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發表《Nature》論文數量大學排名,第一非清華!

2021-01-11 小朔學長

國際上比較公認的雜誌都有哪些呢?

像搞科研的研究生們和博士生們,他們的導師以及學校都會要求他們儘可能地發一篇sci論文,曾經上過研究生的同學們,應該對這樣的期刊非常的關注,在開學時期就要求自己努力的搞科研,做數據,做實驗,希望能夠儘早的發表一區或者二區的sci論文,還有一個含金量更高的,就是自然雜誌了。

能夠在這門雜誌上發表論文,那麼是肯定是非常具有含金量的中國最頂尖的技術被研究出來的話,那麼如果想得到全世界的公認,那麼只有發表這樣的雜誌才會得到廣泛的響應,曾經在這兒雜誌上發表過文章的人都成為了各國的頂尖的科學家,現在中國的學術界也是非常認可自然雜誌的,有些學校引進優秀人才的時候都會把這個當作硬性的要求,可見這門雜誌的受認可的程度。

在中國2019年到2020年發表的文章數量的大學排名中,第一名並非清北二校,而是沒有任何頭銜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在19年的時候發表了23篇論文,在2020年的時候發表了28篇論文,所發表的門類技術也成為了國際的頂尖技術。

還有一些雙非類的普通本科院校也發表了多篇論文,比如上海科技大學發表了13篇文章,超過了多所985工程院校,還有南方科技大學發表了6篇論文,這充分地說明了雙非普本依然能夠發表高水平的論文。

30所大學排名中,除了我們經常聽到的重點名牌大學之外,還有許多普通的本科院校,這些學校的出現也給了我們非常大的動力。中北大學,福建農林大學都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大學,雖然發表一票論文不一定就代表某所大學到達了何種程度,但是可以表明這所大學已經到了一定的水平。

就像我們說的,出身並不能代表不能成功,一切皆有可能!

各位,你們認為這些發表論文數量的大學排名中,是否可以代表學校的科研實力?

相關焦點

  • 頂級高校論文排名,上海交大、浙大是第一和第二,天津大學是末位
    上海軟科對2018年國內主要高校發表的論文進行了統計,就18所頂級高校的論文數量來說,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一,浙江大學排名第二,清華大學排名第三。 冷絲同時提出這麼幾個需要深思的問題:我國高校的學術論文到底質量如何?要建設一流學科、一流高校,如何建設能夠寫出一流論文的學術隊伍? 就論文數量來看,上海交大和浙大是頭籌,天津大學排名第18位。
  • 2020年度高校Nature&Science總數排名!國科大反超清華排名榜首!
    2020年全年,中國內地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共發表Nature & Science原創論文166篇,佔兩期刊全部原創論文總數(類型為Article的論文)的9.8%(總數為1702篇,僅包含已刊出的論文)。
  • 我國高校發表Nature和Sci數量排行!中科大非第3,十篇可進前十?
    在「軟科」發布的「2012-2019年內地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 & Science期刊發表論文數量」排行榜中,8年數據總和,清華大學問鼎第一(共111篇),北京大學居次席(共67篇),中國科學院大學掙得探花(共47篇),之後是復旦(36篇)、中科大(29篇)、浙大(26篇
  • 資訊丨LetPub最新發布《2017年中國高校發表SCI論文數量排名》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我國科研論文發表數量依然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
  • 各大學發表SCI論文數量排名,清華第4北大第5,第一名是何方神聖
    《2018年中國高校發表SCI論文數量排名》近日發布,SCI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SCI收錄全世界出版的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約3500種。
  • 四年發表兩萬多篇論文,上海交大因此排名世界高校第二
    近日,荷蘭萊頓大學發布了2019年世界大學排行榜,針對全球各大高校的學術論文表現(2014-2017年)進行排行。具體指標有各大高校的學術論文發表數量、各個領域論文引用前50%、10%或前1%等等。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63所大學上榜,其中中國內地高校有165所上榜,看起來我們在學術論文方面的表現還是非常強勢的。尤其是上海交大,奪得世界第二的優秀名次。
  • 全球大學AI排名發布,中國高校搶眼:清華13名北大30名
    全球大學AI排名發布,中國高校搶眼:清華13名北大30名 2018-04-03 0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發表最多的Nature&Science論文?
    2012-2015年,中國內地僅有32所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在N&S發文,其中的19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發文90篇,9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發文10篇,4所非雙一流高校發文8篇。
  • 2012-2019高校Nature和Science論文發文變化,哪些高校發表最多?
    N&S,Nature和Science,國際上最為知名的兩大綜合性學術期刊,被譽為科研領域的皇冠,以成果質量高、發表難度大、影響力廣泛著稱。那麼「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發表最多的N&S原創論文(類型為Article的論文)呢?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大學發表的Nature、Science和Cell論文最多?
    校友會2016-2020年中國大學CNS論文排名,清華大學雄居第一 「雙一流」建設以來,中國哪些大學發表的Nature、Science和Cell論文數量最多?哪些高校躋身2016-2020中國大學CNS論文排名50強?
  • 高校近五年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統計:清華南大位列前二...
    今天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國內高校近五年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入選情況把!「TOP大學來了」統計了近五年來國內各高校優秀博士論文入選數量,供大家參考。01清華大學位列榜首「TOP大學來了」小編從統計來看,從2016年~2020年這五年間,清華大學有8篇博士論文入選,位居高校榜首!
  • 這六所大學屬中國高校第一陣營,南大中科大稍弱-ESI大學排名分析
    近日最新ESI數據公布,中國高校排名穩步前進,數據搶眼。ESI簡而言之就是按照高校論文數量和質量排名,直接反映一個學校的科研水平。中國科學院大學逆轉北大,以全球107名力壓北大的108名,成為中國大陸的第一名。
  • 高校發表SCI論文數量排行公布,清北跌下神壇!這所大學傲視群雄
    要測量大學的綜合能力,自然年發表的SCI論文的數量是必須調查的數據之一,近日,「中國大學發表SCI論文數量排行榜」正式發表,關於SCI論文,碩士課程的指導者經常聽到,但是對於本科生來說可能很新鮮。發表高中發表SCI論文數排行榜,清北跌落神壇!這所大學傲視群雄。
  • 2018年中國高校發表SCI論文綜合排名報告
    在過去的2018年裡,我國科研論文發表數量和質量依然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據SCI資料庫最新檢索至少包含一位中國作者的論文結果顯示,去年中國科研人員發表SCI論文的總數已累計39萬餘篇,較2017年(33萬餘篇)約增長18.2%,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各高校在JCR一區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總數超過51000篇,較2017年(43000餘篇)增長約18.6%。
  • 2018世界大學排名出爐,北大清華斷崖下跌,美國大學佔半壁江山
    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清華北大遭遇斷崖式下跌,北大從去年的54名跌至92名,清華大學從去年的65名下降到98名,眼看都要跌出前100名。這兩所讓無數國內學生高山敬仰,只有尖子生才能進的名校,竟然眼看著就快要跌出世界排名前100了?而中國除了北大和清華,其他大學的排名則更加「慘不忍睹」。
  • QS亞洲大學最新排名:清華首奪第二,這所非985讓人眼前一亮
    據悉,QS從多個維度進行大學排名,主要包括QS學術聲譽指標(30%)、QS僱主聲譽指標(20%)、教師與學生數量比(10%)、國際研究網絡(10%)、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率(10%)等,另外教師人均論文數量、教職員中博士比例、國際教職員比例等佔據了少部分比例。
  • 2018全球計算機與工程學科排名:MIT奪冠 中國23所高校上榜
    在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科排名中,前十名中有7所美國大學,分別是:MIT、斯坦福、CMU、UC伯克利、UC洛杉磯、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  中國的清華排名全球第7,與瑞士的ETHZ(排名第4)以及新加坡的南洋理工(排名第9),成為進入前十的非美國高校。
  • 幸福來得很突然,中山大學兩篇論文同一日被《nature》Online發表
    of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using two independent methods》,這是中山大學在2018年的首篇《nature》主刊論文,羅俊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引力物理專家,2015年從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的崗位上直接空降中山大學出任校長,因此此篇論文也是中山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作的科研成果之一!
  • 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清華拉開與北大差距,這所「三非」大學...
    清華為何遙遙領先北大,中科大、復旦因何進入全球100強,深圳大學又是憑什麼壓過了一幹名校? 國外也搞院校合併,抬升排行榜名次 2020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中,哈佛大學連續18年蟬聯全球第一,史丹福大學和劍橋大學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名。
  • 2020年中國高校在「自然」「科學」雜誌發表論文排行榜
    2020年剛剛結束,中國大學就傳來捷報,2020年,中國大學在《自然》和《科學》雜誌發表論文的高校和發表論文的數量,較2019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2020年,中國高校在《自然》《科學》雜誌發表論文的高校,由2019年的53所,增長到了63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