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為了湊足作文800字,多少人想盡了各路高招。可是誰也逃不過最後的畢業論文,論文的要求可比800字高多了,如何「湊字」,成了橫亙在很多同學面前的一道難題。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說,擴展論文的幾個小辦法。
要點一
某一點可擴展成幾方面
比如你論文中寫到了「文化影響著兒童語言習得」,但只是寥寥幾筆帶過,那可以擴展成:文化符號對兒童語言習得的影響;語言觀念對兒童語言習得的影響;性別角色對兒童語言習得的影響;文化環境對兒童語言習得的影響等。這樣一擴展,每一點都有很多東西可以說。
在擴展的某一點之中,又可以擴展成好幾點,比如在「文化環境對兒童語言習得的影響」中,又可以擴展出:家庭文化素質對兒童語言習得的影響;社會的文化素質對兒童語言習得的影響;學校教育對兒童語言習得的影響;等。這樣一擴展,每一點又可以說很多。至於怎麼擴,那就看平時的讀書與思考了。
注意事項:
擴展論點要均衡分配,過於偏重某一點容易使論文走題、喧賓奪主,在前文《會排版之前,我作文從不及格》中有詳細說明(詳見文末閱讀連結)。
要點二
多舉實例
還是拿上面的例子說。比如說,在「性別角色對兒童語言習得的影響」中,我們可以舉出很多方面的實例:父母對男女兒童語氣的差別(對男孩較粗放嚴厲,對女孩較溫和開導,具體例子你自己舉);父母對男女兒童語言的態度差別(比如男孩說「娘娘腔」會被批評,說「爺們腔」會被鼓勵,具體例子你自己舉),等等。
在「文化環境對兒童語言習得的影響」中,我們又可以舉出很多例子:某某兒童教育家的兒子從小就是漢英雙母語(這屬於家庭對兒童語言習得的影響);某某少數民族地區學校非常重視民族語言教學(這屬於學校教育對兒童語言習得的影響);某某地方的人由於位於山區,兒童對於「陡」這個詞的掌握一般比漢族城市兒童掌握得早(這屬於地理環境對兒童語言習得的影響),等等。(具體例子你自己舉)
注意事項:
舉實例需要多方面考察,結合權威數據,不要YY。還要在平時生活中多留心觀察,讀書的時候也要多留心做記錄,為論文準備著。
要點三
引用前人觀點
論文裡的一些觀點,一般情況下總會有前人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只要從書裡引用出來即可。哪怕你選了一個冷僻到從未有前人研究過的選題,在涉及某一點闡述的時候(比如剛才說的把一點擴展成幾方面),總能或多或少引用到一些前人觀點。
比如說,如果你的論文在其中某一處認為「思維和語言是等同的」(只是舉個例子,不對這個觀點做任何評價),那麼你有不少觀點可以引用——柏拉圖說,「我認為思想就是話語,判斷就是說出來的陳述,只不過是在無聲地對自己說,而不是大聲地對別人說而已」;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約翰·布魯德斯·華生也認為,「言語就是出聲的思維,思維就是無聲的言語」;德國語言學家施萊赫爾同樣認為,語言和思維的關係是形式與內容的關係。在論文中許多引申出來的點,都可以找出前人觀點佐證,這樣是不是使你的論文頓時豐富了不少呢?
注意事項:
引用過多容易導致重複率高,需要控制好度。而且,這些引用也要讀很多書、查閱很多資料,如果讀書太少,你可能甚至不知道你這觀點早在八百年前就被人說爛了。
最後的話
所謂「字數不夠」,並非字數不夠,而是讀書不夠、思考不夠、邏輯不夠。
上述這些所有寫作方式,其實只要多看優秀論文,甚至隨手翻本教材都能悟出來。教材何以能成為教材,我們要琢磨作者的思路是什麼樣;他們參考了哪些文獻;他們是怎麼安排章法的;遵循一個怎樣的邏輯結構。
論文「湊字」,也許能混到畢業證,但混不到學識與見解。論文代表著一個人的學術成果,應該是一個學習階段最有含金量的東西,認真對待論文,學業也會認真回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