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二輪車產業作為數不多的本土化產業之一,多年來為百姓日常短途出行和貨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在一些人看來,電動二輪車是大眾代步工具,沒有特別高的技術含量,特別是續航裡程有限,在很大程度限制用戶出行的距離。但去年年底疫情爆發以來,其綠色安全環保的特性更是越來越受到更多用戶的青睞。
最近記者了解到,雅迪科技集團的工程師們歷經艱苦攻關,成功研發出了YADEA-FAR永磁同步輪轂電機智能驅動增程技術。
雅迪科技集團首席工程師、寧波研究院該項目負責人卓達軍介紹說,與燃油摩託車比較,電動二輪摩託車速度、動力、可靠性、經濟性均優於燃油車,唯獨續航裡程是一大短板。隨著國家鼓勵新能源政策的逐步實施,新能源電動摩託車想要全面替代燃油摩託車,在續航裡程這一技術領域必須有突破性的質的提升。而提升續航裡程是一個系統性的整體工程,不是僅僅依靠一項技術就可以解決的。
據了解,雅迪集團從2012年開始戰略布局,研發大功率電動摩託車動力系統,儲備了大量頗具影響力的電機和
控制器技術,如:單線繞組、磁電編碼器、凸極電機、弱磁控制、全工況標定、能量回收等技術。
只有把這些成熟的高科技技術應用到目前銷量最大的電動輕便摩託車和電動國標車上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續航裡程短這一行業最大的技術短板和消費者最關注的痛點。
新研發成功的這套增程系統的核心是由凸極輪轂電機技術、帶弱磁控制和能量回收功能的正弦波控制器技術、石墨烯
鉛酸電池技術構成,其中凸極電機技術最早主要應用在軍工和航天領域,近幾年才開始應用在特斯拉等高端新能源汽車領域。
雅迪技術團隊創造性地將凸極電機技術應用到輪轂電機上,並成功研發了帶燕尾結構、無切削加工的SMC複合材料輪子,SMC複合材料比鋁材重量更輕、強度更好,完全可以自動化生產。
性能指標方面,電機峰值扭矩提升10%以上,整車動力更強勁,起步加速性能更優越,整車平均速度更快。採用高精度磁電編碼位置
傳感器後,整車最低穩定轉速可達3km/h,噪音、震動感低,舒適性大幅提升。控制器帶能量回收功能,在下坡、制動時電機發電,真正做到邊騎邊充電,可以有效控制下坡時的車速、防止飛車,制動距離顯著縮短,大幅提升安全性。
經上海國家摩託車檢測中心測試,帶雅迪FAR增程系統的冠能版電動輕便摩託車工況法裡程比同行增加37%。目前市面上主流常規車夏天續航裡程最多只能達到60公裡,冬季最多40公裡;採用增程技術後,夏季續航裡程能超過80公裡,冬季能超過60公裡,有效降低消費者的裡程憂慮。
初步測算,該項目投產後,雅迪品牌的二輪電動車競爭力將大幅提升,5年內累計生產增程系統1億套,實現銷售額370億元,實現利潤50億人民幣。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2年內收回全部投資。
當然,其最大的社會效益是節能減排,當1億套增程系統進入市場後,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7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7萬噸,同時可以增加勞動就業崗位2500人,帶動一批與之密切相關的配套產業快速發展,如新材料、精密模具、自動化設備、化工、智能控制、微電子、軟體等行業,形成以該產品為核心的產業集群,進一步大幅提高電動二輪車的性價比,有效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目前該產品擁有7項核心技術和多項工藝訣竅,並申請有多項專利,3年內,國內外企業很難仿製,尤其在凸極輪轂電機領域要避開雅迪相關專利的難度很大。
以凸極電機為增程基礎,石墨烯電池為續航關鍵,變頻控制器為智慧核心的YADEA-FAR永磁同步輪轂電機智能驅動增程技術,在保證動力同時刷新續航上限,有效解決了消費者痛點。正如雅迪董事長董經貴先生所言,心裡裝著消費者,企業就不會有風險。
據最新消息,這一重大科技技術將由國家相關行業部門組織一批知名專家、教授及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等進行技術鑑定。相信搭載增程技術的電動車進入市場,是行業技術進步的裡程碑,必將促進電動二輪車技術發生根本性變革,擺脫同質化競爭的困境,提升中國製造的品質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