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想吃天鵝肉的是青蛙還是癩蛤蟆?

2021-01-12 寫乎

作者:項蘇農

(一)明朝王世貞是最早記錄青蛙想吃天鵝肉的人

在民間有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說法,但從可考證的出處來講,最早想吃天鵝肉的卻是清純可愛的青蛙,而不是形象不佳的癩蛤蟆。

書面表達這個意思的人是王世貞,他是明代的文學家、史學家,還是「嘉靖七子」的代表人物,曾經獨領文壇二十年。

他曾經寫了一首題目為《古押衙》的詩,詩中寫道:「蛙黽在溝中,求吃天鵝肉。」

該詩中「黽」這個字,是「蛙」的象形字。蛙黽是複詞單義,都是指的青蛙。

該詩句的意思是「青蛙雖然蹲在不起眼的水溝裡,但是一心想吃天上的天鵝肉。」

在古人的觀念裡,其實對於蛙也就是青蛙,和俗稱為癩蛤蟆的蛤蟆,無論是在認識上或在表達上,還是有一定的區分,有下列古書中的有關記載為證。

越王勾踐

(二)向青蛙拱手行禮的越王勾踐

《越絕書》曰:「越王勾踐既為吳辱,常盡禮接士,思以平吳。一日出遊,見蛙怒,勾踐揖之。左右曰:『王揖怒蛙何也?』答曰:『蛙如是怒,何敢不揖』。於是勇士聞之,皆歸越,而平吳。」

說的是越王勾踐在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第一次吳越爭霸的戰爭中戰敗後,被迫向吳王夫差求和,稱願意攜妻帶子到吳國為臣。

在吳國期間,勾踐夫婦韜光養晦,整天為夫差養馬,儘管養馬的工作很髒很累,但為了麻痺夫差,勾踐口中始終沒有一句怨言。他為了表示自己確確實實的臣服,甚至有一次在夫差患病期間,不惜親自嘗他的大便,通過這種常人所不為的舉動,來告訴夫差的病情程度。以至於一向驕傲自大的夫差,竟然也為此深為感動的說:「親嘗寡人之溲,是其慈也。」連連誇讚勾踐「好仁慈啊。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同志。」

三年後,勾踐就被吳王夫差釋放回了越國。

回國後的勾踐,一邊是臥薪嘗膽,經常以最大的誠心最好的禮節,接待天下的勇猛之士,希望這些人到時候能夠不顧生死的去衝鋒陷陣去消滅吳國。一邊是勵精圖治,在內政外交上重用範蠡、文種等文武大臣,越國的綜合國力,因此不但有了很快的恢復,而且開始強大起來了,已經有了能和吳國再次決一死戰的實力。

越王勾踐一直念念不能忘記自己在吳國所受到的非人侮辱,決心兵發吳國報仇雪恨。因此一直在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來鼓舞、鼓勵和激勵部隊的戰爭勇氣和必勝士氣。

這一天,勾踐帶著一幫隨從,按照慣例又去國都會稽(今浙江紹興)郊外的駐軍營地,檢閱他的精銳部隊。

高高的坐在馬車車廂中的他,看見前面的一條馬路中央,有一隻青蛙正面朝他蹲著,看見由遠而近的馬車也不躲避。

這隻青蛙,說大不大但說小也不小,它的兩隻眼睛睜的大大的,黑黑的眼珠子向外突出,白白的肚皮在不斷的向外鼓動著,有規律的發出著一聲連著一聲的大聲鳴叫,給人一副正在生氣發怒的樣子。

勾踐急忙叫趕馬車的車夫,快快的把馬車停了下來。

他起身離座,整了整衣服,恭恭敬敬的站在車廂前面的扶手橫木欄杆邊上,然後俯下上半身,一本正經的向青蛙拱手行禮。

勾踐行禮結束後,他邊上的隨從人員就很是不解的問道:「大王,您為何要向一隻發怒的青蛙行禮作揖啊?」

勾踐用嚴肅的口吻回答道:「我很敬佩這隻蹲在馬路中央的青蛙,因為它發現在它所在的地方,出現了向它一步步逼近的敵人,於是它為了自衛,就做好了迎戰的準備,一邊抖擻精神氣鼓鼓的開始發怒,一邊立於原地不惜以身相拼,像極了不怕死亡的勇士,所以我要尊敬它禮讓它。」

這件事情傳出來以後,這些勇猛之士聽到後,紛紛表示說:「我們越王對一隻發怒的青蛙都如此尊敬,我們這些人深受越王多年的深恩,難道反而還不如這隻發怒的青蛙嗎?」

這些勇士們抱著士為知己者死的信心,在勾踐的帶領下,作為敢死隊衝鋒陷陣,終於在第二次吳越爭霸的戰爭中,一舉滅掉了吳國。

(三)最早猜中了青蛙謎語的唐人曹著

唐朝人段成式在《廬陵官下記》中,寫了一個「我謎吞得你謎」、又被稱為「蛙謎」的故事:

說的是在唐朝,有一個姓曹名著的人,這個人是貞元年間的進士,不但聰慧機敏而且還能言善辯,不但能言善辯而且還沉穩低調。他的為人正像他在《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這首詩裡說的那樣:「誰復爭桃李,含芳自不言」。

因此,知道並了解曹著的人,都很佩服他。

由於盛名在外,難免招人妒忌。就有一個自視甚高的人,對曹著很是不服氣,總想和他一較高下。

有一天,這個人決定會會曹著,就登門拜訪了。他一看見曹著,在一陣寒暄之後,就裝出十二萬分的謙虛:「兄臺,我做了一條謎語,想請你指教指教。」

「不敢、不敢,請說、請說。」

這個人用眼睛瞟了一下曹著:「那,那我就說了。」

誰知這個人,說完了這句話後,卻停頓了起來。

曹著也不說話,只是始終微笑著,用眼睛定定地看著這個人。

這個人只得哈哈一笑:「這個謎面是這樣的,一物坐也坐,臥也坐,立也坐,行也坐,走也坐」,他接著補充道:「是猜一種動物喲,提示一下,是常見的動物。」

曹著聽完後,馬上接著說:「我知道,謎底是……,」說到這裡,他微微地一笑:「在官地,在私地。」

這個人很是震驚,此前他將這個謎給了很多人猜,很多人都猜不出。想想也是的,真的很難猜,坐臥立行走,都是圍繞一個坐,而且坐姿還是不變的。現在竟然被曹著一語中的,難怪他要很震驚。

曹著說完答案後,就對這個人說:「小弟我也有一個謎語,也請兄臺猜猜,以助兄臺雅興。」

「你說你說,我聽我聽。」

「獻醜了,」曹著望著這個人,一個字一個字的說道:「一物坐也臥,立也臥,行也臥,走也臥,臥也臥。」說完以後,又補充了一句:「同你一樣哦,」

這個人聽得很分明,曹著學著他說話的口氣:「也是猜一種動物喲,提示一下,是常見的動物。」

他仔細地分析了一下,這種動物也是坐臥立行走,只是將原先的坐換成了現在的臥。真是奇了怪了。

那麼,這個動物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呢?

一時間,想來想去想不出來。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本來是不懷好意,想為難一下曹著,誰知到頭來出乖賣醜的卻是自己。

這個人好一陣子的揉耳撓腮,最後只得不好意思的對曹著說:「我、我、我,猜不出,真的是猜不出。」

「謎底是,」曹著燦然一笑:「我謎吞得你謎。」

「你說『我的謎底能一口吃掉你的謎底』」,這個人滿臉通紅地望著曹著,喃喃的道:「我還是不明白,還望兄臺明示。」

曹著先是很正經的解釋:「你的謎底是只蛙,我的謎底是條蛇」,接著又一語雙關的說道:「你說說看,我的謎底是不是能吃掉你的謎底?」

「吃的、吃的」,這個人面紅耳赤的點頭稱是,然後是狼狽而逃。

(四)晉惠帝首先將蝦蟆分為官蝦蟆和私蝦蟆

晉惠帝司馬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次子,在他還是九歲的時候,就被立為皇太子了。

《晉書·惠帝紀》說他「太子不學,陛下所知,今宜以事斷,不可引書」,還說他「帝之為太子也,朝廷鹹知不堪政事,武帝亦疑焉」。也就是說晉惠帝,從小就不愛讀書,由於不學無術,所以不明事理,特別是在大是大非上,更是滿腦子的糊塗,以至於他的父親晉武帝,包括滿朝的文武大臣,都知道他不堪接班皇帝的重任。雖然如此,在出於他兒子比他優秀,以後可以接班皇位的考量,晉武帝最終還是把他立為太子。

晉惠帝不明事理,整個人糊塗到什麼程度呢?

有一年天下遭災,糧食顆粒無收,老百姓因為沒有糧食吃,相繼餓死了不少人。

當手下人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報告給了惠帝後,他自作聰明地說:「這些餓死的人,為什麼不吃肉末粥呢?」

《晉書》的原文是「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話說有一次是夏天的時候,晉惠帝帶著隨從賈胤等人,去皇家園林華林園避暑。

他一邊在九曲長廊裡漫步,一邊在觀賞兩面的風景。

這天豔陽高照,微風拂面,映入眼帘的亭臺樓閣,使他目不暇接心曠神怡。

就在這個時候,他突然聽到前方不遠處的湖泊裡,傳來一片咕呱咕呱的叫聲。叫聲很是威武雄壯,而且鏗鏘有力,此起彼伏經久不息。

惠帝出生後就一直生長在高牆深宮裡,他是第一次聽見這種叫聲,不由得就停下腳步,側耳傾聽起來了。

他聽的是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就激動的問身邊的隨從賈胤:「賈愛卿啊,前面是什麼東西在叫喚啊?」

賈胤不假思索的說:「報告陛下,是蛤蟆在叫。」

他再問:「這蛤蟆是官家的蛤蟆呢,還是私人的蛤蟆呢?」

這可真是一個有問題的問題,一般人很難正確的回答。因為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這個蛤蟆天生就是野生的東西,野生的東西是沒有主人。

賈胤可不是一般的人,他系出名門,年紀輕輕的就當上了惠帝的護軍(相當於國防部長)。但這個很不一般的人,面對這個出人意外的問題,見多識廣的他,還是費了一點躊躇。好在他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腦子反應很快,他立馬做出了沒有邏輯錯誤的回答:「報告陛下,在官家地裡叫的蛤蟆,是屬於官家所有的官蛤蟆,在私人地裡叫的蛤蟆,是屬於私人所有的私蛤蟆。」

惠帝聽了很高興:「這就好,這就好」,他接著對賈胤下令道:「若官蝦蟆,可給廩」。

意思是說如果在官家地裡叫的官蛤蟆,那就是官家財產了。對官家財產應予充分保護,為了官家財產的保值增值,不至於官家財產損失流失,就應當對所有在官地裡叫喚的官蛤蟆,一一進行登記造冊,在立入官家編制以後,就可以按照官家的標準,供應食物給它們吃了。

(五)胡汝寧提議在全國禁止吃蛤蟆

這個蝦蟆兩字,在古書中有時也寫作「蝦蟇」,或者寫作「蛤蟆」,是古代人對蟾蜍的別稱。

明朝人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一書中,記載了一個「蝦蟆給事」的笑話。

說的是在明朝萬曆皇帝時期,有一年北京發生了百年一遇的旱災,於是萬曆皇帝就下令準備祈雨。

參加祈雨儀式的人,為了表示誠心誠意,在此之前都要戒酒戒肉不吃葷腥。

這時候,在萬曆皇帝身邊擔任六科者給事中,簡稱「給事」一職的胡汝寧,想到我的職責就是對皇帝進行規諫,並且對文武百官進行監察,於是就急急忙忙的向萬曆皇帝,上了一道內容更為激進的奏章:

先是說除了已經在全國禁止宰殺牛啊豬啊等牲畜外,還要在全國範圍內禁止捕捉蛤蟆,進而說因為蛤蟆是有生命的,捕捉蛤蟆就等於是殺生,而殺生是妨害祈雨的,最後說禁止捕捉蛤蟆的舉動,一定是能感召上蒼,上蒼一定會普降甘霖。

這道奏章,初看看是很有道理,但細想想卻很是荒繆。

所謂百年一遇的旱災,一定是赤地千裡寸草不生,人畜飲水都很困難,整個是小河見底大河淺。那些沿水而生的蛤蟆,不是乾死就是渴死,沒死的少之又少,活下來的都是乾癟枯瘦奄奄待斃。

這種時候,有多少人會專門去抓蛤蟆?這些人又是到哪裡去抓蛤蟆?誰又有這閒工夫去找蛤蟆來抓?

這道奏章充分暴露了胡汝寧的智商。

從此以後,人們在私下裡就戲謔的稱呼胡汝寧為「蛤蟆給事」。

(六)吃天鵝肉由青蛙變成了癩蛤蟆更符合古人審美

在古人的觀念裡,其實對於蛙、青蛙和蛤蟆、癩蛤蟆,在認識上和表達上,還是有一定的區分。但不知是什麼緣故,說著說著,原先吃天鵝肉的青蛙變成了現在的癩蛤蟆。

自此以後,這句俗語也就成了自不量力,妄想得到不可能得到東西的比喻,並且開始大量的出現在明清的小說和戲曲中:

如《水滸傳》第一百零一回「謀墳地陰險產逆,蹈春陽妖豔生奸」中,開封府的一個軍健王慶,被童貫府中一個董虞候劈臉一掌打後,叫聲道:「碎,我直恁這般呆!癩蝦蟆怎想天鵝肉?」

再如《紅樓夢》第十一回「慶壽辰寧府排家宴,見熙鳳賈瑞起淫心」中,平兒在聽鳳姐說賈瑞調戲她的事情後,平兒說道:「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在明朝人王鍍創作的傳奇戲曲《春蕪記》中,有唱詞道:「看你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要想我家小姐,正是那癩蝦蟆思量天鵝肉吃。」

私底下想想,也許其貌不揚的癩蛤蟆吃天鵝肉,要比人見人愛的青蛙吃天鵝肉,在對比上更強烈,在反差上更突出,在衝突上更戲劇,也更加符合古人的文藝觀和審美觀。

如果不信的話,請試著把上面小說和戲曲中出現的癩蛤蟆,替換成青蛙後再說一遍,其表達效果肯定沒有現在的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的說法來得有趣和形象。

【作者簡介】項蘇農,蘇州市人,現在蘇州從事律師工作。工作之餘愛看閒書,出差之機常逛街市,間或有所感,書詩文自娛。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相關焦點

  • 軍嫂重生文,重回七零成漂亮女知青,卻被老連長癩蛤蟆吃天鵝肉!
    軍嫂重生文,重回七零成漂亮女知青,卻被老連長癩蛤蟆吃天鵝肉!各位愛看小說的朋友們,我又出現啦~大家的評論我都看到了,你們的支持就是小編的動力。希望愛看小說的朋友們可以歡關注小編的百家號,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好看的小說,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今天給大家推薦4篇軍嫂重生文,重回七零成漂亮女知青,卻被老連長癩蛤蟆吃天鵝肉!
  • 忌吃青蛙肉和癩蛤蟆肉
    1、切忌食用青蛙肉 不少人好吃青蛙肉,他們只知道青蛙肉其味美,卻不知青蛙體內有一些對*有毒的汙染物質,不知吃後會產生慢性中毒。大家知道,青蛙是以捕捉農林害蟲為食,吞食的害蟲,往往會沾有農藥,這種農藥殘留在青蛙體內,隨血液循環移於蛙肉之中,也就是說,蛙肉中有農藥的殘餘,這是其一。
  •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青蛙王子的愛情,神話故事精彩千古流傳!首發
    青蛙王子,它在休養生息。是不斷地從癩蛤蟆之身,開始學會了休養生息!先修身,再修心。養正氣,正自心!溫和本性,讓善心匯聚成正能量!後來,還是李白的前身。太白金星出面,給圓場的。玉皇大帝說他自己,在世界裡面是最大的。權力達到了十界之中,最高境界的頂峰。
  • 青蛙和蟾蜍的不同命運 frog toad
    青蛙和蟾蜍都稱蛤蟆,本屬一類,因為外表的俊醜,它倆開始了截然不同的生活軌跡。frog fog smog dog jog log 串聯記憶:青蛙有霧吐煙霧,小狗慢跑拖原木。frog/青蛙,fog/霧,smog/煙霧,dog/小狗,jog/慢跑,log/原木。toad:蟾蜍,諧音『』偷的『』——癩蛤蟆是專門偷東西的。青蛙的表皮像翠綠色的葉子,嫩、滑、有光澤。它的眼睛黑亮迷人,叫聲甜美。
  • 青蛙與蟾蜍
    《青蛙與蟾蜍》作者:黛荷翁(原創)青蛙王子畢竟時代變了,對事物的褒貶,標準也發生了變化。說過去,青蛙一般倒是常被讚揚,溢美之詞常用常新,甚至被定義成青蛙王子,其自身之瀟灑倜儻自不必說。這屬於常態思維或舊時標準範疇的事。說蟾蜍,一般沒人知道,除非說癩蛤蟆,會有人想起它,且那時多數是對它反感的,這也是常理或過去標準。但是,現在有人這麼分析問題了。他說,沒聽說過青蛙王子有何志向和作為,除了勾引小姑娘以外。
  • 不一樣的癩蛤蟆,不以天鵝肉為榮,所有動物都把它當「國王」
    審核-小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想必大家都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它很真實地反應出了人們對高攀這個詞的理解,同時也反應了癩蛤蟆這種生物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很低。但實際上熟悉癩蛤蟆的人就知道,這是一種專門吃害蟲的有益動物。
  • 青蛙vs 癩蛤蟆
    青蛙和癩蛤蟆是屬於不同科類的動物。青蛙是蛙類動物的統稱,癩蛤蟆是蟾蜍類動物的統稱。這是我們從這兩種動物本身來區別,其實聯繫到我們的生活中,這兩種動物又各自有什麼意義呢?記得我們上小學的時候,有篇課文是寫青蛙的,題目叫做《井底之蛙》,主要說的是青蛙坐井觀天,來形容一個人的目光短淺,是一個貶義的形容。有一句俗語: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來形容一個人想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有不自量力之嫌。
  • 青蛙、癩蛤蟆……阜寧一男子抓了這些小動物竟被拘?
    4 月 23 日晚上 9 時許,魏某某手提蛇皮袋,在古河鎮某溝渠邊用燈照物品抓到了22隻癩蛤蟆和6 只青蛙。        沒想到阜寧縣公安局古河派出所當即就接到熱心群眾舉報,群眾表示在某溝渠邊發現形跡可疑的魏某某,請求出警。
  • 富人和窮人與蟾蜍和青蛙的定律
    (僅代表個人觀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青蛙和蛤蟆都是屬於蛙類,但它們的命運為什麼不一樣哪?一個做了人們口中的美食,一個被人們天天好茶好吃的供著。差距為何如此之大?青蛙外表雖然光滑,但它內心裡沒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每天都是好吃懶做,盲目地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整日不思進取,最終成了人們口中的美食。
  • 青蛙和癩蛤蟆的故事!有意思!
    一次生物課上,生物老師帶來了青蛙和賴蛤蟆。先跟大家講個小故事,為了不耽擱大家時間,下面開…」生物老師話未說完,水哥便搶答道:「老師是要說—青蛙王子的故事…那個我知道,我來說…」 「你知道個錘子!我屎(始)還在口裡,你急個啥!」「還青蛙王子,我看你就像青蛙!一邊涼快去…」生物老師邊調侃邊笑著說道。
  • 青蛙和癩蛤蟆有什麼區別?
    青蛙和癩蛤蟆有什麼區別?11-20 17:45 來源:動物大觀察 原標題:青蛙和癩蛤蟆有什麼區別
  • 現在抓來的蝌蚪,你以為會養成青蛙?癩蛤蟆啦
    前段時間,不少人的朋友圈還被一款養青蛙的遊戲刷屏了。春天抓蝌蚪,秋天捉螞蚱,又到一年蝌蚪扎堆出現的時節,後臺有不少讀者來問,杭州哪裡能抓蝌蚪,他們想讓孩子觀察一下蝌蚪變青蛙的過程。難道學校現在有這樣的要求了?
  • 霸氣田園貓和癩蛤蟆打架,癩蛤蟆氣得全身「充氣」鼓起來
    見過貓捉老鼠,捉蒼蠅,捉蟲子,甚至是捉鳥......但是你們見過捉弄癩蛤蟆的貓嗎? 這是網友投稿的一組照片,看貓咪的樣子應該是中華田園貓,這隻貓是真的皮,不知道從哪裡跳來了一隻癩蛤蟆,然後被貓咪發現了。
  • 老師問:青蛙和癩蛤蟆有什麼區別?學生的回答,我笑翻了!
    (二)老師問: 「青蛙和癩蛤蟆有什麼區別?」學生回答: 「青蛙思想保守,不思進取, 坐井觀天,是負能量;而癩蛤蟆思想前衛, 想吃天鵝肉,有遠大目標,是正能量。」最後, 青蛙上了飯桌成了一道菜,叫炒田雞, 癩蛤蟆上了供臺,改名叫金蟾!所以長得醜點不怕,關鍵要想得美、還能吹。重要的是要有目標! 夢想還是要有的, 萬一實現了呢?!
  • 夫妻田地裡抓癩蛤蟆食用中毒 一死一傷
    原標題:廣西一對夫妻田地裡抓癩蛤蟆食用後中毒,一死一傷  南國早報3月2日報導,2月28日,廣西資源縣兩水鄉塘洞村一對夫妻食用癩蛤蟆及癩蛤蟆蛋後中毒,造成一死一傷。  這對夫妻見資源各鄉鎮很多人都在抓癩蛤蟆吃,於是也去田地裡抓了癩蛤蟆及癩蛤蟆蛋。不料食用後不到3小時,兩人均出現嘔吐、腹痛、腹瀉、頭暈、胸悶等不適症狀。
  • 搞笑笑話,青蛙和癩蛤蟆有什麼區別?
    媽媽想了下,說:"是弱智。"小男孩目光轉了一圈,停在我的身上。我對他微笑了一下,於是他站起來說:"叔叔你坐這吧。3.一日一美女在公交車上睡著了,而且還打呼嚕,聲音很大。於是坐在旁邊的男士想把她叫醒,就用手推了推她。只聽美女說:老公,別鬧了,睡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