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的秋天,似乎跟炙熱的夏天別無兩樣,依然是滿園的翠綠,嬌嫩的花朵也鮮少露臉。當你走在景觀園路上,會發現幾棵喬木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淡粉,走近似乎能聞到一陣淡淡的幽香,每每經過此處的人們都會忍不住駐足欣賞一番,它們就是羊蹄甲。羊蹄甲因其葉片形似羊的蹄甲而得名。它與香港市花紅花羊蹄甲很相近,但有別於紅花羊蹄甲的紫紅豔麗,羊蹄甲的花色淺粉淡雅,形態猶如翩翩起舞的粉蝶,隨風在枝頭舞動。
羊蹄甲(花)
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 L.),豆科(Leguminosae)羊蹄甲屬。喬木或直立灌木,高7-10米;樹皮厚,近光滑,灰色至暗褐色;葉硬紙質,近圓形,先端分裂達葉長的1/3-1/2,裂片先端圓鈍或近急尖,兩面無毛或下面薄被微柔毛;總狀花序側生或頂生,少花,長6-12釐米;花蕾多少紡錘形,具4-5稜或狹翅,頂鈍;花瓣桃紅色,倒披針形,長4-5釐米,具脈紋和長的瓣柄;英果帶狀,扁平,略呈彎鐮狀,成熟時開裂;種子近圓形,扁平,種皮深褐色。花期9-11月;果期2-3月;羊蹄甲原產我國南部。中南半島、印度、斯裡蘭卡有分布。
羊蹄甲(花)
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B. variegata Linn.)、紅花羊蹄甲(B. blakeana Dunn)(又名洋紫荊,為香港市花)均為我國南方常見栽培的觀賞植物,在廣州尤為普遍,常植為行道樹。這三種植物較為相似,不易區別。其主要分別為:羊蹄甲具能育雄蕊3枚,花瓣較狹窄,具長柄;而宮粉羊蹄甲和紅花羊蹄甲有能育雄蕊5枚,花瓣較闊,具短柄。羊蹄甲及宮粉羊蹄甲開花後能結果,而紅花羊蹄甲通常不結果。
宮粉羊蹄甲(花)
紅花羊蹄甲(花)
世界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於庭園供觀賞及作行道樹,樹皮、花和根供藥用,為燙傷及膿瘡的洗滌劑、嫩葉汁液或粉末可治咳嗽,但根皮劇毒,忌服。此外它還有其文化意蘊,著名文學藝術家席慕蓉、秦牧在其散文詩做了出神入化的抒情描述。
羊蹄甲(植株)
觀賞地點: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抗汙染植物區、生物園
來源: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