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叫我兄弟》很努力地堆砌了一堆年代符號,想要勾起人們對那個年代的回憶,卻無立得住的人物與劇情,打著青春旗號卻無法讓人找到情感共鳴。(文/新顏)
《別叫我兄弟》以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為大背景,講述一群北京「發小」的聚散離合、愛恨情仇。劇集的受眾目標很明確,就是勾起60年代人對於青春往事的追憶。這從劇集的畫面色調上就能看出來,懷舊泛黃的顏色調和出濃濃的懷舊氣息。為了努力營造出這種懷舊的氛圍,為了迎和那個年代的特色,劇集確實很努力,堆砌了各種年代符號。包括海魂衫、綠軍衣、藍褲子等那個年代的特色服裝,珍珠霜、石棉瓦、老式自行車、1:1還原當時場景的40臺摩託車等道具,都是獨屬於那個年代的符號。不僅僅是服化道,還有許多的細節,例如冰箱、電視、洗衣機三大件是當時婚姻的標準配置;佟海濤與曉曉之間的感情主要以書信傳情、互贈鋼筆、每天守在傳達室等電話來維繫;過年時左鄰右舍都擠在一間屋子裡看央視春晚;進行大額交易時用麻袋裝錢、手數鈔票等等。具有時代特色的京片子臺詞也很容易將人代入那時候的情境:「那就一慫包,下手還特軟,一下那刀還沒扎勻,長得特難看,我就不讓你看傷口了」、「穿破鞋跟我飆車我勝之不武」、「我從小就是被逼著學的,一直也沒什麼興趣,長大了越來越覺得這不是老爺們幹的事,還是打架痛快,後來我就專業學打架去了」……
《別叫我兄弟》就是這麼努力地想要告訴大家,我是講改革開放的我是講80年代的我是講北京的,你看我的臺詞你看我的道具你看我的服裝。可惜,劇集在營造懷舊氣氛上花的心思似乎遠遠大於對劇情對人物的塑造。它努力地想要向那部經典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靠近,卻終究沒有後者的精緻與魂魄。說到底,一堆年代符號,如果沒有豐滿的血肉做支持,也不過是蒼白的軀殼。沒有人會因為這些符號而喜歡上一部電視劇,更不會僅僅靠著一堆符號就能體會那個年代的精氣神,打著青春的名義卻無法讓人找到應有的情感共鳴,堆砌了一堆年代符號卻無立得住的人物劇情,不是不悲哀的。
首先是劇情,充滿了狗血的橋段與俗套。這是一部講述兄弟情的劇集,可是從一開始,劇集就並沒有花大力氣去刻畫韓子輝與佟海濤之間的兄弟情,或者說,表現出來的兄弟情很單薄。所知道的不過是他們倆一起與混混打群架,所謂的「生死與共」,兄弟情只有這樣一個呈現。兩人究竟如何走到一起,究竟如何意氣相投成為朋友,如何為了朋友兩肋插刀,劇中完全沒有交代,這就跟那個年代符號一樣,嚷嚷著很有感情卻無實質性的刻畫。一旦這個立足點沒有立好,那麼整個故事的架子都散了,這是整部劇最扯最失敗的地方。什麼樣的兄弟情會讓韓子輝也不說自己喜歡曉曉也不與佟海濤公平競爭,偷偷地就把明明是佟海濤女朋友的曉曉追到手?什麼樣的兄弟情會讓韓子輝撬了好朋友的女朋友還理直氣壯?以致於後期兩人的翻臉也就不那麼震撼了——本來感情也沒多深嘛,掰了就掰了吧。
另外,觀眾要看的就是韓子輝如何從囚犯變成京城一線「倒爺」,再變身京城第一代房地產開發商;佟海濤如何從北京幹部子弟成長為香港商界的風雲人物,這才是那個年代拼搏下海的重點,可劇集對此只用運氣好來帶過,完全搞錯重心,反而對於糾纏不清的愛情大書特書——為了一個女人而導致兄弟翻臉這種橋段真的是老套至極,劇集拍得也毫無新意,為了製造情節衝突而製造,狗血得很。為了營造出佟海濤與曉曉之間的誤會,劇集讓曉曉把佟海濤的信件都燒了撕了,一點解釋機會都不給人。海濤寫信與曉曉撕信的橋段倒是維持了好幾集,但這實在說不過去,一個曾經對自己以命相抵的人,一句解釋都不願意看嗎?如果非要這樣製造誤會,安排曉曉收不到佟海濤的信不是更合理麼?曉曉在劇中打胎也就算了,還連著打了兩次,原來「打胎青春」原來不是70後80後的專利,連這裡也要插一腳,說好的那個年代純潔的愛情呢?不僅打了兩次胎,其實在她與佟海濤的戀愛過程裡,她還被佟海濤兩次英雄救美。一次是痞子要調戲她,一次是在深圳流氓要對她不軌,她究竟是有多貌美,才能讓全天下的人都想調戲她?喜歡反覆用老梗可能是這個導演的特色。
其次是人物,充滿了不合邏輯與矯情。曉曉這個女主角渾身上下都是吐槽點。本意應該是塑造一個美好善良的女性形象,可惜出來的效果是聖母加腦子不好使。上文說過她打了兩次胎被兩次英雄救美,其實她還自殺了兩次,佟海濤拋棄她她要自殺,母親去世她又想自殺,十分軟弱;顛三倒四聽風就是雨,一會兒喜歡海濤一會兒喜歡一輝,不作死就不會死。佟海濤這個人物前後也極為矛盾,前期的聰明智慧到後期的偏執陰沉極為斷裂。劇集給出的變壞理由是他嫉妒韓一輝,可是他家世好、條件優秀,又聰明眼界又開闊,完全沒有嫉妒一輝的理由。最妙的是,身為銀行家的兒子,做過對衝、搞過房地產、見過香港低迷和雄起、帳戶裡還有著上億資產的高富帥佟海濤,竟然僅僅因為輸了韓一輝一次,就自己跳樓自殺了,簡直讓人不可理喻。說到底,人物性格塑造的失敗,還是得歸咎於不合理情節的鋪陳,反過來,蒼白的人物也顯得劇情更加薄弱,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不要說《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就是《相愛十年》也甩同類題材的本劇幾條街。真正的青春不是用一堆符號就能詮釋的——年代符號永遠只是輔助項是外包裝,故事與人物才是核心。就算外包裝做得多好看,狗血的故事、矯情的人物也不會招人待見。這也是《別叫我兄弟》無法引發觀眾情感共鳴的真正原因。
《別叫我兄弟》劇照。
劇名:《別叫我兄弟》
導演:付寧 編劇:付寧
主演: 任重 飾 韓子輝; 朱雨辰 飾 佟海濤;姜妍 飾 葉曉曉 ;程媛媛 飾 上官晴
播出時間:2015年1月17日登陸北京、河南衛視。
劇情梗概:韓子輝和佟海濤情同手足,兩人都愛上了同一個女孩葉曉曉,他們都想和葉曉曉考上同一所大學,然而高考時,兩個人卻紛紛落榜。韓子輝家裡遭遇變故,父親車禍去世,養家的重擔全都壓在他的肩上。佟海濤父母希望兒子有出息,不喜歡他跟韓子輝在一塊天天瞎折騰、耽誤前途。利用一次機會,佟家設局將佟海濤強行帶往香港,這在佟海濤和葉曉曉之間造成了很深的誤會。韓子輝贏得了葉曉曉的愛情,卻讓暗戀他的羅雪娟很傷心。羅雪娟在韓子輝和葉曉曉之間製造矛盾,使得葉曉曉傷心離開,羅雪娟趁虛而入。就在韓子輝和羅雪娟即將結婚的時候,韓子輝發現了事情的真實情況。韓子輝找到葉曉曉,兩人盡釋前嫌王露芝,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