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南喬
編輯丨餘青宇
在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十周年之際,在貿易區中發揮作用巨大的中國,承擔了第十七屆東博會以及商務投資峰會的舉行,並於11月27號在南寧拉開序幕,而在這一場重量級峰會在中國開幕時,杜特爾特更是公開袒露心聲:感謝中國!
為何中國和東協十國聯繫密切
所謂東協十國,是由東南亞的國家發起的國家聯盟,主要成員國有新加坡、菲律賓等十個。
中國和東協十國的對話開始於一九九一年,並於二零一零年與東協十國全面開展貿易,即為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而東博會和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成為了中國和東協達成貿易合作的絕佳場所。最大的作用便是刺激雙方經濟的發展,並且帶動成員國內各個領域的發展,同時對參會國家發展也有很大幫助。
就該次峰會而言,各個參會國家籤訂的合作項目高達86項,各個國家的投資金額攏共為2638.7億元,和上次峰會同比增長百分比為43.6%,在2020年全球經濟普遍萎靡的情況下,仍舊創造了對比往年增幅之最的紀錄,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由此可見,該自由貿易區對中國以及周邊國家的經濟帶動是十分巨大的。
菲律賓總統為何公開發言感謝中國
在11月27日開幕儀式當天,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發表視頻致辭,並表達了對中國的感謝之情。菲律賓之所以在視頻中致謝中國,是因為菲律賓是同中國合作發展的受益方,本國的本土以及對外貿易、國民基礎設施、道路交通以及電信通訊行業等多領域均接受了來自中方的大量投資。這不僅僅帶動了菲律賓經濟民生的發展,並且促進了整個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在提升了菲律賓生產力的同時,也保證了菲律賓金融方面的穩定,尤其是在本年度因為疫情經濟發生變動後,作用更是巨大。
除了菲律賓在國內民生經濟方面和中國聯繫密切,東協十國都和中國有著緊密的合作,在開幕式上,寮國總理通倫也表示中國是寮國關係良好的合作夥伴,東博會和投資峰會便是雙方展開合作的重要平臺。由此可見,中國從在自貿區中是拉動經濟的核心國家之一。
中國對東協態度及合作意義
東博會會後,中方對東協的負責人許寧寧先生也指出,"中國和東協十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是建立在平等地位的關係上,並且相互是對方的第一貿易夥伴"。東協十國在同中方展開深度合作,提高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中國從合作過程中帶動了本國經濟發展,解決國內的就業問題。並且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是世界上僅次於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自由貿易區,在保護雙方貿易公平公正進行的同時,也為東南亞以及全球的經濟復甦提供巨大的貢獻。
東博會和東協峰會的順利開展,都表現出了中國出了自古以來溫和的外交政策,即在合作的過程中,均以平等的態度進行,從不會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來發展本國,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菲律賓總統在峰會的開場時感謝中國的措辭。
在東博會順利落幕前,同樣由東協發起,談判時長高達八年的項目——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即RCEP)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這無一不表示出中國在亞洲地區經濟的發展甚至全球的經濟的復甦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並在各個經濟貿易活動中發揮著正向積極的作用。
(本文為沙漠雄鷹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參考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