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上古神話,就不得不提起奇書《山海經》。《山海經》算是古代神話小說、古代神話典籍的鼻祖,可惜流傳度並不是很廣。究其原因,《山海經》的敘述邏輯過於奇葩,在所有古籍中獨樹一幟,卓爾不群。
跟《西遊記》《封神演義》這些神話小說不同,《山海經》不是以故事情節或者時間先後為線索,而是根據地理位置東南西北,零零散散地記載了很多古神和洪荒異獸,以及跟他們有關的神話傳說。這樣一來就很難改編成影視作品,因為全書根本就沒有情節主線。
今天「史書凌軒閣」來聊聊上古神話中的最強天帝,他出現於《山海經》中,賜給后羿落日神弓,後來引咎退位。
01上古神話中的「天帝」
咱們的上古神話跟古希臘神話不同,天帝僅僅宙斯一位。在上古神話中有「三皇五帝」之說,但這「三皇五帝」又有好幾種不同說法,筆者就不在此一一列舉了。筆者聊聊「五方天帝」,這算是流傳度最廣的一種說法了。即便是這種說法,也有「先天五帝」和「後天五帝」之分。
根據《周禮》記載,「五方天帝」指的是東郊青帝伏羲(木)、南郊赤帝神農(火)、中郊黃帝軒轅(土)、西郊白帝少昊(金)、北郊黑帝顓頊(水)。在這五方天帝中,伏羲出現的時間最早,炎帝神農氏其次,黃帝軒轅氏後來居上,成為三界之主。顓頊是黃帝的孫子,少昊是黃帝的兒子。五方天帝裡面,黃帝一家就佔了三個。
那麼在上古神話中,哪位天帝的實力最強呢?似乎是東方青帝伏羲。其實不然,伏羲雖然是女媧之兄,出現的時間也很早,但他代表著智慧和文明,不太具備造物主的神力。伏羲甚至還不如《山海經》中燭龍的神力浩瀚,燭龍可以「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控制晝夜更替和四季輪迴。
在《山海經》中,有一位上古天帝實力最強,神力之浩瀚更勝燭龍。燭龍跟他比起來,猶如螢火之光比日月之輝,黯淡無光。這位《山海經》中的最強上古天帝,就是神王帝俊。
02開創日月,掃平妖族
在《山海經》的神話體系中,帝俊的位置就相當於洪荒神話體系裡的盤古,道教神話體系裡的元始天尊。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化身萬物,雙目化作日月。帝俊則是跟自己的妻子孕育了日月。《山海經》中,帝俊有兩個妻子,分別是日神羲和、月神常羲。
帝俊跟日神羲和生了十個兒子,就是十隻三足金烏,他們生活在扶桑樹上,這就是十個太陽。帝俊跟月神常羲生育了十二個月亮,分別代表十二個月份。《山海經》的神話體系中,帝俊神力之浩瀚可以創造日月。反觀軒轅黃帝,單刀斬刑天基本上已經是他神力的極限了。
在《山海經》的神話體系中,上古異獸的力量不容小覷,甚至可以比肩神族。蠱雕、英招、舉父、蠻鳥、朱厭等上古大妖時常出來為禍四方。帝俊作為最初的天帝,他自然不能看著妖族一步步壯大。跟黃帝的做法不同,帝俊神族的子子孫孫都生活在凡間。帝俊這麼做不為別的,就為了掃平凡間的妖族。
《山海經》中記載道:「「有司幽之國,帝俊生晏龍,晏龍生司幽;有白民之國,帝俊生帝鴻,帝鴻生白民。」帝俊讓自己神族的子子孫孫都在凡間,組成了一個個部落,逐漸掃平了四方妖族,凡間得以安寧。但後來,也許是帝俊的疏忽,凡間的妖族東山再起,而且來勢洶洶。
03賜給后羿神弓
相信大家都知道「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但也許有一部分讀者不知道,后羿射日的那把神弓,是帝俊賜給他的。而且當時的凡間,可不止是天上有十個太陽,還出現了很多上古大妖。這些都在《山海經》中有過記載,「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后羿從帝俊手中接過神弓之後,他是怎麼做的呢?《山海經》中也有相關記載:「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邱之澤,上射十日,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鑿齒、九嬰、大風、修蛇等等都是上古大妖,最後都被「羿」一一誅殺,看來這把神弓的確是妖族的剋星。
04後來卻引咎退位
在《山海經》的神話體系中,后羿射日之後,帝俊就神秘地消失了,沒有任何線索和跡象表明他去了哪裡。根據上古神話的邏輯,帝俊應該是「引咎退位」了。《山海經》中,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凡間妖族現世,這其實都是帝俊的疏忽。那十個太陽不就是帝俊的十個兒子嗎?
帝俊因為自己對兒子管教不嚴,導致產生這麼大的禍端,他「引咎退位」也是理所當然的。當然了,《山海經》遺失了五分之一左右。也許在那已經遺失的五分之一篇幅中,會有咱們這個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