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漢將陳湯,就曾招降羅馬軍隊,明犯強漢者的傳奇事跡

2021-01-07 漢史鉤沉

茫茫中國,代有人才,名流千古的名言不計其數。但有一句卻不論歲月流逝,朝代更迭,對於漢族來說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陳湯的這句豪言流傳已久,也將亙古永存。漢武帝之後數十年,漢朝不斷進攻匈奴,匈奴連年戰敗,發生內訌,逐漸分為了南匈奴與北匈奴兩股勢力,南匈奴臣服了漢朝,而北匈奴被漢朝打的舉族西遷。北匈奴舉族西遷到中亞後認為漢朝已經無力徵伐了,就殺死了漢朝使者。漢朝大軍遠徵糧草難以籌措,無法攻擊匈奴。

遠徵中亞,揚漢之名

公元前36年,陳湯仔細分析西域各國勢力,另闢蹊徑,向西域各國請求共同進攻匈奴,進行西徵,發動了對逃亡到中亞的北匈奴的攻擊。這支四萬人的大軍在陳湯率領下,奔襲萬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斬殺了北匈奴王。戰勝匈奴,班師回朝後給朝廷的上疏中發出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雄壯之音。這位威震西域的將軍還招降過一支羅馬軍隊,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甘肅省永昌縣旁邊有座古城遺址,這座古城有一個特別的名字「驪罷」城,據說是漢元帝是為安置一支羅馬降軍而修建的城池。在《後漢書》一書中,書中記載最初中國古代稱羅馬帝國為驪罷,後來才改成為「大秦」。史書中沒有任何古中國與古羅馬的戰爭記載,在當時的人力、物力情況下,相隔幾萬裡的羅馬軍隊為何遇到了陳湯,並投降了漢軍呢?

西漢疆域圖

班固的《漢書.陳湯傳》中記載陳湯西徵中亞北匈奴時,遇到了這支與中亞諸國風格迥異的軍隊。「土城外有重木城」,「夾門魚鱗陣」便是對於這支奇異的軍隊的詳細描述。這支部隊使用眾多圓形盾牌組建魚鱗陣的戰法及「重木城」工事是典型的古代羅馬帝國步兵配置,古代歐洲的重步兵大多如此。那麼羅馬的軍隊怎麼到了中亞並被陳湯率軍收服了呢?

公元前53年,古羅馬帝國與古安息帝國曾經打過一場大戰,安息帝國興起於今天的伊朗,興盛時佔據中亞、西亞大片土地,與古羅馬帝國在西亞發生了利益衝突。羅馬投入了近五萬兵力攻擊安息,結果出人意料的是羅馬大軍被安息大軍擊敗,只有一小部分羅馬軍隊突出了重圍。公元前20年,羅馬帝國取得了對安息帝國戰爭的勝利,羅馬安息達成議和協議。羅馬要求安息釋放這支殘軍時,安息表示這支殘軍33年前成功突圍了,這支不翼而飛的軍隊到了哪裡呢?

奔襲萬裡,英雄本色

這支羅馬殘軍突出重圍之後,被安息大軍阻擋,無法通過西亞返國,流落東方,後來到了中亞。公元前36年,陳湯率軍攻擊中亞北匈奴時,途徑此城。攻破了城池,俘虜了一千多人,並帶回了漢朝,漢元帝在甘肅設立了「驪罷」城安置他們。公元前20年,安息羅馬議和時,這支殘兵早在祁連山腳生活十幾年了,自然在安息難尋蹤跡,發生了不翼而飛的情況。

公元592年,隋文帝撤銷了「驪罷」城,把它編入了周邊郡縣,至此這支羅馬殘軍完成了與中華民族的徹底融合。「驪罷」城一共存在了600多年的風雨歲月,見證了陳湯收服古羅馬軍隊的奇蹟,同時也奏響中華民族大融合的美好樂章。

參考資料:

《漢書》

《後漢書》

相關焦點

  • 漢族、漢語、漢字、漢服、漢朝,這個「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最早的時候,「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覆,「華」即是「夏」,「夏」即是「華」,所以「中華」也稱「中夏」。孔子也把「夏」與「華」視為同義詞,《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夏」和「華」就是完全相同的含義,均指中原正統。
  • 一座城孤守36年,投降之後守將全部拔劍自刎
    在華夏歷史上,要說哪個朝代最弱,估計除了晉朝外,也就宋朝了;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說強漢盛唐、弱宋烈明,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完全正確,比如強漢,漢朝也曾因國力衰弱而不得不屈辱和親;而唐朝在安史之亂後,也是陷入低谷時期;再如烈明,明雖烈,但……
  • 中國不但62年打敗了印度,歷史上有一次勝的更徹底
    唐朝時期的男兒的血性真不是吹的,逃出中天竺的王玄策沒有返回大唐,而是發誓要報仇。  王玄策繼續指揮軍隊,拿出唐軍攻城的各種手段--雲梯、拋石車、火攻,狠攻月餘。公元648年,茶博和羅城兵潰城破,玄策一路追來,斬殺印度兵將三千,印度兵將落水溺斃者超一萬,被俘一萬一千,阿爾裘那逃回中印度。
  • 雛鷹展翅——談羅馬王政時代到共和國早期軍隊的演變
    臺伯河畔的帕拉蒂尼山頂,一座城市的地基悄然被打下,有著母狼血統的雛鷹將窩巢安置於此,其名為羅馬(Roma)。當時機成熟時,它將張開雙翼,遮蔽世界。為了適應這種情況,有組織的軍隊是必須的。組成其一,步兵。羅慕路斯將羅馬人的三個部落分為30個庫裡亞(Curia),每個庫裡亞都要提供100名步兵和10名騎兵,30個庫裡亞就能組成3000名步兵和300名騎兵。步兵指揮官有三名。
  • 羅馬歷史上5個兇猛的敵人,曾經是羅馬最可怕的噩夢!
    從那時起,羅馬就成為了一個不斷迅速發展的文明,這種文明將影響整個世界文明。然而,羅馬的繁榮也吸引了成群的敵人;一些人大肆掠奪城市,而另一些人則在鄉村地區製造了浩劫。 布雷納斯和他的手下最初忙於圍攻羅馬北部的克魯西烏姆城,這時一些羅馬人插手了他們的事務。戰火紛飛,布雷納斯很快向羅馬進攻。他和他的士兵向帝國的城市進發,在阿里亞河附近遇到了羅馬軍隊。 在隨後的戰鬥中,羅馬軍隊被高盧人擊潰(約公元前390年)。在洗劫了這座城市之後,布雷納斯很快包圍了卡皮託利亞山。
  • 秦漢與羅馬
    「郡」再將下屬各縣的地圖合併成「輿地圖」,上報到朝廷歸檔閱存。秦吏們除了促進生產,還要處理紛繁複雜的民政司法事務。秦法非常完備,不光有法條,還有判例,還有上訴制度。小吏們必須嚴格依法工作。如每份文書都要同時抄送多部門留底查驗;如輕事重判和重事輕判,都屬於「不直」之罪,法條互相牴牾時,還要層層上報等仲裁。在兩千年前,就把基層行政搞到如此精細化世所僅見。  縣鄉小吏還常輪崗。
  • 希波戰爭,羅馬公投的後果,卻成了雅典和斯巴達的命運之戰
    在羅馬,起初只有富人才擁有選舉權,窮人是沒有的。不過,窮人後來也擁有選舉權了。然而,到了塔克文國王執政的時候,他認為選舉權不是窮人應該擁有的。,公元前509年,塔克文下令剝奪了窮人的選舉權。窮人們拒絕接受這個命令,而且奮起反抗。最後,他們聯合起來將塔克文從羅馬城攆了出去,與雅典人趕走他們的國王如出一轍。
  • 馬格尼西亞大戰:羅馬這樣打爆希臘化的巔峰軍隊
    原創 布武天下 歷史心發現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歷史心發現】原創內容 未經帳號授權 禁止隨意轉載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之一,「徵服者」塞琉古於公元前312年在巴比倫城登基稱王。塞琉古的帝國繼承了亞歷山大帝國的廣闊亞洲部分。最東邊達到今天的巴基斯坦。
  • 地中海的絕對霸主,羅馬軍隊的強大戰鬥力,如何被開發出來?
    在西方歷史上,羅馬是個繞不開的名詞,它不僅代表著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輝煌,如果說古希臘是西方文明古典的高潮,那麼古羅馬便是西方法制的開端。依靠著強大的軍事力量,古羅馬將當時的地中海納入國家的版圖,從小亞細亞一直到不列顛島,從北非到雅典,羅馬帝國所向披靡。
  • 克洛維加冕:蠻族與羅馬的結合
    前因 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末代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日耳曼蠻族國王奧多亞塞廢黜。 公元496年,法蘭克人首領克洛維一世加冕為國王,法蘭克王國正式成立。
  • 秦漢與羅馬_文化_中國西藏網
    「郡」再將下屬各縣的地圖合併成「輿地圖」,上報到朝廷歸檔閱存。秦吏們除了促進生產,還要處理紛繁複雜的民政司法事務。秦法非常完備,不光有法條,還有判例,還有上訴制度。小吏們必須嚴格依法工作。如每份文書都要同時抄送多部門留底查驗;如輕事重判和重事輕判,都屬於「不直」之罪,法條互相牴牾時,還要層層上報等仲裁。在兩千年前,就把基層行政搞到如此精細化世所僅見。  縣鄉小吏還常輪崗。
  • 蘇聯出土一座遺址,解開匈奴突然強大的秘密,難怪漢初打不過匈奴
    戰國末年,趙國李牧大破匈奴十萬騎;秦朝初年,蒙恬北擊匈奴,逐匈奴七百餘裡........然而短短10多年,到了秦末漢初,匈奴卻突然強大,不僅一統草原,建立第一個草原帝國,而且力壓漢朝半個多世紀。那麼,匈奴突然強大的原因何在?
  • 盤點50部經典的人物傳記電影,每一部都是一個傳奇!
    影片講述了溥儀60年的跌宕一生。  3、南海十三郎   影片主要根據人物南海十三郎事跡改編,講述了南海十三郎的一生。南海十三郎,粵劇編劇。原名江譽鏐,廣東南海縣人。出生於1909年,宣統元年(己酉);逝世於1984年,農曆甲子年。享年75歲  4、霍元甲   霍元甲,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