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現存體型前十的物種排名,大多數為食草動物

2021-01-09 朝辭小學僧

我們都知道象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陸生動物,那麼排在它之後的物種又是哪些呢?由於動物的體重沒有確切的定值,小編就只能依靠一些大概的數據,來對陸地動物的體型做一個排名,以每個物種中體型最大的亞種為代表,來排出陸地體型最大的十大物種。

top10-駱駝

駱駝是駱駝科駱駝屬的動物,只有兩種,單峰駝和雙峰駝。體長2-3米,身高達兩米,重達600-800kg。駱駝極能忍飢耐渴,適應沙漠環境,被稱為「沙漠之舟」。

top9-熊

熊,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是現存陸地最大的食肉動物,亞種很多。體型最大的兩個亞種是北極熊和棕熊。

成年北極熊直立起來高達2.8米,肩高1.6米。雄性北極熊體重為300~800kg,雌性為150~400kg。

棕熊亞種繁多,最重的科迪亞克棕熊可達800千克(最高記錄1134kg)直立時高可達3米。

top8-鱷魚

鱷魚,一種冷血的卵生動物。公認鱷魚品種共有23種,其中體型最大的品種為灣鱷。

灣鱷,又名河口鱷、鹹水鱷、馬來鱷,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體長可超過6米,重達1噸。人類捕捉並記錄的最大個體為菲律賓的「洛龍」,體長6.17米,重1075kg。

top7-鹿

駝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一般體長為200-260釐米,肩高160-240釐米,中國的體重一般400-600千克,但產於北美洲的體長可達300釐米,體重可達700千克,最高紀錄為1000千克左右,堪稱鹿類中的龐然大物。

top6-牛

牛科成員多數體型巨大,比較出名的大個成員有大羚羊,水牛,印度野牛,北美野牛。

大羚羊是牛科羚羊屬最大的一種。大羚羊雄性體長240-345釐米;肩高150-183釐米;重量400-940kg。雌性體長200-280釐米;肩高125-153釐米;重量300-600kg。

水牛,體長240-300釐米,肩高150-180釐米,尾長60-100釐米;野生雄性水牛重達1200千克,雌性體重可達800千克;家養水牛範圍從250-550千克。

印度野牛,別名白肢野牛、野黃牛、白襪子、亞洲野牛等,分布於南亞和東南亞。印度野牛是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牛之一,紀錄成年雄性野牛最重1225kg。

美洲野牛,又名美洲水牛或犎牛,是北美洲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和世界上最大野牛之一。也是一種比較兇悍的動物,體重可達1000千克。

top5-馬

馬的亞種中最大的是夏爾馬。

夏爾馬是世界上知名的挽用馬,也是世界上力量最大體型最大的馬。是英國早期農業、工業、交通、運輸的重要工具,這種馬極限可以拉動5噸的重物。肩高常在2米以上,從頭頂到底可達2.6米,重達1噸以上。最高紀錄1.8噸。

top4-長頸鹿

長頸鹿,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長頸鹿雄性身高4.5-6.1米、雌性身高4.1-5.5米;雄性重量900-2000千克、雌性重量700-1300千克;頸部長度平均2.4米;出生時身高1.8米;出生時體重就有44-70千克。

top3-河馬

河馬,是淡水物種中的最大型雜食性哺乳類動物,分為4個亞種,最大的亞種體長4米,肩高1.5米,體重達3噸。

top2-犀牛

關於河馬和犀牛誰體型更大目前還有爭論,但就體重來看,犀牛更勝一籌。

犀牛科中白犀和印度犀體型最大,但誰更大一些也有爭論。

白犀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寬吻犀等。體長為340—420釐米,體重1.3-3.6噸,3.6噸是目前最大個體的白犀牛記錄,但人工圈養的非野生白犀牛也有超過4噸。

top1-象

象作為現存最大陸地物種已無爭議,可象也可分為多種,主要有非洲象和亞洲象。

非洲象包括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分6個亞種。

非洲草原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動物。成年雄象高於3.5米,最高更可達4.1米。體重約為4-5噸,最重記錄有10噸。它們的長牙最高記錄有102.7千克重。

亞洲象是亞洲現存的最大陸生動物,比非洲草原象小,但比非洲森林象大,體長5~6米,身高2.1~3.6米,體重達3~5噸。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陸地上的食草動物比食肉動物體型大?海中的動物是否如此?
    北極熊是現存陸地上體型最大的肉食動物,成年北極熊站立起來最高可達3米,接近一層樓高了,而且它的體重最重可達800公斤,比老虎獅子這種大型的貓科動物要重4倍左右。而現存體型最大的食草動物是大象了,根據資料顯示,世界上最大的大象身高可達4米,體重可達6噸。
  • 為什麼陸地上食草動物的體型,比食肉動物更大,海洋卻恰恰相反?
    然而今天地球上最大的食肉動物是北極熊,體重約為400公斤-800公斤,遠遠不如大象的體重。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陸地上,食肉動物的體型會比食草動物的體型更小一些呢?陸地上,食草動物為什麼比食肉動物體型大?事實上,陸地上食草動物更大的原因在於兩者的食物。
  • 食草動物界的「四大霸王」,金剛猩猩上榜,至少相當於3個拳擊手
    我們一談起猛獸,首先想到的都是獅子老虎和豹子之類的動物,從來不會把猛獸和食草動物聯繫起來,我們的印象裡食草動物都很弱,它們一般只有被吃掉的命
  • 雄獅和公虎在陸地戰鬥中的排名分別是第幾位?能否進前十?
    雄獅和公虎是貓科動物中戰鬥力最強的兩種動物,而且貓科動物本身在食肉目下就屬於頂級的獵食者,因此,單從陸地上的動物來說,它們的戰鬥力進入前十名是絕對沒問題的。那麼,雄獅和公虎的戰鬥力在前十中能排第幾呢?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陸地戰鬥力能排前十的動物。
  • 食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草動物,那食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肉動物嗎?
    獸孔目在三疊紀演化出了摩根錐齒獸以及許多近親物種,最終才有了哺乳綱的多樣性。因此,在哺乳動物的演化史中,獸孔目下的動物有食肉動物也有食草動物,所以 ,說上面的說法有不對的地方,但是,獸孔目下的真犬齒獸類最終演化出的最早的哺乳動物,而真犬齒獸類是原始的食蟲類動物,所以,說它是食肉動物也在情理之中。為什麼原始的食肉動物可以演化成為食草動物?
  • 陸地現存體型最大的五種巨獸排行!
    成年的非洲野水牛個頭能長到1.7米左右,體長3.4米,體重更是接近一噸重,更可怕的是這種巨獸還是攻擊性最強、脾氣最暴躁的物種,也是非洲傷人最多的動物之一,我們如果有機會到非洲大草原上遊玩,一定記得遠離這種生物。第四:長頸鹿長頸鹿是當今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之一,也是現存世界上最高的動物。
  • 陸地上食肉動物的戰鬥力前二十排行,你認可嗎?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實際上即使是同種的食肉猛獸也有多個體型、習性差異較大的亞種,所以,食肉猛獸戰鬥力排名前20的動物,我們要選擇各自種中最大體型的亞種才比較的公平。基於這個前提,我認為戰鬥力前20的陸地食肉動物的排名如下:01 人在陸地上的所有食肉動物中,人類的體型只能算是中等的,但是,人類在漫長的進化史中選擇了大腦進化,正是因為這樣,人類才發明和創造出了各式各樣的「工具」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 這食草動物中的四大金剛,每一種都可單挑老虎獅子
    這食草動物中的四大金剛,每一種都可單挑老虎獅子草食性動物不獵殺其他動物,並不代表它們的戰鬥力就更弱。別的不說,今天我列舉的這四種食草動物,在戰鬥力方面都是一等一的存在,即便是獅子老虎也不一定能夠勝得過。
  • 為什麼食草動物眾多的內蒙古大草原上沒有老虎生存?
    草原最常見的是草(廢話),而草則是食物鏈中最低級又是最基礎的存在,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只有有成片的草,就會有食草動物,有食草動物就會有食肉動物。內蒙古大草原上有著數之不盡的食草動物,那麼,為什麼沒有食物鏈頂端的貓科動物老虎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食草動物見到科莫多龍真的不逃跑嗎?為什麼?
    科莫多龍是現存最恐怖的蜥蜴,同時也是體型最大的蜥蜴,在其生活的環境中,除了人類能夠給它造成威脅外,它沒有天敵,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在它們的食譜中,小到無脊椎動物、鳥蛋,大到野豬、野鹿,甚至是水牛都是它的獵物。僅從獵物的種類和體型的角度看,科莫多龍已經和兇猛的老虎一樣了,可見其兇猛程度。
  • VOA慢速 | 食草動物面臨滅絕的風險更高
    But a wide-reaching new study finds that plant-eating animals, or herbivores, are at higher risk of extinction.科學家們常常擔心世界上的食肉動物滅絕。但一項涉獵廣泛的新研究發現,以植物為食的動物或食草動物面臨的滅絕風險更高。
  • 人類為何只吃食草動物,幾乎不吃肉食動物,你知道嗎?
    在大自然間存在著許許多多不同的物種,我們人類只是其中一環,而在大自然界食物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就分為了不同的物種,比如說有的動物專門吃草,也有的動物專門是食肉型的動物,我們人類都是出了名的雜食的,不僅吃肉而且也吃素,許許多多的動物都成了人類餐盤當中的食物,就比如說我們非常喜歡的牛肉羊肉等等,但是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規律
  • 食草動物天生被吃?他們為何不進化出反抗能力?原因令人深思
    在我們的進化思維中,往往會有一個誤區:既然是進化,那當然就是越來越強大了,比如,巨大的力量、鋒利的牙齒、強大的咬合力、銳利的爪子……就算是食草的動物,也應該具備這些功能以反抗捕食者的進攻。然而,真正的進化並非如此——如果按照上述進化邏輯,現在的動物應該要比當初的恐龍更為強大,可事實上,現存的動物戰鬥力遠遠不及恐龍。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 VoL.104 研究:食草動物面臨更高的滅絕風險
    科學家們常常擔心世界上的食肉動物滅絕。但一項涉獵廣泛的新研究發現,以植物為食的動物或者叫食草動物面臨著更高的滅絕風險。 研究人員核查了22166種脊骨動物的數據,並標註出每種動物的類別——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他們還研究了動物體型的大小,生活環境和他們居住的地理位置。他們發現,不管參考何種標準食草動物的滅絕風險最大——尤其是生活在森林環境中。
  • 為什麼食肉動物選擇捕獵食草動物,而不是其他食肉動物?
    從本質上說無論是什麼食性的動物對於食肉動物來說都是肉,這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在自然界中,食肉動物通常只選擇捕殺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儘管體型有很大優勢的食肉動物,也很少出於食物的目的去捕獵其他食肉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來探討一下原因。食肉動物為什麼選擇捕殺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
  • 食草動物都怕食肉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食草動物作為食物鏈中較為低級的動物,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淪為食肉動物的獵物。然而有些動物就比較特別,河馬就是其中的一例。一般認為,河馬是純素食主義者,但是身為食肉動物的鱷魚卻不敢輕易招惹它們。為什麼食草的河馬不怕食肉的鱷魚?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貓科體型比犬科大得多?
    貓科現存38種,其中7種成年雄獸平均體重在40千克以上,我們稱之為大型貓科動物,它們是獅、虎、美洲虎、山獅、豹、獵豹和雪豹。而犬科也有36種,40千克以上的卻一種也沒有,現存最大的犬科是狼,綜合全球各地平均體重為30千克左右。
  • 陸地最大的動物排行榜 第一名號稱「陸地霸主」
    來源:CCTV《動物世界·犀牛來了》視頻截圖棲息於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間活動,獨居或結成小群。生活區域從不脫離水源。食性因種類而異,以草類為主,或以樹葉、嫩枝、野果、地衣等為食物。因犀牛角的裝飾和藥用價值而被大量捕捉,除白犀外均為瀕危物種。分布於亞洲南部、東南亞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河馬是哺乳綱、鯨偶蹄目中最大型雜食性淡水物種。體長為350-450釐米,尾長約56釐米,體重3000-3500千克,但比較矮,肩高只有140-165釐米,有一張特別大的嘴,比陸地上任何一種動物的嘴都大,並且足可以張開呈90度角。
  • 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卻很愛吃食草動物的肉?
    可就算是這樣,也有許多的動物並不在人類的餐桌上。比如說,獵殺者獅子、老虎、豹子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首先,人類吃的食肉動物,大部分是海洋生物和鳥類。而遠古時期,人類還是氏族狀態的時候,基本是抓到什麼吃什麼,一頓能吃飽就是好的。而且大多數不能填飽肚子的時候,也會選擇諸如野果之類的東西,可以說吃飯看天,看運氣,就是不看你到底想吃什麼。
  • 食草動物為什麼始終沒有進化出擺脫食肉動物捕殺的能力?
    第二,防禦雖然食草動物沒有食肉動物那樣鋒利的牙齒和爪子,但是它們也有很強的防禦性,比如大多數大型的食草動物都有角,角的出現讓一大部分食草動物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它們堅硬且鋒利的角都長在食肉動物最喜歡攻擊的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