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會威脅人類嗎?霍金攜科技巨匠探索宇宙奧秘

2020-12-03 北晚新視覺網

2017年11月7日訊,「在任何一項足夠先進的技術和魔法之間,我們無法作出區分。」這是20世紀著名英國科幻作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在「克拉克基本定律」中的描述。克拉克在許多小說中的預測如今已成為現實,而他的這句名言則在兩天前的第五屆騰訊WE大會上不停得到印證。

你能說這不像魔法嗎?人類考慮飛躍太空、達到可能適宜居住星球所依靠的工具,竟是雷射和小小的晶片;量子計算中最小的分子和原子如同孫悟空在使用分身術時變出的無數個小孫悟空,可以同時、獨立地完成搜索,從而具備傳統計算機所不可企及的高效。

如何讓科技創新延長人類生活的可持續性——這曾是去年WE大會上依稀呈現出的發展新向標。相同的是,今年的WE大會,仍是順著這一枝蔓向前探索;不同的是,今年嘉賓的演講內容如同一個整體,彼此間更富有邏輯感,也更讓人熱血沸騰。

飛上另一個「地球」需要什麼速度?

「人類用知識的活動去了解事物和掌握宇宙,用實踐的活動去改變事物和創造宇宙。」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曾這樣說。

幸運的是,如今帶領人類掌握和創造宇宙的人不僅出現了,且已經想出值得一試的計劃,他就是在輪椅上久坐不起的天才科學家霍金。更準確地說,霍金是要到更廣闊的宇宙空間中,去探索一個像地球一樣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

這兩天,霍金在We大會上的獨家演講視頻已經在騰訊視頻上收穫了超10萬次的播放量,而他的「突破攝星」計劃也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該計劃是指,人類將在20年後向太陽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發送一個探測器,並可能因此得到毗鄰星系中宜居星球的圖像,從而探尋下一個安居之所。

除了分享高深莫測的科技構想,霍金還在演講結尾抒了段情:人類作為獨立的物種,已經存在了大約二百萬年。如果人類想要延續下一個一百萬年,就必須大膽前行,涉足無前人所及之處!

雖然頂著前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主任的頭銜,第二位演講嘉賓Peter Worde的開場卻十分謙虛:「我深感謙卑,因為看到了像霍金教授這樣的知名演講者。今天希望能夠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霍金教授提到的突破攝星項目。」

接著霍金的話題,Peter Worde闡述了人類在找到其他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後,如何旅行過去。他提出,對於旅行的速度,「至少能夠達到光速的1/5,才有希望到達這些宜居的星球。」因此,他希望能夠形成一個雷射的陣列,並讓它們聚集起來,在幾分鐘內形成巨大的推進力,同時發揮晶片的運算及定位功能。

他還介紹了一個更有意思的項目:突破聆聽項目。這一項目是整個突破攝星計劃的一部分,目的是尋找外星人可能發給人類的一些信號,或者是他們自己發出的、會被人類收集到的信號。

量子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在一起會怎樣?

「一臺機器能完成五十名普通人的活兒,但其無法勝任一個偉人的工作。」用美國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的這句話來總結姚期智與郝景芳兩位嘉賓的演講主題,似乎再合適不過了。

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是量子計算領域的專家,他用寓言故事「楊子見歧路而哭之」為大家介紹了量子計算機與普通計算機之間的區別。

這個故事是說,楊朱看到有一隻羊走失了就去尋找,可當他走到了道路分叉的地方,便不知道羊究竟在哪一條路上,而後覺得很悲傷。姚院士說,楊朱必須先去走一條路,然後再走另外一條路。這就好比傳統計算機,想要找一個答案,常常要搜索好幾個不同的方向,來看到底哪一個方向才能夠給出一個答案。

然而,在量子計算機的世界裡,這個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姚院士幽默地說道,量子世界可以把楊朱變成會分身術的孫悟空,讓幾個小孫悟空同時前去打探。一個是逐個搜索,一個是同時搜索,這就是傳統計算與量子計算機之間最大的區別。保守地估計,現有計算機需要60萬年能破解的一種專業密鑰,量子計算機3個小時就能搞定。

姚院士認為,如果把量子計算機和當下大火的人工智慧放在一起,我們可能會做出連大自然都沒有想到會有如此結果的事情。

量子計算與人工智慧可以幫助人類完成諸多工作,甚至遠遠超越人類的技能,那麼他們能完全像人類一樣,做出複雜的考慮和決斷,從而威脅人類嗎?

中國科幻作家郝景芳向人工智慧機器人提出的問題逗笑了在場觀眾——如果哥倫布沒有發現新大陸,對中國哪個菜系影響最大?當人類面對這個問題時,會思考哥倫布從美國帶回來了南瓜、花生、辣椒,其中辣椒在大部分「吃貨」心中地位最高,由此得出對川菜影響最大。但對人工智慧機器人來說,這是一個跨界問題,它只能「蒙圈」了。

人工智慧可以報天氣,可以贏圍棋,但它並沒有對於自我的了解、自我的認知。人類的大腦有很多神奇之處,我們自己都沒有完全發掘,這種心智系統有很強的綜合能力,是一個智慧系統。「我們只有更多認識到這點,認識到我們和人工智慧的不同,才不會讓我們自己的智能退化,才不會讓我們的文明退化。」這就是郝景芳女士帶來的觀點分享。

印證預言,開創未來

這些魔法般的暢想照進現實的可能性有多大?前幾屆WE大會中五花八門的提議,如今正被逐個踐行,這或許能為此問題提供一個參考。

例如,2014年,奇點大學聯合創始人Robert Richards帶著剛創立的月球速遞公司Moon Express的信息來到WE大會。兩年後,這家公司成為美國首家拿到「私人登月執照」的私人公司,為人類開採月球資源帶來了全新的可能。

再如,2016年,在敲定下基因編輯領域專家亓磊、雷射幹涉引力波觀測站(LIGO)前首席科學家Barry Barish(也是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NASA「新視野」號冥王星探測任務負責人Alan Stern等嘉賓時,觀眾們仿佛看到那些百年前的預言者——提出遺傳因子假說的孟德爾、預言引力波存在的愛因斯坦和發現冥王星的湯博……

如今,當這些印證百年預言的人在WE大會上同臺時,便有了那句關於未來的主題洞察「其實沒有什麼是未知的,它們只是暫時被隱藏了。」

過去4年,有45位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登上WE的舞臺,覆蓋了太空探索、生命科學、深海探測、人工智慧等幾乎所有正在改變人類未來的科學領域。正像WE大會的創辦初衷所述:無關商業、無關當下,把世界上最令人驚喜的科學突破聚集在一起,讓普通人也了解到一兩年後或是不遠的未來的模樣。

一年一度的WE大會又落下帷幕,人類對未來的探索和預知仍在繼續。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殷呈悅

相關焦點

  • 霍金預言目前正在印證,人工智慧或威脅人類地位,該怎麼辦?
    不過霍金還曾經留下了對未來人工智慧的預言,雖然這條預言遲遲沒有實現,可是科學家們卻猜測,霍金的這條預言目前正在印證,有可能會威脅人類的生存地位,未來人類該怎麼辦呢?,目的就是為了阻礙天眼找到地外生命,其實外星人已經成為了很多UFO愛好者茶餘飯後的談論,無論是否存在外星生命,他們認為都不會影響人類,甚至還激發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之心。
  • 霍金預言成人類走向,平行宇宙或為最後移民地?人工智慧成威脅
    ,一旦洩露確實會對人類造成很大的威脅。、是不是以和平的方式出現,這都不會影響人類對於太空領域的深入探索。,或許這個所謂的敵人就是另一個宇宙的人類。而霍金也提出一個與之截然相反的建議,例如人類需要儘早地尋找第一個移民星球,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等理論,由此也可以看出對於太空的發展霍金並沒有一棍打死,只是對於外星生活顯得格外敏感。
  • 霍金預言驗證了?外星人科技比人類發達,會對我們造成威脅嗎?
    在我們的認識中,外星生命是真實存在的,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的時候,說不定外星文明就在某個角落注視著人類。許多人認為,外星生命的智慧遠遠超於人類,這也是許多科學家的看法,霍金也曾聲稱外星生命的文明等級遠超於人類,這樣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 霍金預言驗證了! 外星人科技比人類發達, 會對我們造成威脅嗎!
    許多人認為,外星生命的智慧遠遠超於人類,這也是許多科學家的看法,霍金也曾聲稱外星生命的文明等級遠超於人類,這樣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即使如此,霍金也認為外星生命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他們的文明等級遠遠優於人類,這其實是因為外星人的科技水平暴露了自己。如果是宇宙中的文明,光速並不是文明交流的問題,如果能夠實現星系間的通訊,那麼文明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容易了。
  • 霍金預言目前正在被印證,人工智慧威脅人類地位還有多久?
    霍金,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生前為人類做出了無數的貢獻,他去世後留下的預言也被人們津津樂道,甚至還經常引起熱議,一時間有懷疑霍金預言的,但更多的人相信了霍金留下的預言。霍金曾留下關於未來人工智慧的預言,儘管這個預言很晚才能實現,但科學家們推測,霍金的這個預言現在正在證實,有可能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狀態,未來人類該怎麼辦?
  • 霍金去世:輪椅上度過一生,卻帶領人類走向宇宙
    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點開始,時間由此刻開始,黑洞最終會蒸發,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論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雖然他不能寫字,而且談吐不清,但是他的思維卻遨遊到了宇宙之間。霍金曾表示,應該用科學來揭開宇宙的奧秘:「我認為,我們將來的確會了解宇宙的起源和結構。事實上,現在我們已經接近實現這個目標。在我看來沒有任何現實方面能夠超越人類的思維」。
  • 霍金在世的時候留下了三個預言,它們有可能實現嗎?
    科學是一門偉大的 學問,它可以破解世界萬物的奧秘,也可以破解宇宙的各種奧秘。曾經有人說科學的終點就是神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認知是沒有錯的。當科學發展到終點的時候,那可能就是凌駕於宇宙之上的偉大存在。人類正是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時代,才能夠迎來輝煌的文明飛躍。短短的數百年,人類文明實現了一次次的巨大飛躍,這是人類過去數千年來完全不敢相信的事情。
  • 霍金在世的時候留下了三個預言,它們有可能實現嗎?
    科學是一門偉大的 學問,它可以破解世界萬物的奧秘,也可以破解宇宙的各種奧秘。曾經有人說科學的終點就是神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認知是沒有錯的。當科學發展到終點的時候,那可能就是凌駕於宇宙之上的偉大存在。人類正是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時代,才能夠迎來輝煌的文明飛躍。
  • 【巨星隕落】霍金今日去世,但人類對宇宙和AI的探索永無止境
    霍金曾積極關注人工智慧,指出我們要對AI發展保持警惕。3月14日也是愛因斯坦誕辰139年的日子,上帝在同一天送來了一位天才,而帶走了另一位。人類對宇宙和AI的探索永無止境,讓我們以這樣的方式祭奠這兩位偉人。
  • 霍金對人類的最後警告:當心人工智慧!
    你化作星辰,飛向浩瀚宇宙霍金的離世著實令人傷心,全世界都在緬懷這位了不起的物理學家,同時霍金的一些理論和預言都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內。作為當代最為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霍金的一生似乎都離不開黑洞,最主要的貢獻就是「奇點定理」和「霍金輻射」。至於預言,最令人關注的大概就是「人工智慧威脅論」,霍金曾公開表示「我們並不知道,人工智慧會輔佐人類,還是支配人類,或者是人類徹底被其摧毀」。
  • 人工智慧可能控制人類嗎?想到霍金的忠告,你會擔憂嗎?
    眾所周知,許多人都知道偉大科學家霍金在去世前曾給人類留下了三大忠告,分別是提醒人類不要隨意研究穿越、還有探索外星生命體以及注意人工智慧的發展。其實,有很多人都不太當回事的,因為大家覺得再怎樣也不會危及到自己。
  • 76歲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霍金對人類的貢獻以及他的生命意義論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霍金是明星,除了繼續探索宇宙理論,他也出現在各種場合,為所有關切人類命運的主題發聲。而在他去世前的這幾年中,霍金最關注的話題就是:離開地球和警惕人工智慧。2017年3月,霍金在接受英國《泰晤士報》採訪時再次發出警告,「人類需要控制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興科技,以防止它們在未來可能對人類生存帶來的毀滅性威脅。」
  • 什麼是通用人工智慧,會對人類產生威脅嗎?
    前言: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工智慧技術也愈發成熟。通用人工智慧作為人工智慧學科的核心目標,成為了最受關注的人工智慧科技之一。近日,作家馬丁·福特在採訪人工智慧領域的傑出人物時,讓他們對人類在哪一年能夠有50%的機會實現通用人工智慧作出預測,受訪者給出的預測時間平均算下來是在2099年。
  • 「人工智慧可能毀滅人類」 霍金留給人類最後的警告 丨尋找中國創客
    「人工智慧威脅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霍金則頻繁發出對人工智慧的警告:「人工智慧可能毀滅人類。」他與埃隆·馬斯克、比爾·蓋茨大概是最著名的三個「人工智慧威脅論」支持者。霍金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人工智慧將會全面取代人類的擔憂。2014年霍金接受BBC採訪時說:「人工智慧的全面發展將宣告人類的滅亡。」
  • Discovery推出新系列紀錄片 霍金講述宇宙奧秘
    Discovery探索頻道日前推出了新系列紀錄片——《史蒂芬·霍金宇宙大探索》,該節目於昨日起連續四天在紀實頻道播出,展現當今世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的史蒂芬·霍金的超凡想像力和智慧,帶領觀眾一起深入霍金的睿智頭腦,向人們揭示宇宙的奇蹟:從宇宙大爆炸到時間的盡頭,以及外星生命和時間旅行的可能性
  • 霍金預言2032年是世界末日,小行星將撞地球,這次人類逃得掉嗎?
    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是毋庸置疑的,他即受到人們的尊崇,同時也受到人們的質疑,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尊崇是因為霍金真的為人類做出了貢獻,他生前創立的奇點理論和霍金輻射理論為人類了解宇宙打開一扇新的大門,是現代探索宇宙最重要的理論只有,他讓我們知道了宇宙是怎麼來的,黑洞不僅可以吞噬物質,也可以吞出物質甚至消亡。
  • 人工智慧正在打敗人類,這是真的嗎?難道真被霍金說中了?
    人工智慧正在打敗人類,這是真的嗎?難道真被霍金說中了?機器人真的可以打敗人類嗎?相信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的人。有不少人認為,或許人工智慧正在打敗人類。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轟動一時的人類與機器人象棋大賽。要知道圍棋是人類智慧的制高點,難不成人類真的會被自己親手創造出來的東西打敗嗎?人工智慧的開發,對人類是好是壞?人工智慧的開發越來越接近於人類的大腦在有關人工智慧的研究論壇裡,人工智慧還能做多久?是科研人員一直繞不過去的話題。張劍飛曾多次表示,如今,人工智慧的開發越來越接近於人類的大腦,甚至遠超人類。
  • 霍金生前的3個建議,可能會關乎人類命運,你是否也贊同呢?
    霍金生前的3個建議,可能會關乎人類命運,你是否也贊同呢?科技水平能夠發展到如今的這種情況,離不開很多科學家的奉獻,比如黑洞的出現,就離不開某位科學家的努力,他就是霍金。早在1974年,他就已經發現了黑洞消失的現象,可以說他是最了解黑洞的人,而黑洞的出現更是為我們敲響了打開宇宙的大門。按照常理來講,霍金並不是一個十分幸運的人。他因為患上漸凍症,終身只能在輪椅上進行活動,好在這並不影響他探索科學的決心。或許這就是科學家的特別之處,他們擁有著別人沒有的毅力以及能力,能夠洞悉到很多神秘的事情。霍金憑藉自己的努力,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 霍金是怎樣看待人工智慧的?他對人工智慧的真實態度是什麼
    繼續說這本《十問:霍金沉思錄》,這一回,我們來說說霍金是怎樣看待人工智慧的?人工智慧最終會超越人類的智能嗎?可能你之前看過一些國外媒體的報導,這些報導常常會以「霍金警告人類,人工智慧終將超越人類智能」作為聳動的標題。
  • 霍金去世 歷數霍金留的那些語言
    霍金去世 歷數霍金留的那些語言時間:2018-03-15 17:36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霍金去世 歷數霍金留的那些語言 14日,發言人宣布,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一直致力於探索宇宙奧秘的霍金,曾經作出過哪些預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