薈同學生舉辦「人類進化文明」成果展 -- 從魚到人的生命徵途

2020-11-24 美通社

深圳2020年11月23日 /美通社/ -- 近期,由深圳薈同學校八年級學生舉辦的「人類進化文明展」正式在薈同校園展出,為全校師生帶來了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的參展體驗,獲得了學生、老師以及家長們的高度認可。


薈同學生舉辦「人類進化文明展」

展會成功舉辦的背後,離不開老師和同學們大量的努力。在本學期初,薈同生物課堂上,老師帶領同學們從進化論、基因遺傳學的視角解讀了物種的多姿多彩。恰逢9月底深圳博物館舉辦了「徵程:從魚到人的生命之旅」的主題展覽。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在 X-day 前往博物館參觀,並萌生了把展覽「搬」到薈同校園的念頭。

於是,薈同老師們為同學們精心制定了跨學科課程,全方位幫助同學們儲備展會知識。在薈同的跨學科課堂上,有著豐富博物館教育經驗的卓越中心老師給同學們帶來頗具啟發性的策展課;薈同創意設計部的老師則從美學的角度,幫助學生們打造展會的視覺設計;而生物老師從人類進化的不同線索出發,幫助學生們打下夯實的知識基礎;道法老師則聯手數學老師為同學們生動講述了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


薈同學校跨學科課程

不難發現,在薈同的跨學科課堂上,學生能夠自然地將不同學科知識串聯,也從而更加清晰的理解了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在項目準備階段,薈同老師們將學生進行分組。展會負責人為同學們制定嚴格的時間規劃表,組織會議,協調小組成員分工;設計組的同學需要規劃每個展覽區域的空間設計,設計各類展板;而產品組的同學則要發揮動手能力將展品都通過創意的方式展示。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呈現更專業的展覽,在展會正式開始前,老師還邀請到深圳博物館的韓蒙博士來到薈同校園,為全學段的同學們開展專題講座。


深圳博物館韓蒙博士來薈同學校開展講座

歷時近2個月的學習和準備,這場由薈同八年級同學們精心準備的展會在11月12日正式啟動。在展會首日,薈同幼兒園和小學段的同學便前往參觀。正當大家以為萬事俱備時,同學們發現挑戰其實剛剛才開始。

學生們發現,幼兒園小朋友的問題很多,他們無法按計劃時間觀展。不同年齡階段的小朋友識字和認知水平不同,講解內容原來也需要有所區分......於是不同區域小組的同學開始迅速調整狀態,對小朋友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則通過更專業更有深度的語言進行講解。幾場導覽下來,孩子們的演講表達能力都有了大大的提升。


薈同八年級學生為同學、老師講解

通過本次展會活動,孩子們變得愈發的自信。更可貴的是,同學們也更能體會老師們上課時說話的辛苦,從而更尊重老師。

為期2個月的跨學科學習即將進入尾聲,8年級的同學將進行反思和總結,回顧過去2個月來的成長與收穫。相信在這次舉辦展會的經歷中,薈同學生們所收穫的演講能力、時間管理能力、領導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都將為他們寶貴的成長體驗。

相關焦點

  • 國際青少年科學奧林匹克初選結果揭曉:薈同學子晉級中國區終選賽
    深圳2020年7月15日 /美通社/ -- 近期,薈同學校喜訊頻傳,繼學生們在美國十項全能競賽、袋鼠數學競賽中取得佳績後,薈同深圳校區的學生們在國際青少年科學奧林匹克競賽中脫穎而出獲得獎項。此外,華盛頓校區4名高年級學生也在《基因組學》專業科學雜誌上發表了文章,學術表現斐然。
  • 人類文明進化論 - 1.人不是動物
    所以,越後代的人都會從這些遺產會學到更先進的知識,創造和製造更有效的工具,改造環境的能力就更強大。這種人類遺產和知識的不斷積累,不斷流傳,人類改造環境的能力的不斷增強的過程,就是人類的進化的第二個階段,也是當前人類的進化的階段。
  • 《生命的旅程:從魚到人》:原來生命的進化還可以這樣來演繹
    如果你對生命的進化感興趣,但是又覺得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難以「下咽」的話,那就看看這本簡易版的《生命的旅程:從魚到人》。雖然是簡易版的,但是絕對不簡單,值得感興趣的你一看。書本介紹:關於生命起源最為簡約的繪本書籍《生命的旅程:從魚到人》是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英國杜格爾狄克遜著,漢娜貝利繪製,劉林德翻譯過來的一本兒童繪本。它榮獲英國圖書館協會「兒童選擇獎」,得到周忠和院士的極力推薦。繪本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介紹了地球生命的起源和發展,演化和進步。
  • 從魚到人的進化過程(圖)
    (圖片為搞笑版,並非真實進化過程)     地球上的生命有太多的故事,而其中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卻是有關我們如何得到雙腿的故事。科學家相信,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條魚登上了陸地,長出腳,開始走路。這是生命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因為那條魚正是我們人類的祖先。不過,那條魚是怎樣長出腳的,又為什麼要長出腳呢。一個多世紀以來,哪怕最優秀的科學家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他們倒是有一個嚮導,就是進化論的創始人——查爾斯·達爾文。達爾文說過,答案就躺在巖石堆裡。在某個地方,一定可以找到某些化石,而這些化石能說明一切。
  • 人類文明進化的使命
    與此同時體形遠小於恐龍的一部分古代哺乳類、爬行類和鳥類,開始向更高等的靈長類動物進化;大約 300 萬年前,第三紀系喜溫區系的大量物種和大型的哺乳動物絕滅了,而高級靈長類古猿中的一部分則進化成了人類;大約2000年前,人類文明誕生,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進化之旅,直到今天。
  • 以生命的進化史,簡析人類會不會是宇宙中最高等的文明?
    如果誕生時間長的星系有生命,大概率比人類文明要發達。如果誕生時間短的有生命,大概率還接收不了信號,如果有遠發達於人類文明。1.幫助人類。2.研究人類。如果有一天細菌覺得我們威脅到它們的生存了,毀滅我們,恐龍統治了地球兩億年,也許早就有了自己的「恐龍文明」,但是突然之間就滅亡了,很可能是細菌們認為恐龍的文明威脅到了自己。一個設置了初始條件的三星模擬運行軌跡。兩顆質量較大,一顆質量較小。這樣還不至於很混亂。真實的半人馬座三體比這個還穩定些。
  • 達爾文的進化論騙了你多少年?人類真的起源於一條魚嗎?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具有高級智慧的生物,作為高級智慧生物,人類與其他生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是一種具有高級思考能力的生物,如果遇到什麼問題都懂得用這種能力去想辦法解決,人類用這種能力解決了很多文明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但是有一個關係到人類未來命運的問題卻一直得不到解決,那就是人類起源之謎。
  •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將在滬舉辦
    為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弘揚古蜀文明,增進長江流域文明交流互鑑,2020年11月21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將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辦。        本次展覽由上海大學博物館與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共同主辦,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旨在用精品文物概覽式展示長江上遊地區先秦時期古蜀文明成就的傑出代表——三星堆文明的璀璨與輝煌。
  • 中國科學家解析脊椎動物RNA病毒「詮釋」生命起源進化 成果今刊於...
    生命起源進化,中國科學家提供了更有力研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所研究員、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兼職教授張永振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在脊椎動物RNA病毒的發現、遺傳與進化上實現突破性研究成果。相關研究成果於今天在《自然》雜誌上以研究論文形式發表。
  • 科學家發現,人類生命是由魚進化而來,網友:不是古猿嗎?
    科學家發現,人類生命是由魚進化而來,網友:不是古猿嗎?從人類起源來講,我們是從森林古猿演化而來的,不過這個過程,並沒有那麼簡單,而是經過了多個進展,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最終才有了現代人類的模樣,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有沒有思考過古代的猿人究竟是如何出現的呢?
  • 重構人類文明進化史
    從人類文明進化史上看,我將人類文明分成三個階段:早期萌芽孵化階段、地球主大陸中心化文明定型階段、全球一體化階段。這個階段中,人類早期文明如同任何生命體那樣,經歷了不穩定的變動,最後逐漸在東方黃河流域穩定成長下來,僅僅在黃河流域,就歷經千年,直到距今20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混亂、大洗牌,第二輪大統一的種子在蠢蠢欲動。地球上最大大陸,人口最多的區域,最終由秦始皇統一,完成了從萌芽到成型的過程。
  • 我們是如何從魚變成人的?90載化石研究探索5億年生命演化奧秘
    這件被稱為「北京人」的頭蓋骨化石,由於確立了「直立人」在人類演化歷史中的地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也自此肇始。90年後,為紀念古脊椎所走過的歷程,科學家們從研究所收藏的24萬件標本中精心挑選出90件,舉辦「90周年紀念展(1929—2019)」特展,在中國古動物館展出。90件珍貴標本,講述著中國古生物學90年不平凡的發展歷史,帶領公眾感受5億多年來脊椎動物演化的偉大與神奇。
  • 土耳其首次在中國舉辦文物展 呈現安納託利亞文明
    記者 葉辰亮 攝  安納託利亞文明:從新石器時代到奧斯曼帝國」展覽昨天在上海博物館開幕。這是土耳其首次在中國舉辦文物展覽,所有展品均為首次來華展出。   中國與土耳其是分處亞洲東西兩端的文明古國。為加深相互了解、深化傳統友誼,2010年,兩國籤署了互辦文化年的諒解備忘錄。2011年12月,「中國文化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開幕。
  • 動物簡史:從原核生命到人類文明
    從地球上第一個細胞的誕生開始,到人類的出現和發展,經歷了約35億年漫長的時光。生命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從原始到現代,每一新類型的出現,都是一次重大的飛躍。那麼,從生命誕生到人類的出現,到底經歷了哪些重要的質變和飛躍呢?
  • 生物簡史:從原核生命到人類文明
    從地球上第一個細胞的誕生開始,到人類的出現和發展,經歷了約35億年漫長的時光。生命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從原始到現代,每一新類型的出現,都是一次重大的飛躍。那麼,從生命誕生到人類的出現,到底經歷了哪些重要的質變和飛躍呢?
  • 人性二元論—文明的進階是人類進化的目的,難不成人類要控制宇宙
    人的基因遺傳信息中心包含著人類的一切密碼,這些密碼在人類進化過程中逐步打開,催促著人類向著更高階的方向前進,人類的基因中包含的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是逐漸進化的,下一代的基因中包含的信息要比上一代的更加精密和高級,這就和電腦系統中的軟體不斷地升級一樣,讓電腦具備更多的處理能力,同樣在進化中人類的結構和技能更加複雜,而複雜性主要體現在大腦上,遺傳信息將這一切釋放在新的生命體後,通過基因重組,新的生命體會更加高級
  • 「神級文明」——人類生命的終極意義
    人類生命的終極意義是什麼?這是一個穿越時空的問題。我認為,人類生命的終極意義是成為神級文明,實現永生,移民各星系,成為宇宙的主宰。這是造物主賦予人類的使命和意義。儘管這個過程很漫長,但未來的人類一定會朝著這個目標發展。
  • 人類的起源究竟是什麼?3項「漏洞」否認進化論,祖先是條魚?
    人類的起源究竟是什麼?3項「證據」否認進化論,祖先是條魚?人類到底是從何而來的一直是困擾科學家的終極謎團,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問題關係到人類未來的命運,在達爾文進化論出現之前,我們並未對人類的起源有更多的了解,一直到1859年,似乎物種起源給了人類起源更為合理的解釋。人類進化的整個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 守護想像力 點燃科學夢 南山區少年科遊薈在來畫科技舉辦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少年科遊薈」活動藉助來畫科技的短視頻平臺,利用簡單的操作軟體將幻想化為具象,把小朋友們腦海裡的天馬行空的想法,通過科技軟體展示出來,把大腦裡的形象具體化到它好像就在眼前一樣清晰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