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齡段人群普遍易感染新冠病毒;病毒尚未明顯變異;歐亞多國感染...

2020-12-03 騰訊網

截至2月25日10時

全國範圍

現存確診47760例,現存疑似2824例

累計確診77779例現存重症9126例

累計死亡2666例,累計治癒27353例

熱點關注

1-鍾南山接受專訪重點梳理

鍾南山院士24日表示,曾與世衛組織溝通,凡是出現冠狀病毒感染,均需高度警惕對人的傳染性。

新冠病毒將來有長期存在可能性,關鍵是要控制,但像流感病毒那種每年都出現的可能性應該非常小。建議科研人員進行針對冠狀病毒的長期研究。

目前咽拭子檢測陰性為出院標準,部分病人肛拭子或糞便能測到病毒核酸片段,其實並非活病毒。

少數病人出院後,複查可能又出現核酸片段的陽性,這並不奇怪,但在隔離觀察的兩周內還需警惕。

如果把出院指標改為肛拭子完全陰性,會導致病人積壓,影響病房周轉。所以目前還是密切觀察,對病人進行分級管理。

2-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專家組發布會重點歸納

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24日舉行發布會,考察組中方組長梁萬年表示:通過對不同地點分離出的104株新冠病毒株進行全基因組測序,證實同源性達99.9%,提示病毒尚未發生明顯變異

目前全國共有476家醫療機構3387例醫務人員感染新冠肺炎病例(2055例確診病例,1070例臨床診斷病例和157例疑似病例);90%以上的醫務人員(3062例)來自湖北

新冠疫情傳播動力學:

武漢傳播:武漢早期發現的病例大多與華南海鮮市場的暴露有關,隨後,病毒擴散到社區,形成社區傳播;

湖北除武漢外其他地區的傳播:在緊鄰武漢的湖北孝感、黃岡、荊州和鄂州等地,傳播流行強度略低於武漢;

湖北省以外其他地區的傳播:截至目前,絕大部分報告病例與湖北武漢有關,其他省份的社區傳播非常有限,大部分為家庭聚集性疫情;

特殊場所和人群的傳播。

新冠疫情流行病學特徵:

新冠肺炎患者平均年齡51歲,30-69歲患者佔77.8%,77.5%的病例來自湖北。

蝙蝠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宿主,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之一。

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存在糞-口傳播風險。新冠病毒可能通過氣溶膠傳播,但在中國不是主要傳播方式。

家庭聚集性。從廣東和四川的現場考察來看,78%-85%的聚集病例發生在家庭。

在廣東和四川,大約1%-5%的密切接觸者實驗室確診為陽性。

新冠病毒是新的病原體,各年齡段人群均無免疫力,普遍容易感染。

3-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推遲召開

24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閉幕。

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決定推遲召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另據報導,全國政協主席會議建議原計劃於3月3日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予以適當推遲,具體時間另行確定。

4-6省下調應急響應級別

21日至24日,甘肅、遼寧、貴州、雲南4省先後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調整為三級,山西、廣東由一級調整為二級。全國新增確診病例數已連續5天在1000例以下,現有確診病例數近一周以來呈下降趨勢,所有省份新增出院病例數均大於或等於新增確診病例數。

5-文旅部提醒近期勿往美國旅遊

文化和旅遊部24日發布赴美旅遊安全提醒。近期,由於美方的過度防疫措施以及美國內安全形勢,中國遊客在美屢遭不公平對待。文化和旅遊部提醒中國遊客切實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切勿前往美國旅遊。

6-歐亞多國暴發聚集性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範圍內急速發展。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30個國家已報告新冠疫情,歐洲和亞洲多個國家出現社區人傳人現象。

東亞,韓國確診病例增加了195%,日本共計850名確診病例;

南歐,義大利病例增加近50倍;

伊朗已確診43例,其中8例死亡,為目前中國以外報告最多死亡病例國家。

黎巴嫩伊拉克阿聯已報導出現與伊朗相關的病例。

土耳其,阿富汗24日因疫情關閉與伊朗的邊境。

菲律賓25日從「鑽石公主號」撤僑,據悉該船共538名菲律賓公民,有意向回國的400人左右,具體撤離人數要根據25日檢測結果確定,撤回人員將進行14天隔離。另悉菲律賓累計確診新冠肺炎59例,其中2人治癒出院。

非洲大陸僅一例確診病例,大部分地區未被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稱,遏制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時間窗口正在逐漸關閉。

7-日本累計確診新冠肺炎850例

截至當地時間24日晚,日本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共計850人。包括在日本國內的感染者和中國遊客等145人,「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乘客和乘務人員691人,及乘坐日本政府包機回到日本國內的14人。

8-韓國833人確診感染,疑似出現軍營內感染

截至當地時間24日,韓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達到833人,死亡7人。另據韓國國防部消息,韓國現役軍人感染者總數已升至13人,懷疑已出現軍營內感染。韓國國會決定自從當地時間24日18時開始關閉,至26日進行消毒防疫工作。韓國國防部22日起限制官兵休假、外出、外宿和探視。圖為韓國某部隊官兵設置路障防疫。

今日科普

疫情當下,很多人的假期都有所延長長長長長……長假漫漫,很多人就開始折騰美食。

什麼烤蛋撻煮奶茶那都是基礎操作,還有電飯煲蛋糕啊~棗糕啊涼皮什麼的,最近火起來的還有薯片炸雞翅,我們看到還有一些高階選手乾脆在家炸起了油條!

反正這個長假過後,別的不說,大家的廚藝可都精進了不少,甚至有點想轉型去做美食博主了 !

那麼小知就要靈魂發問了,這個假期,你到底胖了多少呀?

其實吃胖還是其次,對於一些糖尿病患者來說,在不能出門的情況下,再這麼努力進步可就麻煩了。咱們是不是研究一下,該如何做好居家的有效控糖呢?

沒錯!「管住嘴」就是控制血糖的關鍵

糖尿病患者吃飯請切記:要「挑」也要「不挑」!

說到挑!儘量挑升糖指數低的食物。血糖指數(GI)越低,說明食物對血糖的升高反應越小。其中:

血糖指數<55低GI食物

55<血糖指數<70中GI食物

血糖指數>70高GI食物

具體吃點啥,看看下面這張表:

所以說,本身血糖代謝有問題的糖尿病患者,再猛吃我們前面說的那些電飯煲蛋糕、涼皮之類的高GI食物可就不太合適了呀。

除了高GI食物,其他不要挑!

其實也沒必要前怕狼後怕虎的,咱們只要平衡膳食,脂類、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什麼都吃一點,注意同一類食物不要吃太多就好啦。

另外就是少吃多餐,細嚼慢咽,先吃不好消化的食物,最後吃碳水化合物,科學搭配心裡美。

具體要怎麼吃呢?

第一,細嚼慢咽

食物的咀嚼過程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減緩血糖升高的速度,另一方面…費那麼大勁做飯,不得慢慢品味一下嗎!

第二,先吃菜後吃飯

先吃主食再吃菜,容易在飢餓時攝入過多主食,升血糖。

咱們一定要先吃菜再吃主食,提高飽腹感的同時,也防止吃太多主食而影響到血糖。

第三, 三個種類兩個拳頭

三種是指蔬菜類、肉蛋奶和主食粗糧要齊全。

兩個拳頭,也就是每頓飯的量是每個人自己拳頭大小兩份。

其中蔬菜一個拳頭,肉蛋奶和主食粗糧各半個拳頭。

第四,多吃優質蛋白

啥是優質蛋白?標準是容易被人體吸收而且造成的腎臟負擔小,簡單說就是動物蛋白,也就是各種肉類。

很多人覺得吃豆製品補蛋白比肉類要好,這是錯誤的觀念。天天五穀豆漿臘八粥,腎臟負擔太重了。

當然啦,管住嘴還得邁開腿!無論是不是糖尿病患者,適當的運動都非常重要!

但疫情當下不能出門,又該如何保持足夠的運動量呢?

別著急,小知明天就好好跟你聊聊。

今日感動

22日,浙江紹興市中心醫院一名3歲小患者治癒出院,向護士曹玲玲鞠躬致謝。巧合的是,上世紀初,時任杭州廣濟醫院(現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院長的梅藤根先生查房時,一名小患者也曾鞠躬致謝,梅先生順勢彎腰回禮。網友:願醫患互愛,代代相傳

本文內容源自

新華社、央視、人民日報

特別感謝

丁香醫生、國家及地方衛健委

- END -

感謝您的閱讀,咱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全球抗疫:多國感染變異新冠病毒患者增加 美國8個州至少63人感染
    來源:央視原標題:全球抗疫24小時丨多國感染變異新冠病毒患者增加 美國8個州至少有63人感染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月9日15時52分(北京時間1月9日22時52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7589206例,累計死亡病例1906606例。
  • 新冠病毒更易感染哪些人群?張文宏:三類人首當其衝
    新冠病毒更易感染哪些人群?更易感染哪些人群?張文宏教授對此表示↓↓受新冠病毒影響的高危人群非常清晰,首先是老年人,其次是營養不充分者,基礎疾病者也「首當其衝」。
  • 多國發現感染病例 變異病毒讓歐洲抗疫難上加難
    多國發現感染病例 紛紛調整防疫措施  變異病毒讓歐洲抗疫難上加難(環球熱點)  楊 寧 索士心  自2020年12月英國與南非發現不同變體的新冠病毒以來,目前已有多個國家與地區先後發現變異病毒感染病例。
  • 南極洲首次出現新冠病例,36人感染!變異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多國已出現相關病例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日前表示,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
  • 日本新增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新冠病毒再次發生變異!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雖然有北京和大連等地發生了零星的反覆,但是我國有著成熟有效的抗疫經驗,所以我們並不擔心,可是大家不擔心也千萬別放鬆,因為日本現在新增了變異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日本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已經再次發生變異!
  • 新冠病毒為什麼會變異
    專家稱,病毒遺傳物質侵入細胞,瘋狂複製中出現的錯誤便是突變,但目前變異程度並不高受訪專家: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副教授陳捷亮本報記者 王冰潔近期,英國、日本、法國等相繼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讓不少國人再次擔心起我們的安全,同時也會疑惑,新冠病毒為什麼會變異
  • 變異新冠病毒或推高兒童感染率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胡若愚)英國研究人員21日說,相比之前的新冠病毒多種毒株,在英國快速傳播的一種新變異毒株可能更容易感染兒童,使兒童感染機率與成人相同。英國政府新型與新興呼吸道病毒威脅諮詢小組當天召開記者會,說這種變異毒株迅速成為在英國南部感染人數最多的毒株,可能會蔓延至英國全境。冠病毒示意圖。
  • 病毒感染風險可能與血型有關 A型血更易感?
    原標題:病毒感染風險可能與血型有關 A型血更易感?一項針對義大利和西班牙人群的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可能與血型有關,A型血人群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而O型血人群更不易感。這項研究17日發表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回溯性研究發現,9月20日該變體首先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肯特郡,大部分感染該變體的病例年齡在60歲以下。世衛組織:多國已出現相關病例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日前表示,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
  • 多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釋放了什麼信號?
    近日,多國發現新冠病毒發生變異,印度、馬來西亞、日本都發現了數種新的變異毒株。其中一部分變異毒株的傳播速度比一般毒株快了10倍,雖然新冠疫苗的研究也在加快速度,但病毒不斷變異還是對疫苗提出巨大考驗,想要有效抑制病毒,疫苗就必須更加精準。
  • 上海發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中國疾控中心回應
    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對英國輸入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進行基因測序監測中,發現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為B.1.1.7亞型,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年12月3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此為中國大陸首次報告最初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 英國科學家:變異新冠病毒可能推高兒童感染率
    英國科學家表示,一種新變異的新冠病毒正在英國迅速傳播,這種變異新冠病毒的突變性意味著兒童可能和成人一樣容易感染。據路透社21日報導,英國政府新型與新興呼吸道病毒威脅諮詢小組當天向記者通報了最新情況。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正在追蹤這種變異新冠病毒,這種變異病毒迅速成為在英國南部感染人數最多的毒株,甚至會蔓延至英國全境。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尼爾·弗格森表示,有跡象顯示,變異病毒更容易感染兒童。
  • 全球大多數人仍易感染新冠病毒
    新華社電 世界衛生組織12月7日表示,世界各地針對新冠病毒已經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雖然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結果一致表明全球大多數人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表示,血清學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通過在個體血液中尋找新冠病毒抗體,來評估不同人群的感染程度。世界各地已針對新冠病毒開展了數百項血清學研究,檢測方法等各不相同。
  • 不同種變異新冠病毒在多國傳播 我國正開展傳播風險等研究
    好消息是,目前我國還未出現變異病毒輸入。多國出現與變異病毒相關病例在12月19日英國確認出現新冠病毒變異後,有報導稱,英國至少有60個地方政府已確認了該病毒,已經報告的病例超1000例,英國科學家正在展開研究,並將相關信息報告給世衛組織(WHO)。
  • 變異新冠病毒這三個特徵曝光 40多國對英國「封關」
    中新網12月22日電 綜合報導,近期,英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該病毒或於9月出現,導致多地感染率上升,並引發全球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對英國「封關」。另一方面,儘管英國多名科學家表示,變異新冠病毒更易傳播,但世衛組織官員當地時間21日表示,變異新冠病毒尚未失控,可借現行措施加以控制。變異病毒最早於9月「曝光」是否會讓疫苗失效?英國廣播公司(BBC)21日報導稱,變異病毒最早於2020年9月被發現。
  • 又有多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最新情況→
    另外,當地時間12月23日,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除此前出現的新變種外,英國檢測到2例感染另一種新冠病毒新變種的病例。多國發現新變種,現在情況如何了?研究人員認為,新變種病毒可能具有更強傳染力。巴西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尚無法確定與英國是否為同一變種巴西裡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和國家電腦科學實驗室23日宣布,兩家機構的科學家合作在對裡約新冠肺炎感染者所攜帶的病毒進行研究後,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新變種。這一發現在接受第三家研究機構的檢測評估後將正式發表。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截至12月13日,英國共檢出1108例感染了該變異病毒的病例。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日前表示,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當地時間22日,世衛組織發布英國上報的有關變異新冠病毒的相關信息,稱該種變異病毒更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世衛組織:多國已出現相關病例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日前表示,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
  • 新冠病毒變異,對我們有影響嗎?
    據世衛組織消息稱,此變異病毒傳播指數從1.1上升至1.5,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體的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等多國已出現相關病例。英國變異病毒何時出現?
  • 新冠感染率突破8%!警告:變異病毒很可能已全美擴散
    目前這種突變病毒在美國尚未確診,但已經在其他十幾個國家確診。紐約市長白思豪上周宣布了保護紐約市免受這種突變病毒侵擾的新措施。他表示,當局將向抵達紐約市五個區的英國遊客發出隔離令,如果他們沒有經過新冠檢測,警方會親自上門以確認他們是否遵守了隔離令。州長已經下令全州的醫院檢測這種變異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