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極恐!北鬥導航計劃再升級,佔領低軌和頻段,讓歷史不再重演

2020-09-24 佰草大神

北鬥導航系統是我國基建中最主要的一部分,隨著我國第55顆衛星順利完成組網,20多年的不斷努力終於實現,自此我國成為繼美、俄、歐洲之後,第四個擁有自主產權全球導航系統的國家。而且在很多地方上北鬥是優於GPS的,比如北鬥支持短報文服務,而GPS沒有,北鬥亞太地區定位精度可達5米,增強系統加持下,其定位精度可達1米,而GPS只有10米。並且我國北鬥導航採用三頻信號定位,相位測量可以組成無窮多的線性組合,相比於GPS雙頻定位更有有利於修復和提高定位精度。

下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定位系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前民用導航的服務對象可能大部分是車輛、輪船、飛機等類型,室內導航效果並不是很好。比如重慶複雜的立交橋、室內的停車場、購物大廈等,都是目前導航系統的盲區,因為目前導航都是垂直定位的,並不知道你現在是在幾樓,你在手機看到的1-10層樓顯示的位置點都差不多。但在下一代北鬥系統中,或將融合5G基站輔助定位,在獲取用戶位置後,通過一系列精確的算法,能準確的獲知用戶所在樓層數,甚至還能通過它對車庫進行管理,有車位時可以直接導航過去。

另外還有深水潛艇、沉船打撈、太空等領域,對於定位導航的依賴也是很強的。但目前而言,因為導航傳輸的無線電波,而水能有效的隔絕它們,所以全球的導航系統對這類的服務都不是很好。這些都是下一代北鬥需要解決的。而我國的北鬥規劃依然分三步走,2020年組建全球高精度網絡、2030年建成萬物互聯、智能的服務體系,2035年完成更加融合、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

北鬥2025年將提供釐米級定位

8月3日,北鬥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我國將要建設天際低軌增強系統,建成之後,全世界有可能在2025年之前享受到「釐米級」的定位服務。拿現在的北鬥和GPS精度來說,一般精度在10米左右,如果能夠成功,這個提升或是上千倍的。也就是說,在2025年,我國的北鬥導航性能很可能會超越GPS。

那麼什麼是低軌增強呢,我們一般把地球軌道分為近地軌道、中地球軌道和靜止軌道三種,近地軌道就是我們說的低軌,北鬥因為在技術和資金問題,世界上大部分的衛星都在中地球軌道上,而北鬥衛星是處於中高軌道上面,雖然單顆衛星覆蓋的面積越大,但是距離太遠會導致衛星信號變差,在一般情況,為了解決導航衛星的信號問題,會採用地基增強和天基增強兩種方案,也就是建設地面基站或使用中繼衛星的方式來實現。

但建設地面基站要面臨的問題很多,比如需要的基站數量非常多,成本很高,而且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可能無法安裝甚至是不讓安裝,而天基的缺點是信號達不到高精度也很容易受到幹擾從而影響導航系統的準確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在以上兩種方式的基礎了提出了低軌衛星導航增強(LEO-NA)的技術設想。就是在低軌道上組建北鬥星座,通過星座來提高北鬥的性能。

先佔先得,獲取優質軌道資源

有人說,低軌道星座的組建需要的衛星數量多、成本高,受地球引力影響,技術難度大,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也變得成熟,這些問題都已經解決,比如馬斯克的SpaceX星鏈計劃,就是布設在中低軌道上面的,而且還可以一次性發射幾十顆小型衛星,北鬥低軌星座的主要作用是為了收集地面信息並和北鬥系統融合,互相補充使用,並不需要做到全球覆蓋。根據查找之前「銥星計劃」論文數據顯示,高度780KM左右的低軌銥星地面接收信號強度是中軌道GPS信號的1000倍左右。

除此之外,我們知道,馬斯克SpaceX星鏈計劃預計將採用4萬多顆衛星組建,這就意味著SpaceX將佔用近4萬個頻率資源,這是一份巨大的財富,想想我們北鬥在頻率上面吃過的虧可不少,抱著先佔先得的理念,佔領全球最優質的軌道和和頻率也就意味著後續投入的成本更低。居安思危,如果優質軌道都被美國佔用,我們就會變得非常被動,而我們組建近軌北鬥星座也有這部分的原因。

總結

無論是在軌道的爭奪上面,還是未來北鬥系統的升級上面,北鬥星座的組建都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案,不光能將全球定位精度提升到釐米級。而且佔領一個軌道和衛星頻率,就算是現在不使用,在未來,這些資源也都會變成巨大的財富。這也是誰先發展誰的科技力量就會更強的原理,因為誰先發展誰就先掌握著優質的資源。當然可能有人會說,我們的北鬥不怕別人封鎖嗎,我要告訴你的是,我們北鬥上面的額配件已經實現了全部國產化,自然可以不用擔心這些。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為什麼要發射將近4萬多顆衛星,軌道資源究竟有多重要,未來我國的北鬥如何融合萬物互聯,上西瓜視頻,搜索「硬核熊貓說」。觀看西瓜視頻創作人「硬核熊貓說」的作品:帶你看看北鬥組建低軌星座之後究竟有多強,未來5G+北鬥融合之後,萬物互聯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看西瓜視頻,漲知識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北鬥再添"兄弟連",珠聯璧合,無縫覆蓋全球導航和寬帶通信
    隨著北鬥導航系統全部組網運行,現在我國已經邁入了為全球導航服務的新時代。而這僅僅這是開始,北鬥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將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形成一個綜合時空體系。 &34;融合創新和&34;時空應用發展將持續更新和完善,推動時空信息萬物互聯產業的全面轉型和升級。
  • 北鬥百問丨淺談火熱的低軌衛星與5G
    特別是最近馬斯克的SpaceX發射第八批星鏈計劃成功後,低軌衛星的熱度更上了一個層次。5G不用說,一直都是通信技術發展的重頭戲。接下來,我們可以先來談一談低軌衛星。 低軌衛星主要是指,運行在低軌道平臺的衛星系統。根據平臺高度可以把衛星分為高軌、中軌和低軌。低軌衛星,也稱近地軌道衛星,特指軌道飛行高度為200~2000km的衛星集合。
  • 全球低軌衛星星座計劃與進展
    衛星通信、地面通信競爭與融合交織,低軌衛星星座建設必要性和可行性升級,有望帶來衛星通信商用新氣象。衛星通信從誕生開始就處於與地面通信的競爭局面,地面通信的發展快速壓制著衛星通信的發展步伐。現階段,我國地面通信處於全球領先水平,逐步將重心轉移到打造天基通信系統。Space X等巨頭穩定發射衛星,已經逐步證明了巨型低軌通信衛星星座的可行性和優越性。
  • 時空道宇低軌導航增強,勾勒高精時空藍圖
    人類對於時間和空間的認識,從年月日到時分秒,從天文導航判方向,到慣性導航判區域,再到衛星導航判距離,經歷了從宏觀到微觀的發展變化。現在,低軌導航增強系統以北鬥等衛星導航系統為基礎,具備獨立運行能力,以秒級時間基準和釐米級空間基準,提供物與物精準互聯的高精時空服務。這其中的關鍵技術,就體現在低軌導航增強載荷中。
  • 國金證券:全球配置衛星網際網路 低軌衛星成寵兒
    而低軌衛星星座建設需要巨額資本開支,資金儲備和降低成本成為企業商業模式上破局的關鍵。另外,我國衛星行業的技術雖已處於世界前列,但在衛星研製和火箭發射等關鍵技術還有提升空間。相關技術的升級有望加速我國衛星行業發展的進程,降低衛星製造和火箭發射等環節的成本,提高我國在低軌衛星星座建設的競爭力。
  • 導航通信跨界融合,未來空間廣闊
    在國際移動通信領域,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開放移動聯盟(OMA)、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等國際標準化組織最具影響力。3GPP導航定位標準體系中,共包含了技術標準、性能標準和測試標準三類,分別對導航系統的技術方案選擇、性能的最低參數要求,以及定位終端的測試評估等內容進行了定義和分析。
  • 我國低軌物聯網星座初成,「萬物互聯」再添關鍵一環
    天啟6號衛星是「天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星座也將是我國首個投入運營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隨著我國低軌物聯網星座建設不斷推進,「萬物互聯」再添關鍵一環。我國首個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天啟星座」由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國電高科)建設運營。整個天啟星座將由38顆衛星組成,計劃於2021年底完成部署。目前已有7顆衛星在軌組網運行並提供衛星物聯網數據服務,已經初步形成天地一體綜合信息服務能力,為全球物聯網用戶提供衛星數據服務,實現「空天地海一體」的衛星物聯網生態系統。
  • 細思極恐!《夢幻島》海市蜃樓版海報懸念升級
    海報中看似世外桃源般的海上小島風平浪靜,但實則水下危機重重,讓人細思極恐。電影《夢幻島》講述了太平洋上有一個神秘度假島嶼,人們的各種古怪要求都可以在這實現,為了實現自己的夢,主角們踏上了一場「幻想成真」之旅。
  • 助力北鬥系統,2035年我國將組建鴻雁星座,搶先獲得軌道頻率
    我們一般把地球軌道分為近地軌道、中地球軌道和靜止軌道三種,近地軌道就是我們說的低軌,北鬥因為在技術和資金問題,世界上大部分的衛星都在中地球軌道上,而北鬥衛星是處於中高軌道上面,雖然單顆衛星覆蓋的面積越大,但是距離太遠會導致衛星信號變差,在一般情況,為了解決導航衛星的信號問題,會採用地基增強和天基增強兩種方案,也就是建設地面
  • 北鬥系統應用再獲突破 哪些北鬥導航概念股或受益
    據最新消息顯示,北鬥系統應用再獲突破。據悉,我國利用自主研製的「北鬥時間傳遞裝置」,基於該時間傳遞鏈路,成功進行了從中國北京到法國巴黎的超8200公裡遠程時間頻率傳輸並完成了洲際時間比對。這成為國際遠程時間傳遞鏈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取得北鬥系統國際化應用新突破。
  • 這款APP,細思極恐!
    這款APP,細思極恐!(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原標題:《這款APP,細思極恐!》
  • 國之重器,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全面建成,為啥搜星要比GPS慢?
    在2020年7月份的最後一天,習近平宣布北鬥三號正式開通,這標誌著我國的衛星導航系統終於完成了全球組網,可以媲美美國GPS了。20多年的時間,我們完成了從北鬥一號3顆衛星,到北鬥二號16顆衛星,再到北鬥三號30顆衛星的升級,增加的不僅僅只是衛星數量和性能,更有一個大國獨立自主發展高科技的信心。
  • 北鬥系統導航服務全球性升級後,手機怎樣「連接」使用?
    今年中國的北鬥衛星正式完成了組網,之後便開始向全球提供服務。中國花了數十年的心血,一步一步的完成了北鬥計劃。而中國之所以無論如何也要完成中國自己的北鬥,為的是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的是能打破西方國家的壟斷讓中國在崛起的路上不被卡脖子。
  • 北鬥衛星:工程浩大,意義深遠;中國從此不再受制於人
    中國的北鬥導航組網衛星數是30顆,並不是55顆。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鬥第55顆衛星發射成功,意味著北鬥衛星成功組網,北鬥衛星是北鬥三號的30顆運行的衛星。21顆衛星+3顆衛星(21是運行的導航衛星,3是備用衛星)和北鬥三號系統的30顆衛星+1顆衛星(30是運行的導航衛星,1是備用衛星),不包括北鬥一號系統的4顆試驗衛星,共55顆。
  • 北鬥簡史:一文讀懂國產導航的26年成長路
    此時,導航衛星的「黃金導航頻段」L頻段已經被先發的GPS、格洛納斯系統佔領,中國只能申請次優頻率。恰好,歐盟此時也在建設伽利略導航系統,同樣需要申請頻率。到2000年,中歐前後腳向ITU提出了導航衛星系統的頻段申請:中國在當年4月17日先行動,不到兩個月後的6月5日,歐盟也向ITU提出了頻率申請。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大力發展量子導航、全源導航等新質能力
    北鬥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冉承其介紹,北鬥相關產品已出口120餘個國家和地區,向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基於北鬥的國土測繪、精準農業、數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協、南亞、東歐、西亞、非洲成功應用。
  • 物理學大師霍金給人類留下的預言,或會讓你細思極恐
    歷史上傑出的物理學家或許會有許多,但是歷史上全身癱瘓,只剩三根手指頭和眼球能活動,卻仍繼續在向未知的科學進行攻堅的傑出的物理學家,或許就只有他,史蒂芬.威廉.霍金。同樣未來的地球如果真如預言那樣,地球便會再重新進入嚴寒的冰封,戶外的動植物都會難以生存,而處於地球的低緯度地區將會進入近70攝氏度酷熱的高溫氣候,那個時候的地球面臨的便是冰火兩重天了。很難想像人類在這樣的環境下怎樣才能存活下去呢?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大力發展量子導航、全源導航、微 PNT 等新質能力
    IT之家 8 月 3 日消息 今天(8 月 3 日)上午 10 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表示,2035 年前將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為未來智能化、無人化發展提供核心支撐,持續推進系統升級換代,融合新一代通信、低軌增強等新興技術
  • 未來:細思極恐,這個世界正朝著科幻的方向發展
    縱觀整個人類歷史,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細思極恐,這個世界正朝著科幻的方向發展!用「細思極恐」這個詞可能誇張,但是我覺得一點也不為過。也就是說這個詞裡面既有機遇又有挑戰。太空機遇就是隨著我們知識的豐富,探索太空、建立空間站、發射太空旅行號的活動漸漸增多,這將解決很多我們目前解決不了的問題:宇宙起源、時空旅行、外星人等,甚至對時間和空間
  • 衛星導航正處於大爆發的前夜,北鬥將逆風翻盤
    現在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一般認為是4+2的格局,4個全球系統分別是GPS、北鬥、歐洲的伽利略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還有兩個區域導航系統,一個是日本的準天頂的導航系統,由三顆導航衛星組成。這是一個區域導航系統,作為GPS系統的增強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