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對小龍蝦普遍的認識中,都知道小龍蝦是雜食性動物,那到底什麼是雜食性動物?小龍蝦的雜食性表現在哪?在養殖小龍蝦時,投食之前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雜食性動物就是既以動物為食也以植物為食,以食用動植物來獲取維持自身生命活動。
小龍蝦為雜食性動物,它們能以水中的水草(水葫蘆、苦草、水花生等)或人工投食的植物性飼料(玉米、小麥、南瓜等)為食,但小龍蝦更喜歡食用肉食,比如自身生長水域中天然的魚蝦、螺螄、蚌類和水生昆蟲等,還有人工投餵的肉食性飼料。

在養殖小龍蝦時應注意一點,就是在養殖密度比較大、投餵的飼料不足和水域中的食物缺少時,小龍蝦會以同類相食,體弱或剛蛻殼的軟殼蝦往往成為同類攻擊的對象。
小龍蝦的食量很大且貪食。據觀察,在夏季的夜晚,一隻小龍蝦夜可捕提5隻左右的田螺。當然它也十分耐飢餓,如果食物缺乏時,一般7-10天或更長時間不進食也不至於餓死,小龍蝦的這種耐飢性為小龍蝦的長途運輸提供了方便。

小龍蝦不僅貪食,而且還有搶食和格鬥的天性。通常在以下兩種情況時更易發生:一是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養殖密度大,小龍蝦為了爭奪空間、餌料,而不斷地發生爭食和格鬥,甚至出現自相殘殺的現象;二是在投餵動物性餌料時,由於投餵量不足,導致小龍蝦為了爭食而互相格鬥。
那麼在養殖小龍蝦時,投食之前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第一,了解小龍蝦自身消化系統的消化能力不足
小龍蝦的消化道短,而且自身內部的消化酶分泌不多;還有,在水溫出現一定幅度的變化後,小龍蝦會對此出現應激反應,甚至拒食等,這些因素都會妨礙小龍蝦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第二,不要盲目迷信小龍蝦的天然餌料
因為小龍蝦的自身特性反饋給到養殖戶一些表面上的信息,讓養殖戶認為小龍蝦十分容易養殖。只要肉食飼料投餵充足、養好水中的水草再適當的投餵點玉米、小麥、南瓜等飼料就可以了。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我們需要科學的搭配飼料,在小龍蝦的不同生長階段投餵不同的配合飼料。

第三,選擇口碑好的知名品牌飼料使用
飼料本身的營養平衡與生產廠家的生產設備和工藝配方相關聯,例如有的生產家為了節省成本,會用部分植物蛋白替代部分動物蛋白,加上生產過程中的高溫環節對飼料營養的破壞。養殖者在選用飼料時要理智謹慎,最好選擇口碑好的知名品牌飼料使用。好的品牌飼料會增產增收。

第四,定期在飼料中拌入產酶益生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
小龍蝦自身消化系統的消化能力不足,為了有效彌補小龍蝦的這種情況,提高小龍蝦的消化能力。從而提高小龍蝦對營養吸收的能力,長得更快更大個。我們應該在投餵飼料前,定期的在飼料中拌入產酶益生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

第五,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營養保健品和微量元素
我們在投餵飼料時,總會有一些飼料沉積在稻田底部,對底質和水質造成些不好的影響,小龍蝦會產生應激反應。所以在投餵飼料前,我們應該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營養保健品和微量元素,提高小龍蝦的活力和免疫抗病能力,促進小龍蝦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