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高校發表SCI論文數量排名》近日發布,SCI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SCI收錄全世界出版的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約3500種。
在SCI收錄的期刊中發表論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一個大學的科研實力。在本期排名中,論文截止到2019年2月12日,其中清華第4北大第5,而中國科學院大學以發表18254篇遙遙領先,獨佔鰲頭。
讓我們看看這是何方神聖?
說起來,這的確是所年輕的大學,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
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來頭不小,成立於1978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創辦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
學校由京內四個校區(玉泉路、中關村、奧運村、雁棲湖)、京外五個教育基地(上海、武漢、廣州、成都、蘭州)和分布在全國的116個培養單位組成。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2014年,國科大開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
截至2017年12月,國科大有專任教師3000餘名,其中兩院院士15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60人;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有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0170名,其中兩院院士238人,博士生導師6000餘名。
截至2018年7月,國科大已經累計授予160615名研究生碩士、博士學位,其中授予博士學位77956名;首次授予290名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國科大培養了全國約四分之一的「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自1978年建校以來,所培養的學生有108名當選為兩院院士。
2018年7月,有5278名博士畢業,5175名碩士畢業,還有本科290名畢業。這是現任校長李樹深院士向學位獲得者表示祝賀。
國科大是國務院學位辦授權學位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據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國科大30個學科被評為A類,其中A+學科18個。在保持自然科學領域學科優勢的同時,國科大近年來不斷加強應用學科、新興交叉學科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建設,在管理學、哲學、醫學、心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學科的實力也逐漸顯現。
在中國科學院和丹麥科教部的支持下,國科大與8所丹麥大學聯合創建了教育科研創新相融合的「中丹中心」,並成立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丹學院」。下圖為中丹樓內景。
「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的校訓,是國科大校園文化的靈魂。
由於本科學生偏少,2017年國科大並未入選國家教育部的雙一流學校名單。對此時任校長的丁仲禮院士霸氣回應:「影響不大,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靠口碑就足夠了」。
根據學校規劃的目標,到2020年,國科大將進入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到2035年,躋身全球一流研究型大學前列;到2050年,躋身全球頂尖創新型大學之列。
這是一所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大學,我們期待她能夠培養更多的人才,期待著裡面能誕生諾貝爾獎獲得者,期待著能讓我國的科研實力躍上新臺階。讓我們再欣賞一下校園的風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