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類甲殼動物病及鉤介幼蟲病的防治

2021-01-07 張啟航講故事

淡水魚類甲殼動物病及鉤介幼蟲病的防治淡水魚類甲殼動物病是由甲殼動物寄生引起的淡水魚類疾病。甲殼動物的主要特徵是身體異律分節,分頭、胸、腹三部分(有些種類的頭、胸部融合),具有幾丁質的外骨骼,有2對觸肢,附肢有關節,開管式的循環系統。甲殼動物絕大多數生活在水中,多數對人類有利,可供食用(如蝦、蟹等),或者是當作雞、鴨、魚的飼料,農田的肥料;但也有一.部分是有害的,其中有不少種類寄生在淡水魚類的體上,影響魚的生長及性腺發育,嚴重時可引起淡水魚類大批死亡,尤其是危害苗種。寄生在淡水魚類的主要有橈足類、鰓尾類和等足類等。它們的主要區別為:

①橈足類身體小,一般無背甲,體節明顯,頭部常與第一或者前二、三個胸節融合而成頭胸部(寄生的種類形態變異大,如錨頭鰠的雌性成蟲,蟲體拉長,融合成筒形等),頭部、胸部有附肢,腹部無附肢,雌體常攜帶卵囊,幼體發育經過變態。廣泛分布於各種水域,是魚類的飼料,其中一小部分寄生在各種淡水魚類的鰓及體表上,影響魚的生長、繁殖,以至引起病魚死亡。少數種類寄生在魚的鼻孔,危害較小。寄生橈足類的種類很多。

②鰓尾類全部營寄生生活,蟲體扁平;頭胸部背面有寬大的盾狀背甲,胸部第一節與頭部融合,其餘3節是自由的;腹部不分節;小顎在成蟲時變成吸盤,有2隻大複眼;胸部有遊泳足4對,雙肢型。危害淡水魚類的主要是鯴。

③等足類是較大和較高等的甲殼動物。蟲體通常背腹扁,無背甲;腹部除最後一節外,通常每節具1對雙肢型附肢,起呼吸作用;胸足形狀相似,主要為爬行作用,故叫等足類。多數自由生活在海洋中,也有在淡水及潮溼地區;一部分等足類營寄生生活,危害淡水魚類及其他水產動物。

相關焦點

  • 水和鹽的「滲透壓」:魚類的滲透壓功能與食鹽防治魚病的機理
    因為海水裡含鹽份過高,我們都知道人類是無法直接依靠海水生存,必須「海水淡化」後才能飲用,而所謂的「海水淡化」其實質是把其中的鹽份搞掉出去,變為適合人類飲用的水,這個時候的水就應該叫"淡水"了。而海裡的魚類千千萬,而且生活得很好,但是,淡水裡的魚如果丟進海裡,那它們又會像我們人類一樣"生不如死"。魚類"滲透壓"問題出現了!
  • 蜜蜂幼蟲病和蜜蜂爛子病有什麼區別?如何區分?
    被很多養蜂人混淆的蜜蜂幼蟲病與爛子病,它們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關於蜜蜂幼蟲病與蜜蜂爛子病的問題,其實蜂部落在很多文章中還是提到過很多,但是網絡上這樣的問題還是比較多,所以這裡來一個比較詳細的介紹。網絡上很多朋友只要看到與蜜蜂幼蟲有關的蜂病,我們細心的朋友可以發下,下面的評論中立刻湧現出大量的診斷結果——爛子病。
  • 蜜蜂幼蟲病的治療
    蜜蜂幼蟲病是一種危害性非常大的蜜蜂疾病,會使病蜂難以繁殖,並且有可能造成整個蜂群的毀滅,因此,要引起重視,現將蜜蜂幼蟲病的治療介紹如下:最好將病群移至3公裡以外地方隔離治療,將消毒蜂箱置於病群位置,箱內放數張空脾,將病蜂抖落在箱中,使蜂多於脾,找到蜂王殺死,誘入1隻新蜂王。將病蜂的巢脾、蜜脾、蟲脾全部毀掉或化蠟或燒毀,毫不可惜。
  • 如何根治蜜蜂幼蟲病?
    概述: 最使蜂農頭疼的是蜜蜂幼蟲病,不但病蜂難繁殖起來,還可使蜂場中其他蜂群受感染,甚至使整個蜂場毀滅。不少蜂農將治療蜜蜂幼蟲病寄托在藥物上,狠狠的用藥;病群遷延不愈,不死不活,很難恢復生機。徹底根治辦法是採取換脾、換王、換箱等措施,將病群所有的巢脾蟲脾一律銷毀,再配合用藥,即可治癒。
  • 史上最全魚類寄生蟲圖譜及防控措施...
    (防治措施轉自:新興淡水特種水產品實用養殖技術,僅供大家參考) 3.車輪蟲 (防治措施轉自:畜牧招商網,僅供大家參考) 8.小瓜蟲 病魚體表、鰭條及鰓部可見許多白色小點。魚體消瘦,遊動遲緩,浮於水面。 防治措施:保持良好環境,增強魚體抵抗力,是預防小瓜蟲病的關鍵。
  • [養殖技術]藻類對淡水漁業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魚類是否因甲藻引起死亡,應仔細計算消化道內的甲藻數量,少量甲藻對魚類是沒有危害的。該藻類主要危害魚苗魚種,成魚養殖較少見。防治方法:經常加注新水,定期施放生石灰,或用0.7mg/L硫酸銅全池潑灑。5、卵甲藻卵甲藻屬裸甲藻目胚溝藻科卵甲藻屬。因它只生活在微酸性(PH5—6.5)的淡水水體中,故也稱嗜酸性卵甲藻,是寄生性藻類,群眾也稱之為打粉病。
  • 23種魚類常見寄生蟲,你認全了嗎?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23種魚類常見寄生蟲,你認全了嗎?  寄生蟲病是水產養殖動物的常見病害之一,也是養殖戶的心頭大患。在養殖過程中,為了能有效防治寄生蟲病,定期殺蟲便成了養殖戶的重要工作之一。
  • 緬甸發現淡水蟹和魚類新品種
    中國科研人員領銜團隊近日在國際專業期刊發表兩篇論文,分別介紹了在緬甸發現的德曼蟹屬淡水蟹和南鰍屬魚類的新種。一篇在《甲殼動物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報告了在緬甸南部德林達依省發現的兩個淡水蟹新種,被分別命名為劉氏德曼蟹和萊厄亞德曼蟹。一篇在《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報告了在緬甸伊洛瓦底江流域發現的兩個南鰍屬新種,被分別命名為法蘭南鰍和高尾南鰍。
  • 蜜蜂主要幼蟲疾病防治新技術
    現在的生產中,蜂場一旦爆發幼蟲疾病,蜂農往往會優先選擇抗生素治療,但隨著抗生素藥物的限制或禁止使用,對幼蟲疾病的防治便會束手無策。本文列舉4種常見蜜蜂幼蟲病的防治新技術,為日後養蜂生產中的疾病綜合防治提供理論指導。蜜蜂幼蟲病是養蜂生產中蜜蜂幼蟲期爆發疾病的統稱,其給蜜蜂健康和養蜂生產帶來巨大的危害。
  • 中國淡水魚類圖鑑(一)
    狹義的說,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階段如只有「幼魚期」或「成魚期」,或是終其一生都在淡水域中渡過的魚類。它們是居住於湖泊、溪流、河川等淡水環境的魚類。地球的淡水面積少,淡水魚種類卻異常豐富,佔魚類物種數的約 41% 。在中國淡水魚種類約1000種。
  • 常博「海洋武士」展,60多種海洋甲殼動物標本亮相
    常博「海洋武士」展,60多種海洋甲殼動物標本亮相  4月20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從常州市博物館獲悉,該館將於4月22日舉辦「海洋武士——甲殼動物展」。屆時,將集中展出包含新晉「網紅」皮皮蝦在內的60多種海洋甲殼動物標本。  浩瀚無際的海洋令人心馳神往。
  • 【武漢中博】黃顙魚常見疾病的防治(一)
    ▲顯微鏡下的斜管蟲(3.小瓜蟲患病魚反應遲鈍,消瘦,浮於水面或集群繞池,蟲體大量寄生時,會刺激病魚分泌大量黏液,形成一層白色的包膜覆蓋體表,肉眼可見體表、鰭條和鰓上布滿白色點狀包囊。▲患病黃顙魚浮於水面集群(杜輝 攝)▲患小瓜蟲病的黃顙魚繞池狂遊(杜輝 攝)【防治措施】連續2-3天全池潑灑「辣椒粉+生薑末」,每天1次;第3-4天全池潑灑「聚維酮碘溶液」或
  • 淡水鱸魚的養殖技術,掌握養殖技術至關重要
    淡水鱸魚的生活習性鱸魚是雜食性魚類,喜歡吃小糊葉魚、小黃魚、小魷魚、墨魚、海蝦、烏賊、沙蠶、刀魚、蚯蚓、海蟑螂、巖蟲、草蟲、蠶蟲等。鱸魚體延長銀灰色,口大側扁,下頜突出,背鰭兩側有小黑斑,棲息於近海,其性兇猛,喜歡追竄和撲食小魚、海蝦、落水蟲。該魚最大可達二三十公斤;其懷卵量達億粒左右;鱸魚肉質細嫩、肥美,刺少肉多無腥味,是名貴食用魚類。
  • 中國科研人員領銜團隊在緬甸發現淡水蟹和魚類新種
    新華社仰光12月18日電(記者張東強 車宏亮)中國科研人員領銜團隊近日在國際專業期刊發表兩篇論文,分別介紹了在緬甸發現的德曼蟹屬淡水蟹和南鰍屬魚類的新種。一篇在《甲殼動物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報告了在緬甸南部德林達依省發現的兩個淡水蟹新種,被分別命名為劉氏德曼蟹和萊厄亞德曼蟹。
  • 黃顙魚常見寄生蟲的防治
    無論苗種培育還是成魚養殖階段車輪蟲病均為常見病,成魚養殖過程中此病常與潰瘍病並發。2. 固著類纖毛蟲及杯體蟲、毛管蟲蟲體寄生於體表、鰓、鰭(尤其尾鰭處)等處,尤其苗種階段易感染。患病魚呼吸困難,漫遊於池邊或水面,體表、鰭等處有時附有灰白色絮狀物,似水黴病,組織鏡檢可見杯體蟲。
  • 寶石鱸無乳鏈球菌病的分離鑑定及防治方法
    寶石鱸無乳鏈球菌病的分離鑑定及防治方法2013-12-20 14: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社        瀏覽量: 5092 次 我要評論   廣東省淡水名優魚類種苗繁育中心&nbsp黃木珍&nbsp黃維/文圖  寶石鱸(Scortum&nbspbarcoo)學名高體革鯻,又名寶石斑
  • 鱸魚豚鼠氣單胞菌病的防治方法
    鱸魚豚鼠氣單胞菌病的防治方法出處:科學養魚 作者:王海娟 王 利 水產養殖網 2016-05-09 15:44:00 鱸魚屬鱸形目、鱸亞目、河鱸科,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和水體汙染日益嚴重,水產動物的細菌性疾病頻繁暴發,為養殖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迄今為止,對鱸魚疾病的研究報導甚少。2013年9月成都某養殖場的鱸魚出現病症並伴有零星死亡。
  • 有害生物綜合防治之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只針對有害生物,對人、畜和植物是安全的,也不會傷害到自然界其他的有益微生物,不會汙染空氣、土壤和水域,而且有害生物不會產生抗性。另外,天敵或微生物在自然界建立了有時群落,可以繁殖和循環,能夠達到長期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自然界中存在著多種有害生物的天敵,有捕食性天敵、寄生性天敵、病原微生物等。天敵和有害生物相互制約,相互鬥爭,保持在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中。
  • 專家:所有淡水魚類都可感染肝吸蟲
    而闊節裂頭絛蟲的感染媒介僅限於鱸魚、鱈魚、嘉魚等淡水魚類,主要分布於歐洲、北美及亞洲地帶。  這裡需要再次釐清一下虹鱒與相似魚類的種屬關係。三文魚作為商品名,原指大西洋鮭(Salmo salar),屬於鮭科(Salmonidae)鱒屬。而虹鱒則屬於鮭科馬哈魚屬,也被稱為鉤吻鮭屬或太平洋鮭屬,其他太平洋鱒魚與太平洋鮭魚皆在此列,後者包括紅鮭、粉鮭、帝王鮭等。
  • 寄生蟲學家:所有淡水魚類都可感染肝吸蟲
    而闊節裂頭絛蟲的感染媒介僅限於鱸魚、鱈魚、嘉魚等淡水魚類,主要分布於歐洲、北美及亞洲地帶。這裡需要再次釐清一下虹鱒與相似魚類的種屬關係。三文魚作為商品名,原指大西洋鮭(Salmo salar),屬於鮭科(Salmonidae)鱒屬。而虹鱒則屬於鮭科馬哈魚屬,也被稱為鉤吻鮭屬或太平洋鮭屬,其他太平洋鱒魚與太平洋鮭魚皆在此列,後者包括紅鮭、粉鮭、帝王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