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流域是世界上流域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全長6400多公裡,大部分在巴西境內,巴西人自豪地稱之為「河海」。
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是南美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長河。它流經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玻利維亞和巴西等多個國家,最終在巴西流入大西洋。
提到亞馬遜,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神秘而又新奇的熱帶雨林。內中猛獸如雲,遍地奇花異草,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殺機暗伏。除了食人異獸,更有隔絕於世的當地土著,可以說處處隱藏著殺機。
亞馬遜
即使如此,還是難掩人類的好奇。亞馬遜從來不缺生物學家和冒險愛好者的足跡,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不斷闖入亞馬遜,一批又一批。儘管來來回回好多次,去了數不清的生物學專家,但隱藏在亞馬遜深處真正的秘密始終未能揭開。
亞馬遜熱帶雨林蘊藏著世界最豐富最多樣的生物資源,昆蟲、植物、鳥類及其他生物種類多達數百萬種,其中許多科學上尚無記載。這個雨林的生物多樣化相當出色,故有「世界動植物王國」「地球之肺」等美稱。
亞馬遜熱帶雨林
雖然亞馬遜雨林尚有許多未解之謎,但從人類多年的研究成果來看,這個雨林的魅力已經足夠迷人了。
今天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下分布於亞馬遜流域的60多種動植物,這些動植物不足亞馬遜生物總類的百萬分之一,卻足以令我們嘖嘖稱奇,大開眼界。
亞馬遜巨森蚺
1.亞馬遜巨森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長可達6米,重達二百二十五公斤,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幹;但森蚺長度一般在五米半以下。 森蚺通常棲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貘、鹿、田鼠等,巨型綠森蚺甚至捕殺凱門鱷、美洲豹等猛獸。
美洲豹
2.美洲虎。又名美洲豹,亞馬遜流域的頂尖掠食者。身上不僅具有豹和虎的某些優點,更有著非凡的咬合力。捕食對象有水豚、野豬、鹿、森蚺,凱門鱷等。
凱門鱷
3.凱門鱷。兩棲動物,一般體長1.2-2.1米,亞馬遜冷血殺手。捕食水豚、魚、鳥、水蛇等。
巨骨舌魚
4.巨骨舌魚。舌中長有硬骨牙齒,又稱海象魚,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體長2-6米,重可達100千克。捕食蛇、魚、龜、青蛙等。它的鱗片又大又硬,鑲嵌在一起。而且它蠻力強大,尾巴橫掃,可以輕易擊倒成年男性,並造成內傷。
電鰻
5.電鰻。人稱「水中高壓線」,能產生將人擊暈的強大電流。其尾部兩側的肌肉,由近萬枚肌肉薄皮組成,這些薄皮像小電池一般串聯在一起,就會產生高壓。
犰狳
6.犰狳。夜行性動物,雜食性。身體長達1米,尾部51釐米。捕食螞蟻、腐肉、蛇。其身上帶有病毒,不得不防。
食蟻獸
7.食蟻獸。性情溫和,動作遲鈍,但有極好的嗅覺,靠鼻子嗅出蟻穴。一頭食蟻獸的舌頭能驚人地伸到60釐米長,並能以一分鐘150次的頻率伸縮。
貘
8.貘。與馬、犀牛是近親,體型像豬,但略大,鼻子圓長,可自由伸縮。一般吃嫩草、植物等。
寄生鯰
9.寄生鯰。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以寄生方式生存,通常鑽入大魚的鰓中,用棘鉤住,吸食魚血。也會鑽入人的尿道,有「吸血魚」之稱。
箭毒蛙
10.箭毒蛙。最美麗也是最毒的青蛙,擁有不同色彩的種類,體型很小,毒性超強。其毒液被南美部落塗抹在長矛或利箭上,用以狩獵,因此得名。
狼蛛
11.狼蛛。兇猛龐大的蜘蛛,他們身手敏捷,毒性強大。食蟲量大,是農田重要害蟲的天敵。但有些狼蛛對人畜危害也大。常見的有狼蛛、水狼蛛、豹蛛和獾蛛。捕食昆蟲、青蛙、蛇、鳥等。
玻璃蛙
12.玻璃蛙。體長2-3公分,小而纖細,眼睛大而突出。腹面的皮膚透明,可看到內部器官。
吼猴
13.吼猴。體長在40-70釐米之間,是美洲大陸最大的猴子。吼猴叫聲洪亮,它們的吼聲可以傳到3-5公裡遠。
禿猴
14.禿猴。分為白禿猴、赤禿猴、黑臉禿猴。只分布於亞馬遜森林,亞馬遜河流域的印第安人經常捕捉禿猴。
耶穌蜥蜴
15.耶穌蜥蜴。身輕如燕,水上功夫了得,經常水上行走。BBC電視臺的一名製片人西蒙說:「因為它們奔跑的速度很快,因此爪子接觸到水面的時候,能夠產生氣泡。在氣泡破碎前,蛇怪蜥蜴被氣泡推動中先前跑。」西蒙參與了蜥蜴水上漂影像的拍攝和製作工作。
亞馬遜河豚
16.亞馬遜河豚。未成年的淡水豚為灰色,成熟後就會變為粉紅色,河豚的體形比海豚大,它們可以達到3米長。
角雕
17.角雕。又名哈佩雕、哈比鷹,是美洲最大的猛禽。爪長達13釐米。 雌性角雕平均長108釐米,翼展闊200釐米,一般重6.5-9公斤,雄雕只重約3.8-5.4公斤。捕食猴子、浣熊、樹懶以及其他小型動物。
子彈螞蟻
18.子彈螞蟻。體型最大的螞蟻之一,也是世界上蜇人最疼的動物。身上帶有劇毒。
五彩金剛鸚鵡
19.金剛鸚鵡。最漂亮的鸚鵡,也是體型最大的鸚鵡。一共有17個種類。特點是學人說話,善於表演。金剛鸚鵡百毒不侵,主要食用無花果、棕櫚樹果實等水果,漿果、種子、核果、蔬菜等食物。
巨嘴鳥
20.巨嘴鳥。中型攀禽,嘴大,外形略似犀鳥。最大體長為50-70釐米,而嘴長則佔去15-25釐米,寬5-9釐米,幾乎相當於體長的三分之一。嘴非常漂亮。
巨獺
21.巨獺。最大的水獺,亞馬遜頂級食肉動物之一。雄性體長1.5-1.8米,體重26-32千克;雌性體長1.5-1.7米,體重22-26千克。善於遊泳和潛水,捕食大魚、小型鱷魚、蛇等。
水豚
22.水豚。食草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 齧齒動物。軀體巨大,體長1-1.3米,肩高0.5米左右,體重27-50千克。善於遊泳和潛水。
樹懶
23.樹懶。是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 形狀像猴,動作遲緩,棲息於熱帶雨林的樹上,以植被為食。
行軍蟻
24.行軍蟻。又名軍團蟻,它的唾液有毒,喜歡群體生活,一般一個群體就有一二百萬隻,它們沒有固定的住所,食物為一些陸生節肢動物,包括蜘蛛、千足蟲、蜈蚣和昆蟲等。
狼牙魚
25.狼牙魚。體長可達50釐米,身上布滿了黑黃色花紋,性格粗暴,甚至會掠食體形很大的魚。
紅腹食人魚
26.紅腹食人魚。學名為納氏臀點脂鯉。它是腹部紅色,牙齒鋒利的食肉魚類。捕食魚、昆蟲、水生無脊椎動物以及其他落入水中的動物。
食人花
27.食人花。形態嬌豔,花形似日輪。沒有葉子,也沒有莖。直徑可達1.5米,花瓣厚約1.4釐米。一朵花有5個花瓣,葉片有三四十釐米長。會捕食小型昆蟲,至於吃人一說並無依據。
亞羅蛙娜
28.龍吐蛛魚。又稱銀帶魚、亞羅蛙娜、龍魚、跳躍魚等。體長90~100釐米。體型大且扁長,遊動時姿態優美,極具觀賞價值。其性格兇猛,捕食小魚、蝦、蜘蛛、蜥蜴、青蛙、蛇等。
龍鳳檀
29.龍鳳檀。一種珍貴的木材,木質堅硬,高貴典雅,有著獨特的紋理,似龍似鳳。
須鯰魚
30.須鯰魚。六須鯰是亞馬遜最大的鯰魚,體長可達3米以上。漁人們在其肚中發現猴子、大鳥、貓、狗等動物,它是個水中清道夫。
裸頸鸛
31.裸頸鸛。成年裸頸鸛一般長1.22-1.4米,翼展2.3-2.8米,重達8公斤。身高几乎和美洲鴕鳥一樣,捕食魚、軟體動物及兩棲動物。
巴拉圭鯰
32.巴拉圭鯰。又稱藍眼皇冠豹,食物為樹木、植物根莖、藻類等。
珊瑚蛇
33.珊瑚蛇。毒性僅次於響尾蛇,它分泌的毒素會麻痺生物的呼吸器官,令生物呼吸系統受到破壞,最終引致死亡。
麝雉
34.麝雉。成鳥體長約56釐米,它的身體會散發一種濃烈的黴味。麝雉的每個翅膀上生來都長有兩隻爪子,用於攀登,三周後,這兩隻爪子消失。捕食樹葉、花、魚、蝦等。
吸血蝙蝠
35.吸血蝙蝠。體型小,最大的體重不超過30-40克。飛行力強,夜晚會吸食動物血液。一般分三類:普通吸血蝙蝠、白翼吸血蝙蝠和毛腿吸血蝙蝠。
粗鱗矛頭蝮
36.粗鱗矛頭蝮。又稱三色矛頭蝮。毒性強,攻擊性更強,在南美當地造成多起人畜傷亡事件,被稱為「終極蝮蛇」。
紅尾蚺
37.紅尾蚺。顏色多樣,壽命可達20~30歲。紅尾蚺全長1.8-3米,重量10-15公斤,雌性較大。捕食鳥、老鼠、蜥蜴,甚至大型動物。
櫛足蛛
38.櫛足蛛。種類繁多,最毒的當屬黑腹櫛足蛛和巴西遊走蛛,據國外專家研究,其毒性甚至比黑寡婦都厲害。
美洲鬣蜥
39.美洲鬣蜥。有800多種,主要分布於新大陸從加拿大西南部到美洲最南端。
無花果樹
40.無花果樹。又名天仙果、明目果、映日果。無花果樹主要生長於熱帶和溫帶的地方,壽命可達數十年,無花果具有速生、早果、豐產的優點。
大藍閃蝶
41.大藍閃蝶。又稱藍摩佛蝴蝶,巴西的國蝶,長約15釐米,是一種熱帶蝴蝶。日夜活動,飛行敏捷。遇危險時,翅膀震動,發出藍色反光警示敵人。
夜猴
42.夜猴。又叫貓頭鷹猴,鴞猴。世界上唯一一種夜行性高等靈長類動物。夜猴的食性很雜,野果、昆蟲、蝸牛、雨蛙、鳥蛋、蜂蜜通通都吃。
螽斯
43.螽斯。說到南美洲的肉食性螽斯,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青牛系列和鬼王系列,鬼王比青牛更加猙獰。其張狂驚悚的姿態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社交蜘蛛
44.社交蜘蛛。喜歡群居的一種小蜘蛛,分布於南美等地。
槍頭蛇
45.槍頭蛇。攻擊性強,是世界上最毒的蛇類之一。
金絲圓蛛
46.金絲圓蛛。雌性可達10~13釐米,雄性不足雌性的四分之一。金絲圓蛛織成的大網,直徑超過1米。
巴西果
47.西番蓮。又稱百香果、巴西果。一種芳香水果,有「果汁之王」的美譽。原產於巴西,後來被各國引進種植。
牛鸝
48.牛鸝。屬於擬黃鸝族,該族包括擬黃鸝、擬八哥、擬椋鳥、草地鷚、牛鸝、黑鸝等很多類群。在南美牛背上經常可見它們的身影。
松鼠猴
49.松鼠猴。松鼠猴體長20-40釐米,但尾巴卻長達42釐米,體重有750-1100克。它是樹棲動物,因外形和習性類似松鼠而得名。
暗黑伶猴
50.暗黑伶猴。又稱紅腹伶猴,分布於巴西。
黑美洲鷲
51.黑美洲鷲。屬美洲鷲科,體長可達1.5米,屬大型鳥種。是一名愛食腐肉的清道夫。
黃腹食人魚
52.黃腹食人魚。學名特氏臀點脂鯉,腹部為黃色,習性同紅腹食人魚。特氏(黃腹)、納氏(紅腹)、凱裡(黑斑紅腹水虎魚)、迷人(胭脂水虎魚)這四種臀點脂鯉均是掠食性魚類,統稱「食人魚」。
綠虻
53.綠虻。吸食動物血液,傳播病毒。
紅腿蟾頭鬼
54.紅腿蟾頭龜。體長23~26釐米,夜間活動,僅出現在亞馬遜。
鷺鷥
55.鷺鷥。喙長、頸長、腿長,是文學作品和中國畫的主題之一。是大、中型涉禽,也是很古老的鳥類。
牛鯊
56.公牛白眼鮫。又稱牛鯊,雄性牛鯊可長到2.1米長,90公斤重。雌性則更大,達3.5米長,230公斤重。
大蘭多毒蛛
57.大蘭多毒蛛。最長可以活到30年,體型大概有12公分,但腳伸開後可以到28公分。捕食鳥、老鼠、蛇、蜥蜴、昆蟲等。
流浪蜘蛛
58.流浪蜘蛛。又稱巴西漫遊蜘蛛,是世界上毒性最可怕的蜘蛛之一。因為它喜歡躲藏在香蕉樹裡,也被稱作香蕉蜘蛛。它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蜘蛛。國外有傷者表示,被咬了以後性能力大增,能夠持續勃起數小時。
珍珠魟
59.珍珠魟。屬魚類,形似珍珠,一般夜間活動,會分泌毒液。捕食魚類和水生無脊椎動物,包括蠕蟲和甲殼類動物。
巨腹
60.巨蝮。屬蝰蛇科,新大陸體型最長的蛇,帶有致命毒液。它身體呈紅褐色到粉紅灰色,與森林地表環境相似,便於隱藏。
黃腿象龜
61.黃腿象龜。最大甲長82公分,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陸龜之一。在「弄蛇人」奧斯丁•史蒂文斯的亞馬遜之旅中出現過,他當時表示非常震驚。
粉紅食鳥蛛
62.粉紅食鳥蛛。顏色鮮豔,十分迷人。小幼體身體和腳為藍色,腹部是紅色中間覆蓋黑色的聖誕樹型花紋。
皇蛾陰陽蝶
63.皇蛾陰陽蝶。最稀少的蝴蝶之一,在一千萬隻蝴蝶中才能發現一隻。它的雙翅的形狀、色彩和大小各不相同,它翅的左邊是雌性,右邊是雄性,雌雄混合。
亞馬遜海牛
64.亞馬遜海牛。長3—4.5米,重350~500公斤。亞馬遜海牛是水面掠食者,以漂浮的水草為食。
駝背蠅
65.駝背蠅。又名蚤蠅,它是子彈螞蟻的剋星,體型小,背部隆起。幼蟲食腐、寄生或共生在蟻、白蟻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