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的進化史,簡析人類會不會是宇宙中最高等的文明?

2020-12-05 小虎有話說

我們還不知道生命的產生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產生的機率到底有多小,我們也不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是否能大到足以達到產生生命所需要的樣本基數。「生命產生概率」對於某一個星球來說都是一個單獨的值,若以「全宇宙生命產生概率」來進行計算的話,那你先得知道宇宙有多少個星球,有多少星球上有生命。希望能夠與可能存在的其他文明友好交流,向更高等的文明學習,這樣也能加速地球科技的發展。就像一隻螞蟻如果有機會的話應該也想與人類交流吧。而且人類如果不能找到其他宜居地的話等四十億年後太陽毀滅人類也就完了,所以還是得努力找到其他可生存的地方。

銀河系誕生多長時間,其他星系誕生時間相較有長有短。如果誕生時間長的星系有生命,大概率比人類文明要發達。如果誕生時間短的有生命,大概率還接收不了信號,如果有遠發達於人類文明。

1.幫助人類。

2.研究人類。

一本書裡面說地球形成大約46億年,多細胞生物存在於約五億年前,人類形成在十幾萬年前,寒武紀到地球的形成期間為空白,就算地球形成的前期那幾億年是氣體和不穩定的環境,十億年時間,剩下的二十億年間也什麼都沒有了,但還有一種生物,那就是細菌。細菌的存活能力極強,繁衍方式是自我複製。腦細胞的自我意識目前解釋是聚在一起釋放電信號、化學信號。如果這是產生意識的根本,那麼細菌也能做到。細菌數量遠遠高於腦細胞,很多細菌聚在一起到達一定的數量會產生質變,生物進化需要的不是環境,而是時間。

惡劣的環境是相對來說的,對細菌來說不算什麼,30億年的進化時間足夠了。細菌的文明和我們的文明是不一樣的,我們所認為的物質對它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它們看不到、摸不到,但它們就在我們身邊有著自己的文明,超出我們理解範圍的文明。我們可以供養細菌也可以殺死細菌,但我們只能殺死個體,我們無法殺死所有的細菌。如果有一天細菌覺得我們威脅到它們的生存了,毀滅我們,恐龍統治了地球兩億年,也許早就有了自己的「恐龍文明」,但是突然之間就滅亡了,很可能是細菌們認為恐龍的文明威脅到了自己。

一個設置了初始條件的三星模擬運行軌跡。兩顆質量較大,一顆質量較小。這樣還不至於很混亂。真實的半人馬座三體比這個還穩定些。

需要碳是因為智慧需要複雜形態的大分子結構組成,碳原子的化學特性使它最適合構成大分子有機物。化學反應需要溶液,而且有機物的反應有適宜溫度區間,碳基最好就在水裡,矽基倒是可以液氮,但是太冷了。所以即使有高等智慧生命形態,絕大的機率也是像人一樣,在液態水的這麼個溫度區間,是一群碳基生命,也就是所謂的尋找宜居帶+液態水。

廣義的生命,對人類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假設有種鐵基的生命,幾千年動一下,幾億年才說句話,壽命幾乎無限,那麼類似這樣的生命對人類有何意義?所以,理解這個你才會明白為什麼科學家嘴裡的生命是狹義的,為什麼是碳基甚至矽基的,因為和人類類似的,相差不太多的生命,對人類而言才是有研究,接觸的意義。

NASA的一個科學家說過,誕生高等文明需要極為苛刻的條件,而且充滿了偶然性,人類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高等文明。現代人類的出現是偶然,是我們祖先多次基因突變,才使得一小部分群體智力得到了大幅進步。效果和實際兩碼事。我們說的是個宇宙終極問題,不是效果問題。要說效果,目前太陽系之外的天體對我們都沒什麼效果。甚至在太陽系內也只有少數天體有效果。另外對於文明進化的定義太過主觀,複雜的東西不一定就高級。

我們盡可以猜測,但我們曾經的故事告訴我們,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的猜測都是錯的(也可以說還沒對過)。尤其是極端排他的猜測,一定是錯的。請注意這種情況的特殊性,因為我們完全沒有任何形式的實踐驗證,我們是用非常粗糙的觀察方法遠觀,這和「已知」的基礎上不同的,實際上,它和我們的已知沒有任何交集,哪怕一絲一毫的驗證都不可能。你覺得沙子裡有宇宙是天馬行空,但其實所謂大爆炸何嘗不是天馬行空?當初的那個奇點不就是上帝改頭換面麼?只是包裝了一下現代物理的外衣,你就相信了!上帝推了一下地球,它就轉起來了,剩下的用物理知識也就搞定了!最像真的,往往一定是假的,我們的認知能力比幾千年前強了無數倍,但實質並沒有發生變化。

鏡像對稱簡單示意圖。實際觀測卻和圖示不一樣。

對於文明和科技是永無止境的,也永遠是一個未知數,生命所謂的演變也好還是文化的發展也好都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尤其對於時間而言,46億年的進程可能是人類所能知道的最高的精確值。偏差也時時存在著,包括任何時間單位,只是一種概念而已。時間的長短,快慢等可能在不同的文明中有不同的算法和解釋。

如果記憶和知識可以攜帶於遺傳編碼內,那這一切就不存在障礙啦。我一直很奇怪我們的遺傳編碼裡為什麼沒有記憶的版塊,如果是生物特質決定了,是否可以人為修改呢?我想是可以做到的,修改染色體,改變精子的體積與結構,可行麼?

原理上可行。因為這個不違反任何基本規律。事實上一些行為確實是通過遺傳繼承的。比如動物奔跑動作。至於遺傳公式定理等知識,我想只靠進化不行。而靠人工修改,也不可行。掌握了如此高超的技術,那時候人類可幹的事就多了。如同皇帝不會做金鋤頭種地一樣。

幾億年進化的兩性繁殖,自然有他的道理。人活著就在於思維活著。人工智慧可以一秒計算千萬次,思考多少次不知道,如果人類的軀體換成機器人,那麼哈勃望遠鏡變成我的眼睛,我可以聽到一萬公裡外的聲音,大腦思維是一個超級計算機,每秒思考千萬次,自己可以複製1億個自己的大腦,文明將1天剩過100萬年。有1億個自己可以隨便殺死自己玩!因為殺了10000次自己還是有1億個自己。這樣看來還是自然的生命是上帝最好的選擇啊!所以人工智慧不可能出現。地球我基本確定是最高級的文明。

實際上,某些條件並不需要那麼嚴格,比如與恆星的距離,只要保證海洋不完全結冰或者完全沸騰蒸發,可能一樣可以產生生命。生命誕生之初,地球環境也很惡劣,生命產生以後與環境互相作用,才有了現在的地球環境。雖然需要以地球條件作為篩選條件,但你不能完全照搬,這就等於尋找第二個一模一樣的石頭,人為的給限定死了,某些條件肯定是可以放寬的。生命也許比我們想像的更有生命力,我還是保持樂觀態度。

金唱片外殼全貌

金唱片

並不是只能分析地球的生命啊!完全可以用數理知識推導。首先你要確定生命的物理學定義:追逐負熵而食的事物。講人話就是你餵他吃東西他不一定吃,但是為了保持原樣和繼續存在必須吃吃吃,否則會餓死。矽的化學鍵非常不穩定,最多就是30多的鏈,這麼短的鏈很難有複雜的生命結構出現,硼也就40多的鏈。而且這兩種元素都很對稱,難以出現生命必須的複雜的零構件。化學生命中,大概就是碳基有機會出現生命了。其他類型的生命也不是說沒有可能。比如中子簡併態生命。這種東西只有在中子星存在。

中子星裡面可能存在一種會衰變又不斷吃中子的奇怪團狀物,實際上整個物質就是一個大坨處於穩定島的原子。餓了就吃中子,不餓就不吃,然後會衰變,衰變就會餓。但是這種東西我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讓它有智慧。至於奇異物質生命嘛我不熟,奇異物質是由5個夸克組成的奇怪「質子」。由於元素的質量和穩定狀態不一樣,會不會出現碳基生命我不知道。反正自然界估計就不會有這種東西存在,只能人工做出來。會選擇性吞噬的合金材料已經出現,這種東西具有追逐負熵流的潛質,但仍然不屬於生命,畢竟沒負熵流也不會死。至於人類製造的機器人屬於不屬於生命嘛,你停電了,機器人一樣死不了啊!只能說是智慧不能說是生命。

金唱片符號圖像閱讀順序

氫原子以及它的兩種自旋狀態圖示

人類的壽命太短,大多數人是在四五十歲知識儲備達到一個點,繼續一直生存,量變會發生質變,至於進化學說,不能當聖經,這只不過目前提出的,普遍受眾的一個,很多方面都有矛盾,還需要打破思維去解決,如果現階段的人類如此篤信文中的,那麼無疑是件悲哀的事情。

還有一點,拿冰山來說一下,人類現在掌握了的知識是冰山的一部分,但是海面上的冰山大部分在下面,不可見的是大部分,這讓人類的認知能力容易產生模糊的自信感,已經可見的無法滿足自身的需求,所以很多時候這個階段就產生消極的情緒,無知的是無畏的,掌握最多的也不會,大多是知道不少,卻容易進入思維陷洞,給自己造了一堵「鬼打牆」,這幾百年發展,不是現在才有這樣的,得感謝一些人類的貢獻,突破了一個個山口。

水熊蟲不能在太空生活。只是能存活一段時間。它無法繁殖和進行其它活動,只是休眠。事實上,人體突然暴露在太空中,也能存活1分鐘左右。暴露10秒內及時增壓,不會有任何後遺症。而一些病毒,存活能力比水熊蟲更加突出。乾燥情況下,可以結晶自己,近乎永遠的存活。當然它們想再次復甦,仍然離不開地球環境。

生命當然可以沒有意義,只是單純存在,既然如此,為什麼千百年來大量的人都在思考生命的意義?人類勢必要解決掉困擾它的問題,那就是為生命尋找意義。之所以有人覺得人類沒有意義,只是單純存在,是因為他們潛意識認為人類起源於大自然的進化,但是如何證明呢?如果億萬年前有一個文明在地球上培育了生命,才有了今天地球上所有的碳基生命呢?關於生命的意義,其實可以轉化為另一個問題,尋找人類的起源,找到了起源,便找到了人類的意義,而人類的起源,可能在另一個遙遠的星系,電影普羅米修斯並不是只是一個娛樂片,它所表現的思想有一定的哲學價值。

實際上,自助生存和自主複製都是早期自然選擇的產物。不能自助生存和自主複製的低熵體都被淘汰了。所以說,生命的條件歸根結底還是自然選擇,只要產生一個自然選擇體系,這個體系裡面終究會產生生物,至於智慧生物能不能產生就另說了。

金唱片中攜帶的闡明數學基礎的圖片,其中有二進位、十進位表示以及運算法則

金唱片中的脈衝星地圖

而自然選擇體系的可能性是很多的,我認為自然選擇的本質是一種數學形式——自然選擇是一個公式,裡面有幾個物理量,並不明確限定這幾個物理量的意義,只要一個體系裡面的物理量符合公式描述的關係,這就是自然選擇體系了。誠然生命體的存在本身就會加速熵增,但是宇宙的熵增主要不是來源於生命體,而是來源於恆星。在可預見的未來之內,生命體的熵增潛能無論如何都不能與恆星相比,相對於恆星可以忽略不計。我不是說文明一定比不上恆星,但是,在我的世界觀中,依靠恆星建立戴森球的文明就已經很高等了……更高等的文明就超出想像了。況且,生命體是低熵體,宇宙的熵增對生命體是有害的。因此生命體必定會設法抑制宇宙的熵增。這就與生命體本身的使命相矛盾了。生命體確實是有能力也有動機抑制宇宙的熵增的。就像我說的,恆星才是宇宙最大的增熵來源。而三體裡面也說過,恆星的核聚變是一種「超級浪費」,相比之下,假如打碎恆星終止聚變,在太陽系內收集逸散的核燃料,對於文明反而是血賺不虧。打碎恆星會造成物質逸散,算是比較原始的方案。我覺得還有高級的多的辦法,比方說把恆星包裹在慢時間場裡……所以說,宇宙中的高等文明很有可能像倉鼠一樣收集恆星,然後冷藏起來……說不定暗物質就是被冷藏起來的恆星呢(滑稽)。這種情況下,宇宙的熵增其實是被生命體成千上萬倍地延緩了。

相關焦點

  • 人類是全宇宙中的最高級別智慧生命?不是人類自大,事實正是如此
    在人類科學技術的幫助下,出地球看宇宙時,一個重要的疑問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宇宙有沒有其他智慧文明? 其實,這個問題在很多人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人類絕對不是宇宙的唯一生命」。地外文明的存在基本上是不需要懷疑的,但為了使這個答案最終成為現實,我們必須找到真正的地外文明。
  • 如果宇宙中存在比地球文明程度低的生命,人類會怎麼辦?
    1977年,美國給宇宙中發射了一顆探測器——旅行者號,探測器上面有一張金屬唱片,記錄了人類文明的各種信息。這樣做是想聯絡宇宙中其他生命,由此證實我們的地球,並非宇宙中唯一生命星球。《三體》一書中,揭示了無情的宇宙從林法則,讓我們每個明白了貿然給宇宙中發射信息,一旦被文明程度高於我們的生命體獲取,地球很可能就會陷入萬劫不復中。
  • 人類現在有沒有可能是宇宙中最高等的文明?
    我們來假設一下這片海洋裡出現了碳基生命,並且在進化,看看出現高等生命的可能性有多大。這些生命進化歷程中肯定也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無氧呼吸效率太低,要進行有氧呼吸才能加快進化速度。那麼他們的「氧氣」是什麼呢?氧氣肯定不行了,呼吸的產物是水,在這種生命體內就結冰了。別忘了他們可是生活在-77℃到-33℃的環境裡。
  • 繁榮的宇宙文明,宇宙文明劃分,人類文明屬於哪個等級
    浩瀚的宇宙存在數千億座大型星系,無數恆星與行星,在這些恆星系中是否都存在智慧生命,是否都有自己的文明體系。宇宙誕生智慧文明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呢?我想不管是必然性還是偶然性其智慧文明的基數都非常大,也就說宇宙中其實很繁榮,那麼宇宙中的文明等級是如何劃分的呢?就宇宙文明等級的劃分,對於我們現在都有多種可能,也不存在真理,有的劃分7級,有的劃分26級文明,且都有自己理解與支持。
  • 人性二元論—文明的進階是人類進化的目的,難不成人類要控制宇宙
    這是廣義上的文明,因為生物的基因就是要逆熵而行,宇宙的熵在不斷增大,而人類的文明進化卻是越來越有序,這就是宇宙的熵守恆原理。文明不僅僅是物質的,也不僅僅是思想上的,更不會局限於生產力水平,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宇宙中的一種秩序,所以文明包含的範圍還是很廣,就看你怎麼去理解。
  • 若達爾文進化論成立,人類未來會進化成什麼樣?答案意想不到
    不過,如果不是20多億年前線粒體的出現,地球上或許至今仍然是非常原始的生命結構,也不可能存在人類這種高等生命,可以說,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一切都有可能發生,任何環節出現了一點的差池,人類也都會不復存在。
  • 人類無法尋找到外星文明,是因為宇宙太大了嗎?答案你不會想到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一個永恆不變的新話題就出現了,那就是外星文明存在嗎?只有站在太空中,我們才知道人類是多麼的孤獨,因為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我們看到的是一片黑暗和寒冷,沒有看到任何地外生命的痕跡。雖然在人類的觀測視野中,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的地外生命,地外文明,但是當我們真正了解了宇宙的浩瀚之後,基本上每一個人都相信外星文明是存在的。
  • 重構人類文明進化史
    從人類文明進化史上看,我將人類文明分成三個階段:早期萌芽孵化階段、地球主大陸中心化文明定型階段、全球一體化階段。這個階段中,人類早期文明如同任何生命體那樣,經歷了不穩定的變動,最後逐漸在東方黃河流域穩定成長下來,僅僅在黃河流域,就歷經千年,直到距今20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混亂、大洗牌,第二輪大統一的種子在蠢蠢欲動。地球上最大大陸,人口最多的區域,最終由秦始皇統一,完成了從萌芽到成型的過程。
  • 生命可能普遍存在於宇宙中,但智慧與文明卻極為稀有,為什麼?
    單從理論上來講,生命可能是宇宙中一種普遍的存在,但這並不代表智慧與文明在宇宙中也是隨處可見,恰恰相反,智慧和文明可能是非常稀有的,即使對於廣袤的宇宙而言也是一樣。,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擁有生命的星球都能夠進化出智慧與文明。
  • 不要太謙虛了,整個銀河系中,人類可能是最高級的智慧文明
    ,我們完全無法想像出1萬年後人類文明會高級到什麼程度,很顯然,這些外星文明比人類多發展了這麼長的時間,再不濟也應該能夠成為星際文明了,也就是說,他們應該早就擁有了在銀河系中隨意穿梭的能力。可以想像的是,如果這種外星文明真的存在,那麼宇宙中就應該非常熱鬧,到處都是外星文明的「觀光車」和「加油站」,還有各式各樣的巨型太空建築,但實際情況卻是,我們看到的銀河系一片死寂,除了人類之外,似乎沒有任何智慧文明的痕跡。
  • 不要太謙虛了,整個銀河系中,人類可能是最高級的智慧文明
    我們完全無法想像出1萬年後人類文明會高級到什麼程度,很顯然,這些外星文明比人類多發展了這麼長的時間,再不濟也應該能夠成為星際文明了,也就是說,他們應該早就擁有了在銀河系中隨意穿梭的能力。 可以想像的是,如果這種外星文明真的存在,那麼宇宙中就應該非常熱鬧,到處都是外星文明的「觀光車」和「加油站」,還有各式各樣的巨型太空建築,但實際情況卻是,我們看到的銀河系一片死寂,除了人類之外,似乎沒有任何智慧文明的痕跡。
  • 創造平行宇宙?你能想像宇宙中最高級的文明是什麼樣子?
    在任何一個世界,都存在不同層次級別的生命,而由於生命層次級別的不同,在社會上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如果地球文明可以持續生存上億年,也會進化成大神級文明,推測發展軌跡是這樣的。
  • 人類有沒有可能是宇宙最高級的文明?聽完分析之後你就明白了
    在眾多的外星文明中,有一部分的科技實力有可能遠遠超過地球,甚至存在比人類科技先進數億年的超級文明,我們也不會覺得奇怪。科學家按照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預測,最遲數萬年之後,人類就能夠成為縱橫星際的星際文明,那個時候在銀河系自由穿梭是沒有問題的,再強一些還能夠走出銀河系探索其它星系。人類能夠花費數萬年走進星際時代,那麼其它的智慧文明沒有理由也無法做到。
  • 人類在宇宙文明中的地位如何?是最落後的智慧文明嗎?
    人類在科技力量的幫助下,終於走出了地球,看到了浩瀚的宇宙,這個時候我們才初步揭開了神秘宇宙的冰山一角。遠古時期的少數智者猜測天外可能會有其它的世界,既然有其它的世界,那必然會有其它的智慧生命。而這樣的智慧生命在現代人的眼裡,他們都是外星文明,而在遠古先民眼裡,他們可能就是神。因此,不管是遠古時期的普通人還是智者,對於外星文明的認知都用神來稱呼。
  • 宇宙中有外星人嗎?人類可能是宇宙中的第一個文明
    宇宙中有外星人嗎?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雖然人類暫時還未發現外星人的蹤跡、它們存在的證明(野史、軼聞除外),但是大多數人還是相信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並不是唯一的文明,我們並不孤獨。但是在物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卻說人類可能是宇宙中的第一個文明,這個理論就是費米悖論。
  • 極簡人類史 : 從宇宙大爆炸到21世紀
    內容簡介 《極簡人類史》(This Fleeting World:A Short History of Humanity)是一部視野宏大、脈絡清晰的人類簡史。它講述現代智人近10萬年的發展軌跡,以宇宙大爆炸為起點,在138億年宇宙演化的壯闊背景下,俯瞰人類歷史從無到有的全過程,構建一幅關於人類歷史的大圖景。 《極簡人類史》從宇宙大爆炸、星系演變、生命進化,講到早期社會的誕生、農業文明的出現、現代社會與文明危機。
  • 人類進化史好玩嗎 人類進化史玩法簡介
    人類進化史好玩嗎 人類進化史玩法簡介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11-03 19:14:14手機訂閱 期待已久的手遊人類進化史即將登陸九遊
  • 最全的宇宙、地球、人類進化史
    中提出了宇宙年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猜想一下,宇宙、地球和人類的大事件,會出現在什麼時刻吧!太陽成為白矮星在宇宙的年曆中成書時計算),我們才剛剛有了網際網路;而到明年5月7日,太陽則會進入生命的晚年到那時,人類將何去何從呢?
  • 人類在宇宙中屬於幾級文明呢?宇宙中最高文明有多麼「恐怖」
    人類在宇宙中屬於幾級文明呢?宇宙中最高文明有多麼「恐怖」曾經有位科學家說過,宇宙如此之大,如果只有人類的話,豈不是太浪費宇宙的空間了,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發現外星文明,但是天文學領域的科學家普遍認為宇宙是存在外星文明的,因為宇宙實在是太大了,銀河系的直徑大約在十萬光年左右,而在銀河系當中像我們這樣的太陽系就有1500億個,而在整個宇宙來說,像我們這樣的銀河系又有數萬億個,所以說宇宙真的是非常的大
  • 人類真的是宇宙唯一智慧生命嗎?為何外星文明從來不回應人類
    自從人類了解到地球不是宇宙中心之後就在不斷地對外探索,希望能找到地外文明存在的線索,滿足自己對外星文明的好奇。近些些年只要技術進步一點,人類尋找外太空文明的方式就改進一點。歲月在變,但是人類渴望尋找到外星生命的熱情卻不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