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好味的雜食耳機——興戈EM2開箱簡評

2021-01-21 發燒火星魚

興戈洛神系列的EM2是在EM1、EM3以及旗艦EM5開售之後推出的產品,定位上還是比較特殊的,在去年發布時算是這個價位少有的一圈一鐵產品。作為國產品牌的興戈雖然成立了也就好幾年,和森海塞爾鐵三角這些動不動宣布自己幾十年沉澱的廠家不能比,但在激烈的隨身耳機市場競爭中如今算是成功紮根,EM2在去年推出的時候顯然是為了填補自家500元價位段發燒產品的空白,比起自家EM1略貴一檔,599元的價格對於一般大眾來顯然是非常容易接受,聲音除了比EM1好外也沒有上升到EM3的誇張價格,毫無疑問是興戈主打高性價比主力產品了。

但燒了一段時間的耳機發燒友估計都清楚,雖然五百元價位段的隨身發燒耳機需求巨大,但顯然競爭對手也非常多,個人能一腦子想出來的500元左右的友商圈鐵競品就不少,而且關鍵部分燒友還會覺得不如一步到位入手千元級產品,而且在如今越來越興起的無線hifi耳機熱潮下,EM2對於興戈來說其實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沒有一定競爭力其實是不會存在的,同時也讓燒友初嘗這個檔次圈鐵耳機以及興戈獨特的聲音魅力,也通過這條耳機本身自帶的高性價比屬性圈一波粉。

對於一款耳機來說,聲音的素質很重要,但包裝設計以及配件則能看出這個廠家的專業水平以及誠意。EM2作為中端級別的耳機實話說配件以及線材水平並沒有比起自家作為旗艦的EK3差,有皮實高逼格的耳機包,配套的耳套就分為均衡套和通透套兩種,能讓用戶根據喜好自行選擇,這一點和自家不少耳機一樣。另一方面,EM2配套的線材是很有特色的,線芯採用了4股鍍銀混編設計,線身非常柔軟,插針部分似乎都為了接插更牢固而加入了限位槽,這類設計其實如今的發燒耳機並不多見,但興戈似乎打算應用到全系列的耳機當中去了,單論牢固度以及聲音素質這條配套的線材不會成為EM2的瓶頸。

單看耳機外觀的話EM2其實和自家洛神EM系列耳機是一脈相承的,背面的金屬面板給予一定的科技感,多種配色也給予燒友不同的選擇,而我手頭這條EM2無色透明款的,能夠一眼看到內部的構造。根據官方介紹,EM2的動鐵單元使用的是婁氏RAF32873,這顆單元在友商Audio Sense的單單元動鐵耳機AS20當中就有使用,本身就作為主打中高頻的單動鐵耳機而存在,而在EM2這個圈鐵耳機當中同樣使用這個婁氏RAF32873,據說考慮到的就是中高頻的密度、解析力以及順滑度。而EM2在動圈單元部分則更為牛逼,和經典的銅雀PRO一樣,如果單論配置誠意和性價比的話,EM2反倒是最誇張的一款了。

當然了,一款耳機最終的聲音水平並不看配置而是看廠家的設計以及動圈和動鐵單元之間的磨合,畢竟如今看來成功和經典的圈鐵耳機很多,出怪聲的圈鐵耳機也並不少,作為勉強能稱之為中端級別的圈鐵耳機,EM2很大程度仍是在多種圈鐵方案中的一個嘗試而已。如果要說EM2的最大優勢是什麼,那麼顯然是EM2就用到了興戈廠家本身就輕車熟路的銅雀PRO一樣動圈單元以及婁氏RAF32873本身就有作為全頻單元的可調節性和寬鬆度了。在我看來,這兩個單元的結合下讓EM2在良好驅動下非常流暢和有音樂味,也有超越其定位的素質。

其實在初聽的時候,個人還以為中端定位的EM2調音會更為中規中矩一點並加強低頻力求討好更多用戶。但配搭多款播放器並且聽了一段時間後,個人反倒覺得EM2屬於非常飽滿有力、信息量夠用並且有不錯順滑度的耳機,一耳朵除了能遠超自家EM1外,實際上比起我常聽的IE60以及差不多2年前入手的飛傲F9都要好,這個好的地方更多的還是在清晰度、音色以及順滑度,並且樂器並不擁擠,低頻有層次感,屬於我最喜歡的調音。

個人並不反感一些高端耳機所擁有的優秀解析力、中頻密度以及極強的低頻動態,但一些高端耳機或許並沒有解決一些樂器回放時候平衡度的問題。雖然說EM2一耳朵確實不是擁有極致解析力的耳機,一些流行樂的背景音樂不算特別突出,但就如上面說的EM2解決了聲音回放時候的樂感和順滑度問題,低頻對於流行以及爵士樂來說是完全夠用了,在有不錯中頻密度的基礎上整個聲場架構也非常合理,橫向不擁擠各個頻段也並不唐突,女聲方面自帶一定味道,但並不是偏重口的耳機。其實在我聽過的所有這個價位段的發燒耳機裡面,或多或少都會有短板,定位上更多是迎合大眾用戶的口味而已。對於剛入門的燒友來說,更多人是追求強大低頻以及亮麗的中高頻,甚至一些一兩百的耳機也往著這個路子走。相對來說EM2的調音還是儘量以自己聲音的理解為主,解決了寬鬆度以及樂感問題,讓低中高頻的過渡更自然一點,關鍵是低頻也並不弱,雖然EM2的高頻樂器表現並不搶眼,但這或許對於燒友來說更合適也更耐聽,對於廠家來說更是成熟的作風了。

使用興戈EM2的過程中,在追去方便的情況下我還是會配搭vivo NEX並開啟hifi模式聽的,偶爾也會配搭hifiman的紅衣太子。比較讓我意外的是這條中端耳機在不同前端下聲音風格其實還是有不少差異的,至少在hifi模式的NEX下中頻密度其實是幹不過紅衣太子的,弱了至少一檔。紅衣太子驅動下的EM2,似乎更高素質以及更強的驅動力填補了信息量的空白,同時也提高了整體的流暢度,聽感來說是一耳朵體色的。其實對於EM2這條圈鐵耳機來說,給予一定的驅動力以及更好信息量的前端,其自然度和樂感都有提升,但我仍覺得EM2的中頻和低頻表現屬於一條相對雜食的耳機了。

從目前來看,興戈EM2的友商競品其實並不少,但這條耳機發售至今也有1年了,在經歷殘酷的市場洗禮後如今其實反倒是口碑最好的EM系列耳機,無論做工、佩戴和聲音,可以看出興戈推出EM2的目標可能是為了越級打怪而存在的。對於燒友來說,可能部分人喜歡極致解析,部分人喜歡味道更濃重的人聲,或許也有人喜歡單動圈的味道,但像EM2這類調音的耳機倒是更適合追求聲音更少短板的燒友。可以說,EM2三頻和聲音框架都非常合理,也在儘量發揮一圈一鐵配置的優勢,似乎看到廠家對於入門-中端級別耳機理解是深刻的,對於初燒以及追求性價比的老燒來說,興戈EM2確實算是值得試試的耳機了。

相關焦點

  • 秒殺AirpodsPro,簡單說說發燒級真無線耳機興戈「日蝕」APT7
    如今真無線耳機市場的產品可謂是非常豐富,但是對於有HIFI需求的發燒用戶來說,一般的跑量型產品其實很難滿足其對於音質方面的高要求,包括我近段時間開箱的華為Freepod系列和小米的Pro版真無線耳機,更大程度上在功能性方面有所側重,發燒類型產品其實仍然屬於小圈子。
  • 耳機界的雜食性動物 興戈MT3這個小金標拿得穩
    耳機這東西,有人會將它分成很多不同的類別,什麼日系啊德系啊,其實,就是為了能讓自己顯得更加專業。不過,更多的大眾想要擁有的就是一副什麼曲風類型都能駕馭,而且上街回頭率倍兒高的那種耳機。價格還不能太高。什麼耳機才能這樣?別說,還真有,興戈就出了這麼一款,型號為MT3。
  • 平頭塞的通透好聲,德國歌德MB500有線耳機開箱評測
    尤其對於發燒友而言,有線耳機的音頻信號傳輸質量,腔體聲學構造方面相對藍牙耳機要更好,簡而言之,大多數情況下同價位的有線耳機聲音要比藍牙耳機好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耳機腔體上的導孔非常大,與普通的入耳式耳機相比,這條平頭耳機可以歸於半開放式耳機,通常認為半開放耳機聲音會比較通透。
  • 截至發稿日 我遇到的最高音質圈鐵真無線耳機!日蝕駕臨
    興戈的旗艦級真無線耳機APT7立項已久,估計不少人和我一樣對它挺好奇。那今天就談談。通常我都是從開箱環節寫起,但此次,因APT7主打的特色,即調音水平太高,且綜合完成度也不錯,故結論前置:興戈APT7會是千元檔又一款具備爆賣品質的TWS,但和競品不一樣的是,它的音質太驚人。
  • 到底什麼叫女毒耳機,教科書般聽感鑑賞
    耳機音質風格定位其實有挺多的,主要大家普遍看到的就有:女聲、男聲、流行、爵士、古典樂、電音、雜食、監聽這幾種耳機風格的定位。那初燒們估計又會有疑問,不就買雜食類的挺好嗎,什麼曲風都能聽?定位雜食,基本上有就是屬於中規中矩,沒有特色,聽什麼曲風都行,但也不突出。耳機的調音方式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就好像人沒有辦法面面俱到。
  • 鍍鈹振膜的超低價HIFI小耳機 TINHIFI T1PLUS評測
    末尾談:畢竟入門級,開箱過程也是極簡單。白淨的盒子掀開就是耳機本體了。T1PLUS共推出了黑白粉綠四個顏色,我這個是白的實物乳白色。有些許玉石感。手感很潤,透著絲柔美。出廠時,耳機和線材是分離狀態,簡單試驗了下插拔,覺得工藝水準還挺高,表現在插拔的輕鬆與連接的緊密上,插拔與連接似乎是個矛盾,要做好、處理好它們並不太容易。線芯鍍銀,線身粗度一般,較單薄,不會顯的太高級,但首尾兩端的耳掛和插頭又挽回些顏面,主要是這兩部分質感呈現夠精美、紮實。
  • 索尼1A評測,偏人聲向的雜食耳機
    大家好,這裡是「愛電子產品」,本次來聊聊索尼1A這款耳機。價格和外觀索尼1A售價1200左右,40mm驅動單元,L型3.5mm插頭,帶線控,帶麥,105db的靈敏度,24歐姆阻抗,重225克。手機可以直推,但有好的前端會發揮的更好。
  • 高牧GOMU 20-60X60 單筒 觀鳥鏡 開箱簡評
    具有輕便靈活、使用方便、密封性好、有效倍率高,光學性能穩定等優點。泡了幾天望遠鏡論壇,聽取一些網友的建議後,決定先買款性價比較高的國產觀鳥鏡玩玩先,覺得玩得開心就進一步投資升級設備,半途而廢落灰損失也較小點,並最終選擇一款高牧GOMU 20-60X60 單筒 觀鳥鏡。選擇的理由:1,便宜。三百元隨便玩,以後落灰也不心疼。
  • 張紫寧同款真無線耳機,1MORE 舒適豆簡評!
    今天,帶來一款萬魔的新品——1MORE 舒適豆·ComfoBuds真無線耳機簡評!開箱:天聲舒適,愛不釋手原創的外觀設計,在同類型耳機裡面具有較高的辨識度。作為一款半入耳式的耳機,在舒適度方面的適用性相對會優於入耳式耳機的佩戴體驗。
  • 輕量化,長續航 碩美科MS300藍牙無線耳機開箱
    碩美科近日推出了一款價格更親民的藍牙無線頭戴耳機:MS300。簡約式外觀設計,三色可選,包括黑色、白色和粉色。具備輕量化機身框架,實測淨重在200g以內。雖然很輕,但並沒加入便攜元素,耳罩一體結構,整副框架只有頭梁長度可調。其中,塑料材質面蓋,但表面做了拉絲細節,稍微增加一些質感。
  • 法國版iPhone12開箱視頻流出 EarPods耳機還在
    由於法國的特殊政策,蘋果最終找到了一個更好地滿足在法國銷售現有iPhone 12和耳機的解決方案。法國版iPhone12開箱視頻流出 EarPods耳機還在新的iPhone 12包裝盒比較纖細,沒有在iPhone
  • 耳機測評|女生用捷波朗Elite85t是什麼體驗?
    開箱測評來咯~在雙11的時候我入了真愛耳機Jabra Elite 85t,實用後發現是真香啊!!!話不多說~開箱![包裝|Kiton西服般優雅]ElITE 85t黃灰配色系的外盒,自己看著賞心悅目,送男朋友也是非常高級了。這個配色是我上初中時最喜歡的,突然有點……hahahha憶青春!
  • 賓得PENTAX雙筒望遠鏡 蟲蟲鏡 開箱簡評
    開箱簡評包裝樣式如下,右下方標註為8.5x21,右上角0.5m表示最短對焦距離。開箱全套如下,望遠鏡裝在收納袋裡,保卡說明書及掛繩一根。取出望遠鏡,還有一層塑膠袋裝著。
  • 雜食報告:UM Mason V3+ 單邊16單元動鐵耳機
    隨身Hi-Fi圈,起家最快,溢價最高的產品莫過於多單元動鐵耳塞了,在動圈耳塞還在五位數的門檻前顫顫巍巍時,多單元動鐵憑藉定製耳機的名頭,已經定價到了5萬了,當然這其中不乏木耳稅和智商稅的產品,圈內找人背書站隊,然後忽悠圈外新人或土豪。
  • 快樂雜食塞:TRN BA8十六單元動鐵耳機體驗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img src="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pc_best/2009/24/c22/232205706_1600906648872.jpg" /> </div><p> 【開箱和產品細節
  • 森海塞爾MOMENTUM Wireless無線降噪耳機開箱
    發燒友們眾心所盼的森海塞爾MOMENTUM系列全新一代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終於上市了,新品的型號叫做MOMENTUM Wireless,國內售價2999元。拿到這款耳機後我也很是興奮,那麼廢話不多說,先給大家獻上這款耳機的↓上手開箱視頻↓關鍵參數方面,森海塞爾MOMENTUM Wireless採用42mm動圈驅動單元,低頻可下潛到6Hz,高頻則可以達到23000Hz,重現錄音棚音質的平衡感以及豐富的音樂細節。對於音質,森海塞爾向來都非常自信。
  • 重低音強勁——xisem西聖ares無線藍牙耳機開箱
    重低音強勁——xisem西聖ares無線藍牙耳機開箱 真無線耳機,現在已經是全面開花了,除掉蘋果、華為這樣地大廠商出的,國內幾乎涉足這一產業的公司,無一不擁有這樣一條產品線,
  • 重低音強勁——xisem西聖ares無線藍牙耳機開箱_天極網
    【天極網IT新聞頻道】重低音強勁xisem西聖ares無線藍牙耳機開箱   真無線耳機,現在已經是全面開花了,除掉蘋果、華為這樣地大廠商出的,國內幾乎涉足這一產業的公司,無一不擁有這樣一條產品線,原本一直在使用的南卡lite,一次洗衣服的時候,放口袋裡忘記拿出來,在洗衣機裡轉了40分鐘,慶幸的是拿出來還能繼續聽,雖然能用.
  • 百元耳機也有四麥克風降噪?omthing真無線藍牙耳機體驗
    2016年,隨著蘋果Airpods的發布,大家也越來越意識到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優點,真無線藍牙耳機市場也越來越火,各大國產耳機廠商,也陸續發布了自己的真無線藍牙耳機,不過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價格也不便宜,稍微好點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動則上千,少則上百,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購買還是有一定的壓力
  • 6K內雜食隨身系統橫評—萬年潛水黨首次曬單
    燒了也有五年時間,期間也玩了不少耳機,耳塞有IE80、800、ER4、EXK等,大耳有X1/X2/MM400/HD650等,播放器M5/ZX100/ZX1/L3pro,一些主流的耳機都玩的差不多,一些大件也都只是在家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