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一米六五以下是矮,女生一米五以下是可愛。當代社會的人們賦予了身高多樣的意義。不過,你是否想過如果一個人的身高達到10米,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是魯濱遜去到的大人國嗎?研究人員認為,如果一個人的身高可以達到10米,那麼他就可以打敗侏羅紀的恐龍。眾所周知,侏羅紀的恐龍我們只能在博物館中得以見到。根據資料,不同品種的恐龍有不同的大小,不同時期的恐龍也有不一樣的大小。也就是三疊紀、早侏羅紀、晚侏羅紀和白堊紀的恐龍大小是不太一樣的。大的可以達到1000公斤,小的只有100公斤。而目前,我們得以知道的最高以及最重的恐龍是長頸巨龍,或者說布氏腕龍。
人們第一次發現長頸巨龍的化石是1907年在非洲坦尚尼亞,在此後的五年裡人們陸陸續續發現大小不一的長頸巨龍的化石。
當人們將發現的化石組建起來的時候,發現長頸巨龍的高有12米,長達到了22.5米。不過科研人員在1907年發現了一具梁龍的化石,長度整整達到了27米,比長頸巨龍還要多出4.5米。目前,這具梁龍的化石放置在賓州匹茲堡的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那麼這些恐龍如果還活著,10米高的人類是不是它們的對手呢?這還要看看恐龍的飲食習慣。恐龍有食肉的,也有食草的。
對於食肉的恐龍而言,牙齒和爪子是最為重要的。暴龍是典型的食肉類恐龍,一般情況下它喜歡單獨獵食,而目標就對準了沒有跟上隊伍的食草類恐龍,或者其他可以看到的動物。有時候有些食肉類恐龍也會集體出動,它們的致命武器是第二根趾頭的腳爪,一旦它們看到了獵物,那麼這個獵物就根本沒有逃脫的地步了。而食草類恐龍呢?它們缺乏銳利的爪子和牙齒,但是它們有堅硬的皮甲以及骨棒,還有靈活的尾巴。一般情況下,食草類的恐龍會集體行動,這樣子更加利於它們獲得食物。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恐龍是冷血動物,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其實不然。有科研人員認為,恐龍既不是冷血動物,但是也不是溫血動物。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進化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布萊恩·恩奎斯特指出,「我們的結果顯示恐龍所具有的生長速率和新陳代謝速率,既不是冷血生物體也不是溫血生物體所具有的特徵。它們既不像哺乳動物或者鳥類,也不像爬行動物或者魚類,而是介於現代冷血動物和溫血動物之間。簡言之,它們的生理機能在現代社會並不常見。」所以這樣子說起來,一個10米高的人類和恐龍對抗還是有勝算的可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