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院就是培養高質量、高層次人才,而高質量的人才往往側面衡量著一個國家的軟實力。
「考研熱」逐漸升溫,考研競爭力也越來越大,2020考研報考人數達到340萬,今年又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嚴峻,很多人選擇考研、二戰,預計21年將突破400萬!儘管部分院校宣布繼續擴招,但擴招人數遠遠小於考研增長人數,招錄形勢嚴峻。
考研,選擇大於或等於努力。今天我們來說說中國研究生院排名,這份榜單包含了研究生院競爭力排行榜,對於21考研、22考研的同學來說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這份排名,是由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中國科教評價網和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共同發布的。他們已經連續16年發布了《中國研究生教育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
01排名依據
中國研究生教育競爭力排行榜的評價指標體系分4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56個觀測點。其中:
一級指標:辦學資源、教研產出、質量與影響、學術聲譽。
二級指標:科研基地、一流大學、學位點、傑出人才、科研項目、科研經費,人才培養、科研成果、發明專利,學生獲獎、論文質量、科研獲獎,國家一流學科、ESI全球前1%學科和上年度優秀學科等內容。
02榜單
榜單中,北京獨佔21所,一家獨大;江蘇共有7所,上海5所,排名第二和第三。
03榜單解讀
1.理工類院校的研究生院依然強勢,佔據多數。
2.幾乎所有的985高校的研究生院排名都很靠前
3.排名第一的不是清北,而是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研究生教育水平在全國遙遙領先。中國科學院大學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是國內第一所研究生院。雖然沒有985等頭銜,但也是一所綜合實力強勁的大學。
4.值得關注的是,有這麼幾所「211」院校的研究生院表現比較優秀,近些年發展的確實比較好,科研實力也在不斷提升,排在了幾所「985」院校前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院、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院、河海大學研究生院、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和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院。
5.報告顯示全國研究生培養單位數量最多的五個省市為:北京市、江蘇省、上海市、陝西省。
6.中國研究生教育競爭力最強的地區分別是: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湖北省和廣東省。
04中國科學院研究生培養實力最強!
相信大家或許早已熟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但中國科學院大學大家卻不太熟悉。從榜單上看,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研究生院實力排名最高!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科教融合為特色的創新型高等學府,隸屬於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中國科學院大學不歸國家教育部管,而是由中國科學院的直接管理。因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主要以研究生教育為主,所以不被很多人熟知,但是對於在生命科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等領域的深造和讀研人士來說,不知道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基本不存在。
學科實力強悍,堪稱博士搖籃
根據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國科學院大學的30個學科被評為A類,其中A+學科18個,這種好成績。除了北大清華之外,沒有任何一個高校能夠匹敵。國科大的本科畢業生的深造率,在中國高校中也是相當高的。在2020年1月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最新數據中,國科大國際排名76位,位列內地高校第一位。在全部22個學科排名中,國科大材料科學和化學學科躋身ESI前萬分之一行列;材料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工程、植物和動物科學、農業、地球科學7個學科進入ESI前千分之一,18個學科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學科。
除此之外,國科大還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實力強悍!
不是985,不是211,錄取分數卻遠超過眾多「985、211院校」
中國科學院大學每年要培育8000名碩士,6000名博士,而本科生每年只招收400名,這也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一個硬傷,本科生教育評定特別的吃虧,所以在雙一流的評選上未進入教育部的雙一流高校。截至2018年底,學校有專任教師3000餘名;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有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1737名,其中兩院院士240人,博士生導師6600餘名;就現在的高校配置來看,哪個學校的研究生導師數量能超過1萬人的?本科生培養採用學業導師制、小班制,精挑細選有名幹將任代課老師,簡直就是對學生精雕細琢式的培養,2014年開始第一批本科生招生,目前6個年頭,本科生人數還沒有代課老師人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