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科學爸爸學遊團的任務是——探秘陽明山!
陽明山到底都有哪些秘密呢?
讓我們跟著兩位臺北著名科學家老師,一起來認識一下美麗的陽明山吧。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臺灣地區最早的國家公園之一,以大屯火山群為主的火山地型景觀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主要特色。
地熱谷又稱地獄谷,位於新北投公園旁,屬北投五十六號公園,佔地六千八百平方公尺,為溫泉之源頭處,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早年的地熱谷可讓遊客將食物放入谷內煮食,日前則因地險多意外,所建之護欄亦常崩坍,遂將谷內危險步道撤除,僅建外圍觀賞用園道。
地熱谷位於臺北北投公園旁,又稱為地獄谷,是北投溫泉的源頭之一,是大屯山群區域內水溫最高的溫泉。
現今,政府已經對採硫挖掘進行了管制,個人要想再採到硫磺結晶就非常非常不容易咯。在硫磺谷附近,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黑灰色的巖石,這些都屬於火成巖。火成巖是在火山噴發時大量巖漿流出後直接形成的一種巖石。
在這裡,我們見到了鬼針草和人面蜘蛛。
小油坑是七星山的代表景觀,在旺盛的後火山作用下,地下熱源還是很旺盛,硫磺噴氣從地殼較薄的地方噴出,嘶嘶作響。
這種爆裂口我們稱之為噴氣孔,有些噴氣孔周圍可以看到黃色的硫磺礦物結晶,這種噴氣孔叫做硫氣孔。在小油坑附近,迎面撲來的還有一股股比較難聞的硫磺味,有點像是臭雞蛋氣味,主要是因為噴出的氣體中含有硫化氫(H2S)和二氧化硫(SO2)等。
這就是硫磺礦物結晶
在這裡,蘇老師給每組家庭都布置了任務,這個任務需要用到溫度計(酒精溫度計)。猜猜看,需要用到溫度計,那這個任務到底是什麼呢?
就是測量噴氣孔中噴出氣體的溫度。有的小朋友測出來是81℃,有的測出來是90℃,甚至還有測到95℃。
在去小油坑的路上,蘇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個小彩蛋:帶著大朋友小朋友們「另闢蹊徑」,穿過箭竹林,體驗了一把叢林探險的感覺!真是刺激又興奮呢!
蘇老師給我們講箭竹的知識。箭竹,屬禾本科。稈小型,少數為中型,粗可達5釐米。箭竹為榛木科植被,多年生竹類,地下莖匍匐。稈挺直,壁光滑,故又稱滑竹。
另一個小彩蛋被安排在午後,蘇老師帶著科學爸爸團隊參觀蓬萊米種植館。
蓬萊米,是一種在臺灣廣為使用的稻米。在日據時代,佔領臺灣的日本人因為吃不慣臺灣本地產的米,就想著將日本的稻米拿到臺灣來種植。當時在臺灣,日本人在好幾個地方進行了種植試驗,其中第一個試驗成功的就是在陽明山上的竹子湖,而取名為「蓬萊米」。
老師為大家講解蓬萊米的歷史
陽明山原名草山,是因為山上長滿了芒草。
像這樣↓
那小朋友們有沒有好奇,山上為什麼不長樹單長草呢?
那是因為,清朝時期這裡的官府擔心賊寇藏在山上的樹林裡竊取硫磺,所以定期放火燒山,於是整個山區只能長出五節芒這類的芒草。
草木真是無辜呀!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暑期臺灣學遊火熱報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