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粕在雜食性淡水魚類飼料中的應用

2021-01-21 水產養殖網
大豆粕在雜食性淡水魚類飼料中的應用出處:中國漁業報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07-01-29 13:26:00
&nbsp&nbsp&nbsp&nbsp前言

  在許多魚類的養殖生產中,其飼料配方主要應用來自大豆的原料已有多年的歷史。作為一個類群,具有雜食性攝食行為的各種淡水魚類一直被餵以豆粕含量相對較高(佔60%)的配合飼料。這一類群的魚類在世界水產養殖產量中佔有最大的份額,也是大豆產品的主要消費者。

  魚的種類

  這一類群的淡水雜食性魚類,主要包括各種鯉科魚類。鯉魚系公元前15世紀在中國首先被養殖的一種魚類,具有歷史性的標誌。這種魚類已在亞洲、歐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各國養殖多年並形成養殖產量,成為世界水產養殖產量最大的種類。其他各種中國鯉科魚類,如鰱魚(Hypopthalmichthysmolitrix)、草魚(Ctenopharyngodonidella)、鱅魚(Aristichthysnobilis)、銀鯽(Carassiusauratusgibelio)及鯪魚(Cirrhinusmulitorella)主要在中國被廣泛養殖,儘管在亞洲的其它地區及歐洲養殖,但其產量十分有限。

  印度鯉科魚類,如南亞野鯪(Labeorohita)、印鯪(Cirrhinusmrigala)及喀拉䰾(Caltacalta)是屬於印度次大陸的另一類本土魚類種群,主要是在印度養殖。這些魚類一般在施肥池塘中養殖,同時投餵補充飼料。Ictalurus和Clarius屬的鯰魚也是在世界各地養殖的主要淡水雜食性魚類。斑點叉尾魚回成了北美洲最大的水產養殖業品種,同時也在拉丁美洲及亞洲養殖。Clarius屬的鯰魚,又稱為「會走的鯰魚」,在東南亞、非洲及近東廣泛分布,並在一些歐洲國家養殖。在亞洲養殖的主要種類包括蟾胡鯰及C.Marrocephalus;而尖齒鯰(Clariusgariepinus)已在非洲及歐洲養殖。

&nbsp&nbsp&nbsp&nbsp這些種類已在土池和反覆循環系統中以各種不同的精養水平進行養殖。養殖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所用的投飼方式,其範圍從施用有機肥料到應用營養完全的配合飼料。

  另一類在世界被廣泛養殖的淡水、雜食性魚類是各種羅非魚(Oreochromis及Tilapiasp.),羅非魚構成了全球水產品產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魚類屬於非洲及中東的本土種類,但也在世界上熱帶及溫帶地區廣泛養殖,羅非魚被人們用各種養殖系統以不同精養強度進行養殖,其投飼方式也作相應調整。還有幾種其它的淡水雜食性魚類,其養殖產量目前僅限於世界的某些特定的地區。銀鱸是其中的一個例子,該魚系澳大利亞的一種本土魚類,已經證明,銀鱸在土池中養殖具有極佳的的生產潛力。

  大豆產品幾種不同大豆產品用於各種魚類的效果已進行了評價,這些產品都含有相當高的粗蛋白,含量範圍為38%~49%。一般認為,大豆產品在所有的植物原料中含有最為平衡的胺基酸組成,而且各種大豆產品的必需胺基酸相對含量(以粗蛋白的%表示)都十分相似。與大部分魚類對胺基酸的定量需求相比較,含硫胺基酸、蛋氨酸及胱氨酸通常被認為是大豆產品中最有限制性的胺基酸。

  在水產養殖飼料中應用最廣的大豆產品是去油豆粕。如果包括豆皮,溶劑浸出形成的產品一般含粗蛋白44%,如不含有豆皮,則一般含粗蛋白48%。應用螺旋壓榨機加工大豆的抽取物形成的大豆粕約含42%的蛋白質。這些大豆粕的胺基酸組成(佔蛋白質的%)基本類同,在所有的植物蛋白中表現出最平衡的組成。帶皮大豆粕的纖維含量約為6.2%,而不帶皮的大豆粕的纖維含量則明顯降低,約為3.4%。由於有效的溶劑浸出加工,這兩種大豆粕的含脂量約為1%。由於這兩種大豆粉在水產飼料中應用較為普遍,因此,本文將主要對這兩種大豆粕的應用作一闡述。

  另一類普遍應用的大豆產品稱為全脂大豆粉(FFSBM),系由大豆的熱處理加工製成,這類產品的粗蛋白含量約為38%,脂肪含量約為18%,其中亞油酸、亞麻酸的含量較高。對FFSBM的評估表明,FFSBM在溫水雜食性魚類飼料中的用量較肉食性冷水魚類更有限制,主要原因是通常在前者飼料中的含脂量較為有限。為了儘量消除生大豆中已知存在的熱敏性抗營養因子,應對FFSBM進行適當的熱處理。現已應用的幾種不同的熱處理方法包括大豆的蒸煮法及幹擠壓法。

  根據現已發表的有限研究結果,經適當熱處理的FFSBM對各種溫水性魚類的營養價值有所不同,FFSBM對鯉魚的營養價值與商業性的豆粕或用豆油再配製的大豆蛋白濃縮物相同(Viola等,1983年),而Abel等人(1984年)報導,飼料中含有50%經熱處理的FFSBM代替對照飼料中50%的魚粉,鯉魚的生長僅為對照飼料的60%~65%。這一結果是歸因於試驗飼料中胺基酸平衡不理想,對FFSBM飼料添加賴氨酸、蛋氨酸和蘇氨酸將使鯉魚的生長加快。

  將對照組飼料中所含30%的魚粉用FFSBM替代後投餵羅非魚雜交種(OreochromisniloticaxO.aureus),結果表明魚體增重、飼料效率、蛋白質效率比及蛋白質消化率與投餵對照飼料的魚體基本相同。在另一項研究中,對尼羅羅非魚分別投餵含58.3%經蒸煮的FFSBM的飼料以及52.4%溶劑浸出大豆粕的飼料,結果是魚體增重、飼料效率及表觀蛋白質消化率基本相同。

&nbsp&nbsp&nbsp&nbsp人們對斑點叉尾鮰的研究也已有報導。在池塘試驗中,對照組投餵含商業性大豆粕的配合飼料,試驗組投餵含37.2%及77%FFSBM分別替代對照組飼料中50%及100%的商業性大豆粕,結果試驗組和對照組的魚體增重和蛋白質增重基本相同,但試驗組魚體的脂肪沉積比對照組要多。對另一種鯰魚———Clariusgariepinus投餵用FFSBM替代對照組飼料中44.6%的花生粕時,魚體增重及飼料效率基本相同。

  另一種大豆產品是大豆蛋白濃縮物,目前在大部分魚類飼料中尚很少應用。根據至今為止所作的有限評估,該產品系一種較高營養價值的蛋白質原料。但由於其成本較高,一般難以在魚類的大部分飼料中應用,可能的例外是在一些專為特定、有時間限制的發育階段(如一些魚類的幼體階段)設計的飼料中可以應用。

  消化率許多雜食性魚類對大豆產品各種營養成分的消化率或利用率已被進行了評估。一般說來,對大豆產品各種成分的消化率係數普遍較高,這表明這些成分中大部分可為魚類消化、吸收並用作進一步代謝。

  有關鯉魚、斑點叉尾鮰、羅非魚及銀鱸等魚類對大豆產品蛋白質消化率的報導幾乎一致,認為均在90%以上,對於某種魚類甚至達到95%以上。其蛋白質消化率係數與任何其它高質量的蛋白質原料(如各種魚粉)相類似,對於大豆產品蛋白成分的單體胺基酸的利用率,對少數魚類如鯉魚、斑點叉尾鮰、銀鱸作了測定。然而,基於從這些魚類獲得的數據,所有必需和非必需胺基酸的表現利用率均較高,斑點叉尾鮰的最低值平均達81%,鯉魚及銀鱸的平均最高值分別在91%和95%之間。鑑於其它雜食性魚類對大豆產品有較高的蛋白質消化係數,預期這些魚類對胺基酸的利用率也將較高。因此,只有獲得每一種魚類對胺基酸利用率的數據,我們才可根據胺基酸的利用率更為準確地為這些魚類配製配合飼料。

  大豆粕脂肪的消化率也較高,鯉魚及斑點叉尾鮰的消化率範圍在74%~90%,對大豆產品糖類的消化率尚未測定,但預測將比其它產能營養物質要低,主要是指非澱粉多糖及不可消化纖維的存在。據報導,藍羅非魚對糖類的消化率係數為54%。主要由於這一成分有限的消化率使得總乾物質消化率係數降低,一般為74%~90%。

  各種大豆產品的能量消化率均較高,一般為57%~84%。基於這些數據,溶劑浸出大豆的可消化能水平一般在3000kcal/kg(12500k農/kg)左右。FFSBM對大部分魚類的可消化能將更高,因為FFSBM的脂肪含量更高。

&nbsp&nbsp&nbsp&nbsp原料替代大豆粕具有蛋白質含量較高、胺基酸組合互補性相對合理的特點,人們傳統上將其與魚粉比較來加以評估,而魚粉一般被認為是對水產動物營養價值最高的蛋白質原料。由於魚粉較為昂貴,而且隨著水產養殖業的不斷發展,魚粉有限的可獲性已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對合適的魚粉替代物的評估已成為一項長期、優先的研究任務。至今為止所做的大部分研究工作均集中在已廣泛養殖的淡水雜食性魚類上。這些魚類對含有植物原料的配合飼料的可接收程度一般不會減少,與肉食性魚類相比較,這些魚類一般對魚粉及其它動物來源的蛋白原料的依賴性更小。因此,這些魚類的飼料配方中用大豆粕替代魚粉的能力是十分明顯的。以下的研究結果將作一概述。

  早期對鯉魚的研究表明,在低蛋白飼料(25%)中,把大豆粕含量從15%增加至35%,而魚粉含量從15%降至5%,將導致魚體生長減慢,而且通過補充額外的蛋氨酸或脂肪也不能改變這一現象。然而,後續的實驗證明在以大豆粕為基礎的飼料中,補充脂肪(高達10%)、蛋氨酸(0.4%)及賴氨酸(0.4%~0.5%),可用大豆粕(含量高達45%)完全替代魚粉(其含量高達25%)。

  另一項應用高蛋白(37%)飼料飼養鯉魚的評估試驗中也獲得類似的結果。在這項研究中,對照飼料含45%褐魚粉,試驗飼料中逐步用大豆粕、玉米蛋白粉和(或)肉粉的混合物替代魚粉,結果發現,對照組中的魚粉從45%降至22%,同時添加25%大豆粕和10%玉米蛋白粉時,鯉魚的魚體增重、飼料效率及蛋白質效率比(PER)基本相同,用其它成分的混合物將影響上述反應指標。在含5%肉粉、15%玉米蛋白粉、40%大豆粕(但不含魚粉)的飼料中,補充賴氨酸、蛋氨酸及蘇氨酸可改善魚體增重和飼料效率指標,達到投餵對照飼料組90%的水平。

  在另一項試驗中,將胺基酸和蛋氨酸的混合物添加到含5%肉粉、14%玉米蛋白粉及38%大豆粕的飼料中也獲得類似的結果,由於這種混合物的添加,使鯉魚的魚體增重、飼料效率及PER反應達到了攝食含45%褐魚粉的對照飼料的90%左右。同時也有報導,將大豆粕與其他一些富含胺基酸(如甲殼類蝦蛄粉)的原料混合可使鯉魚獲得快速生長。

  多項對斑點叉尾鮰幼魚開展的水族箱試驗表明,在飼料配方中用大豆粕完全替代曼哈頓魚粉將導致魚體生長減慢。飼料中補充賴氨酸、蛋氨酸及胱氨酸不能改善魚體的生長性能。此外,有一項實驗室研究報導,含50%大豆粕並加有穀類酒糟的飼料可完全替代魚粉,且不會使斑點叉尾鮰生長減慢。

&nbsp&nbsp&nbsp&nbsp隨後的許多試驗表明,用大豆粕或其它成分如棉籽粉或肉骨粉完全替代魚粉的飼料將斑點叉尾鮰在土池中飼養至商品規格,對魚體生長及飼料效率沒有任何負面影響。其它一些斑點叉尾鮰的池塘試驗表明,攝食含28%~32%粗蛋白(主要蛋白源大豆粉)飼料 (本文已被瀏覽 4594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淡水魚類甲殼動物病及鉤介幼蟲病的防治
    淡水魚類甲殼動物病及鉤介幼蟲病的防治淡水魚類甲殼動物病是由甲殼動物寄生引起的淡水魚類疾病。甲殼動物的主要特徵是身體異律分節,分頭、胸、腹三部分(有些種類的頭、胸部融合),具有幾丁質的外骨骼,有2對觸肢,附肢有關節,開管式的循環系統。
  • 黃顙魚是一種雜食性魚類,有利尿消腫的好處,5種人工養殖方法!
    黃顙魚是一種雜食性魚類,有利尿消腫的好處,5種人工養殖方法!黃顙魚是一種雜食性的魚類,它也被叫做黃骨魚,主要是吃一些小動物,比如說小魚小蝦以及水生的小昆蟲,和一些浮遊的生物。黃顙魚是一種溫水性的魚類,對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強,主要分布於我國的長江,黃河,珠江,以及黑龍江和遼寧地區的一些河流流域。但是由於野生黃魚不好捕捉,數量也少,不能滿足我們的日常需求,人工養殖越來越多。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就是關於黃顙魚的五種人工養殖方法。1、首先要講的就是在池塘中養殖黃顙魚,這是一種非常傳統的養殖模式,許多魚類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養殖。
  • 粵東本土原生淡水魚類之十九——臺灣白甲魚
    ↑↑↑點擊上方的「粵東本土原生淡水魚類」專輯進入查看。臺灣白甲魚,在本地山溪中、上遊比較常見的一種魚類。
  • 粵東本土原生淡水魚類之七——高體鰟鮍
    高體鰟鮍是曾經在粵東本土廣泛分布的魚類,將近十年前,我還曾多次在許多不同的溪流記錄過,可惜現在也是越來越少了,而且在某些溪流中已經絕跡。第一次認識高體鰟鮍,那是在我很小的時候了。家門口就是小溪,有一些不懂事的小孩,從上遊倒農藥(毒魚是違法行為,請勿模仿!),下遊一群群的魚浮上來。
  • 南京地理所在小型雜食性魚類對湖泊生態系統的影響研究中獲進展
    魚類在維持湖泊食物網結構與功能穩定中發揮重要作用。雜食性魚類是指同時以植物性餌料和動物性餌料為食的魚類,可至少從兩個營養級中獲取食物來源。例如,鯉可攝食搖蚊幼蟲、水蚯蚓和植物碎屑;鰱、鱅可攝食浮遊植物和浮遊動物。因此,雜食性魚類可通過多種途徑(多個營養級)影響湖泊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 根據肉食性魚類,種類及特點配餌料
    肉食性魚類很多,肉食性魚類的配方有青魚、虹鱒魚、甲魚(不是魚類)、鰻魚、繪魚、石斑魚、鱸魚、月鮑等配方。這幾種魚在野生環境中均食小魚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所以它們的食性偏動物性,當然在極端飢餓的情況下,就會自相殘殺,出現大魚吃小魚的現象,這種現象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
  • 中國淡水魚類圖鑑(二)
    淡水魚廣義的說,指能生活在鹽度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魚類就可稱為淡水魚。狹義的說,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階段如只有「幼魚期」或「成魚期」,或是終其一生都在淡水域中渡過的魚類。
  • 寵物魚的常用飼料有哪些?魚類喜歡吃的有什麼你們知道嗎?
    魚類喜歡吃的食物有很多,趕快學習一下吧!觀賞魚種類多,食性也比較蕪雜,根據它們對食物的喜好程度可將觀賞魚 的食性分為植食性、肉食性和雜食性,每一大類觀賞魚中不同的魚種對三種食 性又有所偏好。錦鯉屬雜食性魚類,無論對動物性餌料如蚯蚓、蠶蛹、 蝦、蟹等,還是植物性餌料如麥麩、豆餅、玉米面、青菜、水果等都能利用; 絕大多數熱帶魚是肉食性,喜歡吃動物性餌料;有些熱帶魚是雜食性,動物性 和植物性餌料都攝食;只吃活餌料或以植物性餌料為主的熱帶魚只佔很少數。原蟲又稱為原生動物,是單細胞動物。個體由單個細胞組成。
  • 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
    ▲河馬(學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體型巨大,體長4米,肩高1.5米,體重約3噸,軀體粗圓,四肢短,腳有4趾,頭碩大,眼、耳較小,嘴特別大,
  • 中國淡水魚類圖鑑(一)
    狹義的說,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階段如只有「幼魚期」或「成魚期」,或是終其一生都在淡水域中渡過的魚類。它們是居住於湖泊、溪流、河川等淡水環境的魚類。地球的淡水面積少,淡水魚種類卻異常豐富,佔魚類物種數的約 41% 。在中國淡水魚種類約1000種。
  • 可以學習養殖澳洲淡水大龍蝦
    以施用有機肥料為的肥,宜秋施,它具有生長快,易飼養,病害少,飼料成本低等特點,適宜水溫10-38℃,幼蝦經5個月左右養殖,當年個體可達100g左右,即可上市銷售,養第二年可達g左右,淡水小龍蝦為腐屑雜食性,池底腐屑類,底棲昆蟲類及水生植物的根,葉均喜好,沒有嘗試的機會,但她一旦遇到了合適的機會。澳洲淡水龍蝦經過5個多月飼養,當成蝦規格達到75克/只以上時可逐步上市。
  • 這種雜食性魚類,適應性強,市場上比較罕見,價格賣十幾塊一斤!
    隨著國內經濟快速的發展,現在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各種珍稀的魚類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盤中餐,而且市場價格和營養價值都非常高,人們吃得也放心,現在就有這樣一種淡水魚,人們把它叫做攀鱸,體呈卵圓形,魚肉鮮美無比,經常食用能夠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適宜男女老少食用,喜歡生長在淡水中
  • 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河馬
    河馬一種兩棲動物,同時也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它們長得很大塊,身長約4米,體重3噸左右,有著大大的腦袋,小小的眼睛和小小的耳朵,肥碩的身軀配上4條小粗腿看上去很是笨拙,尾巴比較小,典型的特徵就是它們的嘴巴很大,食物主要是水草,大多分布在非洲。
  • 肉食性魚類也能改吃素?麥院士通過對飼料蛋白高效利用調控機制研究...
    在每年600萬噸魚粉中,其中68%用於製作水產飼料,在中國的比例會低一些,因為中國基本上是以理科魚類為主,雜食性魚類為主,所以中國用於水產養殖的魚粉大概佔55%。水產養殖的快速發展,從數據上顯示,我們用2,900萬噸的魚卻養出了7,000萬噸的水產品,投入產出比非常可觀。而在中國這個數據更好,用的成本更低,投入產出比大概是1:3到1:4之間,即投入1噸的小雜魚能產出3~4噸的魚。
  • 熱門淡水品種赤眼鱒魚,到底應該怎麼飼養?
    赤眼鱒魚屬鯉科,雅羅魚亞科,俗稱紅眼魚、赤眼鯪魚、參魚,是江河中主要優質經濟魚類之一。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青睞。該魚具有養殖成本低、商品魚售價高、食性雜、生長快的特點,體形酷似一齡草魚等優點,是當前淡水養殖的熱門品種。養殖赤眼鱒魚對養殖池塘也是有要求的。
  • 淡水鯊魚養起來很容易餌料係數低 混養羅非魚長得快
    、虎頭鯊、巴丁魚,屬巴沙魚家族中的一員,與深海中兇狠的鯊魚並無親緣關係。屬雜食性魚類,幼魚以浮遊動植物為餌,也攝食人工飼料,成魚則攝食水生植物和人工飼料。&nbsp &nbsp&nbsp海南省文昌市勤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海明告訴記者,淡水鯊魚生長迅速,適應能力和抗病力都很強,河流、湖泊、池塘、網箱均可養殖。每年四五月份投苗,2-3cm的幼苗經過2個月的飼養,就能長到20-30cm,體重1斤左右,當年魚苗即可長到3-4斤。
  • 人工養殖的淡水鯊魚是不是感覺很新奇?一起來看看吧
    要說鯊魚可是海洋裡名副其實的掠食者,他們兇殘血腥,有著海中狼的稱號。淡水鯊魚到底什麼樣呢?點頭長尾巴,大腦袋就是在淡水裡。可是鯊魚都是生活在大海裡的。那麼這生活在淡水中的鯊魚到底是一種什麼魚呢?記者決定前去打探一番,上鉤,師傅,你幫我一下,咱這是什麼雨,我們都叫它淡水鯊魚,什麼?鯊魚。
  • 淡水鱸魚的養殖技術,掌握養殖技術至關重要
    從鱸魚的生活習性中,我們可以得知,鱸魚既可以生活在海水裡,也可以生活在淡水裡,所以就有了淡水鱸魚稱呼。而淡水養殖鱸魚的重點也是養殖技術,所以掌握養殖技術至關重要的。3、每天投飼兩次,主要飼料為攪碎的魚糜和浮性顆粒飼料,飼料中要添加維生素B、C,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6%。4、每月還要將土黴毒、紅黴素、維生素藥物拌餌投餵2 次,每次連服3 天。5、同時定期用 0.4ppm 強氯精或20ppm福馬林對池塘全池潑灑消毒。
  • 草食性魚類愛吃的草餌分析,感興趣的釣友可以看看
    草食性魚類,或稱素食性魚類,它們吃素不吃葷,只有在食物缺乏時有少數幾種草食性魚類吃葷,如冬春寒冷季節,草魚、鯿魚也吃蚯蚓。鯿(長春鯿)魚、魴(團頭魴、海魴)魚肉味鮮美,脂肪豐富,是上等食用魚類,它們是我國南北方淡水養殖的主要魚類。 草食性魚類愛吃草餌,這是毫無疑義的。 但是,雜食性魚類中,也有些魚類如鯽魚、鯉魚,它們是典型的食性很雜的魚種,動物質餌、植物質餌甚至連一般家禽家畜都不吃的東西,如豬糞、牛糞和有機碎屑,它們都攝食。
  • 疫情防控期間技術指導手冊-大宗淡水魚類養殖技術
    一、魚苗生產 1.魚類親本培育 為保障魚苗生產的質量,在選好親本魚類的同時,春季應強化好魚類培育工作。應該根據不同品種的親本營養需求,投餵相應的飼料,適當增加維生素E、維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