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姓名:王博亮 導師類別:碩士生導師
聯繫方式
個人簡介
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30多年, 已培養博士生、碩士生30多名。參加研製的「640測速雷達」獲全國科技大會獎;曾參加「洲際飛彈首次發射試驗」和「同步衛星首次發射試驗」等國家重點工程。負責研製的「331工程視頻轉換設備」、「圖形式計算機火警受理系統」、「國人虛擬眼及其臨床應用」等科研項目30餘項,獲部委級科技進步成果一等獎二項,二等獎四項,三等、四等獎共四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三項, 專著一部, 論文50多篇。「中國人虛擬眼結構和功能模擬與建模研究」獲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批准號:60371012)立項,獲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被受理髮明專利2項。曾三次應邀參加「香山科學會議」(174次、208次、266次), 在中國數字人研究中,率領研究隊伍在「中國人虛擬(眼)器官」方面的研究居國內領先地位。93~99年曾擔任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航天醫學評審組副組長; 97年~99年任湖南省醫療器械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98年任湖南省科委自然基金評審委員會計算機學科評審組評委。99年人才引進調入廈門大學,現為廈門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防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博導;中國圖象圖形學會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電子學會醫藥信息學分會醫學圖像處理與分析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學會生物信息與控制分會委員;中國解剖學會斷層影像解剖學專業委員會數位化虛擬人體學組成員;福建省教育廳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計算機學科組評委;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廈門市電子學會理事。
獲得獎項
獲獎、專利和發明:
(1) 331工程D/V實時顯示軟體,省部級科研獎,1985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等級:1
(2) 裂隙燈掃描驅動裝置 專利號 ZL 02 206814 .7 ,實用新型專利,2002年01月,國家專利局,等級:1
(3) 掃描式裂隙燈顯微眼前節圖像分析儀 專利號:ZL 02203690.3,實用新型專利,2002年01月,國家專利局,等級:1
(4) YP-201多參數監護儀,省部級科研獎,1996年0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等級:1
(5) GKD-405A多導智能分析儀,省部級科研獎,1995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等級:1
(6) 331工程D/V視頻轉換設備,省部級科研獎,1985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等級:1
(7) 國人虛擬眼及其臨床應用,其他科研獎,2005年10月,廈門市人民政府,等級:1
(8) 國人虛擬眼及其臨床應用,省部級科研獎,2005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等級:2
著作及論文
論文發表:
(1) 裂隙燈顯微圖像角膜的快速、自動三維重建,《系統仿真學報, 第19卷 第5期, p1049-1052,2007》,2007年05月
(2) 人眼晶狀體建模與仿真研究綜述,《系統仿真學報, 第18卷 第10期, p2709-2711,2006年》,2006年10月
(3) 基於VTK的鼻咽部組織三維重建,《中華現代影像學雜誌,Vol.3,No.9,p805-808. 2006年9月》,2006年09月
(4) A study on accommodation mechanism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Vol.6, No.4, Aug.2006, P739-p742》,2006年04月
(5) 一種用於軟組織變形仿真的動態質點彈簧模型,《系統仿真學報 v 18, n 4,p 847-851+855》,2006年04月
(6) A study for accommodating human crystalline lens by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Computerized Medical Imaging and Graphic,30(2006),p371-376》,2006年01月
(7) 一種改進的基於比值模板匹配的顯微圖像拼接方法,《計算機工程 2005 Vol31 No.24 P159-160 》,2005年09月
(8) 數位化人腦圖譜演示系統的設計與製作,《中國臨床解剖學雜誌第22卷第5期,p509-511,2004年》,2004年05月
(9) 基於裂隙燈顯微圖像的眼前節特徵提取的新方法,《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 第23卷3期,p193-198,2004》,2004年03月
(10) 生理信號採集卡虛擬驅動程序的設計,,《中國醫療器械雜誌 第27卷3期》,2003年06月
(11) 《人眼房水動力學系統的建模與仿真方法研究》,《「生物物理」 2003 年19卷2期》,2003年05月
專著發表:
(1) 醫用傳感器接口及其應用,國防工業出版社,1989年08月,學術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