創佳績。日前,伴隨著我國首個衛星網際網路「行雲一號「工程第一階段的順利實施,兩顆實驗衛星完成了多項核心技術的在軌驗證,尤其是首次實現了中國低軌衛星間雷射通信,打通了衛星之間空間信息傳輸的多項難題,實現了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星間雷射通信零的突破。
  • 北鬥導航計劃再升級,佔領低軌和頻段,讓歷史不再重演
    北鬥導航系統是我國基建中最主要的一部分,隨著我國第55顆衛星順利完成組網,20多年的不斷努力終於實現,自此我國成為繼美、俄、歐洲之後,第四個擁有自主產權全球導航系統的國家。拿現在的北鬥和GPS精度來說,一般精度在10米左右,如果能夠成功,這個提升或是上千倍的。也就是說,在2025年,我國的北鬥導航性能很可能會超越GPS。
  • 馬斯剋星鏈計劃成功,對中國運營商影響
    星鏈計劃已經部署到位420多顆衛星。星鏈計劃如果成功,馬斯克會搶佔所有低軌道頻譜和軌道資源,對全球網際網路供應商形成致命打擊。對中國三大供應商也是挑戰,中國也做出相應的措施,於2020年1月16日中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性能高1000倍中國北鬥遭他國幹擾,航天奇才成功破解
    01我國在科技領域方面的步子邁得大且穩健,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卻卓有成就,眾所周知,我國的北鬥系統是繼美俄之後,第三大能成熟應用的全球導航系統,這足以看出我國在導航領域也有著十分出眾的國際實力隨著北鬥三號系統進入密集發射組網,中國在導航系統邁入了新篇章,有能力在世界範圍內發揮作用。
  • 瞭望|中國北鬥:創新超車
    、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中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北鬥系統,建成之後主動向世界開放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袁元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