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流化床幹法脫硫在摩洛哥傑拉達電站的應用

2020-11-27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 要:摩洛哥傑拉達1×350MW燃煤電站,是中國企業在摩洛哥承建的首個電站EPC總承包項目,電站充分考慮了摩洛哥該地區乾旱少雨,水資源缺乏的特點,採用爐後脫硫除塵一體化工藝進行煙氣達標處理排放,脫硫採用循環流化床幹法脫硫(CFB-FGD)工藝,作為目前摩洛哥單塔裝機容量最大的幹法脫硫裝置,為當地的環境保護起到積極作用。

1 工程概況

摩洛哥傑拉達1×350MW燃煤電站項目坐落於Oujda城以西南60km,項目一期建設規模為350MW,安裝1臺350MW超臨界空冷發電機組,配置1臺超臨界直流燃煤鍋爐,以及其他附屬系統和設備,電站三大主機及主要的輔機設備均來自中國。項目於2014年12月31日開工,2017年12月18日提前EPC合同工期14d實現臨時移交業主,順利實現投產並進入商業運行。脫硫系統與機組同步投運,並且各項性能指標均優於合同要求,達到摩洛哥當地環保排放標準要求,得到了業主方的高度認可。

2 工程設計

2.1 煤質特性

電站使用燃料,由摩洛哥從港口運輸至電廠,主要的煤質特性分析。

2.2 煙氣特點

脫硫除塵一體化入口煙氣參數分析煙氣特點。

2.3 脫硫劑參數

脫硫劑名稱:生石灰;

脫硫劑品質要求:生石灰中的氧化鈣(CaO)含量>95%;

生石灰粒徑:100%<1mm,80%<0.8mm;

密度:1000kg/m3。

2.4 工藝原理

脫硫除塵島採用煙氣循環流化床幹法脫硫工藝(CFB-FGD),以消石灰為脫硫劑。該技術的工藝流程主要由煙氣系統,脫硫塔系統,物料循環及排放系統,脫硫劑製備、儲存及輸送系統,工藝水系統,壓縮空氣系統、控制系統等組成。

鍋爐燃料中的硫在燃燒過程中與氧反應生成硫氧化物(主要是SO2和SO3),隨煙氣從吸收塔底部進入,在通過吸收塔文丘裡管時,受到氣流的加速而懸浮起來,形成流化床,使得煙氣與加入的熟石灰、再循環產物及水顆粒之間不斷摩擦、碰撞,從而極大地強化了氣固之間的傳熱、傳質反應。為了達到最佳的反應溫度,通過向反應器內噴水,使煙氣冷卻到75℃左右,在此溫度下提高反應效率。反應如下:

(1)Ca(OH)2+2HCl→CaCl2+2H2O;

(2)Ca(OH)2+2HF→CaF2+2H2O;

(3)Ca(OH)2+SO2→CaSO3+H2O;

(4)Ca(OH)2+SO3→CaSO4+H2O;

(5)Ca(OH)2+SO2+1/2O2→CaSO4+H2O。

在循環流化床幹法工藝的循環流化床內,Ca(OH)2粉末、煙氣及噴入的水分,在流化狀態下充分混合,並通過Ca(OH)2粉末的多次再循環,使得床內參加反應的Ca(OH)2量遠遠大於新投加的Ca(OH)2量,即實際反應的吸收劑與酸性氣體的摩爾比遠遠大於表觀摩比,從而使SO2、SO3、HCl、HF等酸性氣體能被充分地吸收,實現高效脫硫,確保SOx排放濃度<850mg/Nm3。

攜帶大量吸收劑和反應產物的煙氣從反應器頂部側向進入布袋除塵器,進行氣固分離。布袋除塵器入口煙氣含塵量高達1000g/Nm3,經過布袋除塵器淨化後煙氣含塵量不超30mg/Nm3。布袋除塵器收集下來的灰中含有大量未反應的吸收劑,因此將大部分收集到的灰返回反應器進一步反應,一小部分灰作為脫流副產品排至終產物儲倉。

3 工藝系統組成

3.1 煙氣系統

脫硫除塵島的煙道系統包括脫硫塔入口煙道、脫硫塔出口至布袋除塵器入口煙道、淨煙氣再循環煙道。從鍋爐空氣預熱器出來的煙氣進入脫硫塔底部文丘裡管,再經過脫硫塔、脫硫除塵器後,通過引風機排往煙囪,在引風機出口的煙道上引一條淨煙氣再循環煙道到脫硫塔入口煙道,通過調節淨煙氣再循環擋板,保證脫硫塔在鍋爐低負荷運行時的煙氣量不低於70%設計流量,從而保證脫硫塔在低負荷運行時的最佳傳熱、傳質狀態。

3.2 脫硫塔系統

脫硫塔是整個CFB脫硫反應的核心,塔體不需要防腐內襯,由普通碳鋼製成,內部採用七孔文丘裡管結構,文丘裡管上部擴大段有4個高壓霧化水噴槍。進口煙道設有均流裝置,脫硫塔出口擴大段設有溫度、壓力檢測,用溫度控制脫硫塔的加水量,用脫硫塔的進出口壓力降來控制脫硫灰循環量。

3.3 物料循環及排放系統

脫硫布袋除塵器下部設一套完整的脫硫灰循環系統,用於提供脫硫塔內形成循環流化床的大部分物料。根據脫硫塔內壓降信號,布袋除塵器灰鬥中的脫硫灰通過返料控制閥進入脫硫灰循環系統的空氣斜槽,進入空氣斜槽的脫硫灰在流化風的作用下,返回到脫硫塔內參與進一步的化學反應;而一小部分脫硫灰則根據再循環灰鬥的高料位信號,分別通過2條旁路排灰管排入到各自的倉泵並最終被輸送到灰庫貯存。

3.4 脫硫劑製備、儲存及輸送系統

脫硫劑制輸系統包括一座CaO粉倉、兩臺乾式消化器、一座消石灰倉,及變頻螺旋給料機、稀相輸送器等組成。儲倉內的CaO進入乾式消化系統製備為幹態熟石灰粉(Ca(OH)2),進入消石灰倉儲存,再通過控制流量的變頻螺旋給料機,根據煙氣中含硫量的大小及機組負荷的大小自動調節消石灰的給料量。

3.5 工藝水系統

脫硫除塵的工藝用水包括脫硫塔調節煙氣溫度用水和石灰消化用水。調溫工藝水經高壓泵加壓後通過噴嘴形成霧狀水滴,用於冷卻未脫硫的原煙氣。消化水經消化水泵加壓後噴入初級消化器內用於生石灰消化反應。

3.6 控制系統

CFB-FGD的工藝控制過程主要有3個控制迴路,3個迴路相互獨立,互不影響。SO2控制:根據脫硫塔入口SO2濃度、排放SO2濃度和煙氣量等來控制吸收劑的加入量,以保證達到SO2的排放濃度要求;脫硫塔反應溫度的控制:通過控制噴水量可以控制脫硫塔內的反應溫度在最佳反應溫度70℃~80℃;脫硫塔壓降控制:通過控制循環物料量來控制脫硫塔整體壓降在1600~2000Pa。

4 運行狀況

脫硫除塵系統隨著機組同步進行投運,按照脫硫工藝設計要求,運行人員積極摸索調整經驗,在運行調試初期出現吸收塔內塌床、消化器溫度波動大、輸灰管道不暢等問題,項目部成立QC課題小組,分析討論逐步的把問題解決。

目前在吸收塔床層壓降大約1.6kPa,噴水後出口溫度約70℃~75℃的情況下,脫硫除塵島系統主要設備均運行正常,達到摩洛哥國家要求煙氣排放標準。SO2排放平均控制在317mg/Nm3,粉塵排放平均在21mg/Nm3。每年可減少SO2排放9173t,粉塵排放126116t。

5 結語

摩洛哥傑拉達1X350MW電站煙氣循環流化床幹法脫硫系統,通過運行證明,能夠有效控制減少SO2、粉塵等汙染物排放,極大地減輕了對當地環境汙染,改善空氣品質,遏制生態惡化趨勢,對摩洛哥當地環保起到積極作用。同時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了成熟的煙氣治理案例,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35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超低排放脫硫除塵技術路線對比分析研究
    1簡介煙氣脫硫(FlueGasDesulfurization,FGD)技術,在世界大規模的商業化冶煉鍋爐在進行煤燃燒時,需採用煙氣脫硫技術對SO2汙染物進行控制)目前常用的工藝有石灰石一石膏溼法脫硫工藝、循環流化床半乾法煙氣脫硫工藝,以下將結合木工程的的特點分別進行論述)1.1循環流化床幹法脫硫工藝循環流化床幹法煙氣脫硫技術源於
  • 焦爐煙氣循環流化床半乾法脫硫技術應用及優缺點分析
    為了解決大氣汙染,目前來看,就循環流化床辦幹法脫硫工藝是最為理想的方法。本文對焦爐煙氣循環流化床半乾法脫硫工藝的原理進行了簡單的概述,然後就該工藝的優缺點與發展進行了詳細地分析。1.2 焦爐煙氣循環流化床半乾法脫硫技術應用焦爐煙氣循環流化床半乾法脫硫工藝系統核心就是循環流化床反應系統,焦爐煙氣由流化床下部進入循環流化床反應器內(一般在文丘裡管縮口下部),與消石灰粉料在反應器縮口處充分混合均勻,焦爐煙氣中SO2與消石灰反應,生成含有結晶水的硫酸鈣及亞硫酸鈣。
  • 低溫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技術在津西鋼鐵的應用
    項目圓滿通過168h滿負荷運行性能的考核,具有淨化效率高、流程簡單、運行可靠、經濟性好、副產品易於處理、無二次汙染等顯著優點,其脫硫效率可達到99%,脫硝效率可達到90%,可以滿足燒結煙氣超低排放標準。低溫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技術的成功應用證明,這是燒結煙氣實現超低排放的一條經濟可靠的技術路線。
  • 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內脫硫脫硝燃燒優化調整分析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 要:由於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在投入使用中具有燃燒汙染物排放量低、燃料適應性廣以及負荷調節範圍大等優勢,所以應用廣泛。但同時,在控制其環保排放指標的過程中仍有多方面的因素會影響其燃燒汙染物的排放。基於此,主要結合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內的脫硫脫硝燃燒問題進行分析,並進一步探究優化調整脫硫脫硝技術方案。
  • 【技術匯】「臭氧氧化+循環流化床」法燒結煙氣淨化技術的應用
    為加強環境保護,梅鋼三號燒結機對原有的溼法脫硫裝置進行了改造,採用「臭氧氧化+循化流化床」於一體的燒結煙氣綜合治理技術。關鍵詞:臭氧氧化;循環流化床;脫硫脫硝;燒結煙氣;1 前言燒結工序作為鋼鐵企業重要的工藝單元之一,可為高爐冶煉提供優質燒結礦,但燒結工序帶來的環保問題亦不容忽視。燒結煙氣排放量大,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濃度高。
  • 關注|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內脫硫脫硝燃燒優化調整分析 - 全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摘 要:由於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在投入使用中具有燃燒汙染物排放量低、燃料適應性廣以及負荷調節範圍大等優勢,所以應用廣泛。但同時,在控制其環保排放指標的過程中仍有多方面的因素會影響其燃燒汙染物的排放。
  • 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2019年會
    國家能源局於1月份同意將陝西彬長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燃用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列為國家電力示範項目,標誌著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該項目將建成世界首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超低排放、超低能耗「三超」燃用低熱值煤的循環流化床發電示範工程。
  • 爐內直接脫硫脫硝、煙氣幹法脫硫脫硝脫白(三合一)介紹
    一、概述幹法深度脫硫、脫硝、脫白(三合一):其工藝流程為---將幹尿素、脫硫脫硝催化劑等直接噴入鍋爐爐膛內,直接在爐膛內將NOX脫到50mg/m3以下,SO2脫到35mg/m3以下本技術是我公司聯合中國環科院等單位共同研發的具有國際水平的脫硫脫硝技術,其運行成本低,用工少,無阻力,對鍋爐無腐蝕,不需要建設脫硫塔、不需要做脫白,沒有二次汙染,是目前適合生物質爐、鏈排爐、循環流化床鍋爐、煤粉爐等深度脫硝的較好選擇。幹法脫硝技術,純幹法,爐內不產生HNO3和H2SO3,因此對鍋爐無腐蝕;用工少,1-2人值守即可;單臺設備用電量22-15KW;不使用氨水、不使用軟化水,無熱功損失。
  • 河北省平板玻璃行業熔窯煙氣脫硫技術應用現狀及前景
    幹法脫硫是在無液相介入的完全乾燥狀態下進行脫硫的,脫硫產物為乾粉狀。幹法常用的有爐內噴鈣( 石灰/ 石灰石),金屬吸收等。幹法脫硫屬傳統工藝,脫硫率普遍較低,工業應用較少。半乾法脫硫是利用煙氣顯熱蒸發脫硫漿液中的水份,同時在乾燥過程中,脫硫劑與煙氣中的SO2 發生反應,並使最終產物為乾粉狀。
  • 循環流化床半乾法煙氣脫硫超淨排放技術分析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現階段,我國正在投入使用的燃煤鍋爐中,大部分已配套有脫硫設施,但隨著環保標準的不斷提高,需要對鍋爐進行脫硫技術進行進一步改造,使其達到超淨排放的目標。本文就半乾法脫硫工藝的特點,對循環流化床半乾法煙氣脫硫以及超排淨技術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以期為選擇合適的鍋爐煙氣脫硫技術提供參考。
  • 世界首臺最大容量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在川投運
    世界首臺最大容量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在川投運 4月14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最大容量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在內江市白馬示範電站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成功投運。  該項目由我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是國家「十一五」規劃和科技支撐計劃的重要項目,總投資31.16億元,投產後將實現年發電量30億千瓦時,年銷售收入12億元。
  • 鋼鐵企業脫硫脫硝技術應用探討
    3當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主要工藝技術3.1脫硫技術3.1.1煙氣循環技術屬於源頭治理技術,主要是將排出的部分煙氣作為燃燒配風,返回加熱燃燒環節(圖1),脫除效率約50%,還能利用煙氣所帶的熱能。在燃煤鍋爐、燃氣爐窯均有應用實例。
  • 東方鍋爐自主研發的330MW亞臨界褐煤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順利移交...
    以雄厚的研發實力為波赫業主提供定製化研發服務 東方鍋爐是國際上較早涉足循環流化床鍋爐研發的企業,是世界上最大的循環流化床鍋爐供應商,先後有近200臺不同容量參數的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東方鍋爐建有技術先進的3MW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試驗研究平臺,雄厚的研發實力領跑全球,並創造了多個世界首臺記錄。
  • 前端幹法脫硫:高爐煤氣脫硫新途徑
    相關脫硫技術分析對比  隨著各地積極推動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與高爐煤氣脫硫有關的各類需求近期受到關注。前端脫硫主要分為幹法和溼法;末端脫硫因和其他工業煙氣工況類似,可利用傳統的石灰石膏法、鎂法、氨法等脫硫工藝。
  • 生物質燃料在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應用
    生物質燃料在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應用 韓曉多(黑龍江歲寶熱電有限公司,黑龍江哈爾濱150300)  摘要:簡述了循環流化床鍋爐工作原理和特點,稻殼的輸送方式,生物質顆粒上料流程,生物質的特性和燃燒過程及燃燒後結焦與積灰、焦油的防治。
  • SDS幹法脫硫及SCR中低溫脫硝技術在焦爐煙氣處理中的應用
    SDS幹法脫硫及SCR中低溫脫硝技術在焦爐煙氣處理中的應用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化工裝備技術  作者:張慶文 常治鐵等  2019/9/9 13:59:59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該技術成功應用後,已迅速推廣到其他焦爐煙氣脫硫脫硝項目中,並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
  • 【盤點】全球脫硫脫硝治霾技術哪家強?
    北極星環保網訊:脫硫技術(1)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裝置:美國、德國、日本(2)溼式氨法脫硫技術:氨法是氣液相反應,反應速率快,吸收劑利用率高,能保持脫硫效率95—99%。氨在水中的溶解度超過20%。德國:KRUPP公司美國:GE公司(3)噴霧乾燥煙氣脫硫技術:丹麥:Niro公司日本(4)循環流化床幹法煙氣脫硫技術:採用氣懸浮吸收法,利用循環流化床強烈的傳熱和傳質特性,在吸收塔內加入石灰等脫硫劑,用高速氣使脫硫劑流化態從而與煙氣強烈混合接觸
  • 幹法、溼法和生物脫硫三大工藝比較
    那麼,沼氣利用前的硫化氫脫除工藝(脫硫),就成為工廠和站長們的選擇難點。當前,比較常用的工藝有幹法脫硫、溼法脫硫和生物脫硫,本文就將三種工藝為您做一個簡單的說明和對比。一、 常見的脫硫工藝1.幹法脫硫沼氣從脫硫塔的一端,經過填料層(主要成分是活性炭和氧化鐵)淨化後,從另一端流出。硫化氫與填料層的氧化鐵發生反應,生成硫化鐵;待氧化鐵反應結束後,可進行再生。
  • 【SMM年會】董濤:一文詳解工業矽煙氣脫硫脫硝技術
    ,分為幹法、半乾法、溼法三種工藝。脫硫工藝技術選擇幹法是在煙氣≤400℃情況下,採用高溫循環流化床方法,使碳酸氫鈉與二氧化硫直接發生氣固反應,生成亞liu酸鈉粉塵,用布袋除塵器從煙氣中清除。半乾法目前在各個行業應用最廣。溼法是用鹼性液體與煙氣接觸、吸收、反應,達到消除SO2的目的。脫硫劑進出裝置均為液相,故稱為溼法。溼法是工業各領域脫硫效果最好的脫硫技術,技術最成熟。
  • 過程工程所「內外雙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技術」
    副市長苟仲文宣讀了關於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內外雙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技術」獲北京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朱廷鈺研究員作為獲獎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朱廷鈺研究員及其團隊在「十一五」期間,瞄準重點工業行業鍋爐、爐窯煙氣脫硫的重大技術需求,在國家863重點項目、中科院科研裝備研製項目等資助下,成功開發了以內外雙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技術、電石渣溼法噴霧脫硫技術為代表的一系列脫硫技術,其中內外雙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技術在導流擾流複合構件、大流量高效旋風分離器、工藝設計軟體等方面取得了創新性成果,已在示範推廣中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