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甸發現淡水蟹和魚類新品種
中國科研人員領銜團隊近日在國際專業期刊發表兩篇論文,分別介紹了在緬甸發現的德曼蟹屬淡水蟹和南鰍屬魚類的新種。一篇在《甲殼動物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報告了在緬甸南部德林達依省發現的兩個淡水蟹新種,被分別命名為劉氏德曼蟹和萊厄亞德曼蟹。一篇在《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報告了在緬甸伊洛瓦底江流域發現的兩個南鰍屬新種,被分別命名為法蘭南鰍和高尾南鰍。
-
今日科技話題:「科學號」、淡水蟹和魚類新種、白堊紀生物群化石...
今日科技話題:「科學號」、淡水蟹和魚類新種、白堊紀生物群化石、肥胖、新材料 2020-12-21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新聞網】中緬聯合發表緬甸北部鯉科魚類新種——葡萄真馬口...
,中緬科研人員經過對緬甸北部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進行了多次野外考察研究,發現鯉科魚類新種——葡萄真馬口波魚。 據悉,2014年以來,依託於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和緬甸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部緬甸林業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東南亞野生動物多樣性研究組科研人員對緬甸北部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進行了多次野外考察,採集了大量的魚類標本。
-
【中國新聞網】科學家在瀾滄江流域發現淡水魚類2個新紀錄
【中國新聞網】科學家在瀾滄江流域發現淡水魚類2個新紀錄 2017-12-03 中國新聞網 馬騫 【字體:大 中 小】
-
科研人員發現樹蘿蔔屬植物新種
杜鵑花科樹蘿蔔屬植物全世界約120餘種,喜馬拉雅地區是其分布中心。
-
科研團隊發現白堊紀緬甸琥珀昆蟲新屬新種——卓德曲雙翅螳蛉
近日中國科研團隊基於三枚晚白堊世Cenomanian 期早期緬甸琥珀化石標本, 記述了脈翅目雙翅螳蛉科Dipteromantispidae
-
【中國新聞網】科研團隊在西雙版納發現過樹蛇屬一新種——沃氏過...
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公眾號21日發布消息,中國科研團隊利用形態學和分子系統學數據,對過樹蛇屬物種進行野外採集、分類釐定和分子系統發育關係的構建,研究認為採自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侖的過樹蛇應為一新種——沃氏過樹蛇。
-
科研團隊在西雙版納發現過樹蛇屬一新種——沃氏過樹蛇
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供圖中新網昆明3月21日電 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公眾號21日發布消息,中國科研團隊利用形態學和分子系統學數據,對過樹蛇屬物種進行野外採集、分類釐定和分子系統發育關係的構建,研究認為採自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侖的過樹蛇應為一新種——沃氏過樹蛇。
-
——記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
攻克量子世界的制高點——記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來源:新華網 2013-04-12 李江濤 吳晶晶 初春時節,北京傳出喜訊:清華大學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所聯合組成的團隊在實驗中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被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稱之為
-
中國科研團隊發現三疊紀昆蟲演化新證據
據新華社華盛頓電 (記者周舟)一個中國科研團隊日前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報告說,他們發現大約2.37億年前全變態昆蟲和水生昆蟲曾經歷生物多樣性大發展。這一發現有助於三疊紀昆蟲復甦事件研究及油氣資源勘探。
-
中國科學家最新研究建立中華盔甲魚類新屬種
郭肖聰 繪圖 中新網北京5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通過對江西修水志留系(約4.3億年前)西坑組發現的中華盔甲魚類新材料深入研究,建立了中華盔甲魚科一新屬「裂吻魚屬」,並建立新屬下的一新種「石盤裂吻魚」。
-
石探紀科學團隊於緬甸琥珀中發現兩個缺翅蟲目新種【每日珠寶新聞】
近日,石探紀科學團隊殷子為(上海師大)、蔡晨陽和黃迪穎(南古所)等描述了兩個產自緬甸胡康河谷的缺翅蟲化石新種,並將它們分別命名為『森諾曼缺翅蟲Zorotypus (Octozoros) cenomanianus Yin, Cai
-
雲南發現一新亞種紫花黃藥和一中國新記錄種大葉可愛花
最近,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華南植物園與雲南德宏州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合作開展極小種群植物調查,過程中,科研人員在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一新亞種紫花黃藥和一中國新記錄種大葉可愛花。日前,這一成果相繼在著名學術期刊《Taiwania》和國內核心期刊《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上發表,證明了紫花黃藥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的新亞種,同時在我國境內首次發現大葉可愛花。據兩篇論文的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工程師申健勇介紹,紫花黃藥屬於罌粟科黃藥屬,該屬是個單種屬,僅含有黃藥一個種。
-
【新華網】科研人員從琥珀中發現兩蜘蛛新科
,科研人員從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兩個蜘蛛新物種鋸氈蛛和扁巨蛛,並基於新物種建立兩個新科,研究結果已在學術期刊《動物分類學報》英文版發表。緬甸克欽琥珀蘊含大量保存完好的晚白堊紀無脊椎動物,包括多種多樣的蜘蛛種群。迄今在克欽琥珀中已知44科250種蜘蛛,其中26個科已滅絕,18個科為現生科,在已滅絕的26個科中,有9個科無法歸入現生蜘蛛的任何主要支系中。
-
科研人員發現頸槽蛇屬新種
螭吻頸槽蛇圖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丁利、助理研究員陳勤團隊與日本京都大學森哲教授課題組合作,於2017年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採集到一種頸槽蛇,該蛇一直被當做九龍頸槽蛇記錄。
-
科研人員從琥珀中發現兩蜘蛛新科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了解到,科研人員從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兩個蜘蛛新物種鋸氈蛛和扁巨蛛,並基於新物種建立兩個新科,研究結果已在學術期刊《動物分類學報》英文版發表。據了解,白堊紀是陸地生態系統進化的重要地質時期,也是蜘蛛進化的重要階段。緬甸克欽琥珀蘊含大量保存完好的晚白堊紀無脊椎動物,包括多種多樣的蜘蛛種群。
-
中國淡水魚類圖鑑(一)
狹義的說,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階段如只有「幼魚期」或「成魚期」,或是終其一生都在淡水域中渡過的魚類。它們是居住於湖泊、溪流、河川等淡水環境的魚類。地球的淡水面積少,淡水魚種類卻異常豐富,佔魚類物種數的約 41% 。在中國淡水魚種類約1000種。
-
【中國新聞網】緬甸琥珀揭示蛉類幼蟲的「偽裝行為」演化史
科研人員介紹,覆物行為(主動利用環境中的各種材料遮蓋體軀)是昆蟲「偽裝術」中最奇特、最複雜的一類。該行為的化石證據極其稀少,因此學界對該行為的早期演化了解甚少。 在本次研究中,南京古生物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王博研究員等在先前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新收集的琥珀化石,對緬甸琥珀中蛉類幼蟲進行了系統發育學和形態學分析。
-
中國淡水魚類圖鑑(二)
淡水魚廣義的說,指能生活在鹽度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魚類就可稱為淡水魚。狹義的說,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階段如只有「幼魚期」或「成魚期」,或是終其一生都在淡水域中渡過的魚類。
-
兩種重要經濟蟹類基因組密碼告破—新聞—科學網
近日,由鹽城師範學院江蘇省鹽土生物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教授唐伯平課題組牽頭的中外合作團隊,第一次獲得了我國重要淡水和海水經濟蟹類中華絨螯蟹和三疣梭子蟹的高質量基因組圖譜,並分別在線發表於GigaScience和《遺傳學前沿》。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我國沿海大型的海洋經濟蟹類,我國每年捕撈量在55萬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