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中博】黃顙魚常見疾病的防治(一)

2021-01-21 中博水產

1.車輪蟲、斜管蟲

患病魚體色發黑、消瘦,漫遊於池邊或水面,鰓部有較多粘液,鰓組織鏡檢可見車輪蟲、斜管蟲。無論苗種培育還是成魚養殖階段車輪蟲病均為常見病,成魚養殖過程中此病常與潰瘍病並發。

▲顯微鏡下的車輪蟲

▲顯微鏡下的斜管蟲(點擊藍字閱覽) 

  ▲車輪蟲與體表潰瘍並發(魏麗英  攝)

【防治措施】全池潑灑「貴魚安+硫酸銅(100-150g/畝)」,隔4小時後全池潑灑「水鮮」或「清爽」。


2.固著類纖毛蟲及杯體蟲、毛管蟲

蟲體寄生於體表、鰓、鰭(尤其尾鰭處)等處,尤其苗種階段易感染。患病魚呼吸困難,漫遊於池邊或水面,體表、鰭等處有時附有灰白色絮狀物,似水黴病,組織鏡檢可見杯體蟲。

▲黃顙魚苗種體表附著固著類纖毛蟲(源於網絡)

▲顯微鏡下的聚縮蟲(點擊藍字閱覽)

▲顯微鏡下的杯體蟲(點擊藍字閱覽)

▲顯微鏡下的毛管蟲(杜輝  攝)

【防治措施】第一天全池潑灑「康樂」或「中博高」,第二天全池潑灑「三氯乙腈尿酸粉+竭淨」。

      


3.小瓜蟲

患病魚反應遲鈍,消瘦,浮於水面或集群繞池,蟲體大量寄生時,會刺激病魚分泌大量黏液,形成一層白色的包膜覆蓋體表,肉眼可見體表、鰭條和鰓上布滿白色點狀包囊。嚴重時,黃顙魚體表會發生潰瘍性損傷。

▲顯微鏡下的小瓜蟲(點擊藍字閱覽)

▲患病黃顙魚體表布滿白點、潰爛(杜輝 攝)

▲患病黃顙魚浮於水面集群(杜輝 攝)


▲患小瓜蟲病的黃顙魚繞池狂遊(杜輝 攝)

【防治措施】連續2-3天全池潑灑「辣椒粉+生薑末」,每天1次;第3-4天全池潑灑「聚維酮碘溶液」或「貴魚康」1次;口服「青蒿末+新肝寶+酶合電解多維」5-7天,並發潰瘍病時同時口服「服爾康+鹽酸多西環素粉」。


4.指環蟲、三代蟲

患病魚吃食量下降,暗浮頭,蟲體大量寄生時,患病魚呼吸困難,遊動緩慢,鰓上粘液增多,鰓絲腫漲或粘連,嚴重時鰓絲變性或壞死,鰓因貧血而呈蒼白色或花鰓狀。


 【防治措施】全池潑灑「頌爽」或「頌爽+正離子銅」。


5.歧囊碘孢蟲病

患病魚各鰭尖端有大小不等或重疊的灰白色孢囊,以尾鰭、背鰭上的孢囊數量為多,嚴重影響魚的遊動和攝食。取下孢囊少量內含物壓片鏡檢確診。

【防治措施】全池潑灑「聚維酮碘溶液」,同時口服「地克珠利預混劑+新肝寶+酶合電解多維」3-5天。


6.線蟲、棘頭蟲

自然條件下黃顙魚胃、腸道內寄生的蠕蟲的種類很多,如復殖吸蟲類的河鱸源吸蟲、雙穴吸蟲等,線蟲類的如黃顙前駝形線蟲、杜父魚駝形線蟲、黃顙似嗜子宮線蟲等,黃顙魚的蠕蟲病發生可能與黃顙魚的食性有關。一般情況下,感染蠕蟲的黃顙魚魚體消瘦,吃食量下降或不吃食,胃及腸道內無食物或少食。

寄生於眼眶的黃顙嗜子宮線蟲,引起眼眶四周發炎充血,嚴重時眼球突出或水晶體渾濁失明或眼球脫落。


▲寄生於鯽魚尾鰭的嗜子宮線蟲(劉廣建  供)

【防治措施】全池潑灑「魚鰠靜」或「艾維」等,同時口服「吡喹酮+菌立停+新肝寶+酶合電解多維」3-5天。


7.鉤介幼蟲 

鉤介幼蟲寄生於魚體的吻部、鰓絲、體表等處,造成寄生部位組織增生,微血管阻塞;若寄生於嘴角或口腔,會使魚喪失攝食能力,導致消瘦死亡。

【防治措施】全池潑灑硫酸銅或「正離子銅」。

相關焦點

  • 黃顙魚常見寄生蟲的防治
    近期在跑塘過程中發現部分黃顙魚魚塘疾病高發,死亡量高達上百斤每天,部分魚鰓絲鏡檢後發現寄生蟲。對此筆者將黃顙魚常見寄生蟲為大家作一個簡單介紹。
  • 湖北瓦氏黃顙魚養殖技術
    一、瓦氏黃顙魚的生物學簡介瓦氏黃顙魚又稱硬角黃臘丁、郎絲、江顙、肥坨黃顙魚等,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的幹支流以及與長江相通的湖泊水體中。瓦氏黃顙魚體形較長,背部隆起,胸腹面平坦,後半部稍側扁,尾柄較細長,尾鰭深叉形。有觸鬚4對,均為青黑色,全身裸露無鱗。瓦氏黃顙魚和黃顙魚的區別在於瓦氏黃顙魚成魚個體大,此外體色上也有較大的區別。
  • 黃顙魚養殖技術(一)
    文章轉載自:黃骨魚通,作者:行走的的耗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好文共分享)黃顙魚(Pelteobagrus fulvidraco),鯰形目,鱨科,黃顙魚屬。規格不同的黃顙魚食性也有所不同,體長2~4cm,主要攝食橈足類和枝角類;體長5~8cm的個體,主要攝食浮遊動物以及水生昆蟲;超過8cm以上個體,攝食軟體動物和小型魚類等。年齡生長黃顙魚生長速度較慢,常見個體重200~300g。在自然大水域1齡魚可長到體長56mm,體重5.7g。2齡魚可長到體長98.3mm,體重20.6g。
  • 實用技術:黃顙魚養殖技術問答集錦
    注意在防治其他主養魚類的病害時,應避免使用對黃顙魚有害的藥物,以防影響黃顙魚的生長。成魚塘或親魚池套養黃顙魚不僅能增產增收,而且黃顙魚能吞食寄生在魚體表的錨頭鰠及水中的橈足類幼體,有利於減少魚病的發生。4.黃顙魚網箱養殖有哪些技術要點?在湖泊、水庫、河溝等水體中開展網箱養殖黃顙魚,能有效地利用水體,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 黃顙魚暴發性出血病的防治技術介紹
    黃顙魚暴發性出血病的防治技術介紹2013-04-15 14: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8&nbsp月5&nbsp日早晨黃顙魚開始發病並出現死亡。該塘為黃顙魚苗種養殖池,為第二年賣苗方便,未混養花白鰱水花;2012&nbsp年春天黃顙魚大苗價格較高,養殖戶盲目加大放養量,&nbsp致使塘內魚種結構不合理。&nbsp&nbsp&nbsp&nbsp2.&nbsp池塘消毒不當。該塘原為家魚苗種培育塘,未能清整便投放黃顙魚水花;並且放養前僅清除了野雜魚,未消毒。
  • 適應能力非常強的黃顙魚,最常見的養殖模式有以下幾種
    黃顙魚屬於一種雜食性魚類,黃顙魚也被叫做黃骨魚,主要是以水底棲息的小動物、小魚、小蝦、水生小昆蟲和一些無脊椎動物、浮遊生物為食,黃顙魚屬於溫水性的魚類,對環境有著非常強的適應能力,目前主要就是產自我國的長江、黃河、珠江、黑龍江和遼寧地區的一些河流流域,那麼黃顙魚都有哪些常見的養殖模式呢
  • 防治骨質疏鬆常見誤區 |骨質疏鬆症|骨密度|內分泌|防治|疾病|骨折...
    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骨骼疾病,已經成為影響中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原因。2018年10月19日發布的首次中國居民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19.2%,其中女性患病率高達32.1%,而65歲以上女性的骨質疏鬆症患病率更是達到51.6%。預計未來幾十年中,骨質疏鬆症及其導致的骨折發病率依然呈上漲趨勢。
  • 水產養殖貼士:黃顙魚與太陽魚混養技術精要
    隨著近年黃顙魚的養殖技術推廣,珠三角地區養殖黃顙魚的面積迅速增加。經過多年養殖摸索,黃顙魚科學搭配太陽魚的健康養殖模式取得較好經濟效益。現將相關技術要點總結,以供參考。    1、池塘基本條件:淡水水源豐富;池塘底質平整,無或少淤泥;池塘進排水系統完善,增氧設施充足;養殖水體水質無異色、異臭和異味。
  • 怎樣提高黃優1號雜交黃顙魚苗種培育成活率?
    [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一、徹底清塘水花下塘後集群底棲的特性決定了它的敵害生物眾多,尤其是老池塘,因此在準備黃顙魚苗培育池塘時一定要徹底清塘,由於黃顙魚苗遊泳速度相對緩慢,泥鰍、河蚌、泥螺、蝌蚪、蜻蜓幼蟲可以大量蠶食魚苗,青苔可以輕鬆纏死魚苗造成重大損失。
  • 這種魚身上有刺會蜇人,常被誤認為是黃顙魚,價格是黃顙魚的7倍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魚只要一從水中撈出,折騰不了幾分鐘就會失去戰鬥力,但是今天要說到的這種魚和我們常見的魚大有不同。這種魚特別的兇猛,不僅僅是在水中這樣,即便是已經撈出水中超過12小時,放到案板上依然兇猛無比,它們身上自帶兵器,稍不小心就會被它蜇傷。
  • 常見的鳥類疾病有呀些,傳染性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鳥類的霍亂病
    常見的鳥類疾病有呀些鳥的疾病具體指的就是鳥體的一個或者多個器官、組織功能的失常或都礙,也就是偏離正常生理狀態的一種病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伴隨或者可能不伴隨組織結構的損傷。引起觀賞鳥疾病發生的原因其實與家禽疾病發生的原因基本接近,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病因素。
  • 觀賞魚春季疾病防治措施
    因此,做好春季觀賞魚的疾病防治工作意義重大,且刻不容緩。,因此,做好日常的管理防治非常重要。所以,春季我們的魚缸要勤消毒,可以通過適當的加鹽、提高高錳酸鉀、黃粉、土黴素的投放頻率,保證水體中水質穩定和魚兒健康;勤換水,勤換水的好處一是可以稀釋水中細菌濃度,二是可以促進觀賞魚的新陳代謝,進而提升魚兒體質,提高免疫力;勤觀察,魚兒生病是非常正常的,只有做好勤觀察,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並且在可控範圍內解決問題。如水黴病、松果病、腸炎這類常見疾病,當然是發現的越早,治療的越好。
  • 黃顙魚性腺發育的季節性變化
    黃顙魚是溫水性魚類,遍布於我國大部分天然水域,為我國獨特的優質品種。黃顙魚味美且肉嫩,其藥用價值巨大,滋補效果更甚,深受消費者喜愛,被一致歸為高檔魚。黃顙魚在東南亞、日韓等國家經濟價值高,市場潛力巨大,因此成為優質的出口品種之一。然而商品黃顙魚長期依賴人為捕撈,再加上飼料和種苗來源等問題的存在,黃顙魚人工繁殖歷史較短。
  • 初春時節,烏龜易患病,這些常見龜類疾病我們要學會防治
    春天終於來了,經過一整個漫長冬季的蟄伏,烏龜的身體機能也變得格外脆弱。 不論是即將結束冬眠的烏龜,還是準備走出溫室的烏龜,都面臨著突發各類疾病的風險。 那麼在初春時節,我們該重視哪些常見龜類疾病,又該如何進行防治呢?
  • 常見疾病又如何防治?
    一、中國鬥魚的飼養 鬥魚適應能力強 二、常見疾病的防治 1.夾尾:
  • 中博考研:考研政治之中國近現代史時間軸
    原標題:中博考研:考研政治之中國近現代史時間軸 記得之前小編曾發過類似的時間軸圖表,當時只是簡單的時間軸形式,沒有詳細的時間節點解釋;今天小編特來「彌補」之前的詳細解釋,相信在文字的表述下,大家對歷史的了解也更為充分,記憶也更為深刻。
  • [每周一例]黃顙魚池塘殺螺後引起缺氧死亡
    [每周一例]黃顙魚池塘殺螺後引起缺氧死亡出處:利洋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20-01-12 22:08:00 [病例531]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有一口黃顙魚塘,面積14畝,水深1.5米,7臺1.5kW葉輪式增氧機(圖1)。2019年5月初放規格為500尾/斤的魚苗35萬尾,8月下旬規格達0.15斤/尾。
  • 盤點秋季常見六種疾病極其防治方法
    盤點秋季常見六種疾病極其防治方法 【字體:大 中 小
  • 銷售含孔雀石綠的黃顙魚 廣西柳州一市場水產品攤販被處罰
    銷售含孔雀石綠的黃顙魚 廣西柳州一市場水產品攤販被處罰2015-09-27 15:03:00  水產養殖網 柳州前進市場一水產品攤販被處罰黃顙魚在全國有一百多種叫法,黃蜂魚只是其中的一種。以下是黃顙魚在全國的別名、土名、習俗名、俗名、方言、別稱、又名和地方名:黃散、三角峰、三角蜂、黃鯊骨、鮟針狗子、咯針魚、黃牯、咯咕、塘刺、昂即、瘋子魚、戈耶、油黃姑、黃塘刺、傑亞、黃身角、昂翅魚、黃拉骨、汪嘎嘎、灣溝丁、黃郭浪、昂咕郎、黃鱔咕咕、黃桑、黃嘎嘎、傑亞、鯰巴郎、黃伢子、昂次魚、昂歌郎、土鱔、黃蜂骨、刺王八、昂傷、昂桃、黃家唧唧、昂嘰、望錒哥、王亞咕、黃沙古、烏王、泥拐子、各呀、水黃蜂、黃菇魚
  • 2018年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複習試題及答案
    2018年自考《水產動物疾病防治》複習試題及答案一、名詞解釋:(10分)回答正確每題1分。4.日本蝨是生產中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其為害的對象為( )。5.四大家魚適宜的pH範圍( )。6.採用掛袋法對魚體消毒時一般掛位是( )。7.原生蟲常見的傳播方式是以( )傳播。8.爛尾病、鱉紅脖病、牛蛙紅退病的病原為( )。9.磺胺類藥物是通過抑制( )的合成,從而阻礙細胞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