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不可否認的是,現在許多家庭仍然固守著老舊的重男輕女的思維。
特別是在二胎政策開放之後,許多家庭為了家中能有一個男孩紛紛投入二胎甚至三胎的浪潮,頗有一種生不出男孩誓不罷休的勁頭.
實際上,中國的男女比例已經嚴重失衡,同時中國女性的結婚欲望降低和結婚要求逐年上升,一定程度上來說,中國男性存在著嚴重的婚姻危機。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從性別結構來看,2019年中國人口性別比為1:1.4。
日益增長的男性數量也標誌著現在出生的男性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可能會處於「打光棍」的狀態。
這意味著生兒子並不代表能夠傳宗接代,相反,這一代很有可能會在婚姻面前就戛然而止。
01接生一整天出生9位女嬰,護士表示這些寶寶今後有福氣了
小菲已經是兩個女兒的媽媽,本應該安安心心地照顧兩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因為封建傳統的家庭關係,小菲始終認為只有生育兒子,傳承香火才能讓自己在家裡有地位,於是便拼著懷了第三胎。
在進行孕檢的時候,醫生說懷的是男寶寶的可能性比較大。
小菲很是開心,常常向周圍的人炫耀自己懷的是男孩,自己再也不需要為了養老的問題擔心了。
為了能夠讓孩子順利出生,小菲早早地就住進醫院進行安胎。一天,小菲在例常和周圍同樣處於待產期的媽媽討論懷男孩的好處時,來檢查護士的一番話讓小菲疑惑自己之前的想法是不是錯了。
原來,晚上來檢查的護士聽到產婦們聊天說道:「其實女孩也很好,今天一整天醫院接生了9個女孩,還有一個雙胞胎,看看人家父母多幸福啊,現在男女比例這麼大,人家再也不用擔心兒子打光棍了,門檻都能被踩壞。」
小菲聽完護士的話心裡一緊,不由開始擔心自己腹中的兒子是不是也是未來的光棍漢。
02導致男女比例失衡的因素
1)傳統觀念的影響
傳統觀念認為,兒子是家庭香火傳遞的關鍵,如果不能生育兒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自己的家庭會發生斷承,家族沒有辦法進行延續。
現在不乏有一些家庭存在這樣的觀點,當越來越多的家庭傾向於生育兒子的時候,社會上的男女比例差距會逐漸變大,男女失衡情況的出現也就不難理解了。
2)對於女性的固有偏見
這個社會從來不缺乏對於女性的固有偏見。
在傳統的認識中,女性只能夠在家裡相夫教子,操持家務。真正能在社會上做出成就的只有男性。
實際上,在建國的同時,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就告訴人們:女性也能夠在社會上取得成就。
正因為對於女性的固有偏見導致許多家庭都希望通過生育男性讓家庭扭轉貧困窘迫的局面,社會上的男性數量也就隨之增加。
3)二胎開放的影響
2016年二胎開放至今,二胎潮並沒有在社會上成為主流,許多年輕人表現出不想生的意願。與此同時,許多穩定的家庭卻選擇生育二胎,背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想要為家裡添一個兒子。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新生兒男孩數量為641萬,女孩數量僅為458萬。
03父母應該怎麼對孩子的性別進行正確的認識
1)生兒生女都一樣
對於父母來說,想要更好地看待生育孩子的性別問題,關鍵在於從自己的內心出發,避免對於男女的傳統認識。
社會發展到現在,相比較於男生和女生之間的性別差異,更為看重的是兩者之間的能力差異,並不代表著男性生來就具有相比於女性天然的社會優勢。
與其憂心孩子的性別,不如多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下功夫。
2)減少對於女性的固有偏見
女性並不是只能在家裡從事瓶瓶罐罐的家務,女性同樣能夠在社會層面發揮重要的支柱作用。
減少對於女性的偏見是為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女性,認識到女性也能夠取得成就的這個現實,不要將自己的未來賭在未出生孩子的性別上。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拓展一:跑男曝光楊穎身材,當沒當過媽一眼就看出。網友:懶比醜更加可怕
拓展二:「最美港姐」李嘉欣和8歲兒子共浴,當親情過了界,對孩子是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