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羅布泊乾涸之後還有沒有可能恢復呢?看新聞說是塔裡木河等斷流所致?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羅布泊的一些基本情況。
提起羅布泊,想必很多人都會把它與彭加木的失蹤、「雙魚玉佩」事件等聯繫起來,這無疑給羅布泊打上了一層又一層神秘的標籤。
羅布泊位於我國新疆東南部、塔裡木盆地東緣,原來是我國面積第二大的鹹水湖,水域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裡,由於氣候的變遷和人們對羅布泊支流塔裡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河流沿岸水量的截取,導致各支流萎縮、匯入到羅布泊的水量減少,最終也使得這個巨大的湖泊乾涸,成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
歷史上,由於羅布泊水域面積廣闊,且水草較為豐盛,才孕育了東起古陽關附近、南抵阿爾金山、西至尼雅古城、北臨哈密,總面積達20餘萬平方公裡的樓蘭古國。但是由於環境的變遷,整個西北地區氣候變得越來越乾燥,最終導致了這個始建於公元前176年的古國也在800多年後的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前後神秘消失了。
可以說,羅布泊的乾涸其根本原因在於氣候環境的變化,次要原因是人類活動的人為因素(興修水庫、農業灌溉等),而不僅僅是羅布泊,整個大西北由於深居內陸,受海洋水汽影響較小,氣候環境還是比較乾旱的,因此消失的羅布泊在短時間內很難恢復原貌,畢竟它的乾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然環境的變遷。
當然,一切事物都處在發展變化之中,地球生態環境的變化也不例外。或許再經過若干年,隨著地質運動的不斷變化和氣候環境的變遷,羅布泊有可能再次出現一片生機盎然的現象,但到那個時候可能由於時間太過久遠已經不叫羅布泊了。
不過,要人為的恢復羅布泊原來的面貌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其中之一就是要開挖河渠將我國西南區域豐富的水資源跨區調入羅布泊,同時還要嚴格控制原羅布泊幾大支流沿岸包括河水和地下水的用水情況,確保水流能夠正常匯入到羅布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