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張波)2020年11月7日,「2020全國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博士生論壇」在天津泰達會館隆重召開。本次論壇在全國智能醫學工程教育聯合體、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作組、IEEE EMBS的指導下,由天津大學研究生院主辦;天津大學醫學部、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及智能醫學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天津市腦科學與神經工程重點實驗室、天津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天津神經工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天津市智能人機互動康復工程技術中心協辦。來自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于韋斯屈萊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西安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醫科大學等國內外22所知名高校的60餘位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本次論壇的學術報告展示,線上線下參與人數近230名。
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學科辦主任胡明列、醫學部黨委書記李振宇在會上致歡迎辭。他們分別介紹了天津大學及醫學部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相關情況,希望通過此次大會進一步搭建各高校之間多學科交流互動的平臺,擴展學術視域,鼓勵同學們嘗試多學科、多領域、多向度的借鑑吸收、共融創新,推動新一代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技術向縱深發展。
開幕式結束後,法國醫學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何國偉教授和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田啟源研究員分別帶來題為《心血管疾病的生物標誌物研究—多組學的應用》、《Advanced human neuroimaging methods using deep learning》的精彩主題報告。
本次論壇以「智能驅動未來,醫工賦能創新」為主題,分為線上、線下兩部分。線上設有生物醫學成像、生物材料及生物力學、智能傳感與診斷、智能康復與人機互動等4個分論壇,分別由天津大學博士生周伊婕、劉爽傑、張波、鄭琪主持;線下為博士生報告競賽,由天津大學博士生於海情主持。
在線上分論壇中,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邱維寶研究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劉亞靜特聘研究員、南開大學嶽釗教授、北京大學黃小帥副研究員、浙江大學劉清君教授、中山大學謝曦教授、上海大學楊幫華教授和暨南大學龍錦益教授分別就生物醫學成像、生物材料及生物力學、智能傳感與診斷、智能康復與人機互動等主題作了精彩的特邀報告。此外,國內外多所高校的博士生進行了34場線上報告,各位同學結合自身的研究方向,詳細介紹了最新研究進展,分享了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並和老師、同學進行深入交流。
在線下召開的博士生報告競賽中,17名博士生圍繞腦科學、神經成像、人機互動、生物材料、智能傳感、神經調控等多方面進行了精彩匯報。評委老師針對每位同學的報告,從研究內容、方法路線、研究結果等方面給予了點評和建議。經過專家組現場評分,本次博士生報告競賽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及優秀獎若干。
線上報告
線下報告
頒獎環節
據悉,作為教育部新醫科建設工作組成員單位,全國智能醫學工程教育聯合體理事長單位、全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作組組長單位,天津大學已連續兩年主辦智能醫學工程博士生論壇。論壇緊密圍繞「醫學+」 的現代醫學發展方向,探索培養具備多學科交叉背景、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複合型醫學領軍人才, 對進一步促進醫工融合,積極探索和把握生物醫學與智能醫學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為相關領域內博士生教育質量的提高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編輯 劉曉豔 郭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