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甲 or 洋紫荊,香港區花究竟長啥樣?香港回歸22周年!

2021-01-08 知識就是力量

撰文/史軍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2周年!

1997年7月1日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隊奏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五星紅旗與香港特區區旗第一次同時升起,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歷經百年滄桑的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

紫荊花綻放,五星旗飄揚

回歸後的香港猶如它的市花——紫荊花一樣芬芳美麗,朝氣蓬勃,光彩奪目。那麼,紫荊花究竟是什麼花呢?今天我們就來一次尋找真正香港紫荊花的燒腦之旅。(注意:本文涉及大量的名稱,為避免混淆,請注意文內標註的植物拉丁學名)

此紫荊非彼紫荊

中國大陸所說的紫荊並不是洋紫荊,而是另外一種植物,這種植物的小花雖然不起眼,但是聚集起來,就能把植物的枝條都變成花束。如果細看的話,這些花朵與我們熟悉的刺槐和國槐的花朵有著同樣的形狀—這些頗顯立體的花朵,就好像是一個個展開了翅膀的小蝴蝶。也難怪,它們其實都是豆科蝶形花科的植物。只不過紫荊的小蝴蝶個頭略小罷了。

(圖片來源/PPBC 攝影/趙宏)

至於說香港區旗上的紫荊花顯然不像小蝴蝶,而是像張開的手掌,五片大大的花瓣清晰可見。香港朋友鍾愛的「紫荊花」其實是羊蹄甲家族的成員。這個家族有一個非常顯眼的標誌,就是它們的葉片就好像是羊在泥地上踩出的蹄印形狀,因而得名「羊蹄甲」。

(圖片來源/PPBC 攝影/朱鑫鑫)

但是問題來了,大陸朋友說的洋紫荊就是香港區旗上的植物標誌嗎?答案是否定的。是不是有一種懵圈的感覺?別急,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理順三種植物的關係。

成為符號的大豆子

這三個物種分別是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洋紫荊(Bauhinia variegata)和紅花羊蹄甲(Bauhinia × blakeana)。特別提醒,這是中國大陸給這三種植物起的中文名,注意,一定要對照它們對應的拉丁學名。

先說羊蹄甲(B. purpurea),長相與紅花羊蹄甲非常相似,但相對來說羊蹄甲的花瓣要顯得細瘦一些。有意思的是,在中國臺灣地區,這個植物又被叫作「洋紫荊」,是不是有點抓狂。別著急,更抓狂的事情還在後面。

(圖片來源/PPBC 攝影/徐曄春)

再來說洋紫荊(B. varie-gata),在大陸正是中文名所說的洋紫荊,在中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被稱為「宮粉羊蹄甲」,因為它們的花朵是粉白色的,並不是鮮豔的大紅色。雖然枝頭的粉白花朵也是分外美麗,但是並沒有成為香港的區花。

(圖片來源/PPBC 攝影/黃立新)

好了,最後才是我們的主角紅花羊蹄甲(B. × blakeana),這種植物的特點是開花時間長,開花的時候花序枝條也非常舒展,但是它們不會結果實,為啥呢?因為它們其實是羊蹄甲和洋紫荊的天然雜交種。就像馬和驢的後代—騾子不會生出來小騾子一樣,紅花羊蹄甲也很難產生果實和種子。

2004年,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比對了紅花羊蹄甲的外部形態,並對其繁殖能力及基因序列與羊蹄甲和洋紫荊作對比及分析,最終證實,紅花羊蹄甲不是獨立物種,而只是前述羊蹄甲和洋紫荊雜交而成的混種。不管怎樣,美麗的花朵讓紅花羊蹄甲有了特殊的身份。紅花羊蹄甲(B. × blakeana)才是真正的主角。

紅花羊蹄甲的歷史

1880年左右,一名來自巴黎的神父,在香港島薄扶林鋼線灣發現了紅花羊蹄甲(B. × blakeana),並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伯大尼修道院。注意,是通過扦插來繁殖的,因為紅花羊蹄甲很難產生種子。

1965年,紅花羊蹄甲正式定為香港市花,並被繪於香港市政局旗上,寓意香港這個遠東海港。

1997年香港回歸時,紅花羊蹄甲被定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花,同時成為區旗上的符號植物。紅花羊蹄甲在香港被稱為「洋紫荊」,也是這個故事的真正主角。

大家現在搞懂這幾種花的區別了嗎?

香港回歸22周年!

祝福香港,祝福祖國!

相關焦點

  • 物種日誌|紀念香港回歸22周年之際,香港區旗上的這種花你了解多少?
    物種日誌|紀念香港回歸22周年之際,香港區旗上的這種花你了解多少?22周年,而剛剛過去的7月1日就是香港回歸紀念日。傳聞中,這種花於1880年被法國傳教會神父首次在香港發現,經當時港督亨利·阿瑟·卜力爵士(Henry Arthur Blake)和植物學家共同研究,確認為羊蹄甲屬的新品種,並以卜力爵士的姓氏為之命名。它又於1965年被選定為香港的市花,並被用作港英政府市政局標誌。1988年,在徵集區旗區徽評選設計時,洋紫荊從一眾「龍」、「帆船」、「東方之珠」的設計中脫穎而出。
  • 洋紫荊,香港的洋紫荊
    (豆科假蝶形花,常為5根雄蕊)【羊蹄甲屬 Bauhinia Linn.】豆科 Leguminosae》雲實亞科 Caesalpinioideae羊蹄甲屬植物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香港的代表,「紫荊花」。雖說人們這麼叫,但植物學上的叫法應該是洋紫荊,或者說是紅花羊蹄甲Bauhinia × blakeana。紫荊花則另有一種,別稱滿條紅。這幾種植物的命名簡直亂七八糟,不得不放上拉丁學名。
  • 紫荊、洋紫荊和羊蹄甲,你分得清楚嗎?
    也有少部分人會叫它「洋紫荊」,因為他們知道還有一種植物叫「紫荊」,清華大學的校花之一。這是紫荊花,細碎小花長在樹幹上,跟香港市花還是很大區別的。不過如果你隨意百度一下,就會發現大家還是混亂的,比如各種小編直接把清華大學校花當成洋紫荊。
  • 紫荊、洋紫荊、羊蹄甲、宮粉羊蹄甲怎麼區分?主要看氣質!
    、洋紫荊、羊蹄甲還是宮粉羊蹄甲?大陸內地、香港、臺灣對後三者的叫法完全混亂!囧 首先,最易區分的是紫荊,與其他三種完全不同。注意,這可不是香港的紫荊花哦。【學名】Cercis chinensis Bunee ,為豆科紫荊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小而密,先開花後長葉,初春開花。又叫滿條紅、蘇芳花、紫株、烏桑、籮筐樹。
  • 洋紫荊別名紅花紫荊、紅花羊蹄甲
    洋紫荊別稱紅花紫荊、紅花羊蹄甲。豆科豆目,落葉喬木;樹皮暗褐色,近光滑;幼嫩部分常被灰色短柔毛;枝廣展,硬而稍呈之字曲折,無毛。洋紫荊分布洋紫荊多分布在我國南方,作為許多城市的行道樹而存在,因花色豔麗,樹形優美,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1965年被選為香港的市花,1990年被定為香港特區的區旗和區徽圖案。洋紫荊形態特徵常綠喬木,樹高6-10米。
  • 紅花羊蹄甲,花大色豔,香港和柳州都拿它當市花
    但在香港,它不叫紅花羊蹄甲(香港說的紅花羊蹄甲實際上是紫花羊蹄甲Bauhiniapurpurea),而叫洋紫荊。香港的區旗和區徽上的圖案,就是(大陸人說的)紅花羊蹄甲。是不是迷糊了?不要緊,你只需記住:香港的市花洋紫荊,就是我們說的紅花羊蹄甲。(圖3.香港的市花洋紫荊,就是在下紅花羊蹄甲了)紅花羊蹄甲名字上有紅花,也有羊蹄甲。
  • 你認識紫荊嗎?不是香港的區花紫荊花🌸
    ​這個植物叫紫荊(不是香港的區花,香港區花叫紫荊花,是羊蹄甲的一種,一般我們可以用洋紫荊這樣一個叫法來區分),它的分布還是很廣的,南北各地都有,除了特別北的東北,或是新疆、西藏這樣的高原邊疆,都有紫荊我常見的紫荊是紫紅的花,也有白色的紫荊和黃色花的紫荊。​白花種,在上海復旦大學有栽培。 上海的世紀公園內有一株白花紫荊。
  • 話紫荊·迎香港回歸紀念日【花令】特篇
    下周一,7月1日,又一年香港回歸紀念日即在眼前。恍然記起小有老師數日前正臨習《紫荊圖》,想來是觸景生情應景而作吧。小有老師臨習《紫荊圖》想了解小有老師?請點擊以下連結:【三人行必有我師•工筆課老師】| 小有:陶潛隱於東籬下,我隱於畫間畫上的紫荊,名「洋紫荊」,1880年首次在香港發現,1965年被定為香港市花,被印在特區區徽上。在香港的公園、花園、路旁花圃中隨處可見,冬季亦不敗。然而,很少有人知曉它的歷史。
  • 洋紫荊:春風塗粉黛 紫荊滿羊城
    洋紫荊是良好的觀賞及蜜源植物,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園林綠化中廣泛栽培。 何清攝        樹木檔案        洋紫荊,別名宮粉紫荊、羊蹄甲、紅紫荊、紅花紫荊、彎葉樹等,為豆科羊蹄甲屬落葉喬木,原產中國南部,印度、中南半島亦有分布。花美麗,略有香味,花期全年,3月為盛花期。
  • 白花洋紫荊有一種清新脫俗的美,洋紫荊與羊蹄甲,你能區別得了?
    羊蹄甲和紫荊花並不單指一種花,而是羊蹄甲屬(Bauhinia Linn.)幾種開花灌木或小喬木的統稱,包括洋紫荊、白花洋紫荊、紅花羊蹄甲、羊蹄甲等。「羊蹄甲」名字好理解,羊蹄形葉子酷似心形。「洋紫荊」的名字由來說來話長,一是洋人瑞典的「植物學之父」林奈所取,二是來自香港有關。
  • 請不要把「洋紫荊」稱為「紫荊」
    其實這種稱呼是一個誤區,此紫荊非彼紫荊,紫荊與洋紫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科屬,特別是以香港特區區花一舉成名的洋紫荊,竟將紫荊的名頭搶了過去,久而久之,其實更加美麗的紫荊倒被人們忘卻了
  • 洋紫荊和宮粉羊蹄甲
    不過這裡是深圳啊,學校後門就一堆堆的洋紫荊啊,隨手撿了一堆,給學生看了,各種結構學起來啦! 不過出現好多問題! 問:這是什麼花?答:洋紫荊啊。有人說,不是叫香港花嗎? 問:它的子房在哪呢?不像桃花的子房在最下面啊。
  • 羊蹄甲與洋紫荊的區別
    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兩種比較相似的植物,那就是羊蹄甲和洋紫荊,它們的觀賞性都很強,而且都是在我們國家南方城市比較常見,尤其是廣州最普遍,可是該怎麼區分它們呢?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下這方面的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快和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洋紫荊(紅花紫荊)的簡單介紹
    洋紫荊是一種常綠喬木,花色豔麗,樹形優美,作為許多南方城市的行道樹和香港的市花,受到廣大人們的喜愛!別稱:宮粉羊蹄甲、羊蹄甲、紅紫荊、紅花紫荊、彎葉樹;拉丁學名:Bauhinia blakeana Dunn洋紫荊多分布在我國南方,作為許多城市的行道樹而存在,因花色豔麗,樹型優美,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1965年被選為香港的市花,1990年被定為香港特區的區旗和區徽圖案。
  • 紫荊和洋紫荊的區別
    小時候以為紫荊就是那種開出一串串紫花的灌木,直到香港回歸,看到區旗上的那個分出5瓣來的紫荊花,怎麼都覺得不是一種,下面讓小編為你指出它們的區別,不再當「花盲」。紫荊和洋紫荊科屬區別紫荊原產於中國,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隸屬於豆科紫荊屬,是一種灌木,多種植於傳統庭院。
  • 羊蹄甲:誰識紫荊花
    古人所謂紅荊,又名紅紫荊、洋紫荊、彎葉樹,泛指羊蹄甲類植物,屬於豆科羊蹄甲屬,此花多產於嶺南,北人不識,不足為怪。北國亦有灌木名曰"紫荊",雖同屬於豆科,卻歸於紫荊屬,與羊蹄甲不同;北方的紫荊枝條大多直立,春季開花,形如扁豆,顏色同樣紫紅,花落結成豆莢,而後才會長出寬大葉片。"東君老去梨花白,緋桃佔斷春顏色。剩紅分付紫荊枝,回首千花盡陳跡。"
  • 紅花羊蹄甲 你的名字------紫荊花
    第二天,她把圖發我,我呵呵,分明是香港的區花-紫荊花嘛,學名紅花羊蹄甲。羊蹄甲屬植物給我的印象很深,因為它的葉片太特殊了:葉近圓形或闊心形,寬略超過長,基部心形,頂端二裂,狀如羊蹄,這就是羊蹄甲的由來。有朋友說像兩個腎在一起,也有人說像屁股,我覺得都挺像。植物學家證明,這種古怪的葉形是由兩枚小葉相互癒合而成,但因為癒合的不徹底,就在頂端留下了一個缺口。
  • 此紫荊非彼紫荊,您可否分辨得清?
    香港區花紫荊花和北方紫荊花的區別辨識花木君四月清明,到了很多植物花卉的盛花期,山川田野,城市鄉村,道旁公園,路邊草地,到處是鶯歌燕舞,花團錦簇,柳綠梨白,杏粉桃紅,百花爭豔,分外妖嬈。人們踏青郊遊,賞花觀草,遊山玩水,不亦樂乎。在群花怒放之中,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花草,長得嬌豔,開得嫵媚,經常給人以驚喜。
  • 「洋紫荊兄弟」開花十年等一回 - 現代快報
    令植物專家興奮的是,一株十年沒有開花的粉花羊蹄甲也趕來「過大年」,這兩天已經開出數朵花。  記者看到,這株粉花羊蹄甲高四五米,頂端點綴著十來朵淡紫色的花,細細地看,五瓣風車一樣的花瓣,葉子則像兩顆心緊緊相依。這不是香港的區花洋紫荊嗎?溫室負責人高福洪告訴記者,它確實和洋紫荊非常相像,因為它們是「兄弟」,都是羊蹄甲屬的植物。「洋紫荊在內地有時又叫紅花羊蹄甲。」
  • 我們的紫荊樹和香港紫荊的5個大不同
    今天我們就用5個「不一樣」來詳細梳理一下,我們的紫荊樹和香港的紫荊花有什麼區別,保證外行內行都能清晰瞭然。1歸屬不一樣種類繁多的植物,根據各自不同的生理特性進行分類,有相同特徵的會被歸在一起。我們研究的紫荊樹以湖北紫荊為主,屬於紫荊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