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一種兩棲動物,同時也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它們長得很大塊,身長約4米,體重3噸左右,有著大大的腦袋,小小的眼睛和小小的耳朵,肥碩的身軀配上4條小粗腿看上去很是笨拙,尾巴比較小,典型的特徵就是它們的嘴巴很大,食物主要是水草,大多分布在非洲。
它們一天之中大多時間都在水中,因為它們不能長時間在離開水,這樣會使皮膚開裂,它們的皮很厚,有40-50毫米,皮膚能夠分泌一種類似防曬乳的微紅色潮溼物質,這種物質可以很好地防止蚊蟲叮咬,它們的視力很差,看見岸上的東西都很模糊。
有人說為啥鱷魚見了河馬不咬它?這是因為呢河馬的肉太硬了,既不好咬也不好吃,而且最主要的是它最拿手的本領在河馬身上無法實施,這個本領就是咬住獵物的一塊肉,然後轉動自己的身體,使那塊肉從獵物身上脫落,而因為河馬的肉太過硬的緣故,它們基本上不會成功,看來肉硬又難吃還是有點好處的,許多天敵都不稀罕吃你。
我們的河馬也算是個熱心腸,有時候看不慣鱷魚咬別的動物的時候就會上前去搗亂,還有這段時間看到的一段視頻,視頻中一隻小鹿被獅子逼到了泥潭裡,獅子站在岸上等待,但是並沒有要下去的意思,小鹿就在泥潭中也不敢動彈,就在這個時候河馬遊過來推著小鹿到了岸的另一邊,小鹿飛快上了岸跑走了,還有一個視頻是小鹿被一群鬣狗圍攻到泥潭,鬣狗撕咬著小鹿,小鹿一個勁的往泥潭的方向掙扎,而泥潭中正好有隻河馬,它仿佛在向河馬求救,河馬看見之後就給了鬣狗一個下馬威,小鹿順利逃脫跑進泥潭,但是鬣狗不走就圍在周圍想要把小鹿拉上來,不一會河馬突然一口咬死小鹿,這個視頻大多數人認為河馬是在助力,還有人說小鹿選擇向你求救最後卻被你咬死,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但是我認為呢,河馬是在幫小鹿,當時的情景就算把小鹿送上岸,小鹿也逃不了,只會被這群鬣狗活生生吃了,與其這樣,不如給它個痛快,好讓它少受一些痛苦與恐懼。
目前呢它們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12年哺乳綱紅色名錄--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