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迷霧把生命看清楚,
明明白白掌握你的路,
經過末世之後你總能夠,
撥雲見日重回到最初」
抖音上一位青島28歲小姐姐的抗癌視頻火了,
無數網友為這位堅強樂觀的姑娘加油。
記錄黑暗是殘酷的,尤其是那些無數一想到連骨頭縫都會疼的時刻,但是92年出生的青島姑娘劉夢煥卻決定用短視頻記錄下生命中那段不同尋常的經歷。
翻開一張張從生病前的照片,到因化療而剃掉頭髮的照片,卻是同樣笑靨如花;一條條記錄自己抗癌路的短視頻充滿正能量,在網上擁有十幾萬點讚、播放量和留言。她在用自己的「生命日記」告訴所有人,「那些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讓你更強大。」
青島姑娘劉夢煥展示自己愛寵的照片。
「以後就叫你小樂觀吧」
是許多網友在「一個28歲青島小姐姐的抗癌路」短視頻下的留言,
一起看看屬於這個小姐姐的抗癌故事。
回顧抗癌的整個過程,
就像電影一般一幕幕在她腦海中上演。
#第一幕
體檢結果異常,電話那頭的父母聲音顫抖了。
原本有習慣為父母每年安排體檢的劉夢煥,從20歲出頭就開始了每年體檢,但去年3月下旬在體檢中心卻出現了異常結果。醫生發現左側卵巢長了一個5公分的腫瘤,劉夢煥打電話告訴了55歲還未退休的父母,那個凝重的氣氛,她說自己永遠也忘不了。「但是我的心裡還是很有底,覺得自己攢夠了積蓄,不管是什麼病都可以治。」或許是因為她從一開始就已經準備面對最壞的結果。
她斬釘截鐵地告訴醫生,「不用跟我媽媽說,直接告訴我就行。」
那是在2019年的3月末,那時候她的病歷單上因未過生日還只有26歲。「姑娘,不用害怕,我們得做個手術把腫瘤摘除,然後可能得再打幾個化療。」醫生於心不忍,說得很委婉。
生病前的劉夢煥。
#第二幕
跳著上了手術臺,回到病房後她又開始笑了。
去年4月初,清明節前夕,劉夢煥在手術前的兩三個小時,她被告知「手術做不了,你出院吧。」那一刻,後來她回憶,是整個抗癌過程中,哭的最慘最崩潰的一次。
於是她又進行了第二次術前分析,這次是疼痛指數增加了數倍的動脈抽血和血氣分析,但是即便針從動脈紮下去時疼的難以忍受,她還是咬著牙忍著,覺得能手術就行。
「來推病人進手術室的護工,推著輪椅叫著我的名字時,我幾乎是高興地蹦跳著坐了上去。」到了手術臺,已經是比原先預定時間晚了,接近中午,劉夢煥提前跟媽媽交代好了手術中可能採取的措施和她的選擇,然後就跟醫生聊了會天,開始了她早偏中期的卵巢癌手術。
手術4個小時,在麻醉室甦醒的時候,劉夢煥哭了,又疼又委屈。但是要推她出門前,她對護士說「麻煩幫我擦擦眼淚,別讓爸媽看見。」回到病房後,她又開始笑了。
#第三幕
忍受化療「蝕骨」之痛,心中有信念要讓自己好起來
手術完開始化療是從去年4月18日開始的,從那時起一直到夏末,青島最絢爛熱鬧的季節,劉夢煥是在化療室的病床上,跟一群60多歲的大姨們一起度過的。
每天從早上8點去醫院時,大姨們看見這個漂亮的小嫚喜歡跟她聊天,到晚上6點離開時,這個五官精緻的孩子,不要說頭,連整個上身都直不起來了,整個身體90度彎腰耷拉著雙手,慢慢走進來接自己回家的爸爸車裡。
「當時手術完還沒開始化療前,我辦了很多事,其中之一是在離家很近的地方租了一個房子,跟父母表示要自己住,」劉夢煥說道,「我知道這個過程會很難熬,我不想讓父母擔心,媽媽心事重,我怕她失眠,更不想讓爸媽看見我痛苦的樣子。」
化療是在另一家醫院進行的,因為她這種類型的卵巢癌非常少見,醫院甚至專門為她進了藥。也因為她的病情特別,化療方案跟其他患者完全不同,用藥更多也更加頻繁,幾乎天天要去醫院「上針」,一躺一天,每個療程中間也幾乎沒有停下來休息的時間。
疼痛、噁心,再加上敏感體質的她對藥物反應更「猛」,第一天打完,第二天早上就起不來床了,輕輕碰一下皮膚就有武俠小說中的「蝕骨」之痛;化療一周後原本引以為豪的長髮開始瘋狂地掉,一個月後親手給了自己心愛的頭髮一剪刀……
#第四幕
「噩耗」不斷傳來,但從未想過放棄和負能量
因為首治很重要,所以化療方案中,原本醫生建議她需要打足6個療程,但是在第5個療程後,劉夢煥的身體抗不下去了。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喘不上氣,一動就呼吸不了。」在第6個療程化療前的例行檢查前,她的肺功能檢測顯示重度限制性通氣障礙,原因可能是化療藥物副作用之一導致的肺部纖維化。「我被轉到了呼吸科,在那裡待了半個多月,神經、雙膝、靜脈,也出現問題,我開始不斷地被會診。」去年8月,當她以為終於要逃出化療的惡魔時,一項項檢查「噩耗」一個個傳來,「我仿佛又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但是在哭了一通之後,那時的劉夢煥已經能夠很快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陷在裡面。她說,「我從沒想過放棄,也從沒有負能量,我只知道我要努力!」
去年9月,結束了整個化療的劉夢煥終於出院了,沒想到這個「不安分」的姑娘立即就跑到了北京、上海、海口旅行。而那時她的右胳膊上還插著為打化療和防止肺栓塞的PICC管,將近50公分,從右側大臂內側血管一直通往靠近心臟的大靜脈,那條管子在她出院後還「陪」了她兩個多月,現在時隔一年多她的右臂還是比左臂粗很多。
而即便出了院,她的身體也沒有消停,膝蓋經常疼的難以忍受。為了膝蓋和肺的問題,在去年秋冬,她一個人往返北京的醫院好幾次,「我的心裡只有一個信念,我要努力讓自己好起來。」劉夢煥告訴自己。
#第五幕
從新出發不懼怕,餘生做自己喜歡和熱愛的事
記者見到劉夢煥時,是在她新創辦的SweeTrouble寵物攝影工作室。這裡所有的布景陳設和裝飾,都是她在最近這兩個月親自一一做的。這個戴著帽子的女孩,跟視頻中一樣,笑容還是那樣好看。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不敢跑醫院,4月份進行的第一次複查顯示肺功能已經好了很多,現在她還是會每隔2—3個月去醫院複查,而11月份近期最後一次複查時,顯示肝部出現一個低密度灶,不排除轉移可能。同記者聊起時,她踟躇了一下,但是很快又笑了起來,「我現在能接受所有不好的結果,因為我會想凡事都有好有壞,就像我雖然是敏感性體質對藥物作用反應厲害,但同樣我的藥物吸收的也好,我的癌就控制得好,應該不容易復發。」大大咧咧的樂觀性格,讓她終於也有了好消息,癌症並沒有轉移。
對話
1、為什麼想到在抖音上做視頻分享?
我在查出癌症的第二天,就發微信告訴了所有好朋友,提醒他們兩件事:體檢和買保險,希望能幫到他們。我的這段經歷是一直存在不能抹去的,讓更多人知道就是為了能量傳遞,所以我才克服自己對鏡頭的恐懼感,一遍遍嘗試著錄了下來。沒想到在網上引起了這麼多關注,每天都有很多網友給我留言和私信,鼓勵我讓我加油,看得真的淚目了。還有很多自己或者家人是腫瘤病人,也跟我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渴望得到幫助和鼓舞,我把正能量傳遞給了他們,他們又反過來給了我,我覺得是一件很幸福和有意義的事。
2、現在癌症對你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影響和變化?
十幾年前,世衛組織就第一次將癌症定性為一種慢性病,它會一直陪伴著我,永遠有根弦在那裡時刻讓我警惕。生氣的時候要提醒自己,飲食健康和營養狀況也會更加注意,不好的生活習慣全都改了。我要為自己負責,為這個世界上最愛的親人們負責,我能給父母的回報,就是微笑和堅強。(觀海新聞/青島早報 楊健 攝影/視頻 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