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界的雜食性動物 興戈MT3這個小金標拿得穩

2020-12-06 騰訊網

耳機這東西,有人會將它分成很多不同的類別,什麼日系啊德系啊,其實,就是為了能讓自己顯得更加專業。不過,更多的大眾想要擁有的就是一副什麼曲風類型都能駕馭,而且上街回頭率倍兒高的那種耳機。價格還不能太高。什麼耳機才能這樣?

別說,還真有,興戈就出了這麼一款,型號為MT3。這款動圈可換線入耳式耳塞市場價格只有區區398元,就號稱HIFI,而且人家還拿了日本音頻協會的Hi-Res認證。那麼,它到底有何過人之處,今天就來聊聊。

開箱與外觀:

不像一般耳機的包裝都會有一個耳掛,這個四四方方的小盒子沒有,而且沒有花裡胡哨的設計,只有一個英文LOGO。看得出,設計對產品有足夠的自信。

打開包裝,精緻的耳塞看上去更像一對充滿了科技感的寶石。細節上的打磨體現了廠商對於產品做工上的認真程度。

全家福,這裡要說明的不同點,它比一般的耳機多了一套耳塞頭,據介紹,這款耳機有兩套不同的耳塞頭:均衡型和通透型,均衡型強調低音效果,而通透型更注重中高音的穿透力。

興戈MT3的耳塞採用的是耳廓繞耳式入耳耳塞設計,電視上老有歌手經常戴的那種耳返,這耳機的佩戴方式和它一樣。耳塞為透明式設計,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內部結構。銅雀動圈與超大的腔體在空間感上配合的很好。斜角前出式塞頭對耳朵也相當友好。

耳機線採用了可換線試設計。興戈在耳機線的細節上也做了很多改良,其在兼容一般0.78mm雙針線材的設計同時,對針頭也設計了保護。耳機線材採用了主流的四股無氧銅配合凱夫拉材質,在做到音質無損的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抗拉性。

耳機線同樣在線控和插頭處做了橡膠延長保護。銀與黑的色彩搭配也有著不錯的感覺。

外觀小結:繞耳式耳塞最近很是流行,其特別的外觀設計讓它有了出街時更高的回頭率。在細節上的多外用心完全可以看得出興戈在MT3身上下的功夫。其更多的是有一點向著動鐵那樣的定製耳機那樣的外觀靠近。這也看得出興戈對於產品本身的信心。

試聽體驗:

開始提到了那個日本音頻協會的Hi-Res認證,它其實是由索尼帶頭髮起的,旨在提出音頻行業的標準。而現在有一個說法,叫「千元以下聽個響」其實老機友覺得要分怎麼看這個問題。MT3從外觀來說,己經有著不錯的第一感覺。而試聽就是一個以個人感觀來評述的問題了。

選擇的前端比較主流:iPhone 6sp,雖然很多人覺得這樣的破玩意兒也拿來做前端是不是有一點過時了,不過,它做為音樂播放器來說,還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低噪還算能接受,而且對於普通大眾來說,總不能動不動就帶個播放器吧,也不現實。而且,在線曲庫也是選擇它的理由之一。

額定阻抗只有18Ω,相對於一般的耳機動不動30Ω以上的高抗性,MT3的紙面數字確定還不錯,在試聽的時候,聲音明亮且音場足夠。易推性很明顯。

流行音樂是很多朋友手機裡的常備,而電子舞曲更是很多年青朋友頂禮膜拜的神作。其實舞曲對於耳機的要求更高,在試聽deadmau5大神的Animal Rights,從開頭那典型的咚次踏次就把耳朵先搞定,10mm高磁路複合動圈單元將超強的電子鼓將強勢的低頻表現的淋漓盡致。而每一次加進音軌的時候,它都有著很強烈的表現力,當最多達到八條音軌時,低頻並沒有將其它音軌掩蓋。而混響的條理也很清晰。音量到80%的時候,衝擊力己然足夠。

換一副耳塞,當換了通透型耳塞的時候,王菲的「棋子」在耳朵裡流淌,人聲表現很準確。讓人很不自覺得就能跟著歌去輕聲哼唱。每一次換氣聲清晰入耳。在高潮部分的副歌時,高音並沒有發尖,讓耳朵很舒服。這就是所謂的高音「甜」吧。

很少有人拿一款普通的耳機去試著聽什麼大編制的交響樂來做一段評測類體驗,不為別的就怕翻車。不過,我就是想試。拿電影《木乃伊》的原聲音樂:The Mummy Returns 試一下 。7分多鐘的音樂,從開場的小提琴合奏,到第二場進門時具有異域風情的木鼓都有著清晰的定位。聲場效果出乎意料。原以為的那些都沒有出現。耳機的空間感表現力具有足夠的說服務。≥108dB(at 1000Hz)的靈敏度真的不是嘴上說說。

總結:如果說,繞耳式耳塞給人帶來的只是新鮮感,那麼MT3的通用性更是它的亮點所在,高端市場在耳機市場如果說是小眾的話,那麼MT3的價位和表現力,還是有很強的性價比說服力。其不管是在高中低頻各段的表現力,還是在音場混響的調節渲染上,都很有亮點。通透的音色與音效的渲染都給了它一定的加分,而且,據了解,現在興戈還出了一款無線耳機線,與耳塞通用,這就將適用場景又加入了運動元素。值得一試。

相關焦點

  • 通透好味的雜食耳機——興戈EM2開箱簡評
    興戈洛神系列的EM2是在EM1、EM3以及旗艦EM5開售之後推出的產品,定位上還是比較特殊的,在去年發布時算是這個價位少有的一圈一鐵產品。根據官方介紹,EM2的動鐵單元使用的是婁氏RAF32873,這顆單元在友商Audio Sense的單單元動鐵耳機AS20當中就有使用,本身就作為主打中高頻的單動鐵耳機而存在,而在EM2這個圈鐵耳機當中同樣使用這個婁氏RAF32873,據說考慮到的就是中高頻的密度、解析力以及順滑度。而EM2在動圈單元部分則更為牛逼,和經典的銅雀PRO一樣,如果單論配置誠意和性價比的話,EM2反倒是最誇張的一款了。
  • 《等待戈多》,「戈多」到底是個啥?
    兩個小癟三一樣的流浪漢——愛斯特拉岡和弗,在黃昏時坐在一棵樹下,等待一個叫做「戈多」的人。不對,應該寫作:叫戈多的「人」畢竟,這個「戈多」從始至終沒有出現過,是人是鬼你無從得知。你只是會看見,這倆流浪漢在等待的過程中,做了不少蠢事情,比如:把鞋子脫掉,又穿上。把帽子脫掉,又戴上,然後兩個人交換著帽子戴。
  • 窄頭雙髻鯊具備雜食性動物消化能力
    外媒稱,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窄頭雙髻鯊是嚴格的食肉動物,只會偶爾因意外而食入綠色植物。窄頭雙髻鯊遵循雜食性動物的飲食規律,其中,海草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窄頭雙髻鯊是一種常見的小型鯊魚,廣泛分布於東太平洋、西大西洋以及墨西哥灣的淺海水域,主要捕食螃蟹、蝦、貝類以及小魚。此前有研究顯示窄頭雙髻鯊會攝入海草,但大部分人認為,這是鯊魚在捕獵隱藏於海草中的蝦蟹時偶然誤食的,並不會從中吸取營養。
  • 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
    ▲河馬(學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體型巨大,體長4米,肩高1.5米,體重約3噸,軀體粗圓,四肢短,腳有4趾,頭碩大,眼、耳較小,嘴特別大,
  • Nature:猛獁象等可能曾是雜食性動物
    這張圖片是對晚第四紀的歐亞大陸最北端的重建中我們所熟悉的一種情形:大量猛獁象和其他現已滅絕的巨型動物在大草原上吃草。對這個時期的植被所做的分析一直主要是基於化石花粉數據。這項研究採用一個更直接的方法,即對整個北極周圍不同地點的植物和線蟲DNA進行分析。
  • 貓科裡面的雜食性動物:逮誰吃誰是它的天性,兇猛程度堪比猞猁
    整個貓科家族裡面還是有像熊類一樣的雜食性動物,那就是短尾貓。短尾貓是一種長得很像猞猁的動物,身長不到2尺,體重在5-14公斤左右,比我們家養的貓咪要大一些;它的毛髮顏色各不同,主要呈現灰褐色跟黃褐色,背上的毛髮比較深,肚子呈現白色或者灰白色,身上長有像猞猁一樣的斑點,但是跟豹字有很大的差別。
  • 犰狳屬於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屬於雜食性動物
    可以說,犰是具備最完善的自然防禦能力的動物之一。除了筆甲它還具有極強的打洞能力,這得益於其堅硬的爪。它的腿比較短,但是其前腳上有力的爪子打洞速度非常快,一會的工夫就能將自己埋入土中。犰狳屬於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主要以甲蟲、蠕蟲、白蟻、黑蟻、蟲、小斯蜴、鳥蛋、堅果和蛇類等為食物,屬於雜食性動物。另外,特喜歡吃腐爛的動物屍體。亞馬孫叢林是一個充滿神秘和危險的地方,鱷魚、毒蛇、食人魚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秒中會發生什麼。
  • 戈16,以我的名字呼喚你 | 長江戈 15回歸暨戈16啟動儀式
    長江商學院戈16集結號已經吹響。隨每一個校友步入會場,會場門口布置的一頂頂藍色帳篷又把大家帶回到戈壁灘上那些雖艱難卻激情的珍貴歲月。每一個校友都滿懷神聖之心,在一塊塊小小的戈壁石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把所有這些寫有名字的戈壁石堆在一起,便構成了長江人在戈壁的豐碑。 「戈16,以我的名字呼喚你」,以深情,以理想, 戈15回歸,戈16出發!
  • 外媒:雜食性鯊魚首次被發現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窄頭雙髻鯊是嚴格的食肉動物,只會偶爾因意外而食入綠色植物。據印尼《雅加達郵報》網站9月5日報導,科學家們5日說,事實並非如此。窄頭雙髻鯊遵循雜食性動物的飲食規律,其中,海草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 戈十五角逐出龍虎榜,戈十六高級啟動
    在第十五屆玄奘之路商學院戈壁挑戰賽(以下簡稱戈十五)結束當天的10月4日,賽事創始人、主席,行知探索董事長曲向東也同時宣布了戈十六的啟動。在本次戈十五的比賽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裡昂商學院、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新加坡國立在大學商學院、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商學院、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等42所商學院和怡寶、東軟集團、華碩電腦等9家品牌組,以及清泉學院等3所開放院校、SAIF金戈隊等7個老戈組都以完賽的團隊成績,獲得了沙克爾頓獎。
  • 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河馬
    河馬一種兩棲動物,同時也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它們長得很大塊,身長約4米,體重3噸左右,有著大大的腦袋,小小的眼睛和小小的耳朵,肥碩的身軀配上4條小粗腿看上去很是笨拙,尾巴比較小,典型的特徵就是它們的嘴巴很大,食物主要是水草,大多分布在非洲。
  • 小龍蝦為雜食性動物,在養殖時,投食之前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在大家對小龍蝦普遍的認識中,都知道小龍蝦是雜食性動物,那到底什麼是雜食性動物?小龍蝦的雜食性表現在哪?在養殖小龍蝦時,投食之前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問題?雜食性動物就是既以動物為食也以植物為食,以食用動植物來獲取維持自身生命活動。
  • 二戰「戈胖子」:曾經的一流飛行員,為何卻墮落成「自戀狂」?
    在後世印象中,這個「戈胖子」就是個自私自大,愛慕虛榮,好大喜功的人。我們先看看戈林早年的從軍經歷: 和希特勒一樣,戈林也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但是身份要比下士希特勒高得多,他當時可是德國王牌飛行員,他在戰爭期間取得了擊落22架敵機的驕人戰績,獲得過德國最高級別的軍事勳章「大鐵十字勳章」。
  • 絕無僅有的戈15
    註定成為「特別版」的戈15,給出了部分答案。 98跑:戈15調整延期至10月1日舉辦,目前已經啟動的雲備戰,與以往的線下備戰有何不同?疫情對戈賽的影響集中在哪些方面? 目前還不能聚集,戈15 開啟的是雲備戰的模式。雲備戰已經從5月1日零點啟動,各院校的參賽隊員通過小程序掃碼,進入各院校的「戈友圈」,一起線上跑步、打卡互動。這次雲備戰還聯合怡寶推出了公益活動,比如根據戈友線上跑步的裡程,怡寶會給貴州山區一些缺水的鄉村小學捐贈純淨水。
  • 作為雜食性動物,人類並非天生就知道該吃什麼
    作為雜食性動物,我們並不是生來就知道哪些食物是好的、安全的。每個人都需要從能吃到的東西中,憑感覺找出自己能吃什麼。從很多方面而言,這是個讓人感到愉快的機會。這也就是世界上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烹飪方式的原因。 甚至連牛奶也是複雜的。提倡者們經常會提醒我們說,配方奶粉永遠都不會和母乳一模一樣。其實,母乳也不是單一的物質。
  • 狨猴是雜食性動物,一般以花果、樹膠、昆蟲為食
    這個科有3屬35種,其中包括獅狨、皇檉柳猴、頂檉柳猴、侏狨、黑白檉柳猴、普通狨猴等。它們主要生活在南美洲亞馬孫河上遊森林中,也有部分狨猴生活在巴西西部、厄瓜多和秘魯北部的亞馬孫河上遊。狨猴體小尾長,成年後身高僅有10-25釐米,重80-300克,而新出生的線猴只有蠶豆般大小,體重僅僅13克。它活沒,可愛,性情溫和很容易養,還喜歡提鼠子吃。
  • 奇特冷兵器:第1用龜骨打磨而成,第2「最變態」不輸銅戈鐵戟
    導語:奇特冷兵器:第1用龜骨打磨而成,第2「最變態」不輸銅戈鐵戟在古代時期,人們都知道要用鐵、鋼等堅硬的材料來打造刀具。但是,如果時間再往前推移一些,那情況就不同了。在石器時代,人類已經學會用動物的骨頭來打造武器。
  • 小倉鼠是雜食性的動物,很好餵養,但是倉鼠壽命很短
    倉鼠是雜食性的動物,很好養,也不挑食,玉米,花生,葵花籽,胡蘿蔔,南瓜,水果,麵包蟲,小魚乾等都是它的食物。麵包蟲和小魚乾屬於倉鼠的補品了,補充蛋白質和鈣質,一天不要給它們吃的太多哦。倉鼠很可愛!很多小夥伴都非常喜歡它們。
  • 華理戈15 | 華麗回歸
    沙海戎馬歸來,依舊韶華少年玄奘之路商學院戈壁挑戰賽已然閉幕,但屬於全體戈15的後戈壁時代才剛剛緩緩拉開序幕。戈15是華理戈賽新的十年開端,經過多年的蟄伏沉寂,戈15承載了華理EMBA所有人的心血和激情,戈15終於用行動和和成績兌現了出徵日的諾言—「低調出徵、高調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