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尚清
編輯 | 趙瑾
排版 | 敬師
眼界決定世界,格局決定結局。縱觀古今,橫跨中西,創意總監已成為不同領域的文化開拓者和先鋒人物。創意總監的職責是什麼?他們需要怎樣的特質?他們如何獲得創作靈感?為什麼創意工作者不會被AI和算法替代?
本書作者是《KINFOLK》雜誌創始人、全球生活方式引領者內森·威廉斯,他花費4年時間,走訪全球超過90位影響世界的創意總監,觀察他們如何工作和生活,只為回答一個問題:創意總監們如何拓展自己的眼界?
書中的創意人士集合時尚、內容出版和娛樂三大領域,包括湯姆·布朗、山本耀司、VOGUE主編格蕾絲·柯丁頓、YSL總監斯特凡諾、Holiday雜誌總監杜蘭德、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編舞麥格雷戈、好萊塢電影場景設計克裡斯·莫蘭、黑人音樂人海因斯、為LADYGAGA和碧昂絲擔任過創意總監的託德·圖索……將這些隱於幕後的創意工作者引到臺前,揭示他們的所見、所思與所想。
TOP HER特別挑選了4位特立獨行的女性創意總監:
格蕾絲·柯丁頓(Grace Goddington):規則是用來打破的
格蕾絲·柯丁頓,曾經叱吒風雲的美版Vogue時尚創意總監,在Vogue工作了27年,是當今最頂尖的時尚工作者之一,「當代時裝史的活字典」。
格蕾絲並沒有顯赫的家世和炫目的起點,作為模特的唯一的資本就是身材與美貌,而她的面容還在一次意外的車禍中盡毀,這足以讓一個人陷落人生的谷底。
髮型大師沙宣(Vidal Sasson)卻愛上了她痊癒之後截然不同的風格,為她設計了幾何形狀短髮,配上瑪麗官迷你裙,濃重的假睫毛和眼線。
格蕾絲的人生始於美貌,而不止於美貌。如今的格蕾絲早已褪去了模特時期的樣子,她的穿搭風格變化很大,男裝,平底鞋,頂著爆炸般的紅髮,可她依然是時尚的風向標。
柯丁頓還是出名的愛貓人士,她和伴侶迪迪爾·馬利奇(Didier Malige)在2006年出版了《走貓步的貓》(Catwalk Cats)一書,收錄了柯丁頓手繪的貓咪卡通,以及馬利奇的攝影,通過一隻寵物貓的視角記錄了兩人的工作與生活。
78歲的格蕾絲著實不再年輕,但她依舊對工作保持野心和進取心。就像她在《自傳》裡寫的一樣:「格蕾絲不再費心化妝,變老並不是壞事。我正在回歸現實生活,做一個真實的我。」
格蕾絲證明了一點:任何年紀,你都必須做些讓你投入精力的事情。
琳達·羅丁(Linda Rodin):把平凡化為不凡
現年已72歲的她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那一頭銀髮,鮮紅的唇色,以及一幅象徵智慧的眼鏡。風格偶像琳達·羅丁經常出現在Vogue雜誌的內頁中,曾被《紐約時報》評為「世界上最會穿衣的人物」之一。
混跡時尚界40餘年的她想法不斷,曾在60歲創立個人美容品牌RODIN olio lusso,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
她對色彩搭配的掌控更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而影響她最深的人是她的母親,一個「非常忠於自我的自由女人。」
羅丁小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發現母親用新的壁紙把家裡廚房重新裝飾了一遍,黑底上面有著大朵藍色花卉圖案,整個設計極具創意又漂亮無比。
這位銀髮時尚女魔頭還會玩轉社交平臺,是不是就在Instagram上分享穿搭心得和生活經驗:
面對未來,她坦然說道:「我剛剛年過七旬,即將開啟新的人生篇章。」
布希哈·加拉爾(Bouchra Jarrar):讓作品為我發聲
布希哈·加拉爾出生於法國坎城,身材嬌小,長至眼眸的劉海是她的標誌特色。她有6個兄弟姐妹,所以在整個青春期,她一直都為姐妹們做衣服,縫紉、針織等,就像個「小婦人」一樣。
從巴黎杜貝萊大學應用藝術系畢業後,加拉爾在Jean Paul Gaultier 珠寶部門就職兩年,還曾在巴黎世家擔任過Josephus Thimister 和Nicholas Ghesquiere兩人創意總監的助手。這一系列的經驗使她對設計成衣產生濃厚興趣,並於2008年加入Christian Lacroix成為時裝設計主管。
加拉爾常被評價為「最好的秘密武器」或「過於低調神秘」,因為她堅信這份職業不光是設計上的靈機一動,更重要的是管理和運營的能力。
「是個人作品的力量鑄就了存在感,就像是作家的羽毛筆一樣。我的作品總是會為我發聲。」
對於加拉爾而言,2020年是艱難復出的一年,在連續四年缺席高定後,她在今年1月帶著她離開時的作品重回巴黎高定時裝周,並將作品命名為「Edition n°1.」。她的設計風格是嚴格且性感的剪裁主義,靈感來源於五六十年代古典主義,強調簡約的線條和豐富的細節,表達典型的巴黎女性的魅力。
「我痴迷於不對稱設計,我在找尋不對稱中的和諧,我覺得,這正是生活。
卡羅爾·李(Carol Lim)& 溫貝託·梁(Humberto Leon):創意是為了顛覆
美國潮牌店「開幕式」(Opening Ceremony)的兩位創始人卡羅爾·李和溫貝託·梁均出生於1975年,是土生土長的洛杉磯人,且都畢業於名校UC Berkeley;卡羅爾·李是韓裔,溫貝託·梁則一半秘魯、一半中國人。1993年兩人因為一位共同的朋友而相識,從此成為至交好友。
2001年這對朋友結伴去香港旅行,兩人被這座五光十色的亞洲購物中心所迷倒,瘋狂大採購,從時裝、包包、帽子、鞋,到內衣、珠寶、腕錶、童裝、DVD、小玩意兒……
這次的瘋狂旅行,是潮店Opening Ceremony誕生的催化劑。
卡羅爾和溫貝託一回到紐約,即從原公司辭職,併到兩人最愛的紐約唐人街附近的霍華德街選址開店。
2002年,Opening Ceremony紐約店開業,店門一開即大為轟動,店內商品3周內即告售罄。Opening Ceremony將兩位創始人在香港瘋狂掃貨的經歷與香港Fushion精神再現,呈現一種年輕活力、多元碰撞的潮流文化。Opening Ceremony強調的購物體驗,是全方位的酷生活方式體驗——商品從女裝、男裝到包包、鞋履,從珠寶、配飾到文具、玩具,生活上方方面面的潮流單品,在一家店內即可一網打盡。
《眼界與品位》是一本拓寬眼界與思想深度的收藏讀本,集合了從時尚到出版,從藝術到電影,不同創意領域的人物誌,在他們為我們敞開心扉的同時,亦為我們描摹出一副生動,璀璨又富有靈感的設計圖景。
這些世界頂尖的創意總監們詳盡介紹了他們擅長的領域、愛好與習慣等,通過一窺時尚先鋒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讀者看到了從古至今、橫貫中西的創意總監們是如何拓展自己的視野。
TOP HER | 中國女性商業財經第一媒體
商業媒體 | 數據調研|投資顧問 | 整合營銷
北京· 上海· 香港· 紐約· 倫敦· 溫哥華 |topher@topherglob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