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野犬》已經上映了三季了,隨著最後一部劇場版《文豪野犬 DEAD APPLE》的落幕。這部以橫濱作為歷史物體,將日本各級別文豪作為原型創造的超能力故事,掀起的傳奇巨浪也最終告一段落。龐大的歷史格局加上骨頭社的精良製作,單看其中的打鬥場面就足以證明骨頭社的業界水平,其特色的黑手黨題材結合新潮的都市靈異風格,可以說是骨頭社繼鋼之鍊金術師以來,最具市場及熱度的一部作品。
2006年朝霧カフカ的原作同名小說中,將每一個享譽世界的文豪都賦予了和他們的生平作品相關聯的能力,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這些人物,在劇中都成為了炫酷的打鬥技能。而其中特別吸引筆者眼球的,不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而是出場不多,呼聲卻超級高漲的中原中也,和他的技能——「汙濁」。
作為黑手黨的成員,太宰治的前搭檔,實力強大的「羊」首領,「雙黑」中的中原中也,一直是和太宰治二元對立卻密不可分的存在。其擁有的技能「汙濁」極具破壞性。「汙濁」一詞,本身來源於中原中也的詩作《汙濁了的憂傷之中》,「汙濁了的憂傷」這一句,前後貫穿整首詩句高達5次,而作為能力,「汙濁」同樣貫穿了《文豪》當中中原中也的全身每個細胞,異能「汙濁」一旦開啟就是全面釋放的狀態,技能可以操控所有事物的重力方向和強度,一旦使出,隨著反重力的影響,事物會不由自主的飄向中原中也控制的反重力方向,從平地到空中,所用時間不到5s,打爆一座大樓摧毀一片森林簡直易如反掌,讓人直呼過癮。
由於這一技能太過炫酷,以至於當時在各大論壇中還掀起了「同樣是重力操控,為什麼中原中也能扛起一座大樓打爆城市而麗日御茶子卻那麼弱?」的話題,今天,筆者就以科學的方式來和大家深度探討一下《文豪野犬》中原中也的重力操作技能的可行性。
如何科學的拆解「汙濁」的技能
當我們看到中原中也使用「汙濁」的一刻,往往會下意識的期待它的走向。中原中也使用的「汙濁」,除了能目睹其一幀幀動態感十足的變身過程外,隨著中原體內能量的爆發,原本受地心引力控制的石塊,樹木一瞬間拔地而起,浮於空中,變成了中原中也腳下的「平地」,技能值達到頂峰的同時破壞力也達到巔峰。而如果我們去細細拆解這一科學概念,就會發現,它包含了三個要素,下面就讓我們進入知識的課堂:
01.重力和引力的概念:
首先,我們要去了解中原中也真正控制的是什麼。物體在地球上其實是受到地球的吸引的,由於地球的吸引產生的方向豎直向下的力,叫做重力。而在文豪野犬中,我們關注點不僅僅只限於重力,因為中原中也所操控的物體重力的方向,包括了飄離地面的那一刻,所以更確切的講,他的操控的應該是引力。
萬有引力的概念,最初是在牛頓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的,最初的設想是用於研究天體之間的運動規律,例如月球在受到地球的引力的同時,還受到太陽的引力。月球的運轉會影響地球的潮汐運動,等等。
而由於地球自轉的緣故,除了南極北極以外,地面上其他地點的物體,都隨著地球一起,圍繞地軸做近似勻速圓周運動,也就是,需要一個垂直指向地軸的向心力,把物體牢牢的鎖在地面上,讓其圍繞著地球運轉。這個力,當然也是由引力提供的,由此我們可以理解,除了南北極(引力等於重力)以外,其他的地方引力都被分解為兩個方向,一個是垂直於地面的重力,還有一個是垂直於地心的向心力。一般情況下,重力+向心力的矢量之和——才是被中原中也控制的引力。
只是由於物體的向心力是很小的,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可以近似的認為物體的引力等於重力。但是如果在外太空就不一樣了,沒有重力影響下,兩個星球之間只有引力,假如有一天中也的技能值飽滿,像EVA一樣,可以從另一個星球俯瞰大地,「汙濁」也就實實在在的能控制引力了,那時候,「汙濁」的技能也的換一個稱呼,比如叫「AT力場」之類的。
02.反重力原理:
在《文豪野犬》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中原中也隨意的跳躍在被他控制的漂浮物體上,如履平地,甚至隔空能吸起一棟大廈。而現實中的「反重力」原理,最初的假設其實不是在於「反」,而是在於「屏蔽」。
在1902年,H.G.Wells的小說《月球上的第一個人》問世,有一種名為「Cavorite」的材料,只要這種材料塗抹在身上,能起到像隱形飛機反雷達掃描的作用,它能很好的避開引力的抓捕,而起到反重力的效果。
當然這種超前的理論在當時並未得到肯定,而更為貼近科學的當屬CERN(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出來的反質子,我們所熟知的原子核是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而一個正原子=帶正電的原子核+周圍帶復電的電子;而一個負原子=帶負電的原子核+周圍帶正電的電子。而根據質子和中子數量的不同,原子也帶上了不同的電荷,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原子構成分子,分子構成物質,而同種電荷相互排斥,不同種電荷相互吸引。
但是,一直致力於研究宇宙大爆炸起源的科學家,早在1955年就發現了一個反氫原子,作為反氫原子,其原子核=反質子(一個反質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周圍相等數量的反電子(一個反電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
簡單的說,這類改變了原子內基本的結構,朝著與世界上其他物質完全相反的方向在發展。而由這類反原子構成的反物質,在接觸地球上的「正」事物時,其爆發力和泯滅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可怕。也就是說,這科學的不斷探索之下,其實是有這類「反重力」的情況能夠發生的,而發生的基礎,就是在大爆炸和大毀滅之上。在《文豪野犬》的特輯中,曾模糊交代過中原中也的身世,誕生於實驗室的他,雖然外表是一個人類,但其內核極有可能是被基地植入實驗反質子的載體。總結的來說,其實中原中也,就是那個牽引著世界上「正」事物的「反」事物——一個由反質子構成的載體。
03操控重力的可控性:
這個理念要追溯到上個世紀說起。在能力的可控性背後,其實藏著一個關於人本身和能力之間「匹配程度」這一概念。而說起匹配程度,就不得不提起機甲類哲學動漫鼻祖——EVA,真嗣最初開啟初號機之時,就有了「同步率」一說,指的是駕駛證與機架之間的匹配程度,而匹配程度越高,其性能也就越高,而說起EVA中最經典的場景,莫過於EVA中初號機的幾次暴走,400%的同步率曾讓真嗣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TV版中當時暴走的機架直接殺死了綾波麗。
作為領航人的EVA在很多程度上影響了後幾代人對於異能動漫的創作,而「同步率」這一理論,放在文豪野犬中也同樣使用,只是文豪的將機架換成了中也體內植入的反質子力,也就是將外部「同步率」直接轉換為了內部「輸出值」。
而如果你去細細觀察中原中也的技能開啟之時,是會有一個類似於時間隧道一樣的空間,而這一空間的形成,究其原理,就是中原在釋放反質子力時,通過對重力的方向的變化,創造的空間對縮。這一點其實最初是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當中,我們並沒有見過質子的狀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並不是一層不變的,以觀察者而言,中原在釋放反質子的過程中,其他「正」的事物就以空間對縮的形式作為初展現。
這一對縮,雖然具備了加速空間轉移的功能,但是其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這種方法打破了一些即有的物理規律,如果把EVA的同步率400%算是爆表的狀態,那麼中原中也的同步率可以計算為♾,無限大的實力最終的引導方向只有一個——自爆。
在科學界中,怎樣解決這類問題確實是備受關注的存在,但《文豪野犬》裡,作者則在理論層面上給出了最合理的解決方法,那就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人間失格」的意義就是異能無效化,而異能無效化是AGC中很常用的一種形式,相當於一個矯正系統的閾值控制器,和直接消除能力不同,它的作用是短暫並且有效的,而且不會傷害到能力本身。
如此一來,重力操控的可控性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了解了這麼多之後,可以得出第二個結論:「雙黑」之所以是主CP,除了本身作者對於日本文史類的考究之外,其之間涵蓋的科學聯繫也是功不可沒的存在。
反重力操作在現實中的應用:
如果說,二次元的理念距離我們太過遙遠,那麼不妨來看一看當下20世紀的「反重力」操作,為我們日常的人生做出了怎樣的改變。
氫武器:距離1955年第一顆被發現的反氫原子,到2020年為止,CERN(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已經研製出了7顆反氫原子。它們在龐大粒子加速器和強大的磁鐵穿梭,被分離構建出來後變成了「相反」的模樣,其單一個的殺傷力就不容小覷,聚在一起更是能毀滅半個世界。而由於製造反氫原子需要投入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實在過於昂貴,所以僅出現在實驗室中,並未找到合適的使用之處。
磁懸浮:這個嚴格意義上其實更貼近現實應用,如果說《文豪野犬》的反重力操作比較魔幻,那麼更接地氣的「抵消重力」其實在當今世界中應用的更廣,地球本身就帶有磁場,而電磁鐵對於磁懸浮列車而言,剛好起到動態抵消重力的狀態。
離心機:而還有一些別的方法,比如說高速的旋轉,離心,則是利用通過「改造」重力,讓其充當向心力一類的作用,醫學檢驗裡就常常會用到離心機,將血細胞離心後分類,達到提純的目的。
如果說按反重力操作應用排列,那麼他們的順序應該為:氫武器(80%應用)>磁懸浮(50%應用)>離心機(20%應用)。當然,無論是重在未來的反氫離子,又或者是重在現在的醫學離心機,對我們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科學成果。
小結:
就《文豪野犬》本身而言,其日本文豪的設定已經融入了文學的背景,其嚴謹程度不亞於異能的設定,而最為讓人感慨的,還是其異能核心的科學性,現在如果橫向對比,不管是時間軸裡最早的EVA,或者是之後的《某科學超電磁炮》,再到《叛逆的魯魯修》,認真去研讀這類作品,會發現其考究的科學原理並不是完全的空穴來風,裡面包含的磁力、重力、醫學理念,都是不容小覷的知識基石。《文豪野犬》憑著具備了其文化性和科學性互相融合的特點,在一眾動漫中脫穎而出,可謂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