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一般情況我們所說的矛盾指的是兩個對立面,仇恨就是對立雙方的其中一種矛盾。然而仇恨並不僅僅存在於人際關係中,平頭哥有仇必報,黑卷尾記仇長達三年之久,動物為什麼會記仇呢?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類社會關係中普遍存在矛盾和仇恨,自然動物之間也存在這種現象。說到動物之間的仇恨,估計很多人會想起非洲大陸上一種特別剛的動物,它就是蜜獾。有人認為蜜獾仗著自己身體條件的優勢敢去招惹老虎和獅子,而有人則認為蜜獾是「快意恩仇」的象徵。有一部紀錄片專門拍攝了蜜獾這方面的特點:在同一個動物園中一頭獅子隔著鐵網看了一隻蜜獾,結果這隻蜜獾果斷開始在鐵網下面挖洞,想要過去和獅子一較高下。
看到這一幕估計很多朋友都覺得蜜獾的行為實在是太可愛了,怎麼會有如此「記仇」的動物呢?如果不記仇,蜜獾就不是蜜獾了,它也不會被廣大網友稱為「平頭哥」。早在一年前平頭哥就在中國各大社交媒體火了一把,它憑藉著「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特點收穫了一大票粉絲。自然界中的蜜獾確實十分「剛」,只要是它們對哪一種動物感到不服,它們就會上前去領教領教。
實際上動物「記仇」這一現象在自然界中十分普遍,只能說平頭哥的性子比較急。在非洲大草原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獅群圍獵野牛,同樣也可以看到落單的獅子被幾隻野牛逼得爬上了樹。野牛和獅子之間的仇恨關係似乎早已深深地滲透到它們的基因裡了,而且兩者存在捕食關係,因此它們之間的「仇恨關係」是不可能被修復的。除了陸地動物之外,飛行動物中也存在「記仇」的現象。
前段時間國內新聞媒體報導了一件怪事,一位來自山東的七旬老漢對媒體爆料,自己這兩三年來一直遭受一種烏黑色小鳥的幹擾。在記者的追蹤下,發現確實有兩隻鳥碰到了老漢就會纏著他,甚至還想要啄他。經過專家的鑑定,這是一種名為黑卷尾的鳥類,它們對自己的雛鳥和鳥巢有十分強的防範意識。如果有人或者其他動物破壞了它們的鳥巢,或者在雌性黑卷尾孵卵的時候加以幹擾,那麼它們事後一定會找破壞者算帳。
被動物記仇的現象一般都出現在自然界中,人類社會中很少出現類似的案例。很明顯,山東七旬老漢就被那一對黑卷尾記仇了,而且黑卷尾這個仇一報就是兩三年。然而老漢在回憶過去三年的經歷中,並沒有印象有對黑卷尾造成任何影響。對此專家表示,有時候人一個不經意的行為就有可能影響到這種鳥類生活,更何況這是一種十分「記仇」的鳥類。
據老漢描述,光前年一年的時間他就被黑卷尾啄了二三十次,這平均十天左右就被啄一次的頻率,一般人確實受不了。同時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儘管我們生活在人類自己構建的社會中,仍然會有自然生物參與其中,因此我們有時候需要注意自身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