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超低排放脫硫除塵技術路線對比分析研究

2020-12-05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結合循環流化床鍋爐爐內脫硫的優勢及國家環保排放標準的要求,將石灰石一石膏的溼法脫硫工藝和循環流化床半乾法脫硫工藝的特點、技術方案進行了技術經濟上的比較。從工藝性能、吸收劑、脫硫副產物綜合利用、設施布置、目前國內的運行業績等方面對兩種工藝進行了綜合比較,供電廠進行脫硫工藝的選擇。

1簡介

煙氣脫硫(FlueGasDesulfurization,FGD)技術,在世界大規模的商業化冶煉鍋爐在進行煤燃燒時,需採用煙氣脫硫技術對SO2汙染物進行控制)目前常用的工藝有石灰石一石膏溼法脫硫工藝、循環流化床半乾法煙氣脫硫工藝,以下將結合木工程的的特點分別進行論述)

1.1循環流化床幹法脫硫工藝

循環流化床幹法煙氣脫硫技術源於20世紀80年代德國魯奇公司,其在20世紀80年代進行開發)此後,德國魯奇公司在80年代的開發基礎上研究了回流式的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技術(RCFB-FGD)目前,除了德國魯奇公司外,德國的Thysseen公司、美國的Airpol公司、法國的Stein公司及丹麥FLS,Miljo)公司也在開發及推廣回流式的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技術)其中德國魯奇能捷斯(LLAG公司CFB-FGD幹法脫硫技術在全世界已有約50多套應用業績,其中包括世界上成功運行的300MW機組配套業績)從已投運裝置的情況看,魯奇的煙氣循環流化床技術在幹法脫硫工藝中屬於領先水平)。

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系統中包括消石灰製備系統、吸收塔、吸收劑再循環系統、除塵器和控制設備)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利用懸浮顆粒與高速煙氣的特性,使其充分接觸,當其流轉到吸收塔這個環節時,可在內部噴入消石灰粉,讓高速煙氣與其進行充分的接觸、反應,再根據其實際情況噴入相對應的水,並控制煙氣的反應溫度在最合適的溫度範圍內)吸收塔內的煙氣進行化學反應後,將其輸送至除塵器內並收集脫硫灰)其後,將小部分的殘留物經檢測後排除,再將其它的煙氣流轉到循環的系統中,進行下一步的脫硫處理)吸收塔底部裝置是將通過的煙氣加速其與細小吸收劑顆粒的混合反應)同時,當該循環系統中的煙氣及吸收劑顆粒均向上運動時,可利用部分煙氣回流,在內部形成湍流,進而增加煙氣和吸收劑顆粒的接觸時間,以提高該系統中吸收劑的利用率和系統的脫硫效率)

該工藝其直接脫硫劑是消石灰,但由於消石灰成木較高,無法長時間儲存,因此通常購買生石灰,廠內設置石灰消化系統製取消石灰)

該種脫硫工藝工藝流程簡單,初投資低。塔內完全沒有任何運動部件和支撐杆件,操作氣速合理,塔內磨損小,設備使用壽命長、檢修方便,無廢水石膏雨產生。一般適用於燃煤硫份不大於1%,在適當加大較大鈣硫比(Ca/S大於1.3)的基礎上,設計效率可達90%以上,循環流化床半乾法脫硫裝置在國內外已有100多臺成功運行業績。

1.2石灰石一石膏溼法脫硫工藝

石灰石一石膏溼法脫硫工藝中的石灰石價格廉價,將其作為主要的脫硫吸收劑可降低成本。在吸收塔中,將石灰石磨成細粉狀並與水進行混合攪拌形成吸收漿液。當吸收漿液與煙氣進行接觸反應後,煙氣中的SO2在漿液含有的碳酸鈣並氧化空氣的作用下將被脫除,殘留物形成了石膏。通過吸收塔的煙氣已被脫硫,但其還存在一定的液態小液滴,需將其轉入除霧器再從煙囪排出。同時,經過脫硫後的殘留物進行脫水後可進行回收,且脫硫的廢水經過綜合處理後還可供電廠充分利用。此外,還可依據市場上脫硫石膏供需的比例情況、脫硫石膏的綜合質量以及場地堆積成本的考量,對該工藝脫硫中的副產物石膏進行拋棄或回收利用。

該工藝技術成熟、脫硫效率高,脫硫效率可以達到95%以上,對煤種的含硫率沒有特別限制,適用性較廣。

石灰石一石膏溼法脫硫工藝脫硫效率高,吸收劑利用率高(Ca/S小於1.05),目前世界上應用廣泛,國內市場佔有量較高。已投運的脫硫裝置運行良好,工藝的可靠性較高。

2對比脫硫除塵技術路線

2.1技術綜合比較分析(表1)

表1綜合技術比較表

2.2脫硫除塵初期投資成本(表2)

表2脫硫投資、運行耗材單價

2.3脫硫除塵工藝運行成本(表3)

表3脫硫年運行成木比較

綜上所述:半乾法脫硫工藝系統簡單、防腐要求低、無脫硫廢水產生。同時,塔內沒有任何可活動的部件及支撐杆件,在操作過程中,其氣速合理,且塔內的磨損較小,使得設備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檢修方式便捷,無廢水石膏雨產生。在較大鈣硫比的前提下,設計效率可達90%以上。吸收劑要求高、價格偏高,與溼法相比運行業績較少。溼法脫硫工藝是目前世界上應用較多、技術較成熟、可靠性較高、適用於任何含硫率煤種的煙氣脫硫,脫硫效率達到95%以上,吸收劑價低易得,利用率高。

從技術上比較,本工程選用環保型CFB鍋爐,本身具有自脫硫優勢,爐外脫硫採用半乾法和溼法脫硫工藝都能滿足該工程的脫硫效率,且符合《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中SO2排放濃度限值100mg/Nm3的要求,兩種方案都可採用。但循環流化床半乾法脫硫工藝與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相比,具有系統簡單、耗水量小、能耗低、煙囪不需防腐和無脫硫廢水、石膏排放等優勢,同時能夠高效脫除SO3和重金屬汞等,加之本項目採用「低床溫」燃燒技術的循環流化床鍋爐,主要以爐內脫硫為主,能大大減輕爐外脫硫壓力。

從經濟上比較,循環流化床半乾法脫硫除塵一體化工藝與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工藝相比初投資減少3410萬元。按照鍋爐廠測算,當燃用設計煤種時,鍋爐爐內脫硫效率達到92.4%時,鍋爐二氧化硫排放濃度就可以控制在100mg/Nm3以內。在爐內脫硫能達到排放要求時,爐外半乾法脫硫裝置將可當作煙道使用,更有效降低電廠運行維護成本。

3循環流化床幹法脫硫除汞研究

3.1煙氣中汞的含量及形態分布

根據實驗測量數據可得出,大氣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汞,其在大氣中的質量濃度範圍為2-5ng/m3,而對燃煤電站排放的尾氣進行測量時,其汞質量的濃度範圍為800-4800ng/m3,這已遠遠超過大氣中汞質量的濃度。為了將燃煤電站排放尾氣中的汞質量濃度降低,需研究燃煤電站排放尾氣中汞的排放形態。經研究調查,汞在該尾氣中的形態有以下三種形式:

①氣化單質汞,該狀態下的化學符號是HgO;

②氣化二價離子汞,該狀態下的化學符號是Hg2+;

③顆粒狀態的汞,其化學符號為Hgp。

同時,氣態的單質汞、氣態的二價離子汞中的汞比例與燃煤電站燃燒煤的類型、所處的燃燒條件、燃燒溫度、煙氣狀態有關,因此在進行脫汞時需以其所處的形態進行研究。由上文可知,石灰石一石膏溼法脫硫工藝在脫硫的同時不能將汞去除,因此以下研究循環流化床的除汞機理及具體分析。

3.2循環流化床幹法脫硫除塵一體化工藝的除汞機理

由於循環流化床中煙氣脫硫的反應器內顆粒的濃度比為上稀下濃,因此該反應器內的底部的反應激烈且湍動,而其反應顆粒表而積巨大,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在後期的除塵環節,已吸附汞的顆粒將被截留,進而達到了除汞的目的。同時,清華大學實驗研究的報告也指出了,循環流化床幹法煙氣脫硫除塵一體化工藝的脫硫工藝不僅能利用表而積巨大的顆粒將硫吸附,還可將95%的汞吸附去除。此外,該試驗在深入的研究中發現,該工藝還可去除煙氣中的微量汙染物,除了重金屬汞以外,還可去除氯化氫和NOx等。

3.3Ca(OH)2對煙氣中汞的脫除

在國外的文獻中可看到,Ca(OH)2可吸附煙氣中85%的HgCl2。其原理是將該工藝中循環灰含有的Ca(OH)2與煙氣中的SO2進行反應,再與氣化的單質汞HgO進行反應並吸附。同時,Stouffer等人在研究中還發現,若Ca(OH)2與HgO的反應中沒有SO2的參與,其對Hg0的吸附比例將下降。此外,在Ghorishi的實驗研究中,其發現煙氣需在SO2的作用下,對Ca(OH)2與HgO間的吸附起著吸附的作用,且HgO的吸附比例可隨著反應環境溫度的升高而增加。與此同時,國內浙江大學任建莉的研究也論證了這一點:

上述反應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SO2與Ca(OH)2發生反應,使其表而的孔隙結構形成活性吸附區域,如公式(1)所示。

第二個步驟—氣化單質汞HgO在公式(C1)的基礎上被氧化,如公式(2)所示。

第三個步驟—在公式(2)中的Hg+是不穩定的化合物,其在反應中可進一步形成Hg2+化合物,如公式(3)所示。

從這三個步驟中可看出SO2在HgO的氧化及吸附反應中起到了促進作用。

3.4飛灰對煙氣中汞的脫除

該工藝循環灰中的飛灰對煙氣中汞具有一定的脫除作用,Galbreath等人認為,其反應機理屬於酸性HgCl2卿與富含鹼顆粒發生反應,而顆粒的多孔形態及表而積是控制吸收HgCl2(g)鄉的主要因素。對於單質汞的吸附,其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是同時發生,殘炭表而的含氧官能團C=0有利於單質汞的氧化和化學吸附。飛灰中的化學成分如Al2O3,SiO2等在煙氣中NOx的作用下,可以促進氣態單質汞的氧化,灰中的Fe2O3對氣態單質汞有催化氧化作用。將煙氣中單質汞氧化成氧化態汞有利於循環灰對煙氣汞的吸附。

3.5工程實例

電廠燃煤發電過程中產生的煙氣通過除塵器(ESP)進行除塵預處理後,流轉入循環流化床幹法脫硫裝置,完成脫硫後的煙氣經過布袋除塵器(BagHouse)進行除塵後經檢驗合格即排放至大氣中。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通過對脫硫裝置的進口原煙氣成份、出口淨煙氣成份。了解煙氣循環流化床幹法脫硫工藝配套布袋除塵器系統(以下簡稱系紉對以下汙染物的脫除效果。對吸收塔入口和布袋除塵器出口的煙氣、除塵器灰鬥外排灰和灰渣進行現場採樣、測試分析。採用OntarioHydro(OHM)方法測定煙氣中的元素汞、氧化態汞和顆粒態汞的濃度,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得到汞的質量平衡,得出系統對汞的脫除率。在ESP之前,煙氣中總汞以氣態活性汞為主,佔總汞的81.04%,這可能是由於:

①煙氣剛從鍋爐出來時含有大量的滷素,這些滷素使大部分氣態汞維持在二價汞的形態;

②與鍋爐的燃燒條件相關。而元素汞和顆粒態汞相當,各佔9.5%。由各測試點的氣態總汞含量可以計算得到,ESP對總汞的去除率約為20%FGD,Baghouse對總汞的去除率約為63%,總汞總去除率約為70%。

以上煙氣中的三種汞形態分布如表4

4總結與建議

半乾法脫硫技術,具有投資少、成本低、無脫硫廢水等優點,同時對半乾法脫硫工藝的啟動機及運行調整需要多做探索後,在中低硫設計煤種循環流化床機組的脫硫除塵工藝是最佳選擇。本文以當前電廠煙氣中常用的脫硫技術作為研究背景,並將工藝操作的流程與經濟成本進行具體分析,對350MW超臨界的循環脫硫工藝進行多元化的分析與點評。在已有的數據基礎上,將模糊數學的原理應用在溼法、半乾法兩種煙氣脫硫技術的經濟性評價中,再通過演算,得出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結論。同時還分析了循環流化床機組的除汞機理與具體的方法,表明循環流化床幹法不僅可以脫硫還可以除汞,該工藝在實際應用中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值得推廣。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循環流化床幹法脫硫在摩洛哥傑拉達電站的應用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 要:摩洛哥傑拉達1×350MW燃煤電站,是中國企業在摩洛哥承建的首個電站EPC總承包項目,電站充分考慮了摩洛哥該地區乾旱少雨,水資源缺乏的特點,採用爐後脫硫除塵一體化工藝進行煙氣達標處理排放,脫硫採用循環流化床幹法脫硫(CFB-FGD)工藝,作為目前摩洛哥單塔裝機容量最大的幹法脫硫裝置,為當地的環境保護起到積極作用。
  • 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2019年會
    國家能源局於1月份同意將陝西彬長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燃用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列為國家電力示範項目,標誌著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該項目將建成世界首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超低排放、超低能耗「三超」燃用低熱值煤的循環流化床發電示範工程。
  • 350MW超臨界機組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應用分析
    350MW超臨界機組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應用分析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發電技術》  作者:劉青松  2019/6/4 13:53:25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通過內蒙古350MW機組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的實際應用,對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pH值及SO2排放的控制、漿液循環泵運行情況以及該技術的經濟性等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採用電石渣-石膏溼法脫硫技術後,SO2的排放並未受到顯著影響,漿液pH值則有顯著提高,漿液使用量將更低;此外,漿液循環泵的運行臺數及時長也有明顯減少,降低了電廠用電電耗,顯著提升了經濟性。
  • 溼法脫硫協同除塵機理及超低排放技術路線選擇
    在實施溼法脫硫(WFGD)超低排放方面,各環保公司紛紛開發了脫硫噴淋塔技術改造提效升級的多種新工藝,如單塔雙循環技術、雙託盤技術、單塔雙區(三區)技術、旋匯耦合技術等,特別在脫硫塔核心部件噴淋系統上,採用增強型的噴淋系統設計(如增加噴淋層、提高覆蓋率、提高液氣比等)。脫硫效率從以前平均在95%左右提高到99%甚至更高。
  • 東方電氣研製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9月16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在國信平朔電廠正式投入商業使用。
  • 低溫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技術在津西鋼鐵的應用
    項目圓滿通過168h滿負荷運行性能的考核,具有淨化效率高、流程簡單、運行可靠、經濟性好、副產品易於處理、無二次汙染等顯著優點,其脫硫效率可達到99%,脫硝效率可達到90%,可以滿足燒結煙氣超低排放標準。低溫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技術的成功應用證明,這是燒結煙氣實現超低排放的一條經濟可靠的技術路線。
  • 東方電氣研製的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
    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白馬項目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9月16日分,國信平朔電廠的控制大廳內,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平朔電廠所用的鍋爐是目前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循環流化床機組鍋爐,參數達到660MW。2013年,東方鍋爐自主研製的當時世界首臺最大容量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在白馬電廠投運。經過7年的攻堅克難、不斷超越,參數更大、技術更先進、性能更優越的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在平朔電廠投運。
  • 35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電廠熱經濟指標優化
    北極星環保網訊:結合國內外超臨界技術發展的最新狀況及趨勢,對神華河曲2×35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燃煤機組熱經濟指標的優化進行探討,提出達到國內同類型機組一流熱經濟指標的幾種可行性技術措施。原THA汽機熱耗為8020kJ/kW˙h,通過一系列綜合技術措施,對於半乾法脫硫方案,汽輪機保證工況熱耗率減少87.86kJ/kW˙h,到7932.14kJ
  • 世界首座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電廠在山西平朔成功投運
    10月1日0:00整,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山西中煤平朔2×660MW低熱值熱電新建項目2號機組圓滿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著世界首座單機容量最大的超臨界循環流化床(CFB)鍋爐發電機組電廠成功投運。
  • 105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技術路線的綜合選擇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 要:本文介紹了神華萬州電廠為實現超低排放所採取的綜合除塵技術路線,對溼式靜電除塵器和管束式除塵裝置的工作原理及兩者的技術性能進行了比較和分析,同時就常規靜電除塵器除塵提效改造和吸收塔內部流場均布優化工作做了闡述,重點分析了管束式除塵裝置改造實施方案和運行效果,為其他火電機組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技術路線的選擇提供了有利借鑑和經驗支持。
  • 【技術匯】燃煤電廠除塵設備超低排放改造性能評價
    關鍵詞:煙塵;超低排放;性能試驗;評價(略)要使燃煤機組達到5mg/m3或10mg/Nm3的超淨排放需求,目前改造方法主要為現有除塵器提效改造與脫硫除塵一體化技術改造或增加溼式電除塵裝置改造組合方案。黑龍江某燃煤電廠對其2號(1×350MW)、3號(1×600MW)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
  • ...淄博白楊河發電2×145MW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脫硫及溼式電除塵...
    科行環保中標華能淄博白楊河發電2×145MW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脫硫及溼式電除塵改造EPC項目北極星大氣網訊:華能招標有限公司受華能山東發電有限公司的委託,對華能淄博白楊河發電有限公司2×145MW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脫硫協同除塵改造項目(原項目名稱:華能淄博白楊河發電有限公司
  • 新疆燃煤電廠脫硫系統超低排放改造研究
    摘要: 為達到政府對新疆地區燃煤電廠提出的超低排放的要求,目前新疆各大發電集團都在對現役機組現有的環保設施進行優化改造.目前我國二氧化硫執行的排放標準是不超過200 mg/m3(100 mg/m3新建),而超低排放的要求是不超過35 mg/m3,降幅達到了87.5%(65%),對於疆內電廠目前的脫硫設施存在較大的壓力.以新疆地區燃煤電廠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全疆13家燃煤電廠脫硫系統的超低排放改造技術進行調查和分析
  • 世界首臺35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順利發電(圖)
    9月18日,山西電建有限公司承建的山西國金2× 350MW煤矸石綜合利用發電工程1號機組圓滿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標誌著世界首臺35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順利發電,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 循環流化床半乾法煙氣脫硫超淨排放技術分析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現階段,我國正在投入使用的燃煤鍋爐中,大部分已配套有脫硫設施,但隨著環保標準的不斷提高,需要對鍋爐進行脫硫技術進行進一步改造,使其達到超淨排放的目標。本文就半乾法脫硫工藝的特點,對循環流化床半乾法煙氣脫硫以及超排淨技術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以期為選擇合適的鍋爐煙氣脫硫技術提供參考。
  • 東方鍋爐研製的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曦)  9月16日, 東方電氣集團公眾號發布消息稱,9月16日零時整,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鍋爐」)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使用。
  • 東方鍋爐自主研發的330MW亞臨界褐煤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順利移交...
    以雄厚的研發實力為波赫業主提供定製化研發服務 東方鍋爐是國際上較早涉足循環流化床鍋爐研發的企業,是世界上最大的循環流化床鍋爐供應商,先後有近200臺不同容量參數的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東方鍋爐建有技術先進的3MW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試驗研究平臺,雄厚的研發實力領跑全球,並創造了多個世界首臺記錄。
  • ——寫在世界首座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發電機組投運之際
    10月1日0點整,由中國能建山西電建承建的山西中煤平朔2×660MW低熱值熱電新建項目2號機組圓滿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著世界首座單機容量最大的超臨界循環流化床(CFB)鍋爐發電機組電廠成功投運。
  • 66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通過專家評審
    60~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技術還入選了《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嶽光溪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十三五』期間,清華大學、神華集團與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開展的60萬千瓦等級超超臨界流化床示範工程研發,將實現超超臨界高參數、節能型、超低排放3個目標。」
  • 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儀控設備的選型難點,設計專家給出選型建議
    針對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儀表難以選型的問題,西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自動化室的研究人員劉新龍、鄔峰、商政,在2020年第11期《電氣技術》上撰文,在明確循環流化床鍋爐特點的基礎上,對壓力測量儀表、溫度測量儀表、儀控電纜、煙氣分析儀等設備在選型中的難點進行了分析,並根據同類型機組工程經驗給出了選型建議。同時,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種用於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的防堵型壓力取樣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