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原子力顯微鏡網絡會議將召開,日程揭曉

2020-11-25 儀器信息網

原子力顯微鏡利用微懸臂感受和放大懸臂上尖細探針與受測樣品原子之間的作用力,從而達到檢測的目的,具有原子級的解析度。技術歷史雖只有30餘年,但隨著更多納米科研人員對其不斷認知以及相關關聯等技術的豐富,AFM應用市場一直在不斷拓延。

基於此,儀器信息網將在2020年9月24日舉辦「第二屆原子力顯微鏡主題網絡研討會」,邀請原子力顯微鏡/掃描探針顯微鏡研究應用專家、相關檢測技術專家,以及實驗室相關工作人員等,以網絡在線報告、在線網友互動交流的形式,針對當下原子力顯微鏡/掃描探針顯微鏡研究熱點、新技術及難點、相關市場展望等進行探討,為同行搭建學習互動平臺,增進學術交流。

(點擊此處,報名參會)

會議日程

時間

報告題目

報告人

09:00--09:30

原子力顯微鏡雙模態理論及分子模擬方法

錢建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教授)

09:30--10:00

導電原子力顯微鏡在電子器件納米級電學測試中的應用

惠飛以色列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10:00--10:30

四探針掃描隧道顯微鏡的發展與應用

馬瑞松(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員)

10:30--11:00

基於多探針原子力顯微鏡的三維微納加工及原位測量系統研製

李鵬(北京工業大學 講師)

11:00--11:30

薄膜光電器件中的界面能帶結構

陳琪(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副研究員)

12:00--14:00

午休

14:00--14:30

二維材料界面結構與性質的先進原子力探針顯微學研究

程志海(中國人民大學 教授)

14:30--15:00

原子力顯微鏡與電子顯微鏡聯用的應用

劉金榮(日立高新技術公司 高級工程師)

15:00--15:30

基於原子力顯微鏡的原子尺度固體表面/界面物理特性研究

溫煥飛(中北大學 副教授)

15:30--16:00

極端條件掃描探針顯微開發

毛寒青(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副主任工程師)


報告嘉賓

錢建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顯微儀器分會理事,中國宇航學會空間遙感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學校光學教學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納米測量方法與顯微儀器技術研究。上世紀90年代初師從姚駿恩院士,研製成功國內首批雷射檢測原子力顯微鏡。近年來承擔並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課題子課題、國家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20餘項。先後研製成功基於自激勵和自感知的石英音叉探針頻率調製原子力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液相環境頻率調製成像系統,原子力顯微鏡高次諧波/多頻激勵成像系統。率先開展了基於壓縮感知的原子力顯微鏡成像方法研究,基於小波變換的原子力顯微鏡高次諧波信號分析。在Nanotechnology、 Ultramicroscopy、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5項,主編並出版工信部「十二五」規劃教材1部。


程志海,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基金委優青。2002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應用物理系。2002-2007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碩博連讀,獲凝聚態物理博士學位。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在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物理系及實驗物理研究所做訪問學者,2007年8月-2011年7月,在美國加州大學Riverside分校化學系及納米科學與工程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2011年8月-2017年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科院納米標準與檢測重點實驗室),任副研究員/研究員。曾獲中國科學院「引進傑出技術人才計劃」(技術百人計劃)和首屆「卓越青年科學家」,盧嘉錫青年人才獎獲得者,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並獲首屆「學科交叉與創新獎」等。目前,主要工作集中在先進原子力探針顯微分析技術及其在低維與表面物理、納米科技等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


陳琪,2014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導師王兵教授。博士在讀期間在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陳立桅研究員課題組作聯合培養。2014年-2017年先後在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陳立桅研究員課題組和美國華盛頓大學Alex K.-Y. Jen教授課題組作博士後研究。2017年6月起任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光電轉換器件界面的掃描探針研究。


馬瑞松,2017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學位,導師高鴻鈞院士。博士期間的主要工作是對一臺商用四探針掃描隧道顯微鏡系統進行升級改造,並利用改造後的系統研究石墨烯的電學輸運性質。2017.12至2019.12於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基於四探針STM的二維材料電學輸運性質研究。2019年12月起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掃描探針系統的研發工作。


毛寒青,本科畢業於蘭州大學,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薛其坤研究組),之後在德國雷根斯堡大學(Giessibl研究組)做博後。目前就職於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一直致力於SPM相關的技術研發。設計搭建了國內首臺可以實現原子分辨的低溫非接觸原子力顯微鏡,及首臺掃描頭可以在低溫強磁場環境下旋轉的SPM。還設計了多款不同應用場景的SPM,如應用於近場光學顯微的低溫AFM等等。對SPM相關的電子學系統,比如微弱信號放大,壓電電機驅動器等也有較豐富的開發經驗。


惠飛,現以色列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2018年獲得巴塞隆納大學和蘇州大學雙博士學位。在攻讀博士期間,她曾先後到世界頂級名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英國劍橋大學進行為期12個月和6個月的訪學。在科研方面,截止目前,共參與發表SCI期刊學術論文45篇。其中,一作論文13篇,包括頂級期刊Nature Electronic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D Materials, Nanoscale等,谷歌學術論文總引用次數為1353次。參與德國Wiley出版的專著篇章一部,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兩項,申請國際專利兩項。擔任Sensors, Electronics, Nanotechnology等期刊專刊的編委會成員、多個IEEE會議(2021 IEEE-EDTM,2021 IEEE-IPFA, 2020 IEEE-IRPS, 2020 IEEE-IIRW)的技術/宣傳委員會成員、以及國際期刊審稿人。曾獲得英國皇家化學會學者獎學金、2019 Park AFM博後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等。她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基於二維材料的電子器件及其在納米級的電學行為表徵。


溫煥飛,2019年3月入職中北大學 儀器與電子學院,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於大阪大學應用物理學與精密科學專業攻讀工學博士學位,同年4月至2019年3月在同一研究室從事博士後研究。目前,主要工作集中在先進掃描探針顯微成像分析技術及其在表面/界面物理化學特性、半導體晶片的多物理信息表徵等測試領域的應用研究。參與英文書籍1部,口頭報告14次,其中國際報告7次,邀請報告4次,Poster報告16次,國際會議主持人1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和山西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項目各一項。


李鵬,2020年6月入職北京工業大學材料與製造學部。2009年畢業於四川大學自動化系。2009-2015年,在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碩博連讀,獲機械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博士期間主要工作為掃描離子電導顯微鏡(SICM)系統的研製,並提出了一種SICM新型工作模式-同相電壓調製模式。2015年7月-2020年6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科院納米標準與檢測重點實驗室),任助理研究員,主要工作為多探針原子力顯微鏡系統研製及應用研究、亞十納米探針刻蝕技術及器件工藝摸索等。


劉金榮,日立/精工原子力顯微鏡資深工程師,從事原子力顯微鏡應用和技術支持超過20年。


報名方式

本次網絡研討會免費參會,並設有答疑交流環節,誠摯歡迎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相關從業人員報名參與。

1、點擊此處連結後報名。

2、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報名:


相關焦點

  • 會議報導 l Park原子力顯微鏡公司的技術講座在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
    講座主題:Park原子力顯微鏡介紹及其在半導體和二維材料領域中的應用Park原子力顯微鏡公司也「第十屆環太平洋先進材料與工藝國際會議"(PRICM 10)。PRICM會議是全世界材料與工藝材料領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高的綜合性學術會議之一。Park原子力顯微鏡張菲博士被PRICM會議組邀請在19日上午作了關於「原子力顯微鏡在二維材料的應用」的邀請報告。
  • 2019年SPM會議圓滿舉辦,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亮相會場
    同時,作為掃描探針顯微術相關科學儀器的研發企業,國儀量子總經理賀羽出席會議並作了「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研製與工程化」的專題報告。>QDAFM專題報告總經理賀羽重點介紹了國內首臺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國儀量子營銷部總監李炳江現場介紹產品國儀量子營銷部的工作人員,攜帶公司最新產品「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
  • 天美召開研討會 探討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及應用
    近期,天美(中國)公司組織召開了Park Systems公司XE-BIO生物型原子力顯微鏡技術研討會。會議在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舉行,並邀請到該中心裘曉輝教授主持。會上,來自Park Systems公司的首席科學家Sang-Jun Cho博士主講了Park Systems XE-BIO生物型原子力顯微鏡在活細胞檢測方面的應用及新進展。
  • 2012年布魯克原子力顯微鏡西安用戶研討會圓滿召開
    2012年9月27日,德國布魯克納米表面儀器部原子力顯微鏡西安用戶研討會在西安交通大學圓滿召開。會議得到了西安各高校、研究所的積極響應及到會參與。    布魯克公司納米表面儀器部亞太區銷售總監時曉明先生對布魯克公司以及布魯克納米表面儀器部的發展歷程和產品特色,做了精彩的闡述。
  • 納米材料網絡會議來襲,八大表徵技術等你來pick
    基於此,儀器信息網將於2019年12月18日組織舉辦第二屆「納米表徵與檢測技術」主題網絡研討會,邀請該領域專家,圍繞納米材料熱點研究方向,從成分分析、形貌分析、粒度分析、結構分析以及界面表面分析等主流分析和表徵技術方面帶來精彩報告。
  • 第五屆電子顯微學網絡會議日程揭曉!34位主流專家邀您線上面對面
    儀器信息網訊 「第五屆電子顯微學網絡會議(iCEM 2019)」四天的報告日程正式揭曉,34位電子顯微學領域主流專家將在8月13-16日,與大家線上相約,在線「面對面」,共同探討2019年電子顯微學領域的方方面面。
  • 視頻回放:第二屆掃描探針顯微鏡納米科學中國論壇(NSS China 2020)
    Park原子力顯微鏡公司和NanoScientific雜誌共同贊助了第二屆掃描探針顯微鏡納米科學中國論壇(NSS China 2020),此論壇的會議主席為來自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
  • 布魯克Dimension FastScan 原子力顯微鏡亮相中國
    布魯克公司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及用戶研討會在京舉行  儀器信息網訊 2011年9月8日,布魯克(Bruker)公司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及用戶研討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與China Nano 2011
  • ——記清華大學原子力顯微鏡設計大挑戰
    四支由來自倫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學生組合而成的「國際團隊」正在向評委們介紹他們的暑期成果——一臺成本不到1000元人民幣的原子力顯微鏡。  這些來自不同教育背景的大學生與研究生,在充滿競爭與合作的環境中接受挑戰,在一個星期內設計出低成本、適用於高中學校的原子力顯微鏡。
  • 第二屆拉曼光譜網絡會議全日程公布 這些專家將帶來精彩報告
    為了分享拉曼光譜技術及應用的最新進展,促進各相關單位的交流與合作,儀器信息網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半導體聲子物理研究組於2019年成功舉辦首屆拉曼光譜網絡會議,逾三千人次報名參會,得到廣泛好評。  第二屆拉曼光譜網絡會議(iCRS2020)將於2020年9月23-24日舉辦,會議邀請拉曼光譜儀器研發及應用的相關專家,以在線網絡報告交流的形式,針對當下拉曼光譜相關研究熱點進行探討,為拉曼光譜的相關從業人員搭建溝通和交流的平臺,促進我國拉曼光譜相關儀器技術及應用的發展。
  • 原子力顯微鏡
    是德科技原子力顯微鏡是一種納米級解析度的成像技術,通過探針與樣品表面接觸進行研究。
  • 布魯克成功舉辦2013年原子力顯微鏡上海技術交流會及應用培訓班
    2013年5月7-10日,布魯克原子力顯微鏡上海技術交流會和培訓班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所,與第五屆原子力顯微鏡生物醫學國際學術會議(5th AFM BioMed)同期舉行。會議得到了全國各高校、研究所以及部分歐美高校研究人員的積極響應及到會參與。
  • 原子力顯微鏡的原理
    (2)利用原子吸引力的變化而產生表面輪廓為非接觸式原子力顯微鏡(non-contact AFM ),探針與試片的距離約數十個? 到數百個?。  二、原子力顯微鏡的硬體架構:  在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的系統中,可分成三個部分:力檢測部分、位置檢測部分、反饋系統。
  • 【會議通知】第五屆全國發育生物學大會 (日程安排)
    【會議通知】第五屆全國發育生物學大會 (日程安排) 2020-09-21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頂級專家雲集 2019第二屆機械工程與智能製造國際會議即將盛大召開
    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主辦的2019第二屆機械工程與智能製造國際會議(WCMEIM 2019) 將於2019年11月22-24日在上海召開。本次會議將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緊密聚焦機械工程特別是智能製造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通過主題演講、口頭報告等方式深入剖析相關領域的核心技術,交流機械工程與智能製造典型案例,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探討學術前沿問題,促進智能製造的科技創新和相關研究領域的發展。
  • SPC2019|第二十二屆全國半導體物理學術會議盛大開幕:千人群賢聚杭州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7月10日,由中國物理學會半導體物理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十二屆全國半導體物理學術會議(SPC2019)在杭州第一世界大酒店盛大開幕。(奇數年召開),與兩年一次的國際半導體物理會議(偶數年召開)交錯進行。
  • 30年AFM發展路漫漫 懷初心輾轉徵程而求索——訪帕克原子力顯微鏡...
    帕克原子力顯微鏡創始人兼CEO Sang-il, Park博士  2018年10月19日,亞洲地區重要的納米學術會議「第九屆亞洲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會議」(AsiaNANO 2018)在青島隆重召開。  1997年,在美國已度過了15年後,Park博士認為是時候回到祖國了,於是,將正在良好發展的PSI出售給Thermo Spectra。回到韓國,Park博士創立了其第二家AFM公司——PSIA,開啟自己第二職業生涯,也在四十歲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2007年,在公司10周年紀念日將公司名稱正式更名為Park Systems,並一直沿用至今。
  • 2019年原子力顯微鏡年中盤點:中標金額過億,需求向上
    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簡稱AFM),也稱掃描力顯微鏡(scanning force microscopy,SFM))是一種納米級高分辨的掃描探針顯微鏡,由IBM蘇黎士研究實驗室的比寧(Gerd Binning)、魁特(Calvin Quate)和格勃(Christoph
  • 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將於1月18日召開,會議的建議議程都有啥?
    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將於1月18日召開。15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新聞發言人楊汝北就會議籌備情況和有關安排作出通報。目前,大會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建議議程】建議議程共9項,擬審查「十四五」規劃今年的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具體有哪些「任務清單」?
  •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即將召開,將審議多個議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昊騫 濟南報導23日下午,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11月下旬即將召開的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有關議題和日程安排情況。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孫建功介紹,根據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第55次會議決定,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於11月24日至27日在濟南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