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西調,引渤入疆

2020-12-06 搜狐評論

引渤入疆:是澤被蒼生還是忽悠治國

    一個「南水北調」工程將南方的水引入北方,緩解北方用水問題。如今,又有人提出「海水西調」,要將渤海之水引入沙漠,化戈壁為良田。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不見不散》的牟其中老師,在喜馬拉雅山上炸個五十公裡的口子,引進南太平洋的暖風,把青藏高原變成魚米之鄉…【詳細】【網友評論】

 

海水西調:治旱良方還是大忽悠?

南水北調之後的海水西調

    據報導,新疆正在研討「海水西調」。新聞透露,內蒙古已成為「海水西調」的試點省份,錫盟成立了「海水淡化循環經濟產業項目前期工作推進領導小組」,據說項目一期總投資要628億元。這個「海水西調、引渤入新」的思路是:從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達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再順北緯 42°線東西方向的窪槽地表,流經燕山、陰山以北,出狼山向西進入居延海,繞過馬鬃山餘脈進入新疆。【詳細】

海水西調能治沙塵暴

    其實,海水西調的提法並不新鮮。2004年已經有專家提出,海水西調根治我國沙塵暴。本工程有十大效益:10萬平方公裡幹鹽湖被海水永遠鎮壓,根治跨國沙塵源;增加降水量;治理沙漠;發展綠洲吸收二氧化碳;改善西北及內蒙古氣候;促進渤海海水大循環。經濟效益也是巨大的:發展沿線6大養殖場;創建遼西提水段工業走廊;擴大100萬平方公裡綠洲的工農業產值;超級海水淡化場,增加1000億立方米海水淡化水,按國際價1美元/噸計算,僅此一項產值即達1000億美元,幾乎為目前我國GDP的1/10,可謂效益巨大!【詳細】

海水西調是治旱唯一辦法

    「海水西調」最初是從內蒙古呼和浩特發起,後來才聯繫到新疆,這是解決西部地區常年乾旱的最好的、也是惟一的解決方法。對於「海水西調」選擇渤海作為取水源,張寶印首先解釋, 「海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渤海距渾善達克沙地只有400多公裡,地理位置非常接近。」據悉,渾善達克沙地是對北京氣候構成嚴重危害的最近沙漠之一。渤海灣有黃河、海河、灤河、遼河等大陸河流注入,含鹽量相對較低,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讓渤海成為不二選擇。【詳細】

 

「給喜馬拉雅山開口子」行不通

輸海水不如直接運淡水

    拋開海水提送和淡化、工程建設和維護的高成本不說,海水進入內陸存在著大規模土地鹽鹼化風險。另外,還有季節問題,海水所流經的地方多有漫長的冬季,結冰斷流了怎麼辦?即便海水西調成功,又怎能保證蒸發的水分只降雨在當地,不會形成新的氣流循環方式?使用如此龐大的資金,建設前景如此難以預料的工程,或許還不如直接向內蒙古和新疆運輸淡水更可行,至少能讓當地民眾立刻受益。

人為破壞地表徑流的因素不要忽視

    蒸發量大,不等於降雨量大。當年在新疆腹地的湖比如說羅布泊,1942年時尚有3000平方公裡水面,1972年以後乾涸。羅布泊的面積夠大,但也沒能影響新疆的降雨量。羅布泊乾涸在於塔裡木河的的流入量急劇變小。整個塔裡木河,水庫有130多座,抽水泵站有400多個。這才是羅布泊消失的原因。
    不是說沒有地表徑流,而是人為破壞了地表徑流,導致水資源未被科學利用。新疆不是洪水多發區,建壩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發電。現在水少了,又醞釀從東部調水,這種思維不是解決問題的思維。犯了一個錯誤,不從根子上找原因,而是要再犯一個錯誤去彌補前一個錯誤的窟窿,無異於拆東牆補西牆。【詳細】

渤海汙染嚴重,海水淡化成本太高

    再來說淡化的事情。雖然中國的海水淡化技術已經很成熟,但每天依然只能生產大約50萬噸的海水,主要用於沿海的工業企業,總量約佔世界的百分之一。這個數字比較少,是因為淡化海水的定價機制和激勵機制並未形成。南水北調到京每噸水的成本已經10元左右,調來的淡水比本地地下水貴多了。北京前一陣子還在研究海水淡化入入京的問題,但淡化水比調水更貴,只好暫時擱置。新疆這個問題更複雜,調海水既有距離成本,又有淡化成本,只能是貴上加貴。
    再者,渤海灣汙染嚴重,是半封閉的海域,流動性很差,本來淡化成本就很高。世界上淡化水做得好的地方,基本都是在海水比較乾淨的地方淡化。如果把渤海海水調到新疆,淡化時產生的濃鹽水,以新疆的排汙淨化體系而言,根本無法承受,成本又比上述分析更高。假如開放水價,那對用水居民和企業來說,算是個天文數字了。【詳細】

 

拍腦袋決策越少越好

借公共利益的皮,坐吃山空

    這些年來,社會上這類不靠譜的建議還有很多,比如填平臺灣海峽、引海入京把北京變成一座濱海城市等。這類大工程多有一個特點,表面上是為了公共利益,為了改善民眾生活或生態環境,但私底下,打的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小算盤。隨著現代傳播業的發達,有些官員也懂得了包裝的道理,要做就做大工程,最好能做有歷史功績和社會影響力、戰線越拉越長的工程。【詳細】

磚家們以後恐怕會後悔的

    就像這個「海水西調」工程,當下還有比改變新疆和內蒙古生態環境更大的「牌坊」嗎?有網友在新聞跟帖中就分析了,工程一旦立項,在設計和論證階段是專家教授獲益,在徵地佔地階段國土部門獲益,在勘探施工維護階段工程地質水利部門獲益、在治旱階段環境部門獲益、在賣水階段市政部門獲益,而在每一個實施階段,當地主管官員想要有所收益都很簡單。
    大家可以想想看,偌大的一個中國地圖上,南水北調中線和東線工程就是兩個大渠,從丹江口和揚州調水到北京。如果再加一條引渤入新工程,又是一條大渠,而且與我國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的基本特徵相矛盾。從運輸條件上看,勢必消耗大量電能。專家說的利用落差以海水發電基本不可行,如果他們願意看看渦輪機的構造,肯定後悔自己說出這樣的話。

專家還是尊重良知為好

    專家們拍大腿拍腦袋的時候,心裡基本上不算帳,好多人都是張嘴就來,按照主辦方規定的議題鼓掌通過,完全不考慮實際上的可行性。這種水平跟牟其中老師差別也就不大。什麼給「長城貼瓷磚、給太平洋裝欄杆、給赤道鑲金邊」的主意都能想出來。這種主意本來主要是去忽悠領導的,被媒體一報導,就變成忽悠人民了。廣大人民群眾一定不要被這一小撮的專家忽悠了。
    對大一些的公共項目,還是應多聽取民意,多尊重些常識,多進行一些可行性的論證。尤其是專家學者,更得尊重自己的良知。否則的話,留下的可能不是一個劃時代的工程,而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笑話。【詳細】

相關焦點

  • 引渤海入新疆工程惹爭議 恐改變內陸土壤結構
    引渤海入新疆工程惹爭議「南水北調」將南方的水引入北方,緩解北方用水問題。如今,又有人提出「海水西調」,要將渤海之水引入沙漠,化戈壁為良田。11月5日,在烏魯木齊召開的「陸海統籌 海水西調高峰論壇」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為推動這項工程出謀劃策。但在許多人看來,把海水引入沙漠的想法荒誕不經。那麼,「海水西調」到底是痴人說夢還是錦囊妙計?為本次峰會做總結演講的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海洋分會秘書長、高級工程師張寶印表示,「海水西調」絕不是無稽之談。張寶印解釋,「海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 中國欲花萬億建造1000公裡隧道,藏水入疆指日可待,卻遭該國反對
    藏水入疆雖然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但是由於青藏高原的海拔和地形都比較複雜,這一工程難度絲毫不亞於三峽水利工程施工難度。藏水入疆據悉該工程預計每公裡隧道將耗資10億元 那麼1000公裡就需要一萬億元,要知道三峽工程才造價2000億元
  • 十四五計劃再提及藏水入疆,印度媒體開始擔心了
    如今,一個深受國人矚目的計劃更是讓人產生了無數美好的遐想,那就是藏水入疆計劃。雖然此前這只是一個設想,但是如今十四五計劃提及藏水入疆,意味著這似乎即將成為現實。事實上,此計劃的提出是因為我國西部的新疆,甘肅,青海,內蒙等地的沙漠化越來越嚴重,這也是為何連年都有沙塵暴產生的重要原因。
  • 「藏水入疆」偉大構想的前世今生,它將再造一個新中國!
    藏水入疆或可行  幾乎所有的大城市都依偎著一條主河流。  修一條人工運河,串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雅礱江、金沙江……2000億方立米之高水入黃河,經青海湖、岱海調蓄,輸水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及晉、陝、冀、京、津等地。
  • 藏水入疆到底是什麼工程?中國還未動工,印度就不答應了
    除此之外,我國另一個超級工程——藏水入疆,更可謂是震驚世界,那麼今天三弟就來帶大家一起去看看,這個藏水入疆工程到底是什麼?首先看看這幾張圖片相信不少的觀眾已經發現,無論是城市化地區還是經濟發展更好的地區,大部分都集中在我國的東部。
  • 狼殿下第4集劇情:八年後,馬摘星與渤王重逢,渤王就是狼仔
    監視馬瑛的任務皇上安排給了渤王,渤王手下有三員大將,兩個男的莫霄、文衍,一個女的海蝶,他們被稱為夜煞,而渤王就是夜煞頭子,當年爭奪夜煞首領位置的還有一個女的,就是辛芷蕾飾演的瑤姬,後面再說。馬摘星渤王擦肩而過渤王帶著手下三人來到了奎州城,看到街上賣糖葫蘆和肉包子,回憶起了當初與馬摘星一起的快樂日子,如今這種日子沒有了,在一個茶館,看到老闆出的謎語,猜對了就可以免費,渤王知道這是馬摘星出的謎語,謎底就是狼。
  • 平山縣2019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傳統戲劇西調秧歌專場演出
    8月16日上午,平山縣2019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傳統戲劇西調秧歌專場演出在縣文體活動中心廣場舉行。我縣專門組織西調秧歌劇種集中展演,在歷史上尚屬首次。活動吸引了我縣多個鄉鎮10多個村莊100餘名西調秧歌愛好者踴躍報名參加,近50位民間藝人化妝著裝登臺演出了《殺樓》《劉公案》《賣水》《訪海寧》《小八義》《戲寶寺》《雙鎖櫃》等傳統經典劇目。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好評。
  • 《狼殿下》馬摘星渤王在一起了嗎?為什麼說這才是最好的結局?
    《狼殿下》馬摘星渤王在一起了嗎?為什麼說這才是最好的結局?《狼殿下》馬摘星渤王這對CP,劇情早期的觀賞性非常強,特別是射心名場面很讓人怦然心動,王大陸演輕鬆痞帥的角色非常吸粉。中期,渤王的戲份其實很難處理,尺度很難把握,對摘星太柔了是戀愛腦,太狠了是冷暴力,本身這個角色就是非常糾結的。
  • 雅魯藏布江可做「大文章」,超級大壩和藏水入疆有何戰略意義?
    文|鐵血君俄新網:世界最長藏水入疆隧道正在測試文中寫到,工程師正在測試或將用於修建1000公裡隧道的技術,以實現藏水引入新疆,使得沙漠適於耕種。專家兼記者米哈伊爾·科羅斯季科夫特意撰寫文章評述:藏水入疆隧道將把雅魯藏布江水引入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該隧道建成後,長度世界第一。建設者們面臨的主要難題是地質斷層。還有氣候條件惡劣,多山地形,海拔高度變化大,自然災害頻繁,導致項目成本非常高。當然好處是沙漠變綠洲,新疆的可持續開發。
  • 羅布泊曾為我國第二大鹹水湖,藏水入疆海水西調能否重新煥發生機
  • 「玉兔」變身17級超強颱風,路徑大幅西調!冷空氣來襲,廈門...
    路徑大幅度西調!狂跳五級!「玉兔」變身17級超強颱風!23日下午開始「玉兔」突然「嗜血」一路狂飆連續跳級!強度已接近頂峰此刻,這隻17級發飆兔未來移動路徑走勢成為唯一最大懸念「玉兔」路徑大幅西調影響我國可能性加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玉兔」的路徑突然大幅度西調了!
  • 渤王是真「狼人」?摘星因換血黑化?《狼殿下》被刪劇情有多少?
    疾衝不止雪景被剪,渤王原設定「玄幻」看完《狼殿下》的都可以看出來,雖然這部劇是一次性放出了全集,但是在看的時候還是能看出來有很多的鏡頭被刪減過了,最顯眼的就是身為男二的疾衝了。就以男女主渤王和摘星為例,大家應該都知道渤王設定是從小和狼群一起生活的「狼人」,不少人當初還調侃疾衝輸就輸在劇名是狼殿下,而他是一個人。但是實際上大家茶餘飯後的調侃並不是玩笑而是真的,因為渤王最初始的人設中的確是有狼化的人設,是真的由人變成狼的貨真價實的「狼人」。
  • 西調!玉兔颱風迅猛增強直奔超強颱風,影響我國可能性加大
    10月23日白天,玉兔颱風路徑不斷西調。虛線為預報路線,實線為實際路線。來自NMC颱風網與此同時,玉兔正在迅猛增強。衛星雲圖可見,在10月23日下午的幾個小時內,玉兔的核心雲團擴大了2-3倍,颱風眼逐步構建完成。和山竹颱風早期相比,玉兔的核心對流更加強盛,雲頂局部亮溫低於-90度。一般情況下,雲頂亮溫越低,對流越強。
  • 南水北調、北水南調、東水西調,天使魔鬼共存的世界三大調水工程
    這麼一看,似乎水就是一種用之不竭的資源了,不過要知道的一點是地球上71%的水中,淡水只佔了2.5%的比重,剩下的97.5%都是被海水覆蓋。就目前來說,世界主要大國的調水工程有我國的南水北調、前蘇聯時期的東水西調、美國的北水南調等。
  • 1天2個颱風生成,3號森拉克路徑西調,4號黑格比或影響亞洲2國
    1天2個颱風生成,3號森拉克路徑西調,4號黑格比或影響亞洲2國3號森拉克改變更登陸點
  • 《狼殿下》渤王和遙姬是同類,為何他們沒有互相吸引?
    《狼殿下》王大陸飾演的渤王智謀過人,還腹黑心冷,這樣的男主,不太可愛! 不過,「不近人情」的渤王卻得到了三個女子真愛,寶娜公主對他仰慕多年,馬摘星對他戀戀不忘,遙姬更是對他情根深種。 可惜,渤王眼中和心中,從始至終都只有馬摘星,寶娜和遙姬終究是痴心錯付了!
  • 取隱形眼鏡劃傷角膜引「蟲」入眼 差點失明
    傷口引「蟲」入眼,形成潰瘍需行角膜移植術 廣州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病科主任晏豔霜接診後,在觀察到小悠右眼角膜因棘阿米巴感染形成角膜潰瘍,肉眼可見角膜已經發白,右眼僅能看清50釐米內的事物。
  • 《狼殿下》渤王得知8年前真相追悔莫及,不惜抗旨救下星兒
    而狼崽跌入山崖並沒有死,而是被當今聖上所救,而「重生」後的狼崽貴為三皇子渤王。明面上是皇上收養的義子,但實際上只是聖上的「工具人」。狼崽對8年前的事一直耿耿於懷,但此時的他已經懂得隱藏心事,懂得人心險惡。在領命去滅門馬府之後,得知當年的星兒便是馬家的郡主,對星兒的恨意更是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