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後知後覺的土人,用了今日頭條多年,去年十月底才知道,還有個頭條號,可以做自媒體。
看我起的這名字就知道,我本來是想寫歷史題材,可是沒寫兩篇我就開始撓頭:歷史這玩意範圍太廣,常常提筆想寫這個,開個頭又想寫那個,點個菜都有選擇困難,這歷史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裡,要從哪兒下手呢?
發愁了幾天,我終於做個艱難的決定:我要評紅樓夢。
要說紅樓夢,我真可以算是骨灰級紅迷了。小時候有氣管炎,醫療水平也差,老斷不了根,愛玩瘋跑一流汗,吹個風就容易犯,所以父母不讓我出門玩,怕我悶,從圖書館借了很多書給我看。
十歲那年,那堆書裡夾了套紅樓夢,自己都不明白,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字都認不全,為什麼會迷上了紅樓夢。第一回完全看不懂,從第二回看,剛看出了意思,第五回又完全看不懂跳過,後面越看越有意思,然而這書是圖書館的,要還的,於是我做了個驚人的舉動,我要抄書:我的姐姐是老師,我從她那兒拿了厚厚幾迭活頁紙,開始有模有樣抄書。
當然紅樓夢我是沒有抄完的,姐姐看我如此有心,買了一套送我,這套書長伴我多年,那時候沒有手機,這套書是我上廁所蹲坑必備用書,後來在搬家中不慎遺失。
所以開始我是自信滿滿,紅樓夢我讀得比較細的,寫起來應當不難。文章一寫出來,推薦量兩位數,有點慘不忍睹。自己打氣:萬事開頭難嘛,開始尋找第一個粉絲,逼著老公關注,看了還要發表感想。可憐老公是個理工男,紅樓夢打死讀不下去那種,別說感想,人物關係弄不清故事情節不知道,還得我講解,他累我也累,這個粉絲我直接放棄了。
於是轉戰朋友圈,終於收穫了第一個真正意義的粉絲:我的鐵粉,從我第一篇文章開始,每篇必看,必點讚,給了我極大鼓勵,還把她的父母發展成了我的粉絲。
她問我:做自媒體可以賺錢的吧,我看你一篇文章你能賺多少?我兩位數推薦量哪來的收益,順嘴忽悠:你是粉絲,讀一篇,一分錢,我們倆合計半天,終於達成協議,我每天更,她每天看,一年以後,賺的錢我給她買個燒餅。
每天更是很辛苦的,我是個戶外運動愛好者,白天上班,晚上要跑步練體能,周六周日基本是在山上。所以寫文章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跑步的時候構思,上班如果有空偷上頭條打幾行,沒空就只有犧牲中午休息了。
累都是其次的,最難的是,有時候找不到寫作的靈感,只要看到我沉默不語表情凝重,理工男就很關心地問我:怎麼了,又寫不出來麼?氣得我直翻白眼:我這是構思,被你一說,整得跟便秘一樣!
對於流量我並沒有多高的要求,畢竟我從一個粉絲沒有白手起家,心急不得,可是讓我無法釋懷的是我一直無法通過原創申請。字字原創,篇篇二千多字,打字打得指甲殼都禿了,看自己寫的文章,就跟看自己的孩子一樣,怎麼看怎麼順眼,可是一次次的申請都以內容不夠深刻的理由拒絕,努力不被認同備受打擊,有寫不下去的感覺,我想這大約是疲憊期吧。索性停了一個星期,認真學習了頭條公開課,也對照了同樣品評紅樓夢的人氣大V的作品,發現自己真是井底之蛙,不是有一隻筆,有熱情就能做好自媒體的,無論是選材角度寫作技巧還是對讀者興趣的把握,都需要提高。
知道了差距,我反而更冷靜了,我是紅迷,寫文章首先是與網友交流學習,持續輸出原創作品,總會得到認同。
大約是在第七次吧,我照例提交了申請,根本沒有考慮結果,不知道哪天打開消息,發現我已經過原創,打開自己的圖像,居然掛了個金燦燦的大V,這感覺跟當年收到大學通知書一樣驚喜。沒有別人可以炫耀,第一時間截屏,微信向理工男報喜。
理工男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回覆:你怎麼只有三百個粉絲呀?這話我就不愛聽了,三百就不是原創?不是優質了?你行你上,你給我V一個看看……
到今天我的粉絲還是很少,閱讀量也象過山車忽高忽低,經常流量不多挨罵多,可是我已經很佛系:不急不怒不爭,好好寫作,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還有個更大膽的設想,我要青雲獎,能不能實現,得下回分講。
#我和頭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