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建成,耗資4萬億,被稱為「第二長河」!

2021-01-16 欣觀四海

隨著這些年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飛速的發展。與此同時,我國的各項技術也處於了世界領先的地位。而且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越來突出,我國的工程團隊經常被邀請參與世界各國工程的建設。這也為我國工程團隊的商業化提供了重要基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處我國的西北地區,這裡的生態問題是我國有一直頭疼的一件事情。乾旱缺水、氣候極端。這也是導致我國地區發展之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為了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新疆解決水資源的尷尬問題,我國即將開鑿一條中國「第二長河」!

這條河流耗資4萬億,最終將在新疆建成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長河」。經過長時間的規劃,往西北地區調水的工程設計終於完成,這條河流被命名為「紅旗河」。將雅魯藏布江和怒江的水源通過開鑿的技術,引入新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從而讓新疆成為綠洲。

這項工程的工作量可以說是非常之大,一開始人們認為這是個謠言,不過最終這將成為現實,而且這非常有可能是自三峽之後中國最大、最艱難的工程。開鑿河流,考慮到的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有河流一路上需要面對的自然環境、地形等等因素。如果這條河流建成,新疆將迎來全新的歷史。

紅旗河全長約6188公裡,超過了5464公裡的黃河,與中國第一長河「長江」相比,也僅僅少了不到100公裡的差距。從河流的長度就足以看出,這條河流的工程量究竟有多大。而且根據科學家的預計,河流成功建成後,將讓西北地區至少擁有20萬平方公裡的綠洲。

這無論是對於環境還是對於經濟來說,都是擁有巨大幫助的,不僅如此,這條河流還準備開鑿支流,這些支流也會匯入到西北的各個乾旱地區,從而為這些地區提供充足的水源。這項工程後期還能開發出各類優勢,比如旅遊、資源、航運等等。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樣一條河流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我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建成,耗資4萬億,還被稱為「第二長河」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同時,中國的各項技術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且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越來越突出,我們的工程團隊經常被邀請參與世界各地的項目建設,這也為我國工程隊的商業化提供了重要基礎,今天老陳來講講我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建成,耗資4萬億,還被稱為「第二長河
  • 中國最大工程將在新疆落地,預計耗資4萬億,被稱為「第二長河」
    相信大家都發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而且我國一直都在腳踏實地的進行著各種基礎建設,就像現代建造的三峽水利工程,它確實是一個造福人們的工程,當然令人非常羨慕,但是這個技術還真是難達到,這也不禁讓我國有了「基建狂魔」的稱號。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大工程也絲毫不輸它,中國最大的工程將在新疆落地,預計耗資4萬億,被稱為「第二長河」。
  • 中國耗資4萬億的大工程,被稱為第二長河
    基建技術可以說是我國非常驕傲一項技術,很多基建項目的建成給人們帶來非常大的震撼,甚至是會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實力,很多工程從不可能到完成,付出了百倍的努力,這不,基建狂魔再次出動!中國耗資4萬億的大工程,被稱為第二長河。
  • 中國火了!斥資4萬億打造「第二長河」,外媒:簡直不可思議
    河川是地表徑流的組成部分,也是人們最熟悉的地理學事物,人類自古以來就有「沿河而居」的習俗,四大文明古國均位於大河中下遊衝積平原,我國的長江、黃河被我們稱為「母親河」,而黃河中下遊地區則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自古以來,河流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 中國史上最大工程即將開工,將徹底改變中國!涉及通渭
    這是一條沿青藏高原邊緣全程自流進入新疆的調水環線,將一舉改變中國的生態格局。如今,被命名為"紅旗河"的西部調水課題已經結束了它的第二次研討會。官媒也開始深入報導紅旗河工程西北、尤其是新疆,即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巨變。
  • 耗資265億,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海上工程,將成為世界之最
    ,有著非常多的國家對我國的基建技術非常的認可,這不,耗資265億,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海上大工程,將成為世界之最。這個機場的規劃面積是達到了20平方公裡左右,在這個機場上計劃當中是需要建設四條跑道,在前期的時候是先開工兩條跑道,預計是在2020年完成第一期的建設,而這也將成為我們中國大陸中手做海上機場
  • 6180公裡的紅旗河工程,一旦建成將改變大西北生態格局
    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就著手描繪了南水北調超級工程宏偉藍圖,經過了幾十年的奮鬥,到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實現了南水進京,實現了「北方人喝上南方水」的願望。南水北調工程自新世紀以來,西部調水工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近幾年來映入我們眼帘的另一個中國超級工程,它就是紅旗河工程(藏水入疆)。簡單來說就是把西藏的水引入到新疆地區的供水系統工程。那為什麼要把西藏的水引入到新疆呢?
  • 耗資265億,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海上大工程,將成為世界之最
    ,這不,耗資265億,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海上大工程,將成為世界之最。 這個機場的規劃面積是達到了20平方公裡左右,在這個機場上計劃當中是需要建設四條跑道,在前期的時候是先開工兩條跑道,預計是在2020年完成第一期的建設,兒子也將成為我們中國大陸中手做海上機場
  • 世界最大人工島落戶海南,耗資1600億,被人稱為「中國杜拜」
    海花島位於儋州市,處在排浦港和洋浦港兩個海灣區域中間,它的建設讓儋州市的名氣有了很大的提升,讓這個不太出名的城市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自從這個島建成對外開放之後,也是吸引了許多人前來遊玩,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到了海南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讓人們對於海南城市的了解不在僅限於海口和三亞,所以說儋州市也是獲益很大了。
  • 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機場工程第一個單體工程——新疆最大的製冷站工程主體封頂
    2020年11月8日,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機場工程能源中心製冷站工程順利實現主體封頂,成為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第一個主體封頂的永久性建築單體,標誌著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建設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勝利。
  • 新疆塔裡木盆地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
    今天(21日)0時,位於新疆南部的塔裡木油田年油氣產量達到3003.12萬噸,成為我國油氣上產重要戰略接替區。位於大北博孜氣區的大北902井近日噴出高產氣流,今年這裡試油的6口井均獲40萬立方米以上高產。
  • 日本建成東亞最大天文望遠鏡
    (觀察者網訊)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21日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和國立天文臺在岡山縣建造的東亞最大天文望遠鏡「晴明(Seimei)」日前建成,於2月20日舉行了紀念活動。包括鏡片在內,重約20噸,僅為以往同等規模望遠鏡的4分之1左右,能在短時間內把焦點對準鎖定的星星。此外,該望遠鏡還將詳細觀測業餘天文家等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的候選。還計劃用於確認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等研究。
  • 中國將建成「世界最大人工島」,投資超1600億,豪華程度或超杜拜
    但是隨著發展,很多國家都覺得填海造陸是一個不錯的擴大面積,促進發展的辦法,也紛紛開始了建設活動,當然中國也不例外。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填海造陸,中國將建成「世界最大人工島」,投資超1600億,豪華程度或超杜拜。而中國作為一個擁有著299.7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的國家,「填海造島」工程一直都是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 中國花費1600億,建設一個人工島嶼,建成之後將超越杜拜
    中國在基建方面有著很大的成就,並且在國際上也站穩了腳步,甚至就連外國專家也感到非常的震撼,對中國的發展也感到十分的敬佩,畢竟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速度非常的驚人,已經一躍成為了第二大經濟體,所擁有的一些基建技術,甚至已經超過了一些發達國家,出自於中國之手的偉大工程也並不在少數。
  • 廣東耗資8.83億,在建全長超2公裡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建成
    廣東耗資8.83億,在建全長超2公裡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建成眾所周知近些年來我國在基礎建設領域投入頗多,在國際上還獲得了「基建狂魔」的形象稱號,我國眾多基礎建設工程之中,不僅包括高鐵的修建,還包括橋梁以及一些地下隧道的修建,種類頗多,技術複雜,這些都代表著中國最新的發展成果。
  • 中國耗資百億建蘭漢高鐵,全長433公裡,預計2023年建成!
    今天介紹中國耗資百億建蘭漢高鐵,全長433公裡,預計2023年建成——蘭漢高鐵    蘭漢高鐵,全線長度為433公裡,該貼的設計時速為350公裡,這條高鐵連接了兩個省之間    自然風景也是致命的魅力,我想對於喜歡自然風景的人來說,這條路線一定不會錯過的,這個工程計劃2023年正式被人們利用,我期待著之後的發展會給人們帶來更好的快樂
  • 新疆油田建成我國最大的優質環烷基稠油生產基地
    6月9日,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發布消息,藉助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科技成果——優質環烷基低品位稠油、超稠油開採成套技術,目前新疆油田公司稠油累計產量超1億噸,建成了我國最大的優質環烷基稠油生產基地。  世界稠油探明儲量約為8150億噸,約佔全球石油剩餘儲量的70%,是重要的石油接替資源。由於新疆油田稠油油藏地質條件複雜,地層壓力低,原油黏度高,開採難度極大。
  • 第一高樓耗資150億,卻在坍塌之後,給世界帶來6.5萬億損失
    第一高樓耗資150億左右,卻在坍塌之後,給世界帶來了高達6.5萬億的損失,這種情況就算是放在現代化社會,也確實讓人感到有點難以置信。 前世貿中心耗資150億 前世貿中心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它在1973
  • 中國「規模最大」的填海工程,耗資3000億,用珊瑚礁打造海上城市
    如今中國的發展,已經呈現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前進了,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與突破。例如我國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說到中國的填海造陸,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因為土地面積有限的原因,掌握填海造陸技術非常重要。今天要說的便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填海工程,耗資3000億,用珊瑚礁打造海上城市。究竟是怎樣一個工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眾所周知,南海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海域,而因為其資源豐富,且海域範圍比較廣,所以非常適合建造人工島嶼。
  • 紅旗河工程讓沙漠變綠洲?藏水入疆到底行不行?將改變新疆?
    紅旗河工程也是藏水入疆工程,一旦可行,那麼沙漠真的有可能變成綠洲。紅旗河工程全長6180公裡,大致與長江相當。起點在我國西藏雅魯藏布江的大拐彎處,終點位於我國的新疆喀什,一旦可行,那麼西北地區,尤其是新疆,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