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花在南方城市作為行道樹或庭院樹種栽培。羊蹄甲和紫荊花並不單指一種花,而是羊蹄甲屬(Bauhinia Linn.)幾種開花灌木或小喬木的統稱,包括洋紫荊、白花洋紫荊、紅花羊蹄甲、羊蹄甲等。「羊蹄甲」名字好理解,羊蹄形葉子酷似心形。「洋紫荊」的名字由來說來話長,一是洋人瑞典的「植物學之父」林奈所取,二是來自香港有關。
一種與洋紫荊花期相同而開白花的則是白花洋紫荊(Bauhinia variegata var. candidaVoigt),它是洋紫荊的變種,花瓣白色,近軸的一片或有時全部花瓣均雜以淡黃色的斑塊。雲南常見有野生的白花洋紫荊,花可食用。
剛剛在廈門園林植物園花卉園門口拍到白花洋紫荊,發現這棵青年期的白花羊蹄甲開出的花兒與以往見到的不太一樣。查了下百度,「白花洋紫荊」自動跳轉到百度百科「白花羊蹄甲」,說明這兩個品種容易混為一談。雖然都是白色,但其實,這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與白花洋紫荊花色相似,大家易於混淆的還有白花羊蹄甲(Bauhinia acuminata Bruce),兩者花瓣差別很大。你仔細看一下圖這個雄蕊的根數,五枚的是洋紫荊,十枚的是羊蹄甲,顯然這個是白花洋紫荊!
兩種的花瓣也有區別。雖然都是五瓣,花瓣純色內斂的洋紫荊,向外捲曲的是羊蹄甲。各種資料上說白花羊蹄甲的花期為3~5月,先花後葉。而我在5月拍到的是花葉並舉。雲南常見有野生的,花可食用。
白花羊蹄甲,豆科(或蘇木科)羊蹄甲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5~8米。一說此花是「宮粉羊蹄甲」的變種。別名老白花皮、白花洋紫荊、埋修(傣名)。原產我國廣東、印度等地。
看了上面這麼多是不是一臉懵逼?簡單歸納一下:
春天開花的是粉色的洋紫荊(別名宮粉紫荊)、白色的是白花洋紫荊(為宮粉紫荊的變種),春天開花,能結果。
秋冬開桃紅色花的是羊蹄甲,能結果。
香港區花——紫荊花為紅花羊蹄甲,花紫紅色,以冬春為盛開,全年可見花,不結果。
而白花洋紫荊≠白花羊蹄甲;洋紫荊≠紫荊。記住的辦法,最保險的是數一數雄蕊的根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